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湍蛙(A.Ricketti)骨骼系统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华南湍蛙(A.Ricketti)骨骼系统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华南湍蛙(A.Ricketti)骨骼系统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华南湍蛙(A.Ricketti)骨骼系统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华南湍蛙(A.Ricketti)骨骼系统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科学专业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学号:2011061057 格式按发的模板 本 科 毕 业 论 文华南湍蛙(a. ricketti)加上拉丁名骨骼系统的研究 学 院: 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 学 科:理学 专 业:生物科学 姓 名:李婷 指导老师:冉辉 贵州 铜仁二一五年制2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贵州 铜仁二一五年六月tongren university 目 录 摘 要iabstractii1 前言11.1 无尾类骨骼系统的研究现状11.2 华南湍蛙的相关研究1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21.3.1.研究的基本内容21.3.2 目的及意义22 材料与方法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22.1.1 实验仪器设备22.2 实验方法32.2.1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32.2.2华南湍蛙标本采集32.2.3华南湍蛙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32.2.4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研究32.2.5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32.2.6白细胞分类计数42.2.7数据处理43 结果43.1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整体研究43.1.1红细胞53.1.2白细胞53.2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局部研究53.2.1 主轴骨骼73.2.1.1 头骨73.2.1.2 脊柱73.2.2附肢骨骼74 讨论85 结论9参考文献9致 谢11 华南湍蛙(a. ricketti)骨骼系统的研究1.研究目的,2方法、内容,3结论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 学生 李婷摘 要: 从1956年开始逐渐有报导过无尾类骨骼系统的研究, 然而目前所有研究均未涉及到湍蛙属骨骼系统的研究,为了加深探讨华南湍蛙的分类和生活习性,本文首先通过透明骨骼标本染色法制作5和透明骨骼标本6两种方法制作出精美的完整骨架,再对华南湍蛙的骨骼系统与栖息环境相差较大的陆栖型中国林蛙,以及生境有差别的非湍流生境分布的黑斑侧褶蛙 (pelophylaxnigromaculatus)的骨骼长度值为对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接着再对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形态特征进行深入观察、测量及具体描素。最后再次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总结出华南湍蛙骨骼形态特征对山区溪流湍急生境的相适应性放在研究背景。结果发现,在生物的演化历程中存在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三种蛙之间-中国林蛙前肢粗短,后肢肥大,前后肢比-黑斑侧褶蛙前肢粗短,后肢肥大,前后肢比-更适合于在安静水域的稻田、水塘等繁殖、生存和捕食活动。华南湍蛙前肢粗短,后肢肥大,前后肢比?,加上指、趾骨末节呈宽t字形,其宽度为基部宽的2倍的结构增大吸盘面积,更有利于它对湍流生境的适应,减少激流水的冲击作用,更有利于它的生存,另外吸盘的不同的形态可能与生活环境和运动有关,造成这3种蛙类吸盘骨骼形状多样的机制仍有待研究。