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docx_第1页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docx_第2页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docx_第3页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docx_第4页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 工业昆虫资源昆虫:指其产物如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或虫体本身可为人类所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P1)资源昆虫学:研究资源昆虫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保护、养殖和利用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资源昆虫的特点:(1)世代周期短;(2)繁殖迅速;(3)食物转化率高;(4)整体生物量大。资源昆虫种类:1. 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家蚕、天蚕、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2. 药用昆虫:包括蟑螂、螳螂、虫草、蚂蚁等。3. 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如蝗虫、蚕蛹等。4. 饲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如家蝇、黄粉虫等。5. 鉴赏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如蝶类、甲虫、蟋蟀等。6. 传份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如蜜蜂。7. 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如寄生蜂类、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蜻蜓)等。8. 环境监测型资源昆虫:能协助监测环境质量、处理垃圾等废物的一类昆虫,如可用水生昆虫监测水质,用蜣螂处理垃圾等。9. 生物技术研究用资源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工业资源昆虫:指那些已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加工的原料昆虫、或是其产物可进行大批量共产化产品加工的昆虫。工业资源昆虫种类:1. 产丝昆虫: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的昆虫称为产丝昆虫。如家蚕、天蚕等2. 产胶产蜡昆虫:某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成若虫能分泌胶质或蜡质产物,这些产物也是工业原料之一,这类昆虫就称为产胶产蜡昆虫。如紫胶虫、白蜡虫等。3.产单宁、色素类昆虫:某些昆虫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外壳富含单宁的虫瘿、而某些昆虫体内含有胭脂色素、洋红色素等,因此可将其作为工业原料提取单宁或色素类等物质,这类昆虫也就称为产单宁、色素类昆虫。如五倍子蚜虫、胭脂蚧等。家蚕分类阶元:鳞翅目蚕蛾科作用: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取食:由于人工的长期驯化,家蚕成为基本上靠桑叶作饲料的寡食性昆虫。家蚕形态特征:幼虫:长圆筒形,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头部外包灰褐色骨质头壳,胸部3个环节各有1对胸足;腹部10个环节有4对腹足和1对尾足,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1个尾角;第1胸节和第1至第8腹节体侧各有1对气门。