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及东侧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市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 编制日期:2016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及东侧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法人代表唐建平联系人叶天祥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472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10000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南侧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海珠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穗发改201632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t 城市交通设施2 道路占地面积(平方米)13950建筑面积(平方米)/地理位置北纬23 628.78,东经1131955.85总投资(万元)397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6%评价经费(万元)1预计投产日期2016年12月一、项目背景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位于琶洲岛西侧区域,现进入施工阶段,计划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区域内已建有猎德大道、阅江西路、新港路等城市干道,而支路路网密度较低,路网功能不完善,各地块内部与主干道缺少联系,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周边路网不够完善,地块内部欠缺路网与周边干道路网相接。广州市海珠区住房和建设水务局投资3972万元建设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及东侧道路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电缆沟工程、照明工程和绿化工程。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周边路网,方便人们群众出行,促进商务区形成,加快区域招商引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015年33号令)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p公路,故应编制环评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工作。评价单位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并深入进行现场踏勘后,依据国家、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在建设单位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本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上报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项目建设内容1、项目现状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南侧路呈东西走向,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无排水、照明、交通等市政设施,西段为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的施工临时便道,现状为断头路,未连接猎德大道,东段为珠江啤酒厂出入道路。南侧路路北侧现状为广州报业文化中心施工场地,路南侧为磨碟沙大街、永通驾校、砖木结构建筑及珠江啤酒厂闲置仓库。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东侧路为现状为水泥混凝土断头路,呈南北走向,起点与阅江西路磨碟沙隧道辅道相接,终点与南侧路相接,规划道路用地位于珠啤园艺分装厂用地内。东侧路西侧为停车场、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6层)、广州报业文化中心施工场地,东侧路东侧为珠江啤酒厂。2、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电缆沟工程、照明工程和绿化工程。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以下简称南侧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道路西起猎德大道,东至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为城市支路,长350m,规划红线路幅宽度22m,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30km/h。表1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单位数量路线长度m350道路宽度m22车道数个双向2车道土方填方/挖方m36000/2500车行道面积m23000人行道面积m22400交通工程m 350行道树棵120征地面积m20拆迁面积m20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以下简称东侧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道路南起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东至阅江西路,为城市次干道,共长约250m,k0+000k0+100段规划红线路幅宽度25m,k0+100k0+246.832段划红线路幅宽度2555.4m,双向3车道,北往南1个车道,南往北2个车道,设计速度40km/h。表2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单位数量路线长度m250道路宽度m25车道数个双向3车道土方填方/挖方m35000/1800车行道面积m23950人行道面积m22350交通工程m 250行道树棵90征地面积m25680拆迁面积m25491.53、项目建设内容(1)主要技术指标表3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技术标准项目单位规范值设计取值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2030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年1010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年1010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极限值m150/40300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极限值m80/5080.18圆曲线最小长度m2530.18最大纵坡推荐值/限制值%7/80.528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400/25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400/2506500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最小值m60/2563.22道路防洪标高m7.87.8路面设计荷载/bzz-100bzz-100停车视距m3030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vii/1.10gvii/1.10g4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技术标准项目单位规范值设计取值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计