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地理位置 浸子洞一级电站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弯滩河中游,首部枢纽坝址在田坝乡西阳村河坝坪河段,与西阳电站尾水下部衔接,厂区枢纽位于弯滩河杨家庄河段左岸。厂址距田坝乡政府所在地约3.5km,距云阳县江口镇约40km,距巫溪城约llokm,工程沿线有乡级公路通过,对外交通较为方便。弯滩河流域是汤溪河流域的上游段,发源于巫溪县境内的红池坝一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110906北纬3120-3137,流域面积6338km,主河道长46.2km,河道平均比降13.0,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7.2万kw。2、流域规划概况 2003年9月底巫溪县水利局委托三峡水电设计院承担了巫溪县弯滩河流域水能规划工作,按照河流水电规划 dlt5042-95编制规范的要求,于2004年2月编制完成弯滩河流域水能规划报告。该规划报告在巫,溪县通过了巫溪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的审查,规划报告推荐弯滩河流域干流采用五级开发方案,即从上而下别为龙水电站、茶山电站、弯滩河水库电站、新田坝电站、牛角洞电站,干流梯级开发总装机容量为5.44万kw。支流推荐了六级开发方案,并将西阳水电站尾水列为浸子洞一级电站同级开发方案。3、勘察设计过程简介为了改变巫溪县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巫溪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加强基设施建设,实施水利首皂源支撑战略,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巫溪县浸子洞电站委托我院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委托合同书的要求,我院组织勘察、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踏勘,开展了工程测量、地质调查和地质测绘工作,重点进行了以下设计工作:(1)确定了本工程的建设任务;(2)确定了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 (3)初步查明了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4)选定了工程建设坝址、厂址; (5)基本确定了工程规模,初步确定了坝型、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形式; (6)初选了机组、电气主接线、主要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形式;(7)基本确定了对外交通方案,初选了施工导流方式、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了控制性工期、主要工程量和建筑材料用量,估算了工程投资; (8)基本确定了工程占地的范围,提出了工程占地处理方案及补偿投资。(9)测算了工程效益,评价了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综合评价和结论。通过上述工作确定首部采用重力滚水坝取水,引用流量13.8立方米每秒,经左岸1890m无压引水隧洞至厂区,总装机(2x1000kw+ix 500kw+ix 250kw)2750kw:年发电量1100万kw.h,年利,用小时4500h。本报告认为浸子洞一级电站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清楚,建设环境优越,技术简章可行,施工条件良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尽快审批,以便开展下阶段工作。本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全过程自始至,终得到了重庆市巫溪县相关部门和业主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二、水文气象 1、流域概况及气象特征(1)流域概况湾滩河位于汤溪河上游,基本上处于巫溪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110906,北纬31203137。湾滩河流域面积633.8km2,主河道长46.2km,河道平均比降13.1。浸子洞一级电站位于巫溪县田坝镇境内,所在水系为长江北岸湾滩河流域段。电站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494.4km2,主河道长37.6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3.1,厂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510.2km2,主河道长39.8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2.9,新田坝电站取水口坝址至浸子洞电站坝址区间控制集雨面积93.3km2。工程所在流域水系图见附图2-1。(2)气候特征湾滩河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方冷空气南下因受秦岭、大巴山阻挡,形成了本流域温和湿润的气候。由于流域内地势高差悬殊,致使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呈现出典型的“一山兼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特征。