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南苑大厦说明.doc.doc_第1页
青州南苑大厦说明.doc.doc_第2页
青州南苑大厦说明.doc.doc_第3页
青州南苑大厦说明.doc.doc_第4页
青州南苑大厦说明.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州南苑大厦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篇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有关材料设计任务书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50045-95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二、工程概况青州南苑大厦拟建于青州市益王府路与凤凰山路东北角,交通流畅,位置显著。建筑面积:30742m2。建筑高度:83.45m。建筑类别:一类建筑。设地下停车位:64辆。地上停车位:35辆。三、设计指导思想1.把握现代办公楼建筑发展趋势,顺应其内涵变化的总体构思。2.建筑造型力求端庄、大方、朴实、简捷、挺拔刚正的内涵品质。3.创造标志性工程所带的形式特征。4.整体效应、多元一体、对立统一,体现美学原理。5.注重空间设计,通过空间组合,元素的变化来营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反映历史文脉、人文景观、自然和谐的物理特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实现建筑设计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是本建筑设计的指导原则之一。四、建筑平面布局1.平面布局采用对称设计做到功能分区合理、联系紧密,内部交通便捷。本方案设地下室一层,一至十六层为行政办公区,十七至二十层为城建投办公室,二十一层为多功能厅。2.竖向设计:地下一层层高6米,一至二十层层高均为3.900米,二十一层层高为5.0米。3.建筑主入口大堂设计采用二层共享空间,形成空间流动向三维立体的延伸和发展,以营造大厅空间元素的变化和环境氛围,从而为办公人员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体验。4.主入口门厅设计采用三叠错阶式处理,以强调建筑个性和建筑重心的稳定性,配合入口宽大的台阶体现建筑丰富的内涵和气质。5.为解决功能分区问题,建筑一层北向设一个可分可合又相对独立的公寓大堂,提供其个性化运营的可能,以体现建筑整体性与兼顾性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6.建筑主楼设有五部电梯,其中包括一部消防电梯,两部疏散楼梯。附楼设三部疏散楼梯。平面各部分区明确,减少相互交叉干扰,并充分体现高效能的现代办公空间。五、建筑立面造型设计1.本建筑立面造型力求符合时代特征,用现代建筑的语言和符号来反映现代建筑风格。2.立面形式运用连续的韵律变化,体现为理性的排列,竖向线条,给人以庞大的气势和稳定的外观表现。挺拔的线条是点与线,线与面的结合,虚与实的变幻,高与矮的强烈对比关系。总体上可以说明,整个建筑是简单与细致的互化,突出“少就是多”的至理明言,从另一方面看,稳定、挺拔、勃勃向上,也是该建筑的个性气质和时代办公建筑的形象。不言而喻,该建筑竣工后将会给城市添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六、建筑材料的使用1.外墙主立面:拟定干挂天然花岗岩,局部装饰线脚等为高级外墙涂料。2.内墙面:领导办公室和会议室采用适当装修,普通办公室采用乳胶漆涂料。3.门窗:外窗除卫生间采用毛玻璃外,其余均采用无色透明玻璃。4.楼地面:领导办公室和会议室采用硬木地板,走廊、楼梯、候梯厅采用磨光花岗岩贴面,机房、配电间等采用水泥砂浆地面。消防控制中心、弱电机房采用防静电木地板。5.屋面:采用高分子聚氨酯防水材料。七、无障碍设计1.本工程无障碍设计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底层考虑无障碍设计,大厦主出入口均设残疾人坡道,坡道净宽1.5m,坡度为1:12,入口平台的最小宽度1.50,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均采用平开门。在每层卫生间均设这无障碍厕位,建筑设有一部无障碍电梯(客梯兼)。在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两个。第二篇 结构设计一、 设计依据(一) 自然条件 1.根据国家地震局办发的全国抗震区划图,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力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属丙类。2.基本风压为0.40kn/,高层建筑基本风压为0.45kn/,地面粗糙度b类。3.基本雪压为0.35kn/,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二、结构选型(一)结构设计本工程主楼设地下室,地上二十一层为高层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泥土框剪结构体系,框架抗震系数为二级。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泥土楼板。楼板厚度100140毫米、屋面板厚120毫米。(二) 基础设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体采取筏板基础,附楼采用独立浅基础。(三)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30c40。消防水池等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抗渗标号为s8。钢筋:采用hpb235级、hrb335、hrb400级钢。墙体:地面以下墙体采用mu15实心砖。地面以上墙体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四) 本工程结构计算软件主要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第三篇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规范和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5、规划红线附近市政给排水现状图。6、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和资料。二、设计范围包括红线内的下列项目:1、给水系统。2、排水(包括废、污水和雨水)系统。3、消防系统。三、各项用水量标准,用水量和排水量1、给水和排水(1)青州南苑大厦最高日用水量160m,最大小时30m(含未预计水量)大气蒸发和绿化等用水量29.9m/d。(2)排水量:最高日排水量140m,最大时排水量26m。2、雨水排水量:雨水排水量按当地暴雨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二年,将于历时15分钟,设计红线内的雨水量约530.1l/s.3、消防用水量 依次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 40 l/s x3.6x3h=432 m自动喷水 30 l/s x3.6x1h=108 m室外消火栓 30 l/s x3.6x3h=324 m合计 室内:540m 室外324m。