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doc_第1页
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doc_第2页
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doc_第3页
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doc_第4页
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辽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 作 报 告上报单位双辽市卫生局联系人吴兆恕联系电真电子邮箱F 2012 年 5 月 31 日目 录一、摘要1 概况.32 背景.43 成效.4二、工作内容1 保障措施.62 社区诊断.73 监测.8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9 5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16 高危人员发现与干预. . .127 患者管理. . . .1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一 摘 要1 概况 双辽市地处吉林省西部的东、西辽河汇流区,是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松辽平源与科尔泌草原接壤带,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东西最宽62公里,南北最长89公里,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双辽市历史悠久,1902年设辽源州,1913年变更为辽源县,1940年与东部的双山县合并,始称双辽县 。 双辽县政府所在地郑家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后,郑家屯成为沈阳军区16个重点设防城市之一,于199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6个街道,13个乡镇,总人口40万。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2家,其中综合性医院2家,中医医院1家,专科医院2家,妇婴医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1家,乡镇卫生院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348家。 近年来,我市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 背景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期望寿命不断提高,人群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20092011年双辽市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及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一直位于死因顺位的前四位,且远远高于其他疾病死亡率,占全部死因构成的78.6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伤害)成为引起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2011年,为全面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消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双辽市积极参加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活动。3 成效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双辽市紧密结合吉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市、区)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内容和要求,在保障措施、社区诊断、慢病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患者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发挥多部门合作优势开展了大量细致的慢病防控惠民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抓保障、建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健康为重任,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建立起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2011年着力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健全服务网络、规范项目管理。 二、工作内容1、保障措施1.1 组织保障 双辽市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将创建慢病综合示范区工作列为2011年度政府实事工程,以双辽市政府的文件下发了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卫生局长任副组长,宣传部、文体局、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教体局、城建局、交通局、劳动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会、妇联、团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各成员部门明确分工,根据部门职能有特色地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市政府加强对辖区各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对各单位的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定期考核。1.2 经费保障 从2012年开始,市政府要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列入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部门预算。1.3 政策保障 各级政府、部门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部门年终目标管理,有效调动了部门参与慢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双辽市出台了双辽市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为切实减轻慢性病患者就医负担,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截止2011年底,包括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内的三项制度总覆盖人口达到37.8万人,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5%。全市居民医疗保障人均筹资标准提高,使受益率和住院补偿比进一步提高。全市医药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有明显下降,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1.4 队伍保障市疾控中心慢病防制科成立于2005年,现有工作人员3人,设科长1名,常规慢病工作包括死因监测、慢病健康教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专(兼)职慢病防治工作人员,市级医疗机构设预防保健科有慢病防治专业人员。为提高慢病防控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专题培训、督导指导等多种形式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2011年度双辽市疾控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题培训1次,工作督导指导1次。我市积极参加省、市疾控中心组织的技术指导和培训。2、社区诊断2.1 情况简介为摸清我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与分布特征,了解社区相关背景材料与社会支持系统,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综合确定健康优先解决问题,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市疾控中心综合近几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完成了2011年社区人群健康诊断、公安局、计生局、卫生局相关统计资料,2009年糖尿病基线调查相关疾病现患率调查、2009-2011年居民死亡因素监测资料等),并形成了社区诊断报告。报告揭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致死疾病;发现目前慢性病的重点防控人群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缺少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烟酒嗜好等是人群主要的健康危险因素;社区政策、经济、社会环境有利于开展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政府部门支持,卫生部门协调,群众积极参与,综合防治工作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2 社区诊断报告(此处略去报告全文,另附单行本)。3、监测3.1 居民死因监测 双辽市自2008年启动居民死因监测工作,开展死因统计分析,2009年双辽市卫生局印发了双辽市2009年慢性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强化部门协作,不断健全完善监测网络体系。