流域降雨充沛,据流域邻近的巫溪气象站19592004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4mm。每年410月为雨季,约占年降雨量的86.8%,尤以5、7月份最多,其中7月约占17.1%,1月份最少,约占1.2%。暴雨中心多发生在后溪河的建楼,其次则发生在西溪河高楼和柏杨河的塘坊一带。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7.3。年平均气温随地势差异变化较大,地势高程每上升100m,年平均气温则下降0.65,而同海拔不同纬度的温差则变化较小,只有0.4左右。海拔1500m以下地区四季分明,而高山地区则冬长无夏,春秋相加,表现出明显的高山夏凉冬冷,低山夏热冬暖的立体气候特征。域内不同海拔高程地区的气温具体表现为:海拔800m以下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418.5;海拔8001300m属暖湿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8;海拔13002300m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511;2300m以上的地方是寒温带,10的日数只有115d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8月,并随地势的变化而变化,低山、中山、高山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41、38.3和29.5,极端最低气温则分别为-7.3、-10.6和-25.8。多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21m/s(1988年8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4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1%;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553.3h;多年平均雾日11.2d;流域内无霜期随地势高程升高而减少,海拔每上升100m,无霜期平均减少10.512d,低、中、高山区历年平均无霜期分别为304d、255d和116d,见表2-1。巫溪县气象站历年逐月气象特征值表表2-1 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多年平均气温()6.98.312.717.922.025.628.428.723.318.212.88.417.8多年平均降雨量(mm)13.520.953.690.8162.5158.1200.6150.7156.499.550.217.51174.3占年均降雨量(%)1.151.784.577.7313.8413.4617.0812.8313.328.474.281.49100历年最大风速(m/s)14.014.017.019.316.017.020.021.018.016.016.014.021.02 水文基本资料湾滩河流域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属于汤溪河流域的上游段。在汤溪河流域中游有盐渠水文站,在本流域和邻近流域还有尖山、沙沱、渡口坝、塘坊、建楼、高楼等雨量站。本次选取盐渠水文站为本工程的设计依据站。现将该站基本情况简述如下:盐渠水文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盐渠乡,是汤溪河干流的控制站,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847、北纬3109。该站于1958年6月由四川省水文总站设立,集水面积为1152km2,观测水位、流量,假定基面高程。1960年5月基本水尺断面下迁约300m。该站测验河段顺直,左岸为陡岩,右岸下部为陡岩,上部为缓坡,河床系砂卵石组成,左側冲淤变化较大。基本水尺断面上游约400m处为急弯,下游100m处为卵石浅滩,再下游约1.3km处右岸有一支流汇入。盐渠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由原万县水文分站整编后,交长江委审查汇编刊印。已刊印19611987年水文资料,19882001年有整编成果。盐渠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45.7m3/s,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51.0mm。3 径 流(1)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参证站选择 设计流域下游有汤溪河盐渠水文站,在大宁河干流有巫溪水文站和大昌水位(水文)站。经分析盐渠水文站以上流域与设计流域在自然地理、气象、水文特性等方面相似,且资料系列较长,故选择盐渠水文站为湾滩河水能利用规划径流分析计算的依据站。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分析根据盐渠站40年径流系列分析,系列中包括了丰、平、枯水年或年组,其中63年4月66年3月,82年4月86年3月为丰水年组;其中72年4月80年3月(除74年4月75年3月为丰水年),94年4月98年3月基本上为枯水年组,其余年份丰、枯交替,大于多年平均流量的年数有18年,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年数有22年。又据年径流累进平均过程可看出,逆时序累进平均,当系列长度达到22年以上时,其均值的变幅明显变小,在3以内。