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子洲黄豆.doc_第1页
地理标志产品子洲黄豆.doc_第2页
地理标志产品子洲黄豆.doc_第3页
地理标志产品子洲黄豆.doc_第4页
地理标志产品子洲黄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XX/ XXXXXXXXX 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2016地理标志产品 子洲黄豆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Zizhou Soybean(征求意见稿)2016-发布 2016-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前言本标准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是GB/T 1.12009。本标准由榆林市子洲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负责起草的单位:榆林市子洲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榆林市子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宇航,张馨爻,师仰新,冯德,封永顺。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子洲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电话地址:榆林市子洲县开元市场41号;邮编:718499。地理标志产品 子洲黄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子洲黄豆种植技术规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子洲黄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352 大豆产品标准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T5519 谷物与豆类 千粒重的测定GB/T5490 粮食、粮油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检定GB/T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GB/T5511 谷物和豆类 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 凯氏法GB/T5512 粮油检验 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GB/T26625 粮油检验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5494 杂质含量的测定GB/T22510 谷物、豆类及副产品灰分含量的测定3.保护范围子洲黄豆的产地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子洲县双湖峪镇、何家集镇、老君殿镇、裴家湾镇、苗家坪镇、三川口镇、马蹄沟镇、周家硷镇、电市镇、砖庙镇、淮宁湾镇、驼耳巷乡、马岔乡和槐树岔乡14个乡镇县辖区域。具体范围详见附录A。4.术语定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子洲黄豆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Zizhou Soybean)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选用当地原生态黄豆(Soybean) ,进行规范生产和采收的一种农产品。5.土壤、环境、气候条件5.1土壤条件土壤类型以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具有较高土壤肥力。5.2环境条件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的要求。5.3气候条件常年降雨量420mm以上,平均气温9.5,年无霜140d以上,年有效积温2800以上,大气候凉爽,小气候阳光充足,无荫蔽。6.选种6.1选择已审定(鉴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能力强、耐旱、商品性好的原生态优良品种,并注意每年更换新种子。6.2种子播前要做到精选,种子达到分级标准二级以上。7.土地准备7.1选茬前作植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实行二年以上轮作倒茬。7.2整地及时耕翻,深度在20-22cm,翻后及时整地,深耕细耙,上平下实。7.3施肥7.3.1施肥原则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施速效肥。以基肥为主,适当追肥,农家肥料必须充分腐熟,以杀灭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禁止使用有害的城市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7.3.2用量及种类每亩施农家肥2000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3kg,结合整地一次施入。8.播种8.1耕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播种,播种期5月上旬。8.2播种方法:采用覆膜种植或等行距整地播种,覆土厚度3-5cm。8.3密度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分枝多的晚熟品种宜稀、株型收敛分枝较少的早熟品种宜密的原则,确定合理密度,一般留苗密度为4000-6000株/亩。9.田间管理9.1适时定苗,3-4叶时按要求密度间定苗,做到单株等株距定苗。9.2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3次。第一遍结合间定苗浅锄,分枝期深耕第二遍,开花前期即封垄前进行第三遍浅锄,同时进行培土。9.3追肥黄豆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5-10kg。10.病虫草害防治10.1防治原则利用人工捕捉虫害等物理措施;利用间、混、套等生物多样性生态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农药。每种农药在作物生长的一季度当中只允许使用一次,使用要求、用量、方法等按GB4285、GB/T8321(1-6)执行,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低允许阈值一下。10.2黄豆蚜虫防止可选用10吡虫啉10克/亩,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10.3黄豆食心虫防治用5功夫乳油10毫升/亩,喷雾防治。11.水分管理苗期需水量少、随着植株生长加快,需水量相应增多,这时若遇上干旱,必须及时灌水;鼓粒到完熟期,需水较少,但此时受旱,会使秕粒增多,百粒重降低。当出现萎蔫现象时,就应及时灌水。黄豆在幼苗期和鼓粒成熟期较怕涝,生长过程中也经不起长时间淹水,必须注意开沟排水。12.收获及加工12.1收获12.1.1收获时间:有90叶片脱落,豆粒归圆时进行。12.1.2收获要求:选择晴天人工收割,做到边收割、边拉运、边堆放、边脱粒、边贮藏。12.2初加工12.2.1初加工方法:选择干净、整齐、宽敞的地面,将整棵黄豆秧铺置在地面上4-5层,人工用链架反复轻轻捶打,使得颗粒脱落。12.2.2初加工要求:做到颗粒完整脱落,不破豆皮,不碎粒,选择通风、干燥、不易造成黄豆生虫和具有防鼠防虫的地方贮藏。13.子洲黄豆质量特色13.1外观特色子洲黄豆颜色呈淡黄色,气味正常,形状呈长椭圆微扁状,脐部有褐色小斑点,千粒重246g。13.2理化指标符合表一要求表一项目指标水分含量()10.0灰分含量()(干基)6.0粗脂肪含量()(干基)17.0粗蛋白质含量()(干基)36.0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干基)31.0大豆异黄酮含量(g/g)1000.0色泽、气味正常完整粒率95.0损伤粒率1.0杂质1.013.3卫生标准卫生标准按GB2715、GB19641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13.4等级划分合格品:千粒重246g;优等品:千粒重256g。14. 检验方法14.1检验程序:按GB/T5490的要求执行。14.1扦样、分样:按GB5491的要求执行。14.2千粒重::按GB/T5519的要求执行。14.3水分:按GB/T5497规定的方法测定。14.4色泽和气味:按GB/T5492规定的方法测定。14.5粗蛋白质含量:按GB/T5511规定的方法测定。14.6粗脂肪含量:按GB/T5512规定的方法测定。14.7灰分含量:按GB/T22510规定的方法测定。14.8大豆异黄酮含量:按GB/T26625规定的方法测定。14.9杂质:按GB/T5494规定的方法测定。14.10完整粒率:按GB1352规定的方法测定。14.11损伤粒率:按GB1352规定的方法测定。14.12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碳水化合物()=100-(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15.检验规则一般检验规则按GB1352中的要求执行。15.1交收检验每批次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包装、标志和标签,检验合格方可交收。15.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b.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形式检验要求。15.3判定规则15.3.1每批受检样品的感官不合格率按其所检单位的平均值计算,其值不应超过5%。其中任意一件的不合格率不应超过10%,判定为感官合格。15.3.2质量指标合格决定该批产品合格。15.3.3感官不合格或质量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15.3.4对包装、标志、标签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后复验一次。感官和质量指标、重金属指标不合格不进行复验。16.标签标识除应符合GB7718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条款:16.1凡标识“子洲黄豆”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16.2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注明产品的名称、等级、产地、收获年度。17.包装、储存和运输17.1包装包装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或容器,同时应清洁、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应撒漏,不应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17.2储存储存应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17.3运输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18.子洲黄豆专用标志18.1子洲黄豆地理标志产品的专用标志图案和“子洲黄豆”组成,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