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 blood group and transfusion 更多 医学精品课件 下载 /rayshiu Key points The introduction about blood group ,blood group antibody and the clinical valuation of different blood cell markers; The measurement of ABO antigen/antibody、Rh antigen/antibody、irregular antibody and HLA antigen, the testing of blood cell and serum markers under different clinical conditions; Reasonable transfusion and blood component therapy is the sign of modern transfusion, the traditional and non- tradition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blood components; The testing of blood cell and serum markers before and after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bout autologous transfusion, therapeutic hematopheresis and therapeutic blood components exchange,the testing needed to prevent adverse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ion before transfusion. 绪 论 输血 输血既是献血者和供血者之间进行的血液 移动,亦是一种脏器移植。 输血学 就是围绕将供血者血液或血液制品输注 给受血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目的,研究、开发和 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 受血者输注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从而保 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血型与输血发展史 人们尝 试着将 动物血 输给人 欧洲的放血疗法盛行了上千年 16281628年年 英国的英国的HarvyHarvy发现了血循环发现了血循环, , 为输血奠定了科学基础。为输血奠定了科学基础。 1665年 英国牛津年轻的生理学家和医生 Lower首次进行了动物间输血实验,获得 成功。 1667年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医生 Denis在人体上输血,获得成功。 Blundell的工作使输血术得到复兴 自自18171817年年至以后的至以后的1111年间年间, ,英国生理学家及英国生理学家及 产科医生产科医生Blundell Blundell 为为1010位患者输过血,其中位患者输过血,其中5 5 人获救。人获救。 Blundell Blundell 认为只有同种之间才可以进行输血认为只有同种之间才可以进行输血 ;输血不应当用于治疗疯狂病或改变性格。;输血不应当用于治疗疯狂病或改变性格。 Blundell Blundell 改进了输血器具,使输血由直接输改进了输血器具,使输血由直接输 血进入半直接输血。血进入半直接输血。 早期观察到的输血效果实例1 婴儿昏迷不醒,脸色像死人一样苍白 ,一动不动地躺在母亲身边,随时可能死去 。当父亲的血液流进婴儿的体内时,在婴儿 的耳朵尖上有一个小的粉红色点,随后原先 完全青紫色的口唇开始变成了红色,继而一 种鲜艳的粉红色遍布全身。她就像刚被放在 一个热腾腾的浴池里似的,接着那位婴儿开 始大声哭嚎。 早期观察到的输血效果实例2 最终,布朗德尔和他的同事们给最终,布朗德尔和他的同事们给 一名由于血尿濒临死亡的妇女输了一名由于血尿濒临死亡的妇女输了168168毫毫 升血液。那位妇女告诉他们说:升血液。那位妇女告诉他们说:“ “我感觉自我感觉自 己壮得象头牛己壮得象头牛” ” 。随后她康复了。随后她康复了。 早期观察到的输血效果实例3 其中一名生存者是位其中一名生存者是位3333岁的妇女,岁的妇女, 她由于极度虚弱,西金森给她输了她由于极度虚弱,西金森给她输了340340毫升健毫升健 康仆人的血液,突然她感到处于一种非常康仆人的血液,突然她感到处于一种非常“ “敏敏 感和激动感和激动” ”的状态,并且高声唱了一首圣歌。的状态,并且高声唱了一首圣歌。 随后她恢复了正常状态,对她刚才费力地高随后她恢复了正常状态,对她刚才费力地高 声叫唱全然不知。声叫唱全然不知。 早期的输血失败案例 血液开始流入病人体内几乎不到一分钟, 病人就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症状,又过了一分钟, 她停止了呼吸。在整个过程中,我坐在那儿非常 快乐,非常满足地观察着我的助手在非常漂亮地 工作着,我简直太愚蠢了!麻醉师首先发出警告 。我仍然坐在那儿。麻醉师说病人举动越来越异 常,接着尖叫了一声就停止了呼吸。其他医生开 始进行人工呼吸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 十九世纪后期输血的短暂盛行 1847185618471856年,年,7 7名患者输过血,名患者输过血,5 5人死亡人死亡 。 1919世纪下半叶,世纪下半叶,欧洲有数百次输血的报道欧洲有数百次输血的报道 。 18731873年年波兰医生波兰医生Gesellius统计统计5656的输的输 血以死亡告终。血以死亡告终。 十九世纪末十九世纪末输血由于给病人带来过多的痛输血由于给病人带来过多的痛 苦和死亡,又陷入黑暗时期。苦和死亡,又陷入黑暗时期。 