目前死亡因素监测系统已覆盖市区所有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率达100%,审核率达100%,通过开展经常性工作督导和死亡因素漏报调查,监测系统灵敏性不断提高。2011年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全年监测报告死亡人数268人,近几年的死因监测分析中双辽市居民前四种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33.77%、心脏病22.85%、脑血管病及损伤和中毒等疾病,且远远高于其他疾病死亡率。3.2 慢性病月报告制度为加强我市高血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疾病的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双辽市慢性病发病情况,及时有效的评价我市高血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疾病的危险性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疾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市实行慢性病月报告制度。双辽市13家乡镇卫生院、市内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红旗街负责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报表工作。目前双辽市高血压建档22509人,规范管理17339人,控制14566人。糖尿病建档4754人,规范管理3684人,控制3321人。重症精神病患者884人,目前已经录入国家网,全部随访管理。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4.1 情况简介为深入传播健康促进理念,双辽市2011年启动实施了爱国卫生月和“健康双辽行动”宣传月活动,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健康双辽行动”,以“我行动,我健康”为主题,实施宣传教育、卫生创建、城市环境清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全民控制吸烟、疾病控制、全民健身八大行动,通过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更好的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提倡正确的健康行为。4.2 社区宣传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189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2007-2015年)的工作要求,进行大量社区宣传工作。宣传栏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不同区域。同时,从2011年起,在我市电视台开办了养生堂节目专栏,请专家讲授健康知识,到目前已播出近30期,达到了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的良好效果。4.3 宣传日活动按照“媒体宣传与阵地宣传相结合、大众传播与主题宣传互补充”的原则,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每年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高血压日”、“世界无烟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全民健身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活动宣传主题,深入闹市、工地、公共场所、学校、社区、集市,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全方位、高频度地向社会公众宣传慢病防治知识,逐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为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预防保健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2011年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日活动5次。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5.1 情况简介为深入开展“健康双辽”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向全市人民发出“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以“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为准则,在全市上下掀起“追求健康、学习健康、管理健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热潮。2011年12月2日,双辽市举行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启动仪式,其主题为“和谐我生活,健康双辽人”。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启动后,双辽市利用广播、电视、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控烟知识等,深入社区、机关、企业开展免费咨询、免费讲座等活动,引导规范市民健康生活方式。5.2 平衡膳食大力开展“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知识进家庭、厨房餐厅活动,食品药品管理局将“低盐低油”饮食列入餐饮服务行业管理人员、厨师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内容;盐务局围绕“限盐控压”主题,在食盐销售过程中加大低钠盐销售力度,不断提高低钠盐品种在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倡导低盐健康饮食;工商行政管理、技术监督部门加强食品流通、加工企业管理,积极推广定型包装食品采购、加工营养标签登记备案制度,加强食品营养标签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5.3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双辽市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创建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活动,本次“示范社区”创建主要以常住居民为对象,以家庭为单元的居民生活和居住的行政区划为标准。坚持政府主导和倡导,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创造支持环境。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以科学为依据,从日常生活和工作入手,结合爱国卫生、全民健身等活动,在社区范围内倡导和推进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健康。“示范单位”和“示范食堂”创建主要以企业、学校等就餐比较集中的单位为主。示范食堂是通过提供到食堂就餐人们符合健康需求的膳食、创设食堂的健康环境以及加强对炊管人员和就餐人员的营养教育,从而改变人们的膳食和营养观念。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合理膳食知识培训,通过制做张贴画、板报等形式,宣传膳食营养健康知识,营造食堂营养健康氛围;通过摆放体重计、BMI尺、食物模型、膳食平衡宝塔等方式,指导职工合理膳食、吃动平衡,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配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一健康生活方式理念传达给市民,居民从自身做起,摒弃不良习惯,真正的做到“我健康、我行动、我快乐”。 6、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6.1 首诊测血压及糖尿病筛查2011年,双辽市开展了“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在全市各医疗机构实施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按照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工作安排,在各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就诊人群血压结果上报,首诊血压测量率达90%以上,对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及时纳入管理队列。截止2012年5月31日,共上报高血压患者22509人,按要求及时上报四平市疾控中心慢病科。2011年以来,我市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全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筛查工作,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定期(每年4次以上)随访管理,对筛查发现的高危人群逐一建立健康档案,在采取大众健康教育宣传干预的同时,采取组织讲座、面对面访视、发放健康支持工具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高危人群综合干预,围绕“人人知血压血糖体重腰围”和“戒烟限盐控油”内容,社区责任医生对慢性病高危人群每年随访干预达2次以上,不断提高高危人群慢病知识及自身健康指标知晓率6.2 健康体检双辽市历来重视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健康体检工作,仅2011年,双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企业职工、餐饮单位职工查体4950人,全市餐饮单位、企业食堂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