四、给水系统1、青州南苑大厦自来水日用量160 m,最大时用水量30 m。2、水源:根据青州市建设局及有关部门提供的青州南苑大厦附近的市政管线现状图,拟分别从南北两侧市政给水管各引出1根dn150给水管,并围绕青州南苑大厦成环布置。由此环管丄引入管道直接供四层及以下用水和供地下蓄水池补水。在环管上设4个dn100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供室外消防使用。市政供水压力按250kpa设计。3、系统设计(1)4层及其以下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2)5层及其以上由无负压变频供水机组加压供水。(3)各楼供水压力不大于350kpa。大于时设减压阀供水。(4)管材:由水泵至水箱输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其余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室外给水管采用pe管,管材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五、排水系统1、系统:室内外雨、污废水采用分流制,污废水合流。2、排水方式:室内地面0.00以上采用重力流排出,地下雨、污、废水分别用潜水泵提升排出,各组均设两台,一用一备,水泵收集水坑水位自动控制,交替运行,当一台泵排水不足以排除突然涌水时两台泵可同时工作。3、大厦废、污水采用专用通气立管系统。4、生活污水总排水量140 m/d,最大时排水量26,设计秒流量8.4 m/h,排出管径de300.根据青州市建设局的意见,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5、生活污水在排入市政管网前是否处理,请当地环保部门确定。6、管材:室内废、污、雨水管均采用upvc管,室外污、废、雨水管dn400采用加筋upvc管,dn400,采用钢筋混泥土排水管。六、消防系统1、整座大厦共用一套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布置成环状,保证稳定可靠供水。屋顶水箱建设18 m消防水箱,地下室设600 m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室外设置地上是水泵接合器与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连接。2、该大厦每个房间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消防水池、喷淋泵、屋顶消防水箱、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喷头、消防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等组成。每个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室外设置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喷淋系统管网。3、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建筑物内适当的场合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第四篇 暖通设计一、 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36-2006;6、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7、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二、设计内容1、本工程的空调系统设计2、本工程的通风系统设计3、本工程的防排烟系统设计(详见防火专篇)三、室内外设计参数1、室外气象参数夏季:干球温度34.7、湿球温度26.6。日平均温度30.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相对湿度602、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量温度()相对湿度()温度()m/hp门厅、会议室26651830大会议室26652030办公室26652030资料室262030四、通风系统1、一层变配电室及水泵房各设机械排风系统,变配电室n=8次/小时,水泵房n=5次/小时。2、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经竖向风道将室内气排至屋顶室外。3、地下室设一个机械排风系统,与火警时排烟系统合用,排风按换气次数6次/小时计算。五、空调设计1、夏季空调总冷负荷3000kw,冬季总热负荷1980kw。2、空调设计根据大厦具体情况,办公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方式大会议室及多功能厅采用全空气系统空调方式,新风采用全热减缓新风换气机系统,可以有效节省60%以上新风负荷。空调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或vrv空调系统(以上两种方式可任选一),能效比为3.5,制冷能效比可达6.0以上,节能效果非常明显。3、本建筑采用的空调机组性能良好,具有先进的控制系统,室内机组可灵活启停,室外机可根据室内负荷变化灵活调整,机组出力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六、节能专篇1、本工程空调负荷计算建筑外窗、外墙、屋顶的传热系数值以及外窗和阳台门气密性等级负荷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为减少空调在过渡季节运行成本,本次设计所有空调机房均靠外墙设置以便在过渡季节能全新风运行从而达到节能。3、本设计每个空调末端均设置有电动二通阀,根据每个房间的温度控制二通阀开闭状态,以尽量减少运行能耗。4、本工程空调风管和空调水管均设计有保温层,保温材料为难燃b1级橡塑保温材料。5、空调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0.74k/w。6、普通机械通风系统的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不大于0.32。7、本建筑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式,节能效果明显。8、新风与排风采用全热交换新风换气机系统可节省60%以上新风负荷。9、空调冷水系统循环水泵输送能效比不大于0.0241,空调热水系统循环水泵输送能效比不大于0.00433。10、冷水机组机组组其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能效比(cop)、iplv值符合dbjt14-03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山东工程建设标准)。