算行车速度km/h50/40/3040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年1515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年1515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极限值m300/70/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极限值m110/70/圆曲线最小长度m35/最大纵坡推荐值/限制值%6/70.467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700/4501200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600/40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最小值m90/3592.04道路防洪标高m7.87.8路面设计荷载/bzz-100bzz-100停车视距m3030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vii/1.10gvii/1.10g(2)道路标准横断面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南侧路拟采用双向2车道,路幅布置为:3.5m人行道+1.5m树池+12m车行道+1.5树池+3.5m人行道=22m。图1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南侧路道路标准横断面图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东侧路拟采用双向3车道,北往南1个车道,南往北2个车道,k0+000k0+100段路幅布置为:3m人行道+1.5m树池+16m车行道+1.5m树池+3.0m人行道=25m。k0+100k0+246.832段设有中央绿化带,绿化带宽度5.930.9米不等,幅布置为:3m人行道+1.5m树池+6.5m车行道+5.930.9m中央绿化带+10m车行道+1.5m树池+3.0m人行道=25m。图2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东侧路道路标准横断面图(3)交叉口及其交通组织设计南侧路与猎德大道交叉口:南侧路起点与猎德大道辅道相交,猎德大道辅道现状为单向一个车道,该交叉口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形式。图3 南侧路与猎德大道交叉口平面图东侧路与阅江西路(磨碟沙隧道辅道)交叉口:东侧路终点与阅江西路(磨碟沙隧道辅道)相交,阅江西路(磨碟沙隧道辅道)现状为单向一个车道,该交叉口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形式。由于受到中央绿化带隔离,东侧路进口道与出口的相距30米。图4 东侧路与阅江西路(磨碟沙隧道辅道)交叉口平面图(4)道路纵断面设计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南侧路道路纵断面控制标高点主要为猎德大道交叉口、磨碟沙大街交叉口和规划二路交叉口标高。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道路纵断面控制标高点主要为阅江西路交叉口和规划一路交叉口标高。(5)路面结构设计综合考虑本道路等级及周边环境,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人行道用花岗岩砖铺装。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为: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乳化沥青下封层1cm,5.0%水泥稳定碎石30cm,4.0%水泥稳定石屑20cm,结构总厚度57cm。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为:花岗岩人行道砖(30x15x8cm)8cm,1:6干硬性水泥砂浆3cm,c20水泥砼18cm,5%水泥稳定碎石15cm,结构总厚度44cm。路缘石:机动车道边缘侧石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其规格为100x15x30cm。平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其规格为100x25x15cm。压条:人行道外侧建筑物边缘设置压条,压条采用120x16x15cm花岗岩压条。人行道行道树设树池压条,树池压条采用120x16x15cm花岗岩压条。(6)无障碍工程本项目无障碍设计重要考虑缘石坡道的设计和盲道的设计。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两端,缘石坡道采用三面坡型,其宽度可小于人行横道宽度或与之等宽,位置要相互对正。在小型路口或沿线单位出入口应采用单面坡型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坡度为1/101/12,正面坡的宽度不得小于1.2m。坡面要作到平整而不光滑,正面坡中缘石外露高度不得大于10mm,以方便轮椅通行,人行道上的盲道可与缘石坡道衔接,但彼此应相距2030cm。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行走中最方便和最安全的地带。在城市主要通道的人行道上需设置盲道,协助视觉残疾者通过盲杖和脚底的触觉,方便安全地直线向前行走。盲道宽度不得小于0.60m,应躲开不能拆迁的柱杆和树木以及拉线等地上障碍物。地下管线井盖可在盲道范围内,但必须与盲道齐平。(7)排水工程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雨水系统设计采用平入式双篦进水井;主管道设计管径为dn500dn1350,坡度i=0.0010.003,雨水收水支管为dn300,坡度i=0.01。污水系统新建dn500dn600污水管道,收集沿线污水现有污水系统。排水管道下层铺300mm厚3:7粗砂碎石垫层,上层铺200mm厚中粗砂,管道基础处理与管道软基处理一并考虑,要求排水管地基承载能力达到100kpa以上方可进行管道施工。管道两侧回填中粗砂,管顶以上500mm 回填石屑,石屑层以上回填土,分层夯实,沟槽回填密实度要求见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检查井要求内、外壁均用1:2 水泥砂浆抹面,壁厚20mm,砂浆中添加防水剂。雨、污水检查井马路甲式检查井,配球墨铸铁防盗井环盖,井盖需具备降噪、防盗、弹性紧锁功能,井盖上有雨、污字样。人行道及绿化带下采用轻型井盖(设计荷载250kn),快车道下采用重型井盖(设计荷载600kn),慢车道下采用重型井盖(设计荷载400kn)。(8)交通工程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设置双向2车道,机动车道宽3.5米;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设置双向3车道,非机动车道宽2.5米。道路中心采用黄色虚线分隔,线宽0.15 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白色实线,道路两侧设置黄色实线,线宽0.15米,导向箭头采用长6米的箭头。(9)绿化工程本项目于人行道上布设行道树。绿化工程推荐选用的植物品种:灌木:红车、灰莉、红绒球、红继木等。(10)照明工程道路照明设计采用单侧布灯的方式,路灯布置于机动车道两侧的人行道上,路灯布置间距30米。路灯采用灯杆高度15米,悬挑2.5米的单臂路灯,对于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照明,采用与车行道路灯同杆形式,照明高度6米,悬挑1米。在道路的交汇区,为增加照度,设置杆高18米的中杆两头投光灯。本项目设一套照明配电控制箱,并设置一台路灯专用箱式变压器,设置于路边的人行道上。4、项目征地及拆迁情况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位于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红线范围内,无需征地,现状道路线位上无建筑。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征地涉及珠江啤酒园艺分装厂,本次征地面积约5680平方米,拆迁对象主要为珠江啤酒厂和珠啤园艺分装厂的仓库和办公用房等7栋建筑,其中包括1 栋6 层钢结构建筑和珠江啤酒存储罐。项目用地基本属于开发建设用地,征地产生的影响较小。