故认为该系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径流特性湾滩河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地下水,径流的年内变化与降雨一致。每年3月下旬开始,随着降雨增加,径流也相应增大,4月为汛前过渡期,59月流域进入主汛期,径流量大增,10月为汛后过渡期,降雨减少,径流也逐渐减少,11月至次年2月很少降雨,径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12月是径流的最枯时期。据盐渠站19612001年40年完整的实测径流分析,汛期为410月,59月为主汛期,年内最枯流量一般出现在122月,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实测最大年均流量75.9m3/s(1963年4月1964年3月),比最小年均流量23.8m3/s(1997年4月1998年3月)大3.2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410月径流量占多年平均的87.1,枯水期11月次年3月仅占12.9。(3)径流计算 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对工程河段径流影响分析根据重庆市巫溪县湾滩河流域水电规划报告,自60年代开始讫今,湾滩河自上而下已建成团城、龙河、渔龙、小河、银锭峡、田坝等电站,总装机容量10705kw,其中单机容量大于500kw的电站仅二座,均为径流引水式电站。湾滩河电站(水库)坝址位于沙丘河段牛碑石处,距田坝镇13km,控制集雨面积386.7km2,正常蓄水位465m,死水位450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468万m3,死库容764万m3,相应调节库容为704万m3。弯滩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9m3/s,年径流量47935万m3,电站水库的库容系数1.5%,为周调节性能。根据重庆市巫溪县湾滩河流域水电规划报告,湾滩河电站最主要的开发任务是发电,最大引用流量30 m3/s,总装机18mw。新田坝电站为引水式开发,在湾滩河水库(电站)厂房下游400m建低溢流坝,坝址控制集雨面积401.1km2。溢流坝顶高程378m,前池水位369m,设计尾水位292.5m,设计水头74m,引用流量30m3/s,电站装机17000kw。由于湾滩河电站引用流量较大,且浸子洞坝址上游有一田坝电站取水,导致上游电站弃水很少。本次计算出于偏保守,未考虑上游电站的弃水,直接采用田坝电站坝址到浸子洞电站坝址的区间径流。盐渠站径流计算将盐渠站19612001年径流系列按水文年43月,丰水期410月,枯水期113月分别进行统计,经频率计算,采用p-型曲线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其计算成果见表2-2。盐渠站年、时段设计径流成果表 表2-2项 目多年平均流量(m3/s)cvcs/cv设计径流(m3/s)p=10%p=20%p=50%p=80%p=90%水 文 年45.70.302.564.757.144.534.329.9410 月68.90.342.510087.065.648.941.811-次年3月14.20.403.521.818.212.99.478.28浸子洞一级电站坝址处径流计算浸子洞电站与盐渠水文站属同一流域,在自然地理、气象、水文特性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可根据盐渠站径流系列,采用水文比拟法推求浸子洞电站坝址处径流。田坝电站坝址到浸子洞电站坝址区间集雨面积为93.3km2。盐渠站集雨面积1152km2 ,则面积修正系数分别为0.08099。由本地区年降雨等值线图查得设计流域与盐渠站以上流域面平均降雨相差不大,均在1600mm左右,可不考虑雨量改正。据此推求浸子洞一级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3.70 m3/s,年地表径流量为11668万m3(水文年)。据此推求出浸子洞电站坝址处径流年内分配见表4-2。浸子洞电站坝址年、月径流系列成果见表2-3。浸子洞电站坝址以上径流年内分配表(地表)表2-3 单位:流量(m3/s)项目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年坝址以上0.23 0.44 0.50 0.71 0.46 0.53 0.36 0.19 0.07 0.05 0.06 0.11 3.7百分比(%)6.111.813.519.112.514.49.65.121.31.53100径流成果合理性分析将盐渠站径流系列和浸子洞电站径流系列与本地区邻近流域径流成果对照,见表2-4。邻近流域径流深及径流系数成果对照表表2-4流 域站 名流域面积(km2)多年平均降雨(mm)多年平均流量(m3/s)多年平均径流深(mm)径流系数汤 溪 河浸子洞电站坝址93.316003.712500.78盐渠水文站1152160045.612480.78前 河土黄水文站1309150051.212330.82东 里 河温泉水文站1158155040.811110.71后 溪 河宁厂水文站515155018.011030.71大 宁 河巫溪水文站2001150066.710510.70由上表可看出,所求设计流域和参证流域的年径流特征参数,符合地区变化规律。东里河、汤溪河和前河的源头均发源于大巴山暴雨中心的西流溪一带,西流溪为一山间盆地,流域面积约100km2,该流域无明河通往外流域,径流均是通过岩溶地下通道流向外流域。东里河、前河、汤溪河三流域的河床切割都较深,不同程度地得到西流溪径流的补充,该区域处于大巴山暴雨区,地下径流相当丰富,径流深一般都在1100mm以上。综上所述,所算径流成果是基本合理的。根据现场调查,坝址以上河段常年有地下水出露,泉水基流根据坝址处枯水期的几次实测资料统计统计最小流量稳定在2.8m3/s.