-。另一方面,骨骼的形态结构特征是两栖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华西雨蛙景东亚种的骨骼研究-陈 红.田应洲 .李 松.熊荣川,在动物分类上曾用过母系遗传发育分析、分子系统学研究等来解决分类上的问题,但有些问题和争论依然存在,因此从骨骼形态比较也可以提供新的、独立的证据。从本文对华南湍蛙的骨骼描述中也可知,将华南湍蛙分类到湍蛙亚科而不是蛙亚科是放在讨论中相符合的。关键词:骨骼系统 华南湍蛙 中国林蛙 黑斑侧褶蛙study on physical signs in blood of coreoperca whiteheadiengineering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hengyan zhaoabstract: key words:ii1 前言1.1 无尾类骨骼系统的研究现状在我国,对无尾两栖类骨骼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周本湘, 1956),60年代初,刘承钊和胡淑琴(1961)对蛙()拉丁名的骨骼系统也有描述;此后一些学者又相继对一些种类的骨骼系统进行了研究4。像冯孝义报导过雨蛙科秦岭雨蛙()、蟾蜍科中华大蟾蜍()骨骼的特征;吴贯夫等对粗皮蛙 、泽蛙的骨骼系统方面也做过较为仔细的观察和描素,通过制作骨骼标本对上述种类的骨骼系统组成及形态结构特征作了描述;陆宇燕对中国林蛙、东北林蛙的骨骼系统做过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加上文献编号。在定量分析方面的指标、结论。近几年来,有关蛙的骨骼系统的研究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前也增加了对林蛙、华西雨蛙、龇蟾、隆肛蛙等种类骨骼系统的研究4列出文献,有的也分析了一些早期未命名的骨骼,如:鼻腔骨。至今所有的报导均未涉及到湍蛙属骨骼系统的研究。 1.2 华南湍蛙的相关研究 华南湍蛙a. ricketti(boulenger, 1899), 属于两栖纲amphibia,滑体亚纲lissamphibia,无尾目salientta (anura), 新蛙亚目neobatrachia 蛙科ranidae,湍蛙属amolopscope,固胸类;体扁;有犁骨齿;鼓膜小;指、趾均有吸盘和横沟,背面有横凹痕,腹面呈肉垫状12-15,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400至1500米12-15。在我国中南丘陵山区是一种常见流溪型蛙类, 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一般生活于山溪急流中及瀑布下的水中,白天很少见,夜晚就栖息在急流处的石上或石壁上,稍受惊即跃入水中1,2 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两栖动物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2. 2田婉淑,江耀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64.。对华南湍蛙的研究目前仅在见于物种种群数量监测16“皮肤抗菌肽克隆”17系统发育地位探讨18、种群分布调查19、两性异性、皮肤新型多功能抗菌肽的纯化、12s和16s rrna序列的湍蛙属的系统发育、生态多样分析等方面,而这些均未涉及到骨骼系统的研究。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1.3.1.研究的基本内容1)标本采集与测量 在制作华南湍蛙透明骨骼标本之前对新鲜标本进行性别鉴定、体重、体长、四肢长等初步测量,并及时拍照,再处死做成整体骨骼标本。2)骨骼标本的制作 通过查阅骨骼标本制作的相关文献制作出透明骨骼标本。3)骨骼标本的测量与分析 对完整的骨架进行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即:对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用数显游标卡尺和电子天平分别对头骨、脊柱、前肢、后肢测量长度(0.01mm)及称重(0.01 g),并及时拍照。4)骨骼系统的解剖研究 对华南湍蛙骨骼系统进行定性观察、描述及分析,即:对华南湍蛙的头骨(颅骨、咽骨)、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杆椎)、附肢骨骼(肩带、腰带、前肢骨、后肢骨)以包含在内的各个指骨和跖骨、趾骨等拍照,并利用显微镜观察,详细记录并描素骨骼形态结构特征,重点对头骨的蝶筛骨、副蝶骨、鼻骨、犁骨、翼骨、鳞骨及肩带等骨骼进行定性状观察分析。