雌蚕在第8和第9腹节腹面各有1对乳白色圆点,称石渡氏腺;雄蚕在第9腹节腹面前缘中央有一乳白色囊状体,称赫氏腺蛹: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钝圆,第8腹节腹面正中线上有1条纵线;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点。雌蛹腹部肥大,在第8腹节腹面的正中线上,有一条X状弧线线,雄蛹在第8、9腹节腹面正中线的交界处,有一小点。成虫:全身被覆白色鳞片,头部两侧有1对复眼和1对具触觉和嗅觉的双栉状触角,口器已退化。胸部前、中、后3个胸节腹面各有1对胸足,中胸和后胸背面各有1对翅。腹部雌蛾7节,雄蛾8节。雄蛾外生殖器由幼虫的第9、10腹节变成,雌蛾的外生殖器由第8、9、10腹节变成。卵: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钝,另一端稍尖,尖端有卵孔,为受精孔道。卵面中央出现凹陷,称卵涡。正常卵的卵涡椭圆形,死卵呈三角形。卵壳表面有凹凸不平呈多角形的卵纹,还有无数针状呼吸气孔。蚕茧分类:按茧色分为白茧、黄茧。限性蚕种:根据幼虫的斑纹,可分为花蚕和白蚕品种,或雌性为花蚕、雄性为白蚕的所谓限性蚕种。化性:家蚕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内发生世代数多少的特性,称为化性。由遗传性状决定。眠性:蜕皮次数的特性称眠性,受遗传控制饲养过程:准备工作催青收蚁蚕小蚕共育大蚕饲育上蔟采茧催青:将解除滞育的卵保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使胚子能顺利地按预定的日期孵化的过程称为催青。解除滞育卵的滞育。紫胶虫形态:卵:圆形,紫红色,卵壳薄而透明,一般0.4-0.6mm。幼虫:刚孵化的幼虫似船形。一龄幼虫雌雄两性一般难以区分,体节明显,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在虫体前端,有单眼、触角各一对,口针一个。胸部分三节,有胸足3对,气门两对,腹板一对。前气门位于中胸,较大;后气门在后胸,较小。腹板上有蜡腺,分泌白色蜡丝。腹部八节,狭长,末端有肛门一个,肛门四周肛板上有6根肛环刚毛和两根细长的臀瓣刚毛。二龄幼虫虫体较一龄肥大,长0.9mm,宽0.4mm,头、胸、腹区分不明显。单眼和臀瓣刚毛消失,触角和足均已退化,肛环刚毛从一龄时的6根增加到10根。二龄中期和后期,雌雄个体可以用肉眼区分。雌虫体型较粗短,腹部第三节有背突。雄虫体形似长筒形,颜色比雌虫更鲜红,没有背突。三龄幼虫 只有雌虫才出现三龄,虫体更肥大,长约1.2mm,宽0.8mm,背突明显。蛹:前蛹为雄虫独有。长约1.1mm,宽约0.6mm。口器退化,出现触角和胸足的雏形,透明,短小,不分节。腹部末端肛门消失,有一个阳茎鞘突。有翅型具有一对透明的翅芽。真蛹亦为雄虫所独有。长1.11.8mm,宽0.40.5mm,一般较前蛹粗短。但触角与胸足显著伸长,而且分节比较明显,阳茎鞘角质化,淡黄色。有翅型具有一对大翅芽。成虫:雌成虫体形差异较大,有囊形、近球形、纺锤形等。一般长约4.3mm,宽约2.6mm,分节不明显。头部有口器一个,口器前后各有口突一对。有单眼两对,触角一对。胸部有足三对。胸部有前气门和后气门各一对。前气门位于中胸腹板下方,较大。后气门位于后胸,较小。前气门上方有一腹板突起,上生一骨化板叫膊板。板上面着生蜡丝,叫膊板蜡丝。腹部第三节上即原来背突的地方长出一根背刺,这是雌成虫的重要特征。腹部末端三节延长成管状,称为肛锥,有肛门和生殖孔各一个。肛门周围有肛环缨和10根肛环刚毛。雄成虫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无翅型无翅,体长约1.4mm,宽约0.4mm,比有翅型略小。有翅型在中胸着生一对膜质翅,一般体长约1.7mm,宽0.6mm。有翅或无翅型成虫均为紫红色,头、胸、腹分界明显。腹部末端有阳茎鞘一个和两根细长的白蜡丝。紫胶虫主要生活习性:孵化、涌散、固定、泌胶、泌蜡、蜜露、羽化、交尾、产卵、繁殖涌散:若虫孵化后爬至母体胶壳四处扩散觅食的现象固定:涌散后的若虫选择适宜的枝条,插入口针,定居取食,不再移动称为固定。泌蜡:紫胶虫从从体壁中的蜡腺中分泌出来,成白色丝状。泌胶:紫胶虫幼虫在寄主树枝条的适宜部位固定取食后,便从胶腺中把胶质分泌出来。白蜡虫形态:白蜡虫的雌、雄变态差别显著,雌虫属于渐进变态,生活史中无蛹期。雄虫属于完全变态,幼虫至成虫之间夹人一个蛹期。雄虫:有翅,体节明显,发育经卵、幼虫、蛹、成虫等时期属完全变态类型;雌虫:无翅,呈球形,体节区分不明显,发育经卵、若虫、成虫等时期属不完全变态类型。