第五篇 电气设计一: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南环路以北;工业路以东;2、建筑高度:74.95m;3、建筑层数: 地上21层;4、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5、建筑类别:一类;二: 设计依据1、上级部门批准的文件及甲方设计任务书,有关部门对扩初2、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的审核意见;3、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三:设计范围(1)低压配电系统(2)动力配电系统(3)电气照明系统(4)弱电系统(5)防雷接地系统(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四:配电设计 1、负荷分类及容量: 三级负荷:普通照明、插座;一级负荷:动力、应急照明。备用电源引自柴油发电机组, 应急灯具自带蓄电池。2、本工程从配电室引来三相四线制220/380v电源,为其负荷供电。 3、计费: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用电在公共部位设电表箱集中计量。另外各电气出线在变压器端均设电表进行总计量。4、供电方式: 电源从电表箱至各层配电箱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供电的方式。5、设备选择与安装: (1)配电间内表箱底边距地0.2m角钢支撑明装;弱电箱距地1.0m明装。箱体尺寸由供应商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计量箱的进线开关全部选用带欠、过压附件型号。(2)除注明外,开关、插座分别距地1.3m、0.3m暗装;卫生间开关插座选用防水型。6、导线选型及敷设: 潮、防溅型;洗衣机、空调、热水器插座均采用带开关型号。导线除图中注明外,普通照明回路均采用wdz-byj(f)-500-3*2.5mm穿pvc管敷设,23根穿pc16,46根穿pvc20;插座回路均采用wdz-byj(f)-500-3*4 mm穿pvc20敷设。五:照明配电1、营业听采用荧光灯杆吊梁底,卫生间采用吸顶节能灯,所有灯具均自带镇流器,要求功率因数大于0.9;楼梯间采用白炽灯,配消防型声光控开关控制。2、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壁挂空调外的插座回路均带漏电保护器。 六: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1、建筑物防雷 :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二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要求。2、接闪器:在屋顶、屋檐处采用%c10圆钢作为避雷带,屋顶避雷带连接网格不大于10m*10m或12m*8m,均采用热镀锌材料。3、引下线: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内两根%c16(或四根%c10)引上柱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基础外围敷设一圈40*4镀锌扁钢,与所有引下线柱筋焊接。预留为人工接地极的连接点,具体做法参见l04d502-53.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避雷平面图中标 a 处的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0.5m处设测试端子。4、接地极: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极,将基础内1根不小于%c25钢筋及部分主轴钢筋焊接成网作接地极。 5、凡突出屋面所有金属构件、金属通风管、金属屋架等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6、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7、接地及安全措施 : (1) 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弱电系统的接地共用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需增设人工接地极。(2) 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水、电、暖等进线总管进行联结,联结线采用40*4镀锌扁钢。(3) 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端子箱位于配电间内,距地0.3m,并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4) 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预设地面预埋件与地面钢筋网焊接,围绕卫生间距地0.2m敷设25*4镀锌扁钢(过门处埋地敷设),在适当位置预留接线端子盒,具体做法参见l04d502-100.109(5) 过电压保护:在电源总配电箱/弱电箱内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spd),保护器自带过流保护装置。(6)本工程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电源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并与综合接地共用接地极。(7) 三级负荷电源进线断路器设漏漏电报警器,具体参见各系统图。配电盘内照明与插座回路分开敷设,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动作电流为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8)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应在首尾两端及电梯的金属构件分别与(pe)线连接。(9) 电缆桥架应涂防火涂料,穿越楼板及墙时应做防火封堵。(10)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七:弱电部分1、有线电视系统:(1)本楼有线电视系统预留一根进线管。(2)在每单元每层设多媒体层分线箱,由分线箱引至各户电视插座。(3)户内有线电视线路(tv)均采用syv-75-5-1穿pvc20在现浇层内暗敷.(4)本设计仅做预留预埋工作,具体细节有电视主管部门决定。(5)本设计须经当地有线电视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2、电话/宽带系统:(1)本楼宽带网和电话系统合用接线箱,预留2根进线管.(2)在每单元每层设多媒体层分线箱,由分线箱引至各户电视插座。在现浇层内暗敷。(3)户内宽带网综合布线线路(cp)均采用8芯超5类线穿pvc20。(4)户内电话线路(tp)均采用2对hyv-2x0.5穿pvc20在现浇层内暗敷。(5)本设计仅做预留预埋工作,具体细节有电视主管部门决定。(6)本设计须经当地宽带网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八: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1、本工程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选用全编码二总线智能系统,为一级保护对象。在小区中设立消防控制中心,建立火灾集中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本楼消防仅为消防控制中心的一个分支.2、火灾报警:(1)任一探测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