多年平均地下来水量8830万m3,合计总来水量20498万m3。浸子洞电站径流计算成果见附表2-1。4 洪 水(2)暴雨洪水特性湾滩河属山区性河流,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发生时间与暴雨一致。本流域地处大巴山暴雨区,多阵性暴雨,历时短,强度大,一次暴雨过程一般为13d,24h暴雨占三日暴雨的70%以上,6h暴雨占24h暴雨的55%以上。据盐渠站(19612001年)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年最大洪峰流量多集中在510月,盐渠站年最大流量在各月出现频次和量级见表2-5。盐渠站年最大流量各月发生频次表表2-5项目月5678910合计发生次数461764239占总数(%)10.315.443.615.410.25.1100量级(m3/s)67316701110261070026508882560113020307311760(2)历史洪水为三峡水利枢纽初设阶段水文计算需要,“长办”于1974年10月对汤溪河盐渠水文站河段进行了历史洪水调查。1980年“四川省洪办”收集上述成果,并经过分析论证,用盐渠站历年hq曲线综合定线,用qa法外延推流,并用比降法验证。最后审编刊布了盐渠站历史洪水成果见表2-6。盐渠站河段历史洪水成果表表2-6历史洪水年份(年)19141958水位(m)46.1244.68流量(m3/s)32902740可靠程度较可靠较可靠盐渠站1914年洪水洪峰流量为3290m3/s,洪水重现期约90年, 1958年8月2日洪峰流量2740m3/s与1979年7月15日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790m3/s属同一量级,可不作特大值处理。(3)设计洪水(1)洪水系列代表性盐渠站已具有19612001年39年(1968、1969两年因故缺测,经与邻近流域比较,该两年洪水属一般洪水)较长实测洪水系列,其中已包含特大、较大、常年和较小洪水,且成交替变化。1914年历史洪峰流量和重现期也较可靠。因此,由39年实测系列加历史洪水组成不连序系列有较好的代表性。(2)频率计算根据以上不连序系列,采用和公式计算历史洪水和实测系列的经验频率,用p曲线适线确定统计参数,盐渠站峰、量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见表2-7。盐渠站设计水计算成果表表2-7 项目时段统计参数各频率设计值 xp均值cvcs/cvp=0.2%p=1.0%p=2.0%p=5.0%p=10%p=20%p=50%q(m3/s)16600.363.54280356032402810246020901550w24h(万m3)69900.393.0187001550014100122001060090007400w三日(万m3)125000.363.031300263002410021000185001590013500(3)设计洪水计算工程位于湾滩河田坝镇上游河段,坝址处控制湾滩河流域面积494.4km2,占盐渠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的42.9%。由于控制流域面积较大,本次设计推荐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方案按控制面积比的0.67次方转换盐渠水文站设计成果而得,成果见表2-8。 浸子洞电站坝址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表2-8 位置各频率设计值 xpp=0.2%p=1.0%p=2.0%p=5.0%p=10%p=20%p=50%坝址2428 2020 1838 1594 1396 1186 879 (4)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对工程河段洪水影响分析根据重庆市巫溪县湾滩河流域水电规划报告,自60年代开始讫今,湾滩河自上而下已建成团城、龙河、渔龙、小河、银锭峡、田坝等电站,总装机容量10705kw,其中单机容量大于500kw的电站仅二座,均为径流引水式电站,不具备削峰调洪作用,对工程河段洪水影响较小。湾滩河电站(水库)坝址位于沙丘河段牛碑石处,距田坝镇13km,控制集雨面积386.7km2,正常蓄水位465m,死水位450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468万m3,死库容764万m3,相应调节库容为704万m3。弯滩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9m3/s,年径流量47935万m3,电站水库的库容系数1.5%,为周调节性能。最大引用流量30 m3/s,总装机18mw。根据重庆市巫溪县湾滩河流域水电规划报告,湾滩河电站最主要的开发任务是发电,削峰滞洪效果较差。本次计算出于偏安全考虑,未考虑湾滩河电站的削峰滞洪效果。(5)浸子洞电站厂址洪峰流量计算浸子洞电站厂址控制集雨面积510.2km2,采用水文比拟法推算其洪峰流量成果见表2-9。浸子洞电站厂址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表2-9断面设计洪峰流量(m3/s)p=0.2%p=1.0%p=2.0%p=5.0%p=10%p=20%p=50%厂址2480 2063 1877 1628 1425 1211 898 (4)分期设计洪水 洪水分期 经点绘盐渠站实测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散布图,可以看出汤溪河流域洪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每年3月下旬开始,随着降雨量增加,流量也逐渐加大。4月为汛前过渡期,510月为汛期,而主要洪水集中在59月,年最大流量基本上发生在本期内。