卵:为长卵圆形。刚产下的卵淡黄白色,在颜色上难以区分雌雄。卵包藏于卵囊(也叫虫壳、母壳)内,卵粒之间有薄胶质粘连成串状,并松软的白色蜡粉相分隔,借以保护虫卵。囊口有数层蜡质薄膜封盖,以免卵粒逸出。卵将孵化时,颜色有所变化,雄卵淡黄色,雌卵褐红色,此时可以区别。白蜡虫生活习性:定叶、定杆、泌蜡定叶:雌若虫离开母壳后在枝间往返爬行寻找向阳的叶片定栖即“游杆”,当在12天内固定于叶脉处取食即“定叶”。定杆:雄虫定叶约15d后蜕皮进入2龄,再爬至附近的23年生枝条的下侧或背阴面,头向上尾向下以此排列固定取食即“定杆”。五倍子概念:五倍子蚜虫寄生在漆树科漆树属盐肤木类植物复叶上所形成的虫瘿。种类:角倍类(包括角倍、圆角倍、倍蛋,倍子表面有不规则状突起)、肚倍类(包括枣铁倍蛋铁倍等,无不规则突起)、倍花类(包括倍花、红倍花、周氏倍花、铁倍花,倍子从基部就产生叉状分支、整体呈花状)寄主植物:角倍类寄主盐肤木,肚倍类寄主红麸杨、青麸杨,倍花类寄主红麸杨、青麸杨、盐肤木药用昆虫药用昆虫:药用昆虫指身体的全部或局部或其衍生物、分泌物、病理产物等可以入药的昆虫,它们所产生的药物统称为昆虫类中药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地带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enesis (Berkeley) Saccardo 寄生于蝠蛾属Hepialus sp.幼虫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 在临床上常用于: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消化系统疾病,肝病,肺癌、食道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等疾病。冬虫夏草还是卫生部批准药食两用的药材,所以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疗方面,并享有极高的声誉。冬虫夏草仅分布于中国,数百年来我国和亚洲人民视为与天然人参、鹿茸相媲美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享有极高的声誉。 药性作用温和,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更具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性,长期以来是我国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高级滋补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对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随着国内外医学的发展和中药学在全世界逐步普及,近年来发现冬虫夏草的功用效果越来越广泛。目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药学界和生物学界研究者的重视,有关研究报道大量增加。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形态分类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总科、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目前,在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已发现中国特有的冬虫夏草菌寄主昆虫37种。形态特征:成虫中等大小,头较小,上、下颚退化,口吻短小,下唇极小或者看不见,部分已完全退化;成虫不取食;触角极短,不及胸节长,多为丝状,稀有齿状或栉齿状;前胸发达,与中胸后胸相等;翅广阔,翅脉型属同脉类,前翅多有十分明显的翅轭,后翅无翅轭。前翅多数种类有颜色较暗的斑纹,后翅无斑纹。雌娥有2个生殖孔。雄性生殖器的抱器瓣、背兜、囊形突原始而简单成虫在黄昏至上半夜飞行活动。老熟幼虫体长38-45mm;体乳白色至乳黄色,弯曲。头棕色至褐色,额高与冠缝等长,呈等边三角形,额缝弯曲;上唇缺口浅而小,仅为上唇高的110。气门新月形;腹足4对,臀足l对。