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和发展战略探究 一、 安徽林业和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地跨长江、淮河以及新安江三大流域,是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我国的多种生态类型在安徽交集延展,是生物多样性的南北过渡地带,在全国整体生态格局中,安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处于南北方过渡地带,并位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安徽林业特点显著。1. 森林资源蕴藏丰富。全省森林资源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自北向南的逐渐过渡: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以杨、槐、桐等为主要树种;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和中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地带,以松、杉、竹等为主要树种。全省共有林业用地440.35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1.7%,与耕地面积接近;湿地面积2.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森林总面积360.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53%,活立木总蓄积量1.626亿立方米。全省有21个山区县(市、区),全部分布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平均在50%以上;有65个平原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淮北、沿淮、沿江地区,已全部跨入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地区行列,平均森林覆盖率在15%以上;其余的为丘陵、岗地,多分布在江淮之间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在12%左右。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2.林副产业发展迅猛。全省林副产品丰富,盛产苹果、梨等水果,板栗、山核桃、银杏等干果,木瓜、杜仲等木本药材以及香菇、木耳等,其中:砀山酥梨、太和香椿、金寨板栗、宁国山核桃、宣州木瓜、水东蜜枣、泾县青檀等林副产品闻名遐迩。2012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已达到1599.8亿元。3.重点工程扎实推进。 近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绿色长廊二期工程、中德财政合作皖南造林项目、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兴林抑螺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并于2012年启动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有力地保障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4.林下经济一枝独秀。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导下,林地承包到户后,全省各市县均积极结合各地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开展了林下经济的探索,因地制宜地探索出林农间作、林药间作、林菌模式、林禽林牧、森林旅游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2012年林下经济产值同比增长45%,在全省林业经济中一枝独秀。 2012年全省完成林业产业产值达到1599.7836亿元,比上年净增427.98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第一产业507.6563亿元,比上年增加131.4563亿元,同比增长34.9%;第二产业875.0941亿元,比上年增加227.6941亿元,同比增长35.17%;第三产业217.0332亿元,比上年增加68.8332亿元,同比增长46.47%。其中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纵观近年来林业产值发展变化,全省林业产业已处于增长快车道,并且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显成效。 1.第一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林木的培育、种植实现产值123.4251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湿地产业6.39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279亿元,同比增长261.32%;育种和种苗实现产值50.0941亿元,同比增长33.94%。木材和竹材的采运实现产值71.1879亿元,同比增长14.82%。花卉种植实现产值37.2358亿元;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实现产值10.0068亿元,同比增长66.78%;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实现产值253.3238亿元,同比增长41.52%;竹产业产值98.9162亿元,油茶产业产值22.5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特别地,全省2012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07.9958亿元,同比增长115.99%,占到第一产业产值的21.27%,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并且在林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上年的4%上升到7%,林下经济已然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对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以及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 2.第二产业平稳增长的同时推进结构调整。2012年涉林产业共实现产值856.9065亿元,其中木材加工和制造业实现产值653.3666亿元,同比增长3.54%,保持了平稳快速上涨势头; 这充分反映了:1)林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依托我省丰富的森林资源,省厅鼓励各地精心培育林业深加工企业,同时积极引导林业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以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在大型、先进企业的带动下,各地开始重视林业终端产品生产,努力拉长林业产业链条,增加林产品附加值。2)林业承接产业转移效益明显。以我省阜南县为例,2012年阜南县已完成圣象地板等企业的建成投产,林产品加工业不断升级扩大,形成规模企业加工群,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仅此一项阜南县的木质文教用品产值就达到7.43亿元。3)林业产业集群渐成规模。以我省宿州市为例,目前宿州市初步形成了“一带六园多点”的格局,即:埇桥顺河符离汴河木材加工产业带,砀山薛楼、周寨,萧县张庄寨,泗县黄圩、大庄,灵璧大庙冯庙等木材加工产业园,以及其他多个木材加工小集群,扩大了规模效应,并通过招商引资,以东大、东平、东建、新远大、绿洲为代表的一批优势企业或企业集团陆续建成投产,复合地板、室内木门、整体橱柜等高端、终端产品生产比例逐步提高,产业链条不断拉长。3.第三产业发展突飞猛进。2012年全省森林、湿地旅游与林产品贸易、休闲服务产值实现217.0332亿元,同比增长117%。从近几年全省林业第三产业产值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延续了上年的高速增长趋势,我省林业第三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究其原因,森林旅游渐成时尚,已成为三产的重要支柱。以九华山市为例,随着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的开园、杏花村复建、齐山平天湖湿地开发和升级、牯牛降生态探险游、农家乐、茶叶节、菊花节的举办等,2012年又被列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范围,全市森林旅游迅猛发展,全年共接待旅游787万人次,实现森林旅游收入242458万元,占三产比重的80.6%。 4.各项林业产品产量增长迅速、林业产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省生产木材495.6335万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毛竹10349.5185万根,同比上涨20.87%;嵩竹1146.7636万根,同比下降25.92%;小杂竹1302056吨,同比增长338.7%,增长幅度较大。2012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120933公顷,产量249.7765万吨,同比增长9.36%;干果种植面积132518公顷,同比增长1.1%,产量188792吨,同比下降13.2%;林产饮品种植面积112453公顷,同比增长32.72%,产量91623吨,同比增长2.47%;林产调料种植270公顷,比上年减少7公顷,产量60吨,比上年减少1332吨;森林食品产量336116吨,同比增长317.23%;木本药材种植面积7464公顷,产量13649吨,与上年相比稳中有降。