11月属汛后过渡期,随着降雨量减少,洪水也小。12月至翌年2月,径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为稳定退水期。根据本流域降雨、洪水特性及施工设计安排,将全年划分为主汛期59月,非汛期2月、3月、4月、10月、11月及时段12月次年1月, 11月次年3月等八个分期。以供施工设计选用。 分期设计洪水主汛期洪水由设计暴雨直接推求,其余时段洪水,根据盐渠站洪水资料,各分期以年最大值取样,经频率分析计算,用p型曲线适线确定统计参数,求得盐渠站各分期设计洪水。本次工程分期洪水采用水文比拟法(面积比的0.67次方)转换盐渠站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而得,见表2-10、表2-11。 浸子洞电站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表2-10项 目分 期各频率设计值 xp(m3/s)p=5%p=10%p=20%p=50%2月56 37 20 11 3月158 105 58 32 4月389 281 181 112 5月9月1594 1396 1186 879 10月746 524 320 190 11月331 212 111 56 12月次年1月43 32 21 14 11月次年3月355 252 156 94 12月次年2月8762382312月次年3月2361589046浸子洞电站厂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表2-11项 目分 期各频率设计值 xp(m3/s)p=5%p=10%p=20%p=50%2月57 38 20 11 3月162 107 59 33 4月398 287 185 115 5月9月1628 1425 1211 898 10月763 536 327 194 11月339 217 114 57 12月次年1月44 33 21 14 11月次年3月363 258 160 96 12月次年2月89 63 39 24 12月次年3月241 162 92 47 (5) 河流泥沙 本流域无实测泥沙资料,根据四川省水文手册图集,查得浸子洞多年平均年悬移质输沙模数为800t/km2,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7.1万t,推移质输沙量估计为悬移质输沙量的15%,则推移质输沙量5.5万t。成果见表2-12。(本次计算未考虑上游水库的拦沙作用)浸子洞电站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成果表表2-12地点多年平均输沙量(万t)悬移质推移质总沙量浸子洞电站坝址39.65.945.5(6)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由于工程河段无实测水位流量资料,本次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用水力学公式推算。水力要素由实测大断面计算;水面比降,中、低水采用实测河段枯水比降,高水采用洪水调查比降;糙率根据河道形态,河床组成等特征从天然河道糙率表中选用。浸子洞一级电站坝址、厂址水位流量见表2-13和表2-14。浸子洞一级电站坝址水位流量关系表2-13水位(m)324.50 325.00 325.50 326.00 326.50 327.00 327.50 328.00 流量(m3/s)01356124211318441578水位(m)328.50 329.00 329.50 330.00 330.50 331.00 331.50 332.00 流量(m3/s)727893107212591461167218982133浸子洞一级电站厂房尾水处水位流量关系表2-14水位(m)293.5294294.5295295.5296296.5297流量(m3/s)00.52.44.910.2520.430.145.3水位(m)297.5298298.5299299.5300300.5301流量(m3/s)63.985.7112.1143.8180.4225.9270.9330 浸子洞电站坝址水文年月径流系列附表2-1 单位:m3/s年份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19615.517.094.435.217.897.6113.016.444.713.483.483.3919624.846.136.966.227.496.447.894.903.883.393.173.7919636.1019.519.8012.4518.1214.396.075.583.943.763.603.7919646.4113.256.167.216.4718.2813.655.113.543.423.453.7619656.324.875.3013.3512.0511.316.354.103.823.423.573.7619663.666.725.486.656.504.194.934.003.363.203.917.5219676.1311.658.8111.315.487.766.879.064.373.052.995.0519687.618.504.7111.9610.919.804.314.223.513.082.993.2319695.588.357.2414.556.8111.163.634.103.083.293.263.4819705.707.8311.005.674.4713.448.474.133.943.633.544.0019716.877.8013.996.328.8414.308.756.593.603.293.235.6719725.118.918.787.183.7612.365.396.473.543.293.603.5719735.086.288.699.216.969.955.243.573.263.203.294.1019745.8815.945.988.079.868.698.504.653.853.693.363.