冬虫夏草菌的形态分类冬虫夏草真菌隶属于真菌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中华虫草菌(以下称: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 Saccardo。 冬虫夏草菌子座单个,少有2-4个,从蝠蛾幼虫的头顶端蜕裂线长出,长4-16cm,基部粗1.5-6mm,呈棒形,直立或稍弯曲,棕褐色,光滑、带有不明显的纵纹。顶端有l-8mm长的尖细部,十分光滑,为不孕端(与其他种类虫草形态上的明显不同之处);不孕端下面紧接部分比其他部位粗大,颜色较深,粗3.0-6.5mm,长5-14mm,为可孕部位,是冬虫夏草菌的子囊孢子生长部位,表面粗糙和凹凸不平,着生子囊壳。子座的横切面实心,外缘棕黄色,内层粉白色。干燥后横切子座为空心,子囊壳呈椭圆形,400-580m140-285m,子囊长柱形,100-250m10-15m,顶端有帽状部,子囊孢子绒状,纵列于子囊中,孢子为l-4个,有多个横隔,8-240m4-5.8m。蛹草的形态特征柞蚕蛹虫草(Antherea prnyi)生长旺盛,多数子座丛生,多达10-20个,少数单生。子座长2-10cm,粗1.2-4.5mm,橙黄色,子座顶端有许多乳头状突起的子囊壳,外露。桑蚕蛹虫草(Bombyx mori) 亦是多数子座丛生,少数单生。子座长2-5cm,粗0.5-0.9mm。地鳖虫的分类地位地鳖虫又称土鳖虫、地乌龟、簸箕虫等,蜚蠊目。入药的地鳖虫主要有三种:蜚蠊科(Cordiidae): 中华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冀地鳖Polyphaga plancyi Bolivar姬蠊科(Phyllodromiidae): 金边地鳖(东方后片蠊)Opisthoplatia orientalis Buron。其中以中华(真)地鳖为主。中华地鳖虫形态特征雌成虫:体卵圆形扁平。体长30-35mm,宽约20mm。胸腹部背板微隆起,紫黑色稍有光泽。头部隐于前胸腹面。复眼发达呈肾形环绕于触角基部。前胸背板似三角形,密被细短毛,中央有规则的细小花纹。翅退化。前足胫节末端具多数刺,有一刺单独位于下缘中部。腹部9节,第八九节缩入第七节内。腹末有尾须1对。雄成虫:体淡褐色,无光泽,略小于雌虫。前胸背板较扁平,前缘中部稍突出,颜色较其他部分深,仅前缘处具黄色镶边。具2对翅。腹未有尾须及腹刺各1对。 若虫:初孵若虫乳白色,行动敏捷,随龄期增长,颜色变深。老龄若虫紫黑色,似雌成虫。 卵鞘:棕褐色,似豆荚状。10mm15mm,卵鞘一侧较薄,呈锯齿状。每个卵鞘内有卵几粒至20余粒不等,一般为10余粒,双行交错排列。(入药干燥雌成虫)斑蝥斑蝥是指鞘翅目芫菁科的总称斑蝥属于鞘翅目芫菁科(Meloidae),其药用价值在于“外用能蚀死肌、敷疥癣恶疮,内服可攻毒、逐瘀散结、抗肿瘤”。斑蝥素含量在0.35g/头的斑蝥才能入药。已明确的有两种: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和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可以入药。药用价值:临床发现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去甲斑蝥素对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优于手术治疗或放疗,还能治疗白细胞减少,慢性肝炎和神经性皮炎,对肝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性。 抗癌的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降低癌毒素水平及影响癌细胞的核酸代谢,诱导癌细胞的凋亡,但对泌尿系统有一定的副作用。 去甲斑蝥素是我国在斑蝥素的基础上首先合成的临床用抗肿瘤药物,利用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制成的一些疗效显著的中成药、化学药、生化药等相继问世,如鹅掌风药水、治癣药用红膏,治癌药去甲斑蝥素、去甲斑蝥素片、斑蝥素及斑蝥素片、斑蝥素注射液、斑蝥酸钠片、复方斑蝥酸钠片、斑蝥素乳膏等。桑螵蛸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n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的干燥卵鞘。有“团螵蛸”、“长螵蛸”及“团螵蛸”。深秋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蒸死虫卵,干燥。