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的护理.ppt_第1页
安全输血的护理.ppt_第2页
安全输血的护理.ppt_第3页
安全输血的护理.ppt_第4页
安全输血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输血的护理 . 主要内容 1 2 3 依法行医 掌握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 严格按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执行 安全输血指输血既能达到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又能避 免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不 良反应与副作用,甚至发生的并发症1。将血液错误地输给 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主要、最严重的输血危险2。如何做 好安全的输血工作,保证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护理人 员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 1 依法行医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引导临床输血的重要的法律文件, 作为护士应知晓这些相关法规和政策,通过集中讲座和专题讨 论等形式,学懂、学透,并结合医院和科室实际情况及存在的 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 . 2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 成分血液指将血液成分进行分 离,加工成为各种血液制品, 根据治疗需要,针对性地输注 有关血液成分,已达到一血多 用的目的,减少输血反应,提 高治疗效果。 全血的适应症主要有急性大量失血;可能发生低血容量性 休克的患者;体外循环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换血治疗,以去 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 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氨基酸这些人体新陈 代谢所必须的物质。 2.1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2.1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储存温度为4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选择比 较粗大的静脉穿刺;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 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必要时在输注 过程中轻摇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 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 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Y型管(双头输血器)注 入血袋中加以稀释并混匀,在血液输完时可用 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 内的余血; 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穿刺; 2.1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 ,输注时间一般不超过4h;洗 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必须在 2h内输完,如因故未能及时输 注,只能在4冰箱保存24h ;红细胞内不能加任何药品, 尤其是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注射 液、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 氯化钠注射液,否则会发生凝 固、凝集或溶血; 对于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应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 幼儿也尽可能输注洗涤红细胞;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 移植病人输血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2.1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2.2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 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保存条件为2426, 轻轻振荡;因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所以 取回后应立即输注(输注前将血袋混匀,切忌剧烈摇动, 以防血小板损伤),以病人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以便 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用输血器输注; . 2.2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应在常 温(222)下保存,并每 隔10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 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冰箱 暂存;ABO血型同型输注, Rh阴性患者如有条件应输注 Rh阴性血小板;骨髓、血干 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 小板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 2.3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保存条件为-20以下,融化后应尽快取回 ;输注前必须检查血浆外观,正常应为淡黄 色半透明液体,如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 能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输注,以避免 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 ; 2.3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输注速度一般为510ml/min ;用输血器输注; 新鲜冰冻 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 ,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 ,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 不能超过24h;血浆原则上需 同型输注;骨髓、血干细胞、 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浆有特 殊要求,一般输注AB型血浆 ,应特别注意。 2.4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冷沉淀”是指血浆冷沉淀 中含有因子及纤维蛋白 原,可治疗缺乏因子及纤 维蛋白原而出血不止的患 者或血友病患者。 冷沉 淀是从200ml新鲜冰冻血 浆分离制备的,其容量为 2030ml;在37水浴 中快速融化后,应以患者 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可以加入10 15ml0.9%氯化钠溶液稀 释);未能及时输注的冷 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 ,不宜放于4冰箱,也 不宜再冰冻保存;不主张 静脉推注,建议选择输血 器输注;原则上应ABO血 型同型输注。 2.5机采粒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机采粒细胞主要应用于治疗因 粒细胞严重减少或功能障碍, 伴严重感染,经联合抗感染治 疗48h无效,经充分权衡利弊 ,可考虑输注粒细胞;不提倡 预防性输注粒细胞;一般每天 至少应输注1.5109 3.0109个粒细胞才能取得较 好的疗效,一般主张连续输注 45d,或至感染消失,骨髓 恢复功能;从血液分离开始到 给患者输注最好能在46h内 完成; 2.5机采粒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可置于 室温暂时保存,但不能振荡, 保存时间不超过8h;输注过程 中如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 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药物治 疗。 3严格按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执行 3.1输血前的护理 护士在输血前应充分掌握病人的病情(如疾病的诊断、输 血史、过敏史、妊娠史、传染病史、有无休克和肝肾衰竭 等)、输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于护士 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 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 3.1输血前的护理 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针对病人及其家属有关输血的 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进 行必要的输血前心理护理,特 别是要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 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 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的信心 ;也需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 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 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3.2采血 据文献报道3,输血失误10 在于护士采样,51在血样 收集和管理。护士在抽取交叉 配血标本前,必须事先将试管 贴上条型码或交叉配血通知单 上的联号(必须完整、规范填 写病人的住院号、病床号、姓 名);检查病人在输血前,是 否已检测免疫四项,医生是否 已履行告之义务,并按要求签 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3.2采血 准确、无误采集患者的交叉配 血标本(如病人在输液时必须 应选另外部位,以保证交叉配 血标本质量)。如果同时为2 名以上的患者采集交叉配血标 本,应加强核对,避免混淆, 按一人一次一管的顺序逐个完 成。抽血完毕,应记录采血时 间,并将标本尽快送输血科或 血库。 3.3取血 护士接到取血通知(最好能 记录通知时间和通知者姓名) ,应尽快到输血科(或血库) 取血,与输血科(或血库)工 作人员共同核对输血科(或血 库)的登记、交叉配血单、血 袋标签等内容,并仔细检查血 液质量。确认无误后应签名并 登记取血时间,以备查验。 3.4输血及输血过程中的护理 取回血液后,应尽快输注。有文献报道4,床边核对环 节失败,占所有输血操作程序错误的25。护士在病人床 前应严格、认真履行“三查八对”程序,即查血的有效期、 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对姓名、床号、住院号、 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5。 所以输血前必须由两名医护人 员进一步仔细核对有关信息, 特别是对病人的信息一定要认 真核实(如果病人处于昏迷、 意识障碍,必须反复核对), 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并记录 核对和输血护士的姓名及输注 时间,以备查验。在输血过程 中必须经常询问病人有无异常 感觉,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 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病人对输 血的恐惧和顾虑。 3.4输血及输血过程中的护理 3.5输血后的护理 护士对输血后病人的关心和询问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 发现因输血引起的异常情况,也有益于病人提高对输血的 正确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6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 血反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是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热 、寒战、头痛、腰背痛、进针 部位疼痛、气促、皮肤瘙痒、 呼吸困难等是常见的症状。输 血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 征及一般情况,尽可能做到早 发现、早处理,若发现病人有 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暂停 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做好抢 救前准备;尽快报告输血科( 或血库),查明输血反应的原 因。 总之,通过大力加强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 习;加强输血业务学习和输血安全教育;加强输血的法律 意识、证据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规范输血护理技 术操作程序;制定处置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案,极大地 提高了临床输血护理质量,对于保护病人、医院、和自身 的合法权益,保证病人安全、有效输血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LindseyT,WattsN, SouthwoodE,etal.Chronic blood trans fusion therapy practices to treat strokes in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J.J Am Acad Nurse Pract,2005,17(7):277-282. 2 MurphyMF,KayJDS,徐健, 等.患者的识别: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