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血型 19001900年年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科解剖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科解剖 研究所助教研究所助教Karl Karl LandsteinerLandsteiner首先发现人首先发现人 类红细胞的血型,为以后血液安全、有效类红细胞的血型,为以后血液安全、有效 的输用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输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Landsteiner 因发现人类 ABO血型系 统而获得 1930年诺贝 尔奖金。 此后他又发 现了 MN,P ,Rh等血型 ,赢得了“血 型之父”的誉 称号。 Ottenberg-输血治疗的先驱者 1908年 OttenbergOttenberg提出提出ABOABO血型血型 的遗传规律,并提出的遗传规律,并提出OO型可输给其它型可输给其它3 3种血种血 型的患者,型的患者,OO型为型为“ “万能万能” ”献血者,特别可献血者,特别可 用于紧急输血时,并于用于紧急输血时,并于19131913年提出输血前年提出输血前 应进行供血者和受血者的配合试验。因而应进行供血者和受血者的配合试验。因而 他也是输血治疗早期不可低估的先驱者。他也是输血治疗早期不可低估的先驱者。 避免血液凝固 1908年,克雷尔(Alexis Carrel)博士认 识到不让血液和空气接触,可以避免血液 凝固。他通过将一位父亲的臂动脉和婴儿 的腿静脉连接,实行了首次“新输血”。 真正使输血变得容易的人卢因森 (1915年1月) 纽约的卢因森博士 发明了实用的柠檬 酸钠抗凝剂。 方便献血 ; 方便输血; 方便保存; 方便运输; 使建立血库成为可 能。 19161916年年 Ross和Turner用枸橼酸和葡用枸橼酸和葡 萄糖制成保存液,萄糖制成保存液,2 2条件下保存血液二条件下保存血液二 周。周。 19181918年年 保存液应用于临床,从此输血保存液应用于临床,从此输血 进入了间接输血时代。进入了间接输血时代。 19231923年年 SeibeitSeibeit发现了热原,这对安发现了热原,这对安 全输血,减少输血反应起了重要作用。全输血,减少输血反应起了重要作用。 19371937年年 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血库,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血库, 在芝加哥在芝加哥Cock Country H。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输血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输血的发展 失血是战场死亡的主要原因;失血是战场死亡的主要原因; 朝鲜战场上朝鲜战场上9090的士兵死于没有及时输血;的士兵死于没有及时输血; 输血的早期实践者之一输血的早期实践者之一白求恩。白求恩。 新的问题 当发现了当发现了ABOABO血型和抗凝剂后,人们以血型和抗凝剂后,人们以 为从此输血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为从此输血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 但是,临床经常发现一些患者在输注了但是,临床经常发现一些患者在输注了 ABOABO相合并且是通过了配血试验的血,仍相合并且是通过了配血试验的血,仍 然发生了致命的输血反应。然发生了致命的输血反应。 1945年,年, Coombs, Mourant及及 Race等描述等描述 了抗球蛋白了抗球蛋白 试验,用以试验,用以 检测有抗体检测有抗体 附着的红细附着的红细 胞。胞。 1959年 改进ACD(枸橼酸、枸橼酸钠 、葡萄糖)保存液为CPD(枸橼酸盐、磷 酸盐、葡萄糖),可在4保存血液35天。 1960年 Bacter 发明了用于输血的塑料 袋。为成分输血提供了条件。 艾伦医生警告人们当心肝炎 50年代早期, 医生知道输血医生知道输血 可以传染乙型可以传染乙型 肝炎。肝炎。 艾伦一直关注艾伦一直关注 着输血传播肝着输血传播肝 炎的问题,他炎的问题,他 发现病毒不耐发现病毒不耐 高温。高温。 现代人类的灾难艾滋病 198283年 发现获 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Aqair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输血引起AIDS传播 昆塔娜是一名编 织艺术家由于输 血感染了艾滋病 ,经过长期起诉, 在她死后的一天 ,陪审团判给她 800多万美元。 我国输血事业的开端 1944年 我国第一个冻干血库中心在昆明建立 。 1947年 我国第一个医院血库在南京建立。 1953年 我国第一个大型中心血库在沈阳建立 。 1958年 我国第一个规范性血站在天津建立 60年代末开展输血前肝炎检测 检测肝炎相关抗原检测肝炎相关抗原HAAHAA ( (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 ) 。 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原 HBHB S S AgA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 19851985年年 检测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检测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Virus) ) 199091199091年年 开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开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HCV ( (Hepatitis C Hepatitis C VirusVirus) ) 血型研究的应用 输血方面 输血前检测ABO、Rh血型 器官移植方面 主要是HLA配型 血型与疾病相关方面 如强直性脊椎炎与B27 相关 新生儿溶血方面 主要是新生儿溶血病 亲子鉴定方面 ABO MN Rh P HLA 血型、血型抗原与抗体 u血型 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表达了 血液各种成分的遗传性状。 