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以干燥、完整、幼虫未出、色黄体轻,无树枝杂质者为佳。虫茶虫茶是由化香夜蛾Hydrillodes repugnalis、米缟螟Aglossa dimidiata、雪疽夜蛾Nodaria niphona等昆虫取食化香树、苦茶等植物叶后所排出 的粪粒。这些排泄物又是由特定昆虫取食特定植物所形成的, 由特定植物经过昆虫消化产生排泄物, 其过程类似于微生物发酵过程, 所以, 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给与定名, 应为虫酿茶, 而不是虫茶.虫茶是一种很好的医药保健饮料,据记载,虫茶具有清热、去暑 、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出血均 有较好疗效,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清凉饮料。家蚕僵蚕和僵蛹系家蚕幼虫和蛹分别被白僵菌感染后致死的干燥虫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有祛风化痰、散结、通经止痛作用,治中风失音、喉痹、痰热结核、齿痛、小儿惊厥、风疮、丹毒作痒等症。食用昆虫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昆虫体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可以为人类提供高蛋白、高矿物质、低脂肪的理想食品,加上大部分昆虫易饲养,生物量大,食物转化率高,所以昆虫是一类值得开发的食品资源。人类喜食昆虫的原因:昆虫营养丰富、昆虫是良好的保健食品、昆虫来源丰富。食用昆虫代表:食用昆虫代表种类:蜉蝣目Ephemeroptera稚虫生活在水中,俗称“老妈妈虫”,成虫称为“米安”蜻蜓目Odonata食用稚虫(水蚕):清水漂洗后,用开水烫死,再用油炸食用.等翅目Isoptera功效虫态:白蚁成虫、幼虫和巢.直翅目Orthoptera蝗虫、蟋蟀、蝼蛄和螽蟖都可食用成虫用沸水烫死,洗净,去头和内脏,用盐水腌渍后,油炸食用 同翅目Homopera蝉科Cicadidae(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别名知了功效虫态:蝉体、蝉花.半翅目Hemiptera在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有食用荔枝蝽象的习惯成虫和幼虫用开水浸泡一段时间去翅用油炸脆,佐以调料食用鞘翅目Coleoptera常见的有金龟子,天牛,龙虱,吉丁虫,竹象等.成虫、幼虫均可食用.鳞翅目Lepidoptera食用昆虫:虫草、虫茶、竹虫、柞蚕、家蚕等.民间主要食用幼虫和蛹.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科Vespidae,又称马蜂或黄蜂主要利用作生物防治,其为农林害虫的天敌.蜂产品:提取蜂毒,可治疗血栓病.国内外食用幼虫和蛹. 饲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添加剂。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又称黄粉甲、面包虫,属鞘翅目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粉虫属。易于饲养,以幼虫作为甲鱼、鸟类、蝎子、蛤蚧、牛蛙等经济动物,效果良好。作为一种高蛋白营养源,加工后作为食品、饲用昆虫。全变态昆虫成虫:体长约18mm,长椭圆形,深褐色,有脂肪样光泽,腹部与足褐色,鞘翅密生9行刻点,行间密生小刻点,鞘翅末端圆滑.卵:白色,椭圆形,有光泽,长约1.21.4mm.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833mm,初孵幼虫白色,后转为黄褐色.蛹:长约1520mm,浅黄褐色.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2-20mm,深褐色,长椭圆形。体面无毛、有脂肪样光泽。 复眼红褐色,触角念珠状,11节,触角最末节长大于等于宽,长于前一节;第3节是第2节的2倍,但小于第1节和第2节之和。这是跟黑粉虫成虫的重要区别。腹部与足褐色,鞘翅密生9行刻点,行间密生小刻点,鞘翅末端圆滑.