表5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征地拆迁内容一览表序号结构类型占地面积(m2)楼层建筑面积(m2)建筑性质权属单位1砖木结构455.61455.6仓库珠江啤酒厂2181.3181.3314.414.4428.728.75341.2341.2651.851.8771.271.28框架结构70064200办公用房珠啤园艺分装厂9147.31147.3存储罐珠江啤酒厂合计1911.5/5491.5/5、施工计划本项目计划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2016年12月份底建成,本项目高峰期施工员工40人,预计施工期6个月,施工人员就近租用民房,不在施工场地食宿。施工过程所需建筑材料全部外购,不设混凝土、沥青搅拌场,不设置施工营地,不设施工便道,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运输。本项目不设取土场及弃土场,开挖的土方及时清运,弃土弃渣将按照广州市有关余泥、渣土排放管理规定,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排放。三、交通量预测根据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及东侧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如下表,特征年度为2017年、2023年、2031年。表6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东侧路断面趋势交通量(双向)(单位:pcu/d)特征年2017年2023年2031年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交通量452061247889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交通量457862037991上表数据为小车数量,车辆转换系数:小型车1.0、中型车1.5、大型车3.0。一般昼间16小时与夜间8小时车流量比为8:2;高峰小时交通量为日交通量的10%。本次预测,车型比(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按照7:2:1计算,选取2017年、2023年和2031年作为预测特征年度,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见下表。表7 交通量预测一览表(单位:辆/h)路段时段2017年2023年2031年名称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总车流量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总车流量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总车流量南侧路昼间122351717416547242362126130303夜间61179878224121181063015151日均101291414413739201961775125253高峰2437035348330944747142512161607东侧路昼间123351817616748242392156131307夜间62189898424121201083115154日均103291514713940201991795126256高峰2477035352334954847743012361614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南侧,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南侧路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东侧路现状为水泥混凝土断头路。与本项目有关污染物主要为: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南侧路交通噪声、废气,沿线工地施工废气、污水、噪声和固废;道路沿线施工人员(其他工地的施工人员)临时居住地产生的油烟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南侧路起点 猎德大道辅道南侧路、东侧路终点 南侧路、东侧路交叉口南侧路现状 施工便道南侧路东侧 珠江啤酒厂出入道路南侧路路北侧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施工场地南侧路路南侧 磨碟沙大街南侧路路南侧 永通驾校南侧路路南侧 砖木结构建筑珠江啤酒厂闲置仓库东侧路起点 阅江西路磨碟沙隧道辅东侧路西侧 停车场东侧路现状 水泥混凝土断头路东侧路西侧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东侧路西侧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施工场地东侧路东侧 珠江啤酒厂图5 项目现状环境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南部,是广州辖区内的十个市内行政区之一,为一个老城区,而现在更成为广州市的新城市中心之一。海珠区隔水与多个区相邻,东面为黄埔区,南面、西面分别为番禹区和荔湾区(含原芳村区),北面自西到东对着越秀区(含原东山区)及天河区。二、地形、地貌海珠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部,西北部往东为一系列略有起伏的低丘岗峦,最高处的圣堂岗海拔54.3米。东南部为平原,河网密布,海拔10米以下。地貌类型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低丘海拔一般约50米;台地分二级:一级海拔约40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新村、台涌、石榴岗、仑头一带;另一级海拔约20米,分布在南石头、沙溪、康乐、敦和、大塘、赤岗一带。平原海拔10米以下,大片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一般海拔只有45米,今海珠岛实为全新世(约1万年)以来以几个基岩小岛为核心,由北江、西江带来的河流冲积物,以及由广州溺谷湾的海水带来的海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其海平面为沉积基面。它没有三角洲上放射状的水系,区内河道多是回环曲折,潮涨水满,潮退水浅的水网区,故称为三角洲平原。三、气候与气象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22.1,1月平均气温13.2,7月份平均气温28.8,绝对最低气温0(出现在1月份),最高气温38.7(出现在8月份)。该区域平均降水量1657mm,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80.51%,46月以雷雨为主,79月份台风雨较多,历年最大雨量2865mm(1920年),历年最小雨量1113mm(1961年),年平均降雨日150.5d,近5年平均雨日达176d,年平均相对湿度72%。全年主导风为北风,次主导风为东南风、东风,春季以东南风及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季以北风、东风为主,冬季以北风居多,静风频率达33%,年平均风速1.9m/s,夏、秋间的台风年均2.4次入侵,最多达7次(出现在1964年),最少为0次(出现在1958年、1964年和1982年)。日照1895小时,年总太阳辐射量105.6kcal/km2。陆地蒸发量700mm,水面蒸发量1250mm,年平均雾日6天,轻雾208天。四、水文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本项目所排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沥滘污水厂集中处理,最终排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区内水系具有珠江三角洲的河网特色,汊道众多,主要由西北海珠涌(马涌)水系,东北部黄埔涌水系,南部赤沙窖水系等三个水网系统组成。区内河网密布,除珠江前后航道外,尚有海珠涌、黄埔涌、赤沙涌等,境内水域占全区总面积的14.08(15802289平方米。不包括前后航道水面)。五、自然生态环境海珠区绿地面积为193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535.3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为28.