1.3.2 目的及意义针对目前无尾类蛙科湍蛙属的骨骼系统的研究至今未有报道过。本课题想通过对采自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华南湍蛙骨骼标本的制作与测量,观察描述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组成、各部分骨骼形态、结构特征,为研究其系统分类、进化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其骨骼系统对运动行为、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另外,也为今后研究蛙科湍蛙属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资料。 1)通过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测量后,可分析华南湍蛙骨骼系统对运动行为的影响以及与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相适应性。 2)蛙类的骨骼系统是研究蛙类系统进化、分类等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组成、各部分骨骼形态、结构特征,可用于分析骨骼系统在分类学中的地位,为其系统分类、进化提供参考依据。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2.1.1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于2014年7月采集自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4只(2只雌性蛙和2只雄性蛙),均为成体;体长?-?,平均体长?;体重?-?,对采集的活性标本进行记录:编号、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将活体标本带到铜仁学院动物实验室及时处死并于冰箱冷冻保存。2.1.2实验药品实验试剂是2014年7月份于贵州省铜仁市贵阳科仪代售商购买,主要试剂有: naoh、二甲苯、h202、酒精、koh 、2%茜素红、氨水、100%甘油等。2.1.3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cp1502c)、502胶水、透明胶布、生物学显微镜(型号xs-200)、数显游标卡尺、照相机、博沃f-16手机等、冷冻冰箱。2.2 实验方法2.2.1标本采集在导师领导组织下,采集梵净山华南湍蛙,记录采集编号、地点、时间等具体信息,并用相机拍下野生华南湍蛙的形态特征及生境。将所采集的华南湍蛙带回铜仁学院动物实验室进行鉴定,以确保物种鉴定准确无误。物种鉴定根据田婉淑等(1986)和费梁等 (2005),分类体系根据费梁等(2005)。及时处死(75酒精)并于冰箱冷冻保存。2.2.3华南湍蛙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17-181)附韧带骨骼标本制作方法剥皮去内脏剔除肌肉(开水烫法)腐蚀(0.8%naoh/1min)脱脂(二甲苯/2d)漂白(0.8%h202/2d)固定(70%酒精)整形与装架(502胶水、透明胶布)2)透明骨骼标本制作方法剥皮去内脏固定(95%酒精/2d)透明(10%koh /2min)染色(茜素红酒精溶液染料:2g茜素红用95%酒精制成200ml饱和溶液,取一份和九份70%酒精混合/12h)褪色(按25%-50%-75%-100%酒精:每梯度1d,至肌肉变白色透明)进一步透明(30ml氨水+30ml甘油+70ml水/2d)脱水(按25%-50%-75%-100%甘油:每梯度2d)保存(纯甘油)2.2.4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研究(1)骨骼标本的测量与分析 在制作完整透明骨骼标本之后,用数显游标卡尺和电子天平分别对对头骨、脊柱、前肢、后肢测量长度及称重。为后期对局部骨骼的观察、分析做基础。(2)骨骼系统的解剖研究 对头骨(颅骨、咽骨)、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杆椎)、附肢骨骼(肩带、腰带、前肢骨、后肢骨)以包含在内的各个指骨和跖骨、趾骨等拍照,并利用显微镜观察,观察梵净山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特征,根据栖息环境相差较大的陆栖型中国林蛙,以及生境有差别的非湍流水域的黑背侧褶蛙的骨骼长度值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得出华南湍蛙所特有的骨骼特征与其生活环境、运动方式的相关性。