u血型抗原分类 1.红细胞血型抗原: ABO、Rh、MNS等。 2.白细胞血型抗原:CD、HLA等。 3.血小板血型抗原:HPA等。 4.其他血型抗原。 血型抗原 u完全抗体 在血型抗原物质刺激下可形成,与红细胞生理 盐水悬液混合后能引起红细胞凝集的特异性抗体。 血型抗体 u不完全抗体 只可使红细胞致敏而不能使红细胞凝集的抗体 。 血型抗体与红细胞的表面抗原结合后,产 生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u血型抗体 在血型抗原物质刺激下可形成的免疫球蛋白 。红细胞血型抗体可分为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 。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 是红细胞上的遗传性标志。 包括ABO、 Rh、 MNS 、 P、 Lutheran、 Kell等。 一、ABO血型系统 1901年,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的第一个 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合成 u血型物质的存在的临床意义: a.测定唾液中的血型物质辅助鉴定血型; b.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 c.预测胎儿ABO血型等。 u发生及分布: 胎儿在56周已可测出,表达相对稳定 。存在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膜和其他体液中。 ABO血型分布及存在的意义 ABO血型系统独特的性质 u1.血清存在反应强的抗体。 u2. 组织细胞及各种体液中存在着ABH物质。 ABO亚型红细胞上的A抗原 u1.孟买型: 无ABH抗原 ,血清中有其抗体。 u2.B(A)型和A(B)型: 红细胞上同时存在B抗原和很弱的A抗 原,容易误判为AxB型。 其他特殊类型的ABO亚型 ABO血型的遗传 二、Rh 血型系统 u概述 抗Rh抗体一般指抗-D。 uRh血型抗原及抗体 1. Rh抗原:含D、C、E、c和e五种 ,D抗原性最强。 2.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 免疫而产生。 uRh抗体临床意义:引起输血反应或 新生儿溶血病。 亮亮 谷谷 丝丝 苏苏 甘甘 丝氨酸丝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 谷氨酸谷氨酸 亮氨酸亮氨酸 甘氨酸甘氨酸 亮亮 谷谷 丝丝 苏苏 甘甘 丝氨酸丝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 谷氨酸谷氨酸 亮氨酸亮氨酸 甘氨酸甘氨酸 Rh血型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三、其它血型 . P血型系统: P抗原除存在于红细胞,还存在于纤维母 细胞和淋巴细胞上。通常不引起新生儿溶血 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 . Kell血型系统: 主要抗原是K和k,引起严重溶血性输血 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 . Kidd血型系统:抗原为Jka,Jkb 。 第二节 红细胞血型检测技术 u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u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u溶血反应(hemolysis)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溶血反应 一、红细胞血型鉴定 uABO血型鉴定 u Rh血型鉴定 uMN血型鉴定 一、红细胞血型鉴定 uABO血型鉴定 uRh血型鉴定 uMN血型鉴定 (一)ABO血型鉴定 1.正向定型 2.反向定型 4结果判定 正定型(细胞定型) 抗-A 抗-B 抗-A,B 反定型(血清定型) AC BC OC 检测结果 + + O + + + A + + + B + + + AB (二) Rh血型鉴定 u1原理: (1)单克隆混合试剂检测法 用Rh各 抗血清(IgM+IgG型)检测Rh抗原。 (2)酶介质检测法 可破坏红细胞表 面的唾液酸,降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 细胞间的静电排斥力,使细胞间的距离缩小 ,有利于IgG型Rh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上的Rh 抗原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 (三)MN血型鉴定 u1原理: 用IgM类特异性抗M、抗N单克隆血清来鉴定 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M抗原和/或N抗原。 抗-M抗N血型基因型 M N MN MM NN MN 二、交叉配血实验 u概念 u分类 1.“主侧”配血 2.“次侧”配血 3自身对照 (一)交叉配血实验技术 u1.盐水介质法 u2.酶介质法 u3.抗人球蛋白 介质法 u4.凝聚胺法 u5.微柱凝胶免疫技术 第三节 白细胞血型 u1. 包括红细胞血型抗原 u2.白细胞本身所特有的血型抗原 u3.