形态特征卵:长约1.21.4mm,椭圆形,有光泽,白色。卵壳脆软,卵外有粘液,可沾虫粪和饲料。团状或散产于饲料当中。形态特征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833mm,初孵幼虫白色,后转为黄褐色。内唇前缘两侧各有6根刚毛;触角第2节长是宽的3倍,与第1节近等长。足转节近端部又2根粗刺腹部末节款大于长,背端臀突的纵轴与体背面呈直角。蛹: 蛹长15一19毫米,乳白色或黄褐色,无毛,有光泽。鞘翅伸达第三腹节,腹部向脂面弯曲明显,腹部各节背面两侧各1侧突。有1个较硬的例刺突,腹部末端有1对较尖的弯刺,呈“八”字形,末节腹面有1对不分节的乳扰突,雄蛹乳状突大而明显,端部扁平,向两边弯曲;雄蛹乳状突较小,端部呈圆形,不弯曲,基部合并,以此可区分雌雄。以幼虫越冬病虫害防治1. 病害:软腐病、干枯病 软腐病:出现在湿度过大,传染性强;患病个体排黑便,体渐软而变黑,最后腐烂。 干枯病:温度过高,空气干燥,饲料含水不足;头部、腹部干枯脱水干枯,进而整个虫体;防治:降低温度,降低饲养密度,补水,增湿2.虫害:饲料中带入害虫,蚂蚁、蟑螂、螨类等 防治:选择不带虫的饲料家蝇:属于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家蝇繁殖率高,发育周期短,杂食性和腐食性,易人工饲养,营养丰富,是家禽、家畜和鱼类的一种高等蛋白质饲料.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8mm,灰褐色,眼红褐色,雄蝇双眼彼此靠近,额宽为一眼的l4左右,单眼三角与复眼内缘间的宽度只及单眼三角横径的l2或较窄;雌蝇的两复眼间有一定的距离。触角芒的上、下侧都有较长的纤毛。成虫口器舔吸式,幼虫口器刮吸式。形态特征触角芒的上、下侧都有较长的纤毛。成虫口器舔吸式,幼虫口器刮吸式。形态特征胸背部有4条明显的黑色纵纹。翅透明,基部稍带黄色;脉序中,第四纵脉末端向前方弯曲急锐导致梢端与第三纵脉的梢端靠近。足黑色,末端有爪1对、扁爪垫1对和刺状爪间突1个。形态特征卵: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mm,在卵壳背面有2条脊幼虫:共3龄,圆柱形,自虫体的中部向前逐渐尖细,头小,口钩爪状蛹:长椭圆形,长约6.5mm,初化蛹黄白色,数小时后变为黑褐色.直接利用: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传粉昆虫1.传粉昆虫的种类:种类繁多,常见于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缨翅目。膜翅目:蜜蜂类、胡蜂类、榕小蜂类、蚁类、双翅目:长角亚目的瘿蚊、摇蚊、蚋、蜢 短角亚目的蜂虻 芒角亚目的食蚜蝇鳞翅目:蝶蛾类鞘翅目:叩头虫科、花金龟科、郭公虫科、叶甲科半翅目:蝽类缨翅目:蓟马类2.蜜蜂的种类大蜜蜂、小蜜蜂、东方蜜蜂(东方蜜蜂有许多自然品种,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华蜜蜂等)、西方蜜蜂3.蜜蜂的形态特征(不同时期)小到大型,体多毛;一些体毛(尤其是胸部的毛)分支或成羽毛状;复眼1对,单眼3只。触角鞭节上有感觉毛、栓状突、板状感觉器。口器嚼吸式,由上唇、上颚、下唇、下颚4个部分组成。翅两对,膜质,翅的连锁方式为翅钩型。前胸背板不向后伸达肩板;前足基跗节具净角器;后足胫节及基跗节扁平,为携粉足; 腹部具有臭腺、蜡腺、螫刺。4.完全变态的概念:其个体发育要经过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四个时期,幼虫期的翅在体内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具很大差异,且在食性、栖息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5.封盖:在幼虫后期,工蜂在房口盖上一层蜡,称为封盖。6.封盖期:包括幼虫后期和整个蛹期。7.蜂群产生新的蜂王,通常有三种情况:自然分蜂:蜂群旺盛时,工蜂建造几到几十王台,培育新王,进行分蜂。特点:群强,子旺,台数多,日龄差异大,位置常在巢脾周围。自然交替:蜂王衰老或伤残时,工蜂建造13个王台,培育新王,不进行分蜂,原蜂王死亡。特点:群势不一,王台少,不分蜂,日龄一致,位置在巢脾中部。急迫改造:蜂王突然失亡,约经1天,工蜂紧急改造工蜂房3日龄内幼虫,培育新王。特点:王台(10个以上),不分蜂8.