2.2.5数据处理根据实际分析方法撰写 用数显游标卡尺测定华南湍蛙的体长(吻端至泄殖腔孔的距离)、头长(吻端至上下颌关节后缘的距离)、头宽(头部最宽处的距离)、眼径(与体轴平行的眼睛直径)、前肢长(肩关节至第三指末端的长度)、后肢长(体后端正中部位至第四趾端的长度)等形态指标(0.01mm),将测量的数据转换成相对值(相对值=绝对值/体长),消除个体间因体型大小不同而造成的量度绝对值之间的差异,利用spss软件对华南湍蛙、黑背侧褶蛙、中国林蛙形态特征的数据(黑背侧褶蛙、中国林蛙的数据来自中国动物志,)进行t检验(单因素分差分析),确定三者之间成体度量的差异程度。用excel对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华南湍蛙主要骨骼长度、重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分析得出雌性、雄性的成年华南湍蛙主要骨骼长度的变化范围及前后肢的比列,并参照生活习性与华南湍蛙有差异的无尾两栖类骨骼长度范围来分析,研究华南湍蛙骨骼系统与它的生存环境的关系。3 结果3.1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测量结果用文字叙述。(对4只标本骨骼系统的头重、-用电子天平进行测量,结果见表1) 表1 华南湍蛙主要骨骼重量度量数据表性别头重0.19,11.88%0.17,12.32%0.16,14.04%0.12,14.81%脊柱重0.280.270.250.11前肢重0.410.330.230.12后肢重0.72,0.610.50.46总重1.61.381.140.81 (再对表1数据做说明) 图1:华南湍蛙主要骨骼重量度量数据分析图 表2 华南湍蛙主要骨骼重量度量数据表性别头重0.190.170.160.12脊柱重0.280.270.250.11前肢重0.410.330.230.12后肢重0.720.610.50.46总重1.61.381.140.81 图2: 华南湍蛙主要骨骼长量度量数据分析图 由表2或图2可知,华南湍蛙主要骨骼长量 下表放到讨论中论述平均数与体长之比平均数与体长之比体长57.9056.2857.09/53.4949.5251.51/头长18.8618.8418.8533.02%15.3214.6214.9729.06%头宽19.7818.8519.3233.83%15.3614.9815.1729.45%吻长8.037.237.6313.36%7.196.927.0613.70%鼻间距7.737.037.3812.93%5.575.165.3710.42%眼间距5.795.325.569.73%5.164.915.049.77%眼睑宽5.385.195.299.26%5.264.915.099.87%眼径7.096.836.9612.19%5.194.825.019.72%前臂及手长23.9323.0223.4841.12%25.4224.2324.8348.19%前臂宽5.425.015.229.13%5.474.895.1810.06%后肢长93.2092.4192.81162.56%84.4876.1780.33155.94%胫长30.2129.3629.7952.17%27.8526.9527.4053.19%胫宽9.369.059.2116.12%8.197.367.7815.09%跗足长43.7440.3742.0673.66%36.1835.6535.9269.72%足长28.4227.9328.1849.35%22.9819.6121.3041.34% 表4:华南湍蛙、黑斑侧褶蛙、中国林蛙之间15项基本与体长之比项目华南湍蛙黑斑侧褶蛙中国林蛙与体长之比项目华南湍蛙黑斑侧褶蛙中国林蛙体长 svl/mm57.0974.450.10体长 svl/mm51.5162.346.9头长hl33.02%36.8%34.1%头长hl29.06%40.7%33.5%头宽 hw33.83%36.8%33.2%头宽 hw29.45%35.9%33.9%吻长 sl13.36%14.6%13.8%吻长 sl13.70%16.4%14.1%鼻间距 ins12.93%4.5%7.6%鼻间距 ins10.42%4.8%7.6%眼间距 ios9.73%6.7%7.2%眼间距 ios9.77%7.7%7.2%眼径 ed12.19%11.0%11.9%眼径 ed9.72%12.2%12.4%前臂及手长 lahl41.12%38.0%45.8%前臂及手长 lahl48.19%40.0%46.9%后肢长 hll162.56%144.2%195.0%后肢长 hll155.94%157.3%183.0%胫长 tl 52.17%47.7%55.9%胫长 tl 53.19%48.1%55.4% 3.2华南湍蛙骨骼系统的局部研究描述要结合标本华南湍蛙骨骼系统同其他蛙类一样,可分为主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大部分,除头部的蝶筛骨、副蝶骨、脊柱的椎体以及胸部的胸骨外,其余各骨块皆为左右对称的结构-我国3种姬蛙m icrohyla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3.2.1 主轴骨骼 可分头骨及脊柱两大部分构成 (图版)3.2.1.1 头骨头骨在骨骼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由表1可知,头骨的长(吻端至枕骨)与宽(两方骨末端之间距)之比约为 11.02。 