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社会历史的基本性质 一、人类活动的社会性 二、社会的性质及其结构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偶然 性与必然性 四、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 五、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无规律? 思考题 教学大纲 人类历史的内容,乃是人与人的各种群体(宗族、民族、宗 教团体、政治团体、经济集团、政治团体等一切自然形成霍自 觉结成的群体)之间,在自然界制约及相互作用下一切活动的 总和。群体活动不是人类的特有习性,动物界造就存在,入现 代动物学指称的“蜜蜂群体”、“蚂蚁群体”、“猕猴群体”等等。但 只有人类才由群体发展成为社会。 工具的制造与使用在人类 的发展上具有关键性作用,当人类祖先能够制造工具、使用工 具、保存工具并且使这种成就为群体共享之时,群体的原始协 作就进展出生产关系的组合,从而派生相应的人际规则(区别 于血缘关系的人际关系)及其意识,人类社会就此产生。 人类的活动总是在某种社会机制下进行,即使古代的隐士也 不例外,因此人类的社会性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历史的发展, 表现为较小的社会实体联接为大的社会实体的历程,外部表象 就是人类联系范围的不断扩大,地理探险、殖民扩张、对外经 商、外交联络等等,都是较小社会范围联接成为较大社会范围 目录页 一、人类活动的社会性 的不同形式,其中曾经充满野蛮和惨烈的战争,也呈 现过合作与友好。一般而言,一个范围甚小而又封闭 社会单位,将会造成历史发展的缓慢或停滞。因此, 人类社会活动联系范围的逐步扩大,直至达到全球性 ,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一,是历史规律之一。 总括而言,人类社会活动从低级到高层次具有三种 表现形式,即自在性、自为性、自觉性。历史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应当是减少“自在性”活动的份额和作 用、持续地将“自为性”活动提升为“自觉性” 水平的进 程。所谓自觉性的社会活动,就是:1、清晰认识到 行为内容的多方面后果,正确把握行为主体在整个人 类环境和社会应处于何等地位。 2、尽量从较大社会 范围的利益出发决定行为的取舍。 二、社会的性质及其结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的性质和结构,可以得出 一些基本的认识: 1、社会是从自然界发展提升出来的特殊的物质存在形态 ,其特殊性在于其内部形成了与社会物质性对立统一的社会 意识。人类社会这一特性,充分体现于各个层次、各个形态 的社会组织之中。社会组织的形态多样,如政权组织、政治 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公益组织、慈善组 织、互助组织、帮会组织、黑社会组织等等,所有社会组织 的总合及其社会地位的分占,即为一定社会的结构。考察社 会组织与社会结构历来的发展演化,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社 会发展的历史。 2、社会的组织结构是从简单、少量逐步走向复杂、丰富 、多元化。较成熟的社会组织皆包含意识、思想的因素,是 社会物质形态与意识共同结合的系统。 目录页 3、人类社会最先形成的组织系统,起源于血缘关系以及生活 资料的生产关系。但随着社会组织的丰富、复杂和多元化,我们 看到总趋势往往是血缘关系的作用逐步弱化,生产关系中的强制 因素和人身依附性逐步松弛,也就是在正常情况下,人类活动社 会性的加强的同时,以个人的平等自由度加大作出了补偿。 4、直至、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造成的社会组织冲突,造成历 史上的社会动荡,其有利有弊,未可一概而论。值得注意的是: 起协调作用的国际组织、社会组织,非冲突性文化、学术组织、 不追求利益的公益组织等等发展增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因素。 5、由某种理念、信仰或其他精神凝聚力组成的社会组织,也 显示出更大的社会作用,在历史研究中不可忽视。这加大了整个 社会结构中意识、精神因素所占有的作用和地位。历史研究不能 不重视这种发展趋向。 总之,社会总之与社会结构的动态探讨,应当是历史研究一个 重要的切入点。 三、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偶然性与必然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各有不同的表现, 这是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历史的多样性是普遍存在、容易查验 的事实。但在纷纭的历史多样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各地区的统 一性即共同的趋向?则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历史多样性不可 否认,统一性也是客观存在。上文我们已经叙述到历史发展统 一性的表现,如人类社会活动联系范围的逐步扩大,直至达到 全球性;如人身依附的社会关系逐渐消除,即个人人权的平等 化进展等等。至于人类生产力、科技力的增强,人类社会活动 自觉意识的提升,也都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趋向。在具体问题 的短时段研究中,应当更注意历史的多样性;在宏观的、长时 段研究中,应更多地注意历史的统一性。而历史的多样性和统 一性并非彼此游离,统一性是从多样性概括出来,而对历史统 一性的探讨,又是深刻认识多样性的关键条件。 历史发展又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历史统一性的存在, 决定历史发展应具有其必然性。历史多样性之中,存在大量偶 然性现象,但多样性之内,也有必然性历史现象。关于偶然性 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所讲解,这里仅从 历史学角度附加一些说明: 目录页 1、历史事件的最终结果,并不都属于历史的必然性,因 此将偶然事物仅仅说成对必然性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是远远 不够的。如武则天称帝,不是中国历史中必然会发生的结果。 