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8平方米。“青山绿地”工程稳步推进,庄头公园、北山公园、黄埔古港公园建成开放,新滘路南面路段果林带等工程已完工,全年共新增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六、沥滘污水处理厂简介:沥滘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小洲二围、三围地段,总建设规模为40万吨/日,控制用地13.43公顷,分二期建设,首期设计规模为20万吨/日,采用a/o污水处理工艺,经改良性a/o生物反应池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入机械浓缩脱水离心一体机,脱水泥饼外运填埋处理。七、本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5 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功能区类别功能区类别及执行标准水环境功能区珠江后航道,属航运工农业景观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气环境功能区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噪声功能区2、4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是否风景保区、特殊保护区否是否水库库区否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沥滘污水处理厂是否必须预拌混凝土范围否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管辖海珠区位于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辖内有18条行政街,18个行政街是:赤岗街、新港街、昌岗街、江南中街、滨江街、素社街、海幢街、南华西街、龙凤街、沙园街、南石头街、凤阳街、瑞宝街、江海街、琶洲街、南洲街、华洲街、官洲街。二、人口2015年末,越秀区户籍人口117.4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人,全区常住人口出生11489人,出生率90.75,自然增长率3.02,出生人口性别比11068。三、经济发展概况2015年越秀区实现gdp2694.88亿元,增长7.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0.1和0.2个百分点,高于全年目标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53亿元,下降3.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40.36亿元,增长7.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0.96。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02:97.98。四、城市建设2015年越秀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有序推进。全区2015年新建、改造路面23.2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86万平米、排水管6484.4米、排水井2225座,美化亮化主干道57座桥梁,增设200条内街巷交通设施和358套禁停标牌;二沙岛西桥等6座桥梁大中修工程、东濠涌中北段综合整治、区儿童公园升级改造以及10个社区微改造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杨箕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各栋安置房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珠光路北复建房项目基本完工;越秀南、海月东项目分别完成98%和88.8%的动迁量。解放中路东侧安置房项目正在推进勘察设计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越华路公共人防土建工程主体完工,地面绿化恢复已完成。越秀区东山福利院四期已完成全部规划报建手续。五、文物与自然景观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处于广州市海珠区,按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穗府201317号文)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及标准分级,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区,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报告采用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官网发布的2016年4月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公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8 2016年4月广州市与海珠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单位:g/m3(co mg/m3)地区so2no2pm10pm2.5coo3海珠区115057361.385广州市135153381.38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604070354160注:广州市为10个国控点统计值。根据监测结果,除no2和pm2.5平均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外,其他指标均达标。说明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一般,主要是受到机动车尾气影响。随着市政府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出台的相关政策,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将会得到改善。二、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沥滘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项目产生的污水最终经市政管网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汇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属航运工农业景观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类标准。本次评价引用广东广州长洲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数据,监测时间段为2016年4月11日00:0020:00,每四小时监测一次(共6 次监测),监测统计结果见下表。表9 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长洲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ph除外)监测时间监测指标0:004:008:0012:0016:0020:00平均值标准指数gb 3838-2002类标准值ph7.027.017.006.996.986.696.950.0569do2.062.201.881.812.091.711.964.123氨氮1.361.241.401.811.291.651.450.971.5高锰酸盐指数2.882.572.713.142.673.172.860.28610根据监测结果可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黄埔航道长洲断面中除溶解氧外,其它各项监测因子监测值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说明珠江后航道水质一般。