头骨包括脑颅和咽颅两大部分。1) 脑颅 cranium:主要有:鼻骨、鼻间软骨、犁骨、蝶筛骨、额顶骨、前耳骨、外枕骨、副蝶骨和颅内软骨,梵净山华南湍蛙的脑颅整体上较宽且也较扁。鼻骨 os nasale(图):一对,位于两侧的鼻间软骨上,较小,构成鼻腔的背壁、位于额顶骨前方,且与蝶筛骨和额顶骨分离。周围包被有鼻间软骨略向斜下伸展至下方的腭骨中部。黑斑侧褶蛙的鼻骨较大两内缘稍微分离,并与额顶骨相连。鼻间软骨 cartilage inernasalis:位于左右鼻孔间、前颌骨及蝶筛骨之间的一个较为大块的软骨板,另外在鼻间软骨下面的上颌区有一片软骨位于蝶筛骨上前方。 犁骨 os vomeris(图):整体上看是一对薄而扁平的骨片,存在于前颌骨后方和鼻骨的腹面位置。外侧边缘也有三个略锐角的三角形突起,第1个偏向吻端,第2个指向上颌骨的前部,第3个朝向上颌骨的后侧方向。且每侧犁骨都由外向内逐渐增厚。犁骨后侧边缘上横生有一排十分细且短小的犁骨齿 vomerineteeth(图),每侧枚数不超过5个。蝶筛骨 os sphenethmoidale(图):于额顶骨前端和鼻骨后方,共同组成眼眶的内侧壁,副蝶骨嵌入其中将其分为2个部分,中间有隔壁,可能嗅神经由此进入嗅叶。在左右腭骨间,副蝶骨背方有1软骨化的薄膜,上端被特殊的细硬骨包被,大宏观上像个戟形。黑斑侧褶蛙的蝶筛骨或多或少显露;额顶骨 os frontoparietale(图):一对,介于两边二眼眶间、头骨的背中线两侧、枕骨前方,前接鼻间软骨后接外枕骨和前耳骨。它是构成颅腔顶壁的主要部分。华南湍蛙额顶骨偏向略扁的长方形,比较透明。黑斑侧褶蛙的额顶骨窄长;前耳骨 os prootic(图):一对,前耳骨位于额顶骨基部两侧,两外枕骨的侧前方,共同组成了眼眶后壁和耳囊前壁。上表面略微有点拱状隆起,软骨骺较其他蛙类一样。该位置前下方壁上有小孔,可能是三叉神经的出口。整个骨块由内向外得一侧略微斜倾跟鳞骨内侧相连接,顶面向前倾斜,构成眼眶后壁的一小部分。黑斑侧褶蛙的前耳骨较大外枕骨 os exoccipitale(图):外枕骨位于颅骨末端正中央,前方以软骨相连接额顶骨,左右两骨块相环接,在中央共同构成枕骨大孔,大孔内部是颅腔,在枕骨大孔的外下方有两个枕髁,与寰椎相关节。副蝶骨 os parasphenoidale(图):呈一块整体呈倒置“t”型扁骨片,前端较尖,在额顶骨腹面蝶筛骨的下方,承托起颅腔的腹壁,前端像剑锋般指向蝶筛骨,顶端较钝,后方向两侧伸展开。颅内软骨 cartilage cranialis(图):位于额顶骨、副蝶骨间的内侧面上的软骨板,副蝶骨由中部到基部软骨不断加宽,骨片中无孔,而各有一孔位于中央,可能是视神经通过的地方。2) 咽颅 visceral:亦称咽骨,咽颅包括上颌骨(弓) 、下颌骨(弓) 。上颌骨 os maxillare(图):即上颌弓,包括前颌骨、方轭骨、翼骨、鳞骨、软方骨、腭骨等。是一对有一定曲度的前端较阔的骨片,构成上颌外缘的主要骨架,上方接前颌骨,后侧渐尖并跟软骨及下方的方轭骨相接,腹面凹陷下略成沟状,伴有细齿。 前颌骨 os premaxillae(图):一对,位于头骨前端正中央,每块骨的上缘正中央位置都具有一个突起,向上方斜矗,并连附在鼻软骨囊的底壁。腭骨 os palatinum(图):一对,位于眼窝的前缘,外端上颌骨中段相接,内端与蝶筛骨前端相紧贴,呈棒状水平横列,。 鳞骨 os squamosum(图):一对,位于眼眶后背侧,分为 3 支,鳞骨呈反“入”字形,中间渐窄,到顶端又恢复逐渐宽,并伴有弧形缺刻到眼眶后缘。黑斑侧褶蛙的鳞骨额枝长(约为耳枝长的2倍)。翼骨 os petenygodeum(图):一对,前支与上颌骨、腭骨相连,后支与方轭骨相关节,中支附于前耳骨基部。整体上呈 小“人”字形,每骨具三分叉。一支尖细的向前伸跟软骨、上颌骨的后端相缔结,一支向外伸与鳞骨主支末端、方轭骨末端和软方骨相连。方轭骨 os quadrato-jugal (图):一对,位于上腭外缘两侧,前方接上颌骨,后端渐粗呈钝圆,连接下颌,末端和鳞骨主支、翼骨后支交汇于颌角三角区。舌器 apparatushyoideus: 在喉头软骨前方,几乎是软骨组成,仅仅在后角部分是硬骨。可由1对耳柱骨、1块舌骨体、1对舌骨前角、1对舌骨后角组成。a耳柱骨 columella auris(图):一对,由软、硬两骨节组成呈细棒状,外端呈盘状扩大触在鼓膜的中央位置,内端紧贴在听囊外壁的椭圆窗且逐渐变细。