课件:补体测定和补体结合实验.ppt_第1页
课件:补体测定和补体结合实验.ppt_第2页
课件:补体测定和补体结合实验.ppt_第3页
课件:补体测定和补体结合实验.ppt_第4页
课件:补体测定和补体结合实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学检验,第七章 补体测定和补体结合实验 经典途径补体总活性的测定 补体旁路活化的溶血活性测定 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 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的概念,补体是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种不耐热球蛋白。 由三组球蛋白分子组成: 九种补体成分组成 B因子、D因子、P因子 补体活化过程中的抑制因子和灭活因子,Jules Bordet (1870-1961), discoverer of complement By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Proteins of the Complement system,补体经典激活途径,补体激活途径,补体激活和调节系统,经典途径补体总活性的测定,1. 血清补体总活性测定(CH50试验) 50% complement hemolysis 实验原理 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导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外水分渗入,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 当红细胞和溶血素含量一定时,在规定反应时间内,溶血程度与补体活性程度呈正相关。,经典途径补体总活性的测定,补体介导的溶血反应曲线,豚鼠血清1:500,溶血%,经典途径补体总活性的测定,2. 脂质体liposome均相免疫溶破法 用脂质体做固相载体,脂质体内包有荧光素、有色染料或酶等物质。脂质体表面偶联抗原或抗体。 当致敏的脂质体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导致脂质体溶破。 释放出的脂质体内容物的量与补体活性呈正相关。,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在30多种补体成分中,主要检测C3、C4、C1q、B因子和C1酯酶抑制物。 测定方法可分为溶血法和免疫化学法。溶血法用以检测单个补体成分的溶血活性,免疫化学法则测定其含量,目前多采用免疫比浊法。,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免疫溶血法 溶血法主要根据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IgG、IgM型)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导致细胞溶解。 该方法中抗原为SRBC,抗体为兔或马抗SRBC的抗体,即溶血素。将两者组合作为指示系统参与反应。试验中有两组补体参与,一组是作为实验反应系统的补体, 另一组为待测血清中的补体。溶血程度与待测补体成分活性有关,仍以50%溶血为终点。,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免疫化学法 免疫化学法分为单向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前两种方法多用手工操作,影响因素多,结果重复性差,已逐渐被自动化检测仪器代替,对补体的C3、C4、B因子等单个成分进行测定。 单一补体含量与补体生物学活性,补体结合试验,凡能激活补体的IgM和IgG类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的反应均可应用本法检测。目前主要用于病毒性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抗原和HLA血清学分型的检测。,补体结合试验,试验原理 反应系统: 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 补体系统 指示系统: SRBC与相应溶血素,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如果反应系统于存在待测的相应抗体(或抗原),则反应的第一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补体,此时由于补体已被结合掉,反应液中已无游离补体,故第二阶段加人指示系统不出现溶血,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补体结合试验,如果反应系统中抗原(或抗体)缺乏,或两者不对应,则反应的第一阶段补体游离,与第二阶段加入的指示系统结合出现溶血,补体结合试验阴性。试验中将反应系统的待测抗原(或抗体)作系列倍比稀释可作定量测定。试验中以50%不溶血为判断终点。,补体测定的应用,1.诊断病原体感染 2.检测补体的功能 3.补体单个成分及其裂解产物的测定 C1q、C3、C4、C3a和补体受体的测定等。 4.相关疾病时补体的检测 免疫性疾病 与补体有关的遗传性疾病 补体含量显著降低的疾病 高补体血症,补体测定的应用,5. 补体参与的试验 即利用补体作为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