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一、HLA系统基因、抗原结构 uHLA基因型: 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6p21.3区域。 uHLA抗原 . HLA-I类分子 .HLA-II类分子 3.HLA-III类分子 HLA抗原临床应用 uHLA多态性的研究 u器官和骨髓移植前组织相容性配型 u亲子鉴定 uHLA与某些疾病的关联 u遗传学方面。 二、HLA系统抗原的检测方法 .HLA血清学技术(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分型血清中含有的抗特定HLA抗原的细 胞毒抗体与待检淋巴细胞膜表面的HLA抗原 结合后,在补体的参与下损伤细胞膜,观察细 胞是否被染色剂染色,了解细胞损伤、死亡的 情况。 u.HLA的分子生物 学检测: PCR-SSP( PCR序 列特异性引物) PCR-RFLP(PCR限 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SBT(PCR-直 接测序分型 ) 三、粒细胞血型 u分布: 粒细胞 u分类: . HNA-1抗原: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多态性的粒细 胞抗原系统。 . HNA-2抗原:其中HNA-2 a具有临床意义。 .HNA-3抗原:其中HNA-a表达于淋巴细胞、血 小板、内皮细胞、脾脏、肾脏、胎盘细胞,是粒 细胞聚集因子,与输血相关性肺损伤相关。 (一)粒细胞抗原抗体检测方法 u1. 血清学方法: a.粒细胞凝集试验 b.单抗特异性粒细胞抗原捕获试验 c.粒细胞免疫荧光试验 d.流式细胞术 u2. DNA分型技术: PCR-RFLP、PCR- SSP等。 (二)粒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u1.新生儿同种免疫粒 细胞减少症 u2. 非溶血性发热性 输血反应 u3. 输血相关性肺损 伤 u4. 粒细胞输注无效 u5. 自身免疫性粒细 胞减少症 第四节 血小板血型 二、血小板同种抗体 同种血小板抗体一般由输血、妊娠或骨 髓移植等免疫刺激而产生。最常见的抗体是 HRA-lb和5b抗体。这和相应HPA抗原在群 体中的分布频率有关。 三、血小板血型抗原和抗体的临床意 义 u1.新生儿同 种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 u2.输血后紫 癜 u3.血小板输 注无效 四、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u1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1)各种慢性血小板生成不良性疾 病。 (2)血小板低下并伴有导致血小板 破坏或消耗增加的因素存在。 u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1)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的出血 (2)大量输血所致的血小板稀释性减 少 (3)脾肿大 (4)感染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 (6)药物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低下 (7)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严重出血 (二)禁忌症 1.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 2.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3.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 ) 五、特制血小板制剂的临床应用 u1.移除大部分血浆的血小板 u2.洗涤血小板 u3.少白细胞血小板 u4.辐照血小板 u5.冰冻血小板 第五节 新生儿溶血病 (一)ABO新生儿溶血病 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体的IgG抗 A(B)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 所引起。 (二) Rh血型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二、实验室检查 u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u游离试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血型抗体。 u释放试验:与直接抗球蛋白相同,也是检测新 生儿红细胞上是否存在免疫抗体。 三、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与预防 u1.药物治疗与血浆置 换 u2. 提早分娩 u3. 宫内换血 u4.光照治疗与换血疗 法 u5.预防 第六节 临床输血 一、全血输血 (一)适应证 1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及婴幼儿、 老年人慢性病体质。 2需要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 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二)禁忌症 1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 2需要长期或反复输血患者,如再障患 者。 3对血浆蛋白已致敏或对血浆内某种反 应原敏感的患者。 4因以往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 小板抗体的患者。 