b舌骨体 corpus ossis hyoidei(图):是个近似长方形的扁薄半透明的骨片,有4个小突起:2个位于从舌骨体后部外缘、2个舌骨位于前部外缘呈翼状突。c舌骨前角 cornu anterius(图):从舌骨体的前缘伸出1对细长而弯曲的软骨,转到后方,经过舌骨体外侧后缘部分又转向背的前方,末端并附着在听囊的椭圆窗壁上。前角上方有2个不显眼的突起,即:前突,在于翼状突的正向前方。黑斑侧褶蛙的舌角前突细短。d舌骨后角 cornu posterior(图):一对,是舌器中仅有的一对骨化的硬骨,左右略呈 “”形,接在舌骨体的后缘,末端有极少为软骨,两根骨上半段由1块软骨平置于舌骨体下方,下半段,分别斜向下弯曲,构成1半弧,喉头软骨被环绕其中。喉头软骨 cartiladines laryngis:共3枚软骨组成,即:2枚杓状软骨, 1枚环状软骨,没有前杓软骨,几乎位于舌器的后面。华南湍蛙雄性的该软骨接近雌性 (图)。a环状软骨 cartilage cricoidea(图):是一个细长软骨环位于杓状软骨的后部边缘,左右两边由内向外各伸出一个小支,先向内弯曲再朝外侧弯曲,末端膨大带有有数个大小各异的小孔,上环连接左右杓状软骨的上部,下环一段位于两块杓状软骨的下端。b杓状软骨 cartilage arytaenoidea (图):与控制喉门开闭有关,呈半圆形,由2片像半月形的软骨左右形成成中空气室,中间有裂缝向内通向气室的呼吸通道,即:喉门。下颌骨 mandibula:由颐骨、齿骨、隅骨、麦克尔氏软骨组成。颐骨 os mentomeckelaian (图):一对,短小小骨节,在下颌弓最前端左右横列,并正朝位于上颌弓的前颌骨下面,中间有一小块软骨与之相连,两侧颐骨后端偏细前端都略有膨大。齿骨 os dentale(图):是1对细长薄骨片并附着在麦克尔氏软骨前半截的外前侧,后部分遮住隅骨,整体上末端尖细,顶端宽,与颐骨直接相连。隅骨 os angulare(图):一对,不同于齿骨,覆盖在麦克尔氏软骨的内面、腹面上,每侧骨片后部的内壁上有一个喙状突起,方向朝向内上方。前段又附着在齿骨内面,后端与方轭骨相关连,其背面在下颌关节位置。麦克尔氏软骨 cartilage meckeli(图):是1对细小软骨,它前部分略膨大连接着颐骨,还有部分一节段被齿骨覆盖,中间紧密贴附在隅夹骨外面和背面,后面连接着上颌弓的软方骨,外观看上去,大部分被其他硬骨覆盖。3.2.1.2 脊柱 columna vertebralis : 华南湍蛙由 10 块椎骨衔接而成,其中第1枚颈椎,即:寰椎,第2到4枚椎骨是胸椎,第5到8枚椎骨为腰椎,第9枚是荐椎,第10枚椎骨和其余9枚椎骨有较大差异,称尾干骨。每一个椎骨又有椎体、椎管、椎弓及椎弓伸出的突起构成,即:棘突、横突、关节突。除了第1和第10个椎骨外,其余8个椎骨都具有横突,横突末梢几乎有软骨。每个椎骨有一中空的短管,内含有脊髓。寰椎(vertebra cervicalis)(图):是唯一的1枚颈椎,位于脊柱的最前方,属于第一椎骨。没有横突和前关节突,前端有2个凹陷的关节窝对位连接枕髁,向前斜伸与枕髁相关节, 向后逐渐变宽厚且覆盖软骨骺.胸椎 vertebra thoracalis(图):是第2至第4枚的椎骨,前凹后突,棘突不够明显,椎体横突末梢多有软骨。第2椎骨横突向前斜伸略短宽,也是所有椎骨横突中最长的,第3椎骨横突较大且宽厚,向两侧平置,第4椎骨横突斜伸稍向后。腰椎 vertebra lumbalis (图):第五至第八椎骨。 为前凹椎。第57枚椎体这3枚腰椎的横突略微比胸椎短,且第1枚的椎体横突向两侧平置,第2到第4枚腰椎横突偏向前斜伸,这些腰椎棘突都不明显。第8椎体为双凹型,此为参差型亚目的典型特征。荐椎 vertebra sacralis(图):第九椎骨。前端凸状,前缘的突起与第8椎骨对位相连接,后端有两个圆形小弧形突起,与尾杆椎相连。两旁的横突大而宽厚,但不如第三椎骨横突发达,略向后延伸斜展,用来连接后肢带上的髂骨。背部无棘突,末端有软骨骺,看起来整个椎体像蝴蝶结状。尾椎 vertebra coccygea(图):又称尾杆骨,为脊柱末端的一根细长的骨杆,是第10枚椎骨,呈细杆状并不分节,前端稍粗,后端逐渐变细。前面有两个凹面,和第9枚椎骨相衔接。背面正中有一直立的耸嵴,由前向后后渐低而消失,是第十对脊神经穿出尾杆基部的位置。3.2.2 附肢骨骼 包括肩带、腰带以及前、后肢骨4部分。前肢骨骼又包括肩带、后肢带及前后肢等骨骼3.3.2.2.1肩带 cingulum umeri 又称前肢带,存在于头骨的后方,背面借助肌肉依附在脊柱的前端。华南湍蛙的肩带为弧胸型,由胸骨、肩胛区及喙区组成,但除了胸骨以外,肩胛区和喙区都为两侧对称,且喙骨外端跟肩胛骨内端的切线的位置有关节窝,即:肩臼,是与肱骨相连接,前肢的肩关节。肩胛区包括上肩胛骨与肩胛骨2部分。a上肩胛骨 suprascapula(图):一对,长方形,扁薄扇状骨片,位于肩带的背面。距离其基部 1/4区面和前方边缘狭窄区为硬骨,其余为软骨,但几乎有一定程度的点星状骨化。