4519755.615.8511.908.974.135.5410.143.793.323.203.823.8519764.658.268.019.954.654.536.624.743.363.203.144.2519775.678.784.509.007.183.695.455.514.193.543.363.4519784.475.028.3513.444.225.084.474.683.543.363.763.4819795.089.467.243.944.6221.124.343.423.573.423.264.2219805.026.1021.0510.9110.6310.917.063.733.543.203.764.0019818.504.408.3812.119.247.959.244.313.453.363.393.8519824.594.934.6831.8511.4010.209.005.883.883.453.543.7919835.675.8513.4420.5615.0413.0114.155.083.603.293.203.3219843.514.2214.1513.846.8114.737.645.173.883.363.323.5719856.259.748.8710.917.6410.917.525.733.733.453.394.2519865.176.659.7712.366.7510.885.364.433.853.513.423.5419875.516.479.4620.6514.248.264.624.313.543.293.233.6019883.577.703.886.698.048.075.583.573.293.913.665.0819897.186.326.7213.505.919.926.727.364.193.794.504.5919905.0212.206.257.394.313.394.034.343.393.173.294.0019914.6211.0613.5010.3911.068.013.693.633.483.453.575.3919925.828.0711.068.545.089.6110.203.733.423.574.806.5019935.0810.799.2810.8216.0311.464.568.913.973.393.263.5419948.696.7213.109.895.827.925.243.694.533.603.393.5419955.083.856.8410.2312.366.479.834.193.393.203.204.0619964.038.4412.057.095.337.735.4811.063.573.363.576.1319975.245.616.049.864.313.363.764.253.323.263.574.1619986.569.288.9112.5423.644.505.023.603.363.263.143.6319995.337.125.3611.714.344.567.365.243.733.393.323.5420003.394.8010.4228.926.075.5412.614.533.883.694.003.85多年平均5.508.018.7611.288.369.187.075.043.683.403.484.1415 三、工程地质1、区域地质工程区位于大巴山东段南。地貌形态明显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具带状展布牲,以榴皱构造为骨架,形成近东西向的山脉和河谷相间,兼有岩溶洼地和峡谷地貌景观,背斜呈山,向斜呈谷,山顶高程多在750-2500m间,地形相对高差5001800m,谷底高程250700m,属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工程区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志留二迭系、三迭系及第四系。其中二迭系和三迭系在区内大面积布,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碎屑岩及煤层,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志留系沿背斜核部出露,以页岩为主;第四系主要为冲、洪积物,由砂、砾石、石及漂石组成,分布于河谷地带,局部岸边缓坡见有残、坡积物及地滑积物。工程区在大地构造远东地区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北缘拗陷带之南大巴山帚状构造东段南缘,构造线在工程区一带近乎东西向,构造形象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较发育。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gbl836-200l,场地区域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按规范(gbs0011-2001)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流域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以岩溶水为主,其次为裂隙型潜水和孔隙型潜水。前者分布于碳酸盐岩中,后二者分别赋存于各种基岩裂隙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均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床排泄。2、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坝址区位于弯滩河中游田坝乡西阳村西阳洞河段,坝址河段较顺直,河流流向200210,河谷宽2040m,平方期河水面高程382.5m,水面宽46m,水深0.51.om左右。