2、偶然性与必然性可以相互转化,如刘邦与项羽之战, 从谁胜谁负没有必然性,到鸿沟划界,“楚兵罷食尽,此天亡楚 之时也”,刘邦取胜已成必然。研究这种转化,要找到时间上的 分界点。 3、发展演变的必然性分层次,有等级,大范围、更强力的 必然性制约着小的必然性。因此,一项具体的历史必然性并非 一定会贯彻下去,即必然性可以被打断。公元前1500年间克里 特岛为中心的米诺斯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但可能覆灭于火 山地震与继发的大海啸,其自身的历史必然性中断。中原的事 例很多。 总之,历史研究应当承认历史的统一性和必然性,但不能将 必然性描述为类似命定性。 四、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 至现代,承认历史发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已经没有什么争议, 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即历史的发展动力何在?仍然是人言 言殊的问题。天命论和宗教史观将历史变动归结为人世职务的神 秘力量。现代史家已经大多转向人间探寻历史的动力,出现果各 种解释,如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的英雄、“绝对精神”、爱、 恶、真理和正义、生存竞争、阶级斗争、政治革命、权力意志等 等。国内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框架内,也呈现历史动 力的多种探讨,例如人民群众说,阶级斗争说,生产力,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恶”与贪欲,“ 合力“与多元动力等等。这需要史学理论界继续进行深入的研讨 。研讨不必拘囿于各种提法的比较和辩难,还应当触及这样一些 问题:1、历史发展是否从古及今、不分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 一以贯之的动力?2、历史动力是一个单项的社会内容还是一个 多项式的动力系统?这些都留待同学与教师共同讨论,各抒己见 。 目录页 五、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无规律? 人类社会有无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历史理论的根本性 问题。承认历史的必然性是认知历史发展具有规律的基础,列 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黑 格尔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1页)因此, 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乃是将一系列历史事实的内在本质以发展 演变的角度联系起来,从而认识更大范围历史事物的本质。不 言而喻,放弃对历史规律的探讨,就会接着放弃对历史本质的 探讨、放弃对历史发展及其动力和社会矛盾等问题的探讨,放 弃关于历史之客观性的信念,这样,历史研究会成为琐碎、支 离现象和肤浅说法的堆积,实际上取消历史学的科学性 。 探讨历史规律,包括探讨总的发展规律和各地区、各民族、 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历史专题事物的特殊规律,不能要求所有 的历史工作者都做最宏观的研究,但无论研究什么专门问题, 都不应缺乏探讨其发展规律的理念。必须将探索历史规律作为 历史研究的宗旨,以此提高史学上的理论思维水平。在历史研 究中,学术宗旨的低下和理论思维的苍白,是历史学的最大贫 困。而且这样的“贫困”,是专业著述数量再大也无法弥补的 。 探讨历史规律,必须注意几个观念性问题: 目录页 1、不能将规律神圣化、绝对化。既然大的必然性制约小的 必然性,则有些规律可能被打断。因此不能以某些具体情况否 定普遍规律,如人的一生会经历出生、幼年中年、老年、 死亡等等阶段,这是规律。而具体个人的早夭或早老,并不足 以否定上述一般规律。 2、历史发展规律不是从人类刚一产生就完全具备的,只有 人们生活的群体达到相当规模并且达到相当的组织程度,生产 能力达到相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听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镜前表演及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Python语言程序设计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地理(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大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与中国经济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山杜克大学《日语笔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实验(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七中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查英语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绍兴实验学校2025年初三英语试题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 税收学 课件 第一章税收与税法概述
-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投标方案
- 眼科护理中的病患安全与风险评估
- 2024年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年级童年的快乐作文【五篇】
-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移》课件公开课
- 先兆早产临床教学查房课件
- 华为公司跨部门合作
-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足疗消防安全培训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