骨片内缘与肩胛骨外缘平切相接,外端呈嵴棱状,整个骨片从体侧向上微弯到背面覆盖在第2椎胸椎骨的横突上方。b肩胛骨 scapula(图):一对呈扁长板状骨块,两端较宽中间略窄,上端相连上肩胛骨,下端与乌喙骨、锁骨共同组成肩臼部分。华南湍蛙该骨块前方正中央略有微起的嵴棱,而后方则内陷无嵴棱。内侧边缘上角向前突起,内侧边缘下角后方则斜削成弧凹陷,并与喙骨对位衔接构成肩臼的半圆弧。乌喙骨 coracoidea(图):一对扁板状骨,粗大,位于锁骨的后方,两边并列在胸部中间处,内端上角与肩胛骨连接,外端下角和肩胛骨内侧下角、锁骨构成肩臼半圆弧,最终在与锁骨、上喙骨构成喙孔或喙区,喙区:包括锁骨、前喙骨、喙骨.a锁骨 clavicula(图):一对在胸部左右平置对列,为棒状,外端接有肩胛骨,内端间仅隔一窄缝且与上喙骨相连,也是肩臼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杆内端上方以钩突和肩胸骨相距,两内端间类似一梯级凹陷区沟槽,其中有前喙骨、上喙骨、钩突,用来紧密固着左右锁骨。 b前喙骨 os precoracoideum(图):一对细长宽大的棒状软骨,位于锁骨内端后侧,紧贴锁骨沟槽,横置于胸部中区呈左右对列,内端宽,外端后角斜削弧状,与肩胛骨内侧后角构成肩臼半圆弧。前喙骨、喙骨及锁骨3部分构成喙区两大喙眼框架.胸骨(sternum):均为软骨,不同于弧胸型,增加了上胸骨和肩胸骨。包括:前胸骨、肩胸骨、中胸骨和后胸骨。a上胸骨 episternum(图):是软骨扇形状,位于胸骨的最前端,但小于剑胸骨。不同于黑斑侧这娃,是跟剑胸骨几乎等长。b肩胸骨 omosternum(图):为一扁平长棒状软骨,前端紧接上胸骨前半截略窄,后端连接锁骨略宽,向两侧曲展开来,与黑斑这娃一样基部不分叉。c中胸骨 mesosternum:为一块较长的扁平的软骨,位于乌喙骨后方上偏正中央。基部较粗不如黑斑侧褶蛙的粗。d剑胸骨 metasternum:是一近似圆形的软骨块,衔接在中胸骨后端上,且其剑胸骨软骨后缘有缺刻。黑斑侧褶蛙的后端有缺刻但较浅。e前胸骨是块扁薄软骨片,下端平行接位在肩胸骨前方,几乎退化成一根长度约1 mm的细小棒状软骨。基部球状连接上喙软骨,与左右喙骨的内缘上角相交叉连接。f后胸骨xiphisternum为一块扁薄宽大锚状软骨板,前端呈剑尖状并紧密结合中胸骨的后缘平切部,上端连接上喙软骨,邻近接合处的上缘区面有部分骨化点星状图样。3.2.2.2腰带 cingulum lumbi:又称后肢带,由 3 块骨构成,这 3 块骨连接处形成髋臼。包括髂骨、坐骨、耻骨、股骨、胫腓骨、跗骨、蹠骨、趾骨、超常数趾骨(图)。a髂骨 os ilium:1对长杆状骨,前端贴于荐椎横突末端下方,后端扁而阔,掌合式对接坐骨、耻骨,末端弧形凹陷成髋臼的前半缘。左右髂骨向后伸长呈三角状,到腹中线处合并其前方的基部,左右愈合。骨干背面基端的两边有垂直的突起,即:髂嵴。b坐骨 os ischii:1对,构成腰带后部,左右坐骨合并呈掌合式对接。其前端与髂骨后缘紧密连接,内侧是髋臼的一部分,后端紧密连接耻骨后缘,邻近髂骨尽端,是坐骨结节,呈短圆突起。c耻骨 os pubis:是1对钙化软骨合并而成的半圆状骨片,小于坐骨,与坐骨一样是掌合对接,并位于腰带腹面,前后分别与髂骨、坐骨的后缘对接,构成完整髋臼。3.2.2.3前肢骨骼 os extremitatis anterior: 多为长骨,腕部有部分细小骨块。包括前臂骨、肱骨、腕骨、掌骨、指骨5部分。a前臂骨antibrachium由桡骨与尺骨愈合而成的骨块。远端较近端宽,以韧带与腕骨相连,可见由两骨杆愈合后长达1/2骨干的纵行沟痕,沟前侧是桡骨部,后侧是尺骨部。近端具上下张口状凹面,正好与肱骨末端球面两侧的髁嵴沟槽对位相嵌,形成肘关节。远端切面以韧带与腕骨相接.同等体形中国林蛙和青蛙相比,差异不明显。b肱骨 humerus:一对粗大的长棒状骨干,是前肢骨中最长的一根。基端端有一大而圆的肱骨头,连接肩臼。前侧面有三角形突起,渐低斜达至远端隆起,后端有弧球凹陷状骨髁,两侧髁嵴包围其中。后部则呈。远基端具球面骨髁,两侧有骨嵴将骨髁夹护其中。 c桡尺骨 radioulna:一对,为桡骨、尺骨合并而成,仅在距后端 1/3 处纵浅沟区分出桡骨部和尺骨部,内侧为桡骨部,外侧为尺骨部。 前端与肱骨后端的球形骨髁相关节,形成肘关节。 d腕骨 carpus:由6块小骨组成,共排成两列,每列3块。由内向外依次为桡侧腕骨(分别位于原拇指及第2掌支基端者是大、小多角骨;位居大、小多角骨与月骨之间为一块于舟骨,也称桡腕骨)、中间腕骨(内侧与桡骨末端相接者为月骨,也称间腕骨)和尺侧腕骨(外侧与尺骨相接者称椎状骨,也称尺腕骨)。远端 3 块,从内到外为第1腕骨、第2腕骨和第3、4、5腕骨,后者愈合为一整块,故此骨块最大。e掌骨metacarpalia:共 5 根。第l掌骨退化隐蔽于皮下形成雏形的拇指,无指骨,也称原姆指。通常雄性较长而且骨化,而雌性较短且为钙化软骨。但华南湍蛙却是雌性略长点。第2掌骨最短, 短于第4、5掌骨,但略长于第3掌骨,第4掌骨最长。