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生殖器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蜂,个体最小,数量最大。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发育完善的雌性蜂。 雄峰: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雄性蜂,无采集能力。9. 熊蜂授粉与蜜蜂、壁蜂等传粉昆虫相比具有如下特点(适合大棚传粉的原因):(1)耐低温和低光照,在蜜蜂不出巢的阴冷天气,熊蜂可照常出巢采集,访花授粉;(2)耐湿性强,趋光性差,不像蜜蜂那样飞撞玻璃和棚室,低温高湿也可在植物花朵上采集;(3)信息交流系统不发达。熊蜂没有灵敏的信息交流系统,能专心为某一种作物授粉,特别适合温室作物。(4)授粉作物广泛,有蜜腺无蜜腺植物均适合,而蜜蜂仅访有粉有蜜腺植物,授粉作物较为单一;(5)熊蜂能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大,在12-32范围内仍能正常授粉;有较长的吻,对一些花冠较深的作物授粉更加有效;(6)采集力强,熊蜂个体大,寿命长,浑身茸毛,日访花量4500朵,一次可携带花粉数百万粒,访花速度快,8-12朵/分钟,对蜜粉源利用率比其他蜂种更加有效,授粉效率高于蜜蜂80倍;天敌昆虫1.天敌昆虫:特指对有害生物起到直接控制或杀灭作用,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而对人类有益的昆虫.2.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是指那些能够通过捕食来控制其他有害节肢、软体动物种有害种类的昆虫。3.捕食性天敌昆虫(Predators):主要有瓢虫、步行虫、草蛉、蜻蜓、螳螂、猎蝽、食蚜蝇等. 蜻蜓目Odonata 世界已知5000余种,中国400余种,均为捕食性。该类昆虫成虫陆生,稚虫水生,统称水虿,均取食活的猎物,但降低猎物虫口密度的能力一般有限。在一些特殊生境如稻田生态系统,蜻蜓被作为一类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利用,也是水域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检测的动物指示物种。但在淡水养殖水域,该类稚虫捕食鱼卵及幼小育苗,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螳螂目Mantodea 世界已知2200种,中国100余种,均陆栖性,分布于极冷地带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区。成、若虫形态相近,成虫多有保护色,部分具拟态现象。体中到大型,口器咀嚼式,前足捕捉足,成若虫均捕食性,几乎可以猎食所有昆虫,尤喜食蝗虫、双翅目幼虫、鳞翅目幼虫及同翅目昆虫等,同时也较普遍存在自相残杀现象。因较难饲养,还未见利用。 捕食性半翅目Hemiptera: 蝎蝽科、负子蝽科、潜蝽科、蟾蝽科、蜍蝽科、盲蝽科、猎蝽科、姬蝽科、花蝽科、蝽科. 世界已知半翅目昆虫约38000种,中国约3100种。渐变态,体型大小差异悬殊,口器刺吸式,前翅半鞘翅。捕食性半翅目种类用以捕捉猎物的足通常发达,口器喙部发达、粗壮,有些还可分泌具有麻醉作用的毒性物质,可在短时间内使猎物丧失活动能力。 广翅目Megaloptera: 东方巨齿蛉Acanhacorydalis orientalis (McLachlan)、中华斑鱼蛉Neochauliodes sinensis(Walker) 全世界已知300种,中国约70种。成虫体粗长,翅宽大,翅展可达150mm。幼虫水生,成虫陆生,成、幼虫均捕食性,但因食性杂,较难饲养还未见利用。 脉翅目Neuroptera 全世界已知约4000种,中国约600种,均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利用价值的类群如下: 粉蛉科Coniopterygidae,体小,体表及翅面均覆有白色蜡粉,其幼虫捕食蚜虫、粉虱、介壳虫,螨类及虫卵。 褐蛉科Hemerobiidae,小到中型,多黄褐色,前翅多有褐色斑纹,幼虫与草蛉相似,捕食蚜虫、木虱、红蜘蛛、介壳虫等。 草蛉科Chrysopidae,体多中型,草绿色,触角丝状,捕食蚜虫、木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