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为了解本项目选址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2016年4月11日对项目沿线进行了噪声监测,选取建筑工地暂停施工的时间进行监测,共布设了3个监测点分昼间和夜间进行监测,布点图见附图,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8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一览表 单位:db(a)测点昼间夜间监测值db(a)标准值db(a)监测值db(a)标准值db(a)1#阅江西路旁1m处59.86047.3502#东侧便道旁1m处53.46045.2503#南侧便道旁1m处59.26045.850根据噪声监测的结果,本项目附近昼夜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本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等不因本项目施工活动和运营活动而造成污染,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使项目所在区域不因该项目而受到明显影响。2、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拟建项目附近区域的声环境符合功能区的要求,保护本项目四周环境不受本项目施工建设以及运营期引起的噪声影响,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4a类标准。3、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项目所在地周围水体环境质量不因项目施工和运行使周边水体的水质产生明显影响。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的景观完整性以及敏感的生态目标,控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恢复植被景观的完整性,确保本项目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环境景观。5、固体废弃物控制目标控制施工期及营运期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本项目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使之不成为区域内危害环境的新污染源。6、主要环境敏感点本项目周边主要为商铺、工地、驾校、啤酒厂,200m范围内无敏感点。51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三级标准;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式(中国、阶段)(gb17691-200);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等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二、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市政配套工程,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和运营期各产污环节流程:道路建设工程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刨除旧路面、清理表土路面摊铺辅助设施施工、平整场地及环保生态工程建设投入运营。其各个环节产生情况见下图。图6 施工期和运营期各产污环节流程图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的污染源分析1、噪声污染源(1)施工机械项目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类型较多,如土方施工阶段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道路基础施工阶段有平地机等;道路结构施工时有搅拌机、振捣机、压路机、摊铺机、起重机等。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 2034-2013),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5-10m的噪声值在8090db(a)。因此,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道路建设期间机械设备作业所产生的噪声值见下表。表10 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序号机械类型声源特点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a)1挖掘机流动不稳定源5902装载机流动不稳定源5903运输车流动不稳定源5804压实机流动不稳定源5855自卸车流动不稳定源5856洒水车流动不稳定源5807翻斗车流动不稳定源575(2)振动本项目施工期间的振动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包括推土机、压路机、空压机、挖掘机、运输车等机械设备。这些典型施工机械设备振动源在施工作业期间产生的振动强度见下表。表11 典型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序号设 备距离设备10m处的振动级(db)距离设备30m处的振动级(db)1推土机79692挖掘机788069713压路机82714运输车747864662、大气污染源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运输及临时堆场产生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沥青烟等。(1)施工扬尘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扬尘主要来自路基开挖、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摊铺过程和路基修筑过程产生的扬尘。(2)施工机械废气道路施工机械主要有载重车、压路机、起重机、柴油动力机械等燃油机械,运输车辆基本都是大型运输车辆,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co、nox和hc。(3)沥青烟路面施工中沥青铺摊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将对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苯并a芘和烃类是沥青烟中的重要产物。本项目施工沥青为外购的拌和商品沥青,不设沥青预制场和拌合站,以减少施工期排放的沥青烟和苯并a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水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间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1)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械车辆冲洗废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和露天施工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一定量的含油污水等。施工中所需要的挖土机、推土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都将在场所附近的临时停车场进行维护和保养。一般情况下,每天需要对车辆设备进行一次冲洗,冲洗过程在临时停车场进行,产生的冲洗废水大部分通过集水沟排入废水储池。施工场所停放大型施工车辆设备4台(辆)计,冲洗水用量取0.6m3/台d,车辆设备冲洗废水的排放量为0.5m3/台d。主要水污染物为codcr、ss和石油类,codcr、ss和石油类排放浓度分别为:150mg/l、250mg/l和20mg/l,施工期为6个月,则施工期排放总量为codcr为0.05t;ss为0.09t;石油类为0.01t。施工区的生活污水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氨氮、和动植物油等。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食宿依托琶洲村和附近民居,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等预处理措施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相应市政管网,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施工期每天共有施工人员约40人,按人均排放0.05m3/d,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2.00m3/d。