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doc_第1页
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doc_第2页
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doc_第3页
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基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 作者:吴东立曲昭光高凌云摘要:从中长期来看,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人民币面临不小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但是,为了避免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失落的十年”的沉痛教训,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视角出发,指出人民币升值应当遵循小幅、渐进的原则,尽量避免短期内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应当在稳定通货膨胀或保持低通胀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该以保持稳定为宜。 关键词:不完全汇率传递;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 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是一国进行对外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在国际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化职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汇率不单是一个影响与外部经济世界交往的变量,还会影响内部的稳定与增长,它是联系内外部均衡的桥梁。一个国家如果汇率安排不当,往往会给该国的经济增长埋下巨大隐患。因为汇率失调会直接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是服务于对外贸易战略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需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是我国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渐进式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实现了从官定汇率向市场汇率、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安排的转变。同时,人民币汇率水平总体上经历了从螺旋式贬值、基本保持稳定再到2005年7月汇改以来稳中有升的渐进调整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巨大成功,在一系列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 1995-2003年间,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和oecd国家相比累积相对增长约1.21.5倍。根据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森(b-s)效应假说,中国可贸易部门相对于不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近10年名义汇率未升值,致使真实汇率严重低估。国内外理论界也有人依据各种模型估算出人民币“应升值的幅度”,高的估计达到50以上,低的估计也有15以上。 (二)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持续出现的“双顺差”和fdi大量进入,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 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从1992年开始,中国外汇储备开始稳步增长,特别自2000年起,呈快速增长趋势。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10月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中国的外汇储备2008年底达到1.95万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100倍。从1999年至今,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为顺差,2005年以后,经常项目盈余迅速扩大,超过资本项目盈余一倍以上,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因为外汇占款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又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人民币长期积攒的升值压力不容小觑。 (三)世界市场的需求不足与结构失衡问题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近年来,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纷纷陷入衰退,整个世界经济滑入低谷。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与不平衡的结构缩小了世界经济的政策空间,贸易摩擦不断,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施压对象。2003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案,要求效仿1985年广场协议,让人民币升值,从而引发一场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博弈一直延续到今天。各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特别是美国方面,给中国施加巨大升值压力。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有小幅升值,进入2008年12月份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趋势似乎发生扭转。但人民币每单位相对所含的劳动力价值仍然被严重低估,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不会改变。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调整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秩序关系的需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二、不完全汇率传递的相关理论与回顾 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曲,简称erpt),或称汇率转嫁、汇率传导,通常指汇率变化对贸易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汇率变动有多少被进出口价格和国内价格吸收。汇率传递在数量上表示为汇率每变动1所导致的进出口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即名义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改变量。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等于国家问的价格水平之比,因此汇率发生变动会导致国家之间的价格水平发生相应的变动,即汇率对价格传递是完全的和及时的。所以汇率具有弹性价格的调节功能,可作为调节外部经济失衡的重要工具。friedman(1953)曾以此来论述浮动汇率制度的优越性。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前后美元经历了大幅升值和随后的贬值,很多实证研究发现美国的进口价格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扭转。后来许多学者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经验分析都强有力地表明,对大多数贸易商品和总体物价水平来说,汇率波动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弱的相关性,即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理论研究表明,完全的汇率传递是以世界市场的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而不完全汇率传递则是由于世界市场不完全竞争的结果,同时,一些产业组织因素也影响汇率传递。dorn,busch(1987)、hooper和mann(1989)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同质性、产品替代程度及国内外厂商相对市场份额来分析汇率传递效应,认为如果市场集中程度提高,进口商品用国内货币标价的范围扩大,则汇率传递系数会降低,如果产品的同质和替代程度提高,国外厂商相对于国内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扩大,则汇率传递系数会上升。sibert(1992)在多恩布什(1987)的分析基础上,发现出口厂商的共谋程度及它们的市场份额越高,汇率传递程度越高。obsffeld和rogoff(1995)、betts和de-vereux(2000)等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研究了计价货币选择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指出企业价格设定策略会影响汇率传递率的大小。其他学者从沉没成本、国家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全球化生产布局、国际营销策略、汇率变动预期等方面解释了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 关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国内一些学者基本上得出类似的结论。卜永祥(2001)依照corbo和mcnelis的模型设定了价格方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个百分点,我国零售价格水平上升0.47个百分点,生产价格上升0.53个百分点。范从来等(2003)的实证得出,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个百分点,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0.21个百分点。卜永祥和秦婉顺(2006)考察了中国的汇率传递水平和中国企业的定价行为。他们的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包括石油、彩电、手表等九种商品的出口价格,发现九种出口商品的简单平均传递率为34。杜晓荣(2006)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国进口价格的传递状况,发现汇率传递率仅为6。 三、不完全汇率传递下的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 我国也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现象,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和滞后的。而且由于我国出口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相关竞争激烈,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非价格竞争能力弱,我国的汇率传递弹性更小,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更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这种较低的汇率传递效应不仅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贸易顺差大幅上升之谜”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而且还对目前我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问题提供了新的政策含义。 (一)人民币升值应遵循小幅、渐进的原则,尽量避免短期内大幅升值 目前,我国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世界工厂”和“出口大国”,但“中国制造”不等于“中国创造”,“出口大国”不等于“出口强国”。较低的汇率传递效应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严重缺乏市场势力和议价能力,面对人民币汇率的不利变化,为维持原来的市场份额,只能以牺牲利润来吸收本币升值带来的价格上涨,这就使本已非常低薄的利润率雪上加霜。而国内出口企业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从事价值链低端环节的生产,出口市场竞争激烈,出口利润率原本就十分低廉,调整空间非常有限。如果一定时期内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超过了出口企业承受能力,就可能诱发大面积的破产倒闭风潮。 (二)人民币升值应在稳定通货膨胀或保持低通胀的经济环境下进行 一般说来,高通货膨胀情况下,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会形成上行压力,使出口成本上升。而国内出口企业大多数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议价能力,对成本的变动异常敏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这种成本上升和汇率变动带来的双重压力很可能急剧恶化出口企业的利润水平,以至于出口企业不得不退出出口市场。此外,诸如出口退税率向下调整等挤压出口企业利润空间的政策措施都应尽量避免与人民币升值同期进行。 (三)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以保持稳定为宜 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具有很强的时滞性。从2005年7月份至2008年11月份,根据bis公布的,按照贸易权重计算,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19.7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25.06,升值幅度明显。特别是同一时期国内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迹象,原材料成本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不同程度上升及其间国家几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这些不利影响层层叠加在一起,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放缓,国内出口企业困难重重。当然,如果人民币汇率向下贬值,在全球经济普遍萧条的形势下,则有可能诱发东南亚国家竞相贬值,引发贸易保护主义,这反而更不利于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