河床覆盖层厚1525m岩层走向290-300,与河流流向夹角80-90左右,河谷呈不对称的v型横向谷。两岸心体雄厚,左、右坝肩岸坡基岩裸露,左岸坡免3050,旷右岸坡角50-70。坝址出露地层为m迭系下统仔;和第四系。二迭系下统(p1)岩性:主要为灰色、灰黑色厚层灰岩,分布在坝址两岸及河床覆盖层下。第四系冲洪积(q4pal)为砂卵砾石及块碎石,较密实。主要分布在河床,河床部位厚度为1525m.坝址区地层呈单斜构造,位于明通咸宜冲断复背斜核部偏北东翼。岩层走向n6070w,倾向ne,倾角66见层间错动、层面裂隙。坝址区末见较大的不良物理地质作用发育,主要表现为浅表层边坡岩体松卸荷及岩体风化。推测两岸强风化岩体厚度2-3m,弱风化岩体厚度2025m,强卸荷带深度10-15m。3、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进口段:构造上位于明通咸宜冲断复背斜北东翼,基岩为二迭系下统(p1)岩性主要为灰色、灰黑色厚层灰岩,岩层走向n60-70w,倾向ne,倾角66左右,断裂构造不发育,主要发育层间错动带及层面裂隙。隧洞进口自然边坡坡度65左右,为斜向坡,未发现有变形体和较大的不早结构面组合,边坡整体稳定条件好。隧洞进口上覆岩体厚度50m左右,岩体弱微风化,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37-47,局部不利结构面组合可能产生掉块。洞身段:构造上穿越明通咸宜冲断背斜,隧洞埋深50-200m,隧洞围岩主要有二迭系下统、二迭系上统、志留系中统徐家坝坝群。岩性主要为灰色、灰黑色页岩、沥青质页岩。白云岩及石英砂岩、炭质页岩、黄绿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岩层走向。n60-70w,倾向nes或倾角5075左右。断裂构造不发育,主要为层间错动带、层面裂隙。岩体弱风化-新鲜。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37-47对围岩稳定有利,局部不利结构面组合可能产生掉块。前池段:洞内,前池,构造上位于明通咸宜冲断复背斜南西翼,前池位于隧洞尾部。为二迭系上统地层(p2),岩性主要为灰色、灰黑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岩层走向n55w,倾向sw,倾角74左右。断裂构造不发育,主要为层间错动带及层面裂隙。岩体强-微风化,岩层走向与前池走向夹角50,对岩体稳定有利,但局部结构面组合可能产生掉块。压力管道:管道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构造上位于明通-咸宜冲断复斜南西翼,岩层走向n55w,倾向sw倾角75。属斜坡地貌单元,地形坡较陡,坡度4060,基岩裸露,为二迭系大冶组灰岩、泥质灰岩,无强风化,弱风化厚度8-11m,为层状顺向岩质边坡,岩层段角大于坡角,边坡稳定,后坡无危厂之患。建议将基础置于弱风化层中。4、厂区厂区河段较顺直,河流流向2102200,河谷宽2040m,河床高程353.8m,水面宽10-15m,为v型横向谷,两岸山体雄厚。厂区为一斜坡,坡度20-40m。出露地层:表层为崩、坡积(qcol-dl):主要为块碎石及碎石土,分布在右岸及公路以上斜坡,厚宽811m冲拱积(q4pal):砂卵砾石,厚2.00-3.50m,下伏基岩为三迭系下统大冶组 (tld)薄中厚层灰岩。厂区地层呈单斜构造,位于明通咸宜冲断复背斜南西翼。岩层,走向n55w,倾向sw,倾角75。厂区覆盖层厚8-11m,建议将覆盖层清除,将基础于大冶组(tld)土薄-中厚层灰岩之上。场平台,厂房后将人工切坡形成高约25m的斜向岩质边坡,建议开挖坡率1:0.5,加强边坡支护。5、天然建材 工程区遍布三迭系灰岩、泥质灰岩、白云岩,岩石坚硬,节理、裂隙发育,难成条石,但块石料丰富,可就地取材。4 工程任务和规模1、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工程所在河流规划概况湾滩河位于汤溪河上游,基本上处于巫溪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110906,北纬31203137。湾滩河流域面积633.8km2,主河道长46.2km,河道平均比降13.1。浸子洞电站位于巫溪县田坝镇境内,所在水系为长江北岸湾滩河流域段。电站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494.4km2,主河道长37.6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3.1,厂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510.2km2,主河道长39.8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2.9,新田坝电站取水口坝址至浸子洞电站坝址区间控制集雨面积93.3km2。(2) 地区社会经济及自然概况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大巴山东段南侧,东邻湖北省竹溪、竹山、神龙架林区,南接巫山、奉节、云阳,西依开县,北傍城口和陕西省镇坪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4410958,北纬31143144之间。全县幅员面积4030km2,2004年人口51.9万人,人口密度129人/km2。县境内地形东、西、北高,中、南低,相对高差1000m左右,是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崇山峻岭连绵不断。域内气候属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水热同季;春季日差较大,较易发生春旱;夏季受太平洋高压西伸影响,多洪涝、伏旱;秋季多阴雨;冬季日照与降雨少。