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排情况见下表。表12 施工工人员生活污水产排情况一览成分ssbod5cod动植物油nh3-n浓度(mg/l)1001102502020污染物排放量(kg/d)0.20.220.500.040.044、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施工期间对地面进行清理产生一定量建筑固体废物,如不妥善处理则会阻碍交通,污染环境。本项目不设取土场及弃土场,挖方处的土石方就近填入需要借方处,开挖的土方及时清运,多余弃土运往指定余泥渣土受纳场。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按照4.4kg/m2计,施工期共产生建筑垃圾61.38t。生活垃圾施工期的施人工员约40人/d,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d人计,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0kg/d,施工期为6个月,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6t。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集中收集处理。5、对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现状主要为原有施工便道,部分用地位于珠江啤酒园艺分装厂,只有少量植被会受到破坏,临时堆放的施工物料在短时间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经及时复植后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6、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对原有施工便道路面进行铣刨开挖,开挖后路面为水泥砼面板,部分为荒地,存在少数裸露土壤,经平整后,不会加剧扰动面的土壤侵蚀。二、营运期的污染源分析1、噪声污染源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路面行驶的机动车产生的交通噪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进行噪声源强计算。式中:l、m、s大(l)、中(m)、小型车(s);vi各型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m/h(取用设计车速)。根据以上公式,本项目各类车型平均辐射声级见下表。表13 本项目不同类型车辆平均辐射声级(db(a)路段时段2017年2023年2031年小车中车大车小车中车大车小车中车大车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昼间61.2759.5969.5261.1859.7769.5461.0659.9269.56夜间58.0155.3665.9457.9855.4865.9657.9455.6065.98高峰60.9760.0069.5760.7060.1669.5660.3560.2369.51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昼间65.6164.6674.0565.5164.8374.0865.3964.9974.10夜间62.3560.4270.4862.3260.5470.5062.2760.6670.52高峰65.4065.0774.1165.0265.2274.1064.6665.2974.052、大气污染源道路运营阶段,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的影响。机动车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约有120200多种,但主要以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为代表。(1)污染源强计算式道路上行驶汽车排放的尾气产生的污染可作为线源处理,线源中心即路中心线。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g b03-2006)中污染物排放源强公式:式中:qj: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mg/sm;ai:i型机动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eij:i型机动车j类污染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3)单车排放因子的选取考虑到原有旧的车型还有一段时间的服役期以及外来车辆的影响,近期(2017年)按国、国v分别占30%、70%,中期(2023年)按国、国v分别占10%和90%,远期(2031年)按国v标准作为各特征年进行单车排放因子的计算。本环评采取的单车排放系数详见下表。表14 国标各阶段单车排放因子(单位:g/km辆)车型国国vconoxconox小型车1.000.081.000.08中型车1.810.101.810.10大型车1.503.501.502.00表15 本项目各特征年采用的单车排放因子(单位:g/km辆)车型2017年2023年2031年conoxconoxconox小型车1.00 0.08 1.00 0.08 1.00 0.08 中型车1.81 0.10 1.81 0.10 1.81 0.10 大型车1.50 2.45 1.50 2.15 1.50 2.00 依据车流量及单车排放标准,计算得到各路段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源强,结果见下表。表16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强一览表(单位:mg/sm))预测年路段高峰昼间夜间日均conoxconoxconoxconox2017年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1.16 0.27 0.58 0.14 0.29 0.07 0.48 0.20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1.10 0.26 0.55 0.13 0.28 0.06 0.46 0.11 2023年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1.56 0.31 0.79 0.17 0.39 0.08 0.66 0.14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1.48 0.30 0.75 0.15 0.37 0.08 0.62 0.13 2031年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2.21 0.36 1.12 0.19 0.55 0.09 0.92 0.15 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2.10 0.35 1.05 0.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出售房产合同范本
- 加装空调工程合同范本
- 购房合同有购房合同范本
- 单位合伙建房合同范例
- 关于独家合同范本
- 医药会议合同范本
- 单位给买车合同范本
- 化工项目整体承建合同范本
- 产品总经销合同范本
- 医院加盟合同范本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 投资可行性分析财务数据全套表格
- 公务员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2021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解析(全三套)
- 住院病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表
- 【道法】认识生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垃圾清运服务实施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