5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 6可能施行骨髓移植及其它器官移植的 患者 二、成分输血 u概念 u适应证 1补充血容量 2提高携氧能力 3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出血 4调 节免疫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5维 持胶体渗透压 6有害物质的排除 u禁忌证: 无明确的输血适应证就是 禁忌证。 成分输血的优点 u1制剂容量小,纯度高,治疗效 果好 u2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 u3减少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u4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u5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 三、自体输血 u概念 u优点 1. 避免经输血传播的疾病。 2. 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 3. 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促进患者术 后造血速度加快。 4. 避免异体血液对受血者免疫功能的抑制。 5. 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自体输血种类 根据血液来源和保存方法主要分为: 1.贮存式自体输血 2.稀释式自体输血 3.回收式自体输血 四、干细胞移植 (二)移植流程 u. 供者选择与受者移植前的准备:组织配型。 u. 预处理:超剂量化疗或放疗。 u. 移植物处理: 1)骨髓和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处理:去 除骨髓中的红细胞、ABO血型凝集原等。 )自体移植物的处理:体外净化自体移植物 。 u.移植物的输注:静脉滴注,但不能超过3 h。 u. 植活的检测:靠检测受者血细胞和免疫学的 标记。 (三)移植并发症及其防治 u1. 感染 u2.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u3.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 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MV-IP) u4. 肝静脉阻塞病(VOD) u5. 出血性膀胱炎 u6. 移植复发 u7. 其他并发症 五、血液单采和置换 u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 1. 治疗性红细胞单采 术 2. 治疗性白细胞单采 术 3. 治疗性血小板单采 术 u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 1.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2. 治疗性红细胞置换 术 六、输血不良反应 u概念: u分类: .按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输血不良 反应可分为急性反应和迟发性反应。 .按输血反应发生的机制,输血不良 反应可分为免疫性反应和非免疫性反应。 七、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u1. 溶血反应: (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 ) (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DHTR) u2.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NHTR) u3. 过敏反应 u4.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 u5.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 ) 八、输血传播疾病 u病毒性疾病: 1. 病毒性肝炎: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生活小农场
- 立春节气的科学探索
- 领导沟通新模式
- 立秋营销新媒体战略
- 2025品牌合作合同样本
- 2025抵押贷款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分包合同范本2
- 2025年上海市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合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模板
- 妇科常见病中医药知识指导模板
- 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训记录表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MOOC 敦煌文学艺术-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自查表
- GA/T 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 网络项目割接方案V8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鉴定估价师(机动车鉴定评估师)
- 幼儿园老师爱的故事——感受一个听障儿童的成长
- 水利工程监理安全台账
- 《美丽的集邮册》朗诵
-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维护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