f指骨digiti manus:指骨末两节有介间软骨同趾骨一样,指骨末节呈宽“t”字形骨,其宽度为基部宽的2倍。(图),与肌肉、皮肤形成吸盘。第1指无指骨,第2、3指具指骨两枚,第4、5指骨具指骨3枚。其中第4指最长,第3、5指次之,第2指最短。3.2.2.4后肢骨骼cingulum extremtitais inferioris:即:腰带,构成后肢的骨骼与前肢相像,由髂骨、坐骨、耻骨3对骨块组成(图版, 17)。包括股骨、胫腓骨、跗骨、蹠骨、趾骨、超常数趾骨(图)髂骨(os ilium):即肠骨,是一对长骨杆,背面起嵴即为髂嵴,脊棱从后方拱向前,前端贴在骶椎横突末端下方,后端扩大呈三角状,在耻骨、坐骨前方作掌合式紧密对接,末端边缘有弧状缺刻,共同构成髋臼的前半缘.坐骨(os ischii):是2个半圆骨片,呈掌合式相对结合,内侧边缘有一定弯曲度的弧状缺刻,构成髋臼的后缘。前边缘与髂骨后边缘紧密连接。耻骨(os pubis): 2个呈小于坐骨的三角状骨,也是掌合式对接方式结合,在髂骨与坐骨间的下方,紧密镶合构成完整的髋臼.3.2.2.2股骨 os femoris(图):一对,基部股骨头呈球形的长棒状,基端与髋臼相接组成髋关节,两端球状膨大并向前弯曲,远端具骨髁与胫腓骨相连,中间有一定程度的凹陷。中国林蛙的股骨为管状长骨,且微作型曲,两端膨大,基端呈圆球状为股骨头,用以嵌入髋臼,构成关节,中部前侧面有一滋养孔.圆球状为股骨头,用以嵌入髋臼,构成关节,中部前侧面有一滋养孔。胫腓骨 tibiofibula(图):一对,是胫骨、腓骨愈合而成,是后肢骨中最长的微曲骨棒,骨干中段有一条浅长的凹陷沟是胫骨(图)和腓骨(图)愈合而来的,前端切面向后内端,后端略平切。内侧为胫骨部,连接股骨,外侧为腓骨部,连接跗骨。而中国林蛙中间以富有弹性而又坚韧的肌键分别与前后骨杆相连,故能使跳动时伸缩自如。跗骨 ossa tarsi(图):前后两列4块骨组成,近端2个,内侧为胫跗骨(图),外侧为腓跗骨(图),二骨两端愈合,中间分开。其基列有两根几乎等长的长骨,两根间留有纺锤状孔隙,即:跗骨孔,孔内侧是距骨,孔外侧为跟骨,形成软骨骺。在距骨末端跟超常数趾骨以及第2、3蹠骨间有一小的足舟骨。外侧与距骨及第2、3蹠骨间有略大的骰骨。蹠骨 ossa metataris (图):5根两端膨大,中间狭窄的细长骨,第1蹠骨最短,第4蹠骨最长。基端连接到跗骨,略连接到趾骨。骨节长短不一,由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第4、3、5、2、1。趾骨digit pedes(图):第1、2趾各有趾骨2枚,第3、5趾各有趾骨3枚,第4趾有趾骨4枚。趾骨式为 3-3-4-4-4。趾骨末两节间有介间软骨,第1至第5指骨末端都有明显的“t”字形骨,其宽度为基部宽的2倍。中国林蛙在第1、2骨远端接续2趾骨骨节,第3、5支接续3趾骨节;第4支接续骨节;趾节向远端渐次细小,末稍横向结状扩大且向腹面低垂,每趾各关节两端都覆以软骨骺。距 calcar:即超常数趾骨(图),是第1趾内侧的3小枚软骨,与肌肉、皮肤可形成内蹠突,位居第1趾内侧,由三块小骨构成。下部的两枚硬化, 最大一枚在基部,最顶端的骨块不如中国林蛙长。 4 讨论3 种无尾两栖类肾形态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贾 迪李丕鹏王 勇周正彦苏若萍韩 琳陆宇燕*。动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1,46(2):22 31=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早尝试登陆的类群,现生的两栖动物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两栖类骨骼系统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不同生境类型两栖类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则很少1 9。从本文对3 种不同生境类型的无尾两栖动物-华南湍蛙、黑斑侧 褶蛙( pelophylaxnigromaculata)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它们骨骼方面的异同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可探讨出华南湍蛙骨骼形态、结构及功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适应性。与黑斑侧褶蛙、中国林蛙的相关数据的比较,由表?或图?可以明显得出黑斑侧褶蛙前后肢比为?更适合栖息于平原或丘陵的水田、池塘、湖沼、河流及海拔2200米以下的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