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中国传统美术欣赏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由“高跷走兽”折射出的中国民俗的流失问题学 院: 深圳旅游学院 学 系: 旅游管理 专 业: 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方向)课程名称: 中国近传统艺术欣赏 学生姓名: 由“高跷走兽”折射出的中国民俗的流失问题摘 要在中国,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营利性民俗活动被渐渐遗忘,而高跷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民俗,曾广泛活跃于中国北方众多地区,但时间的流逝使得更为注重经济生活的人们开始忽视这样的传统民俗,以山西省的高跷走兽为典型代表辉煌一时的民俗风情如今只能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度日。关键词中国民俗风情;高跷;高跷走兽;传统保存正 文高跷,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民情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我国北方众多地区流传了数百年之久。从豫西到辽南,从山东到山西,踩高跷表演一直都是人们庆祝正月十五不可缺少的方式。“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引自百度百科“高跷”)。而高跷走兽则是高跷的一种特殊表演形式,“它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在乐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引自百度百科“高跷走兽”)。其中以山西省稷山县和右玉县保存最为完整和典型。追溯高跷的历史,最早可回归到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有学者认为高跷最原始的来源就是文明对于鹤的图腾崇拜。同时,更多的学者认为,高跷是对古代居民踩跷打渔形象的再现,让人觉得有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而高跷走兽,其历史根源已无法具体考证,但在清朝雍正初年已经十分盛行,距今已有三百余年。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高跷走兽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走兽内容,以下是几种最具代表性的走兽内容:(以下六点内容整理引自山西民俗详记)1、“貅狼”是古时的一种猛兽,生活在北方大森林中。相传在晋朝时,番邦向中原大国晋国进献了一头貅狼,其目的是向晋国示威,他们提出如果晋国有人能征服了貅狼,他们就甘愿俯首称臣,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要是没有人能够征服此兽,他们就要攻打晋国。最后此兽被晋国大将齐化须消灭,番邦的企图没有得逞。 2、“独角兽”也是生活在北方大森林里的一种猛兽,据说它吃铁如泥,且能腾云驾雾。在春秋时期,晋国大将孟明和他的母亲去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百里溪。在寻找途中,路过龙门上水坪村时盘缠用尽。这时看见路边贴一榜文,上说该地有一员外的小姐被怪物所缠,愿出资寻人降妖除怪。孟明正为生计发愁,他毅然撕榜要求降妖,只见他口念法术、手执宝刀降服了独角兽,解救了那位员外小姐。之后,孟明和母亲骑上独角兽风驰电掣般赶到西安城找到了父亲百里溪。3、“麒麟”是古代传说中像鹿一样的动物,凤毛麟角,是属于非常罕见而珍贵的动物。这是根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流传制作的,骑在麒麟背上的是纣王驾下大臣太师文仲。 4、“梅花鹿”是流传于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一种温顺的兽,它是燃灯道人的坐骑。燃灯道人是禅教教主元始天尊的徒弟,是帮助姜子牙伐纣王的助手。 5、“黑狸虎”也是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动物,它是纣王驾下的兵马大元帅赵公明的坐骑。 6、“貘”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背部灰白色,头、肩、腹、四肢都为黑色,尾巴短鼻子长,生活在热带。据传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的太子重耳被丽姬所害,流放国外。重耳和他的近臣介子推、卫丑、胡彦等在各国到处流浪,在某国遇到了貘,它伤人伤畜。卫丑想为民除害,与它斗智斗勇,但这只貘凶猛无比。卫丑跳上貘身,把它的脖子紧紧抱住,越抱越紧,不管貘怎样狂奔至死不放,最后以力量制服了貘。每一个走兽的内容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其中大部分的形象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寓言或者民间故事当中,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沉淀。时下,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和传承。虽然在2006年5月20日,高跷走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今年正月,我陪同外公回到山西老家探亲,听当地老人们讲起高跷走兽,就被他的奇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所吸引,于是在十五那天特意到山西阳城县希望能够一饱眼福,但看到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稀稀拉拉的队伍,整个踩跷队伍里最年轻的也有30好几,全然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番壮观场面。后来,和当地人打听过了才知道,虽然高跷走兽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没有改变年青一代对老传统不感兴趣,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耗费精力的之举的想法。一位老乡叹气的告诉我说,虽说是有那么个名头在,但实际的支持没有,村里的大多数人都忙着赚钱,过年都匆匆忙忙的,更被提会有人花时间花精力去弄老祖宗这些个东西了。我原以为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黄不接的状况应该可以很快改善,但现在我发现,这样的名头对于传统民俗的无人继承问题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查阅了一些资料,我发现,在中国,有很多传统技艺都面临的失传和断代的危险。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多数的解决方式是政府出资招募技艺有兴趣的人,例如江浙一带的炒茶技术,而这往往是针对那些可以帮助人谋生的传统技艺的。而像高跷走兽这样本身并无法使人盈利的传统民俗,往往是发起一个号召,或者授予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如此做法在对像是昆曲这些流传面较广,多流传于城市的传统文化是可行,但对于像高跷走兽这样流传面相对较窄,并且多流传于乡村的民间风俗却是起效不大,其结果往往如上文所言,多是以不了了之而告终。就其根本原因而言,传统民俗所面临的青黄不接,亟待抢救和传承的局面是社会风气浮躁,人们趋利心理过度以及对文化定位错位造成的。因此,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改变人们的想法,纠正社会风气,进而改善我国传统民俗面临的险峻情况。目前,有很多人对于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文化有高低贵贱之分,京剧就登得了大雅之堂,而二人转就应在走街串巷(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一定的改善),而高跷走兽就属于人们认识中的“低阶文化”,常常会被人冠上“无用”“浪费”的帽子,这就使得参加到这项民俗活动中的人越来越少,致使出现了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而要改变这样状况,作为社会宣传的负责主体政府相关部门在重点宣传某一个典型风俗(如端午赛龙舟)时,更要注重纠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仿古木材油漆施工方案
- 组件支架水上施工方案
- 《传递积极力量》课件
- 2025智能解决方案开发合同(标准模板)
- 2025至2031年中国人造牡丹花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国际货物贸易合同范本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银包五金配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足球运动急救套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曲柳贴面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施工方案的计算软件
- 二年级家庭教育讲座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GB/T 24008-2024环境影响及相关环境因素的货币价值评估
-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分析技术考核试卷
- 2024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全文解读课件
-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复习试卷
- 电梯维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维护操作手册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说课课件
- 低碳环保管理制度
- 2024年宪法知识竞赛必考重点知识(共50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