巫溪县以农为主,全县有57个乡(镇)、348个村,2004年农业人口46.9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37%。现有耕地面积63.7万亩,农业人均耕地面积1.56亩,耕地中田仅4.49万亩。森林面积237.5万亩,森林覆盖率39.9。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红苕、洋芋、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魔芋、烟叶、水果、茶叶、红辣椒、向日葵、生姜、青麻、桑叶等。工业以磷肥、水泥、电石、原煤、机修、巢丝、能源、食品、饮料等为主。巫溪县自然资源较丰富,尤以水力资源最为突出,全县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12条,大于300km2的河流5条,除湾滩河外,其他均属于大宁河水系。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约46.2万kw。地下矿藏主要有煤、铁、铅锌、石灰石、重晶石、磷、石膏等。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巫溪县国民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工业化程度也很低。主要原因是农业落后,抗灾能力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发达;工业、交通、能源等“瓶颈”产业的基础设施薄弱,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至今落后的传统农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经济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属国家级山区贫困县,20010年巫溪县gdp37亿元。因此巫溪县迫切需要开发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巫溪县水陆交通都较便利,通过大宁河可与“黄金水道”长江连接,渝巫公路从西向东横贯,是连结县内外的重要通道,以渝巫公路为主轴,有奉巫(奉节巫溪)、平巫(镇平巫溪)等干线公路与之连接,县内区乡均通公路。至2010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363km,其中等级公路975km,等外级公路388km。(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负荷增长的需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负荷需求与日俱增,由于电力系统装机容量严重不足,发供电缺口及峰谷差较大,缺电已成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根据重庆市电力公司2006年1月编制的重庆市电力公司“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对电力市场的预测,2010年全社会需电量达538108亿kw.h,最高负荷11160mw; “十一五”期间电量平均增长率为9.5%,负荷年均增长率为9.4%;“十二五”期间电量平均增长率为8.5%,负荷年均增长率为8.4%。规划2015年全市发购电量将达810108亿kw.h,最高负荷约16700mw。2010年前市电力系统将新增供电能力218.5万kw,但系统的调峰容量最大缺口约253万kw,平均缺口约157万kw。巫溪县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地方电网,实行厂网分离的经营体制,供电部分纳入重庆市电力公司所辖的巫溪县供电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建220kv变电站一座,形成地方电网和市电网互送电力电量的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戏曲学院《安装工程BM算量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事业单位办公软件培训
- 基本公共卫生培训
- 2025工程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合作伙伴采购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V)
- 2025合同法在实践中的成就与局限(上)
- 2025年度高校学生国家助学金申请合同
- 2025冰箱购销合同模板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司
- 单位体检协议书模板合同
- 课题申报书: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学思政”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 2025年游泳教练资格认证考试理论试题集(初级)
- 委托律师签署协议书
- 图文工厂转让协议书
- 货物贸易的居间合同
- 2025-2030中国疗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国企山东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二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招聘工作人员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