木本油料种植面积91286公顷,比去年增长47.3%,产量55406吨,同比上涨74.62%,比去年提高52个百分点;林产工业原料产量16825吨,比上年增加6400吨;其中松脂10918吨,占工业原料64.89%,仍然是最主要的工业原料。2012年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又有了新的跨越,其中锯材产量345.7697万立方米,同比增加51.72%;木片、木粒加工产品155.1583万实积立方米,同比增加162.09%;人造板1306.4125万立方米,同比增加45.69%;木竹地板5942.39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52%。林学化学产品:其中松香类产品6059吨,同比增长47.74%;松节油类产品产量1725吨,同比增加68.46%。 2012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27904公顷,比上年增加10708公顷,同比增加62.27%,切花切叶产量5560.7993万支,比上年减少841.2万支;盆栽植物产量6253.3705万盆,比上年增加2785.8705万盆,同比增加80.34%,增长势头较猛;观赏苗木产量22126.4101万株,同比增长10.61%,增长速度稳中有降;草坪产量2915.85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02%,增长速度加快。花卉市场比上年增加3个,达到293个,花卉企业131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59家,花农52509人,同比增加11.05%;花卉从业人员147761人,同比增加5.42%;控温温室面积469412平方米,同比增加45%;日光温室面积1289200平方米,同比增加21.14%,整个花卉产业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2012年末全省油茶林面积91248公顷,同比增加47.34%,其中新造林面积21309公顷,低改面积4391公顷;全省油茶籽产量55309吨,同比增长74.98%,油茶产业发展趋势较好。2012年我省林业旅游和休闲产业有新的大幅提升。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的亮点和增长点,2012年旅游收入达到1557984万元,同比增长56.73%,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5379155万元,同比增长398.74%,其辐射带动作用被更多得发挥出来。二、林业产业发展的不足和问题分析2012年我省林业一、二、三产结构优化为32:55:13,基本延续了上一年度一产稳步增长、二产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的林业协调发展基本态势。但同时,一产林业结构欠合理,生产经营集约程度较低;二产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较低;三产基础设施落后,服务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仍然存在。从产业发展内部结构来看,部分林产品产量年度波动过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但也体现了我们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普通存在着规模小、品牌弱、效益稳定性差的问题。从林业龙头企业自身看,企业数量还与我省的林业资源发展不相适应,数量偏少的同时缺乏领军企业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林业龙头企业呈现出“量少、力薄、无名、散乱”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从林产品的销售状况看,我省林产品普遍缺失品牌战略和质量战略,往往以量大价低取胜,对市场的预期缺少相应的预警和调节能力,只有被动适应。林业企业对林产品缺乏相应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营销战略,现代管理、生产和销售体系亟待建立。整体上看,我省林业企业的融资能力偏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融入当前市场体系的金融循环,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三、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市场经济背景下,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最根本的是林业企业自身要紧紧抓住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市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部地区承接崛起等相关政策叠加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升产品竞争力。对我省林业行业而言,就是充分利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扎实推进带来的战略机遇,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确保全面完成到2016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的发展目标。1.围绕林业产业倍增计划,加快产业化进程。紧抓林产工业、竹产业、木本粮油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优质苗木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产业、木材及工业原料林培育产业、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等九大主导产业;结合区域特点,引导林农林企强化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龙头,强化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打造林业特色经济示范区,不断扩大影响;加长产业链,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2.强化林业经济组织建设,加快行业组织化进程。全力支持和积极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协会建设,加强示范社建设,规范行业管理,培育壮大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和发挥林业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提高林业经济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水平,提高林农及林企的市场应对能力。3.深化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扩展产业发展潜能。加速淘汰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率的落后工艺,淘汰并禁止新建未达国家环保标准的小型企业;鼓励林业企业积极向集约经营为主的精深加工业转变;促进和推广节能技术的采用;加快推进林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4.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根据全省地形地貌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以木本粮油、苗木花卉、生物质能源、森林旅游等四大新兴产业为抓手,突出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得培育皖北、皖西北、皖东、皖西、皖东南、皖南六大年产值超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师大附中2025届全国高三模拟考二全国I卷物理试题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课题申报书:激励高校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有效路径研究
- 课题申报书:基于虚拟实验环境的学生科学素养精准评价与人机协同干预研究
- 课题申报书: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 课题申报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外语共享调节学习评价研究:框架构建与效度验证
- 项目管理师考试复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课题申报书:基于开源机器人的儿童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研究
- 领航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课题申报书:基于OBE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内容设计及其考核体系研究
- 深入浅出Serverless: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课件
- 公路施工技术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十万吨丙烯腈生产工艺设计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
-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正文内容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完整)人教版 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 GB/Z 26337.1-2010供应链管理第1部分:综述与基本原理
-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 幼儿园绘本:《超级细菌王国》
- 2023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