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再别康桥课件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再别康桥课件语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再别康桥课件语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再别康桥课件语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再别康桥课件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再别康桥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 3.辨字形 4.解词语 柔波:轻悠荡漾的水波。 青荇:荇菜。 浮藻:浮在水面上的藻类植物。 漫溯:漫,悠闲,不受约束。溯,逆水而上。 放歌:放声歌唱;纵情高歌。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康桥cambridge,邻近康河)大学,攻读博士学 位。1922年回国。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 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事实上,徐志摩对康桥(剑 桥)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 诗人以自己思想感情的起伏为线索,表现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和 殷殷深情。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 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就读于伦敦剑桥大学。 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风景秀丽的康河 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 行云。有时候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 抱里。1928年他重到英国,在他再次离开伦敦前夕,在一个美丽的 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 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反复使用叠词“轻轻的”“悄悄的”,这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歌开头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结尾又连用两个“悄悄的”叠 词,突出表现了自己对康河十分珍惜和依恋的感情。康河给诗人最 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 ,即使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能有一点的喧哗去惊扰康河的宁 静。 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联 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是承接上一句诗“但我不能放歌”而来的,因 为诗人此时此刻连“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亦不忍,只好以无声的悄悄 作为别离的笙歌。在由波光艳影荡漾,水底青荇招摇,星辉斑斓组 成的大自然的和谐中,只有无言的沉默是对康桥最好的告别。在这 一句内,“悄悄”与“笙箫”亦成押韵,增加了语言的韵律美。“沉默是 今晚的康桥”则是“康桥今晚是沉默的”倒装,这一倒装不仅造成句 与句的押韵效果,而且以“沉默”定义康桥此时的特性,再一次突出了 康桥的宁静美,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 这首诗与一般离别诗有什么不同?(难点) (1)离别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作者 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的对象由人向自然景 物转移,跳出了俗套,给人清新之感。 (2)特殊的离别气氛。一般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或肝肠寸断;而 此诗却以“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 环境,排除了因伤感而产生的沉重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3)独具慧眼的意象选取。一般离别时,诗人眼中会有高楼大厦, 会有车水马龙,也有送别的人,但本诗作者借以寄情的对象是云彩 、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给人以独特的清新感。 思路点拨同为离别诗,再别康桥不同寻常,对比分析时从离 别对象、离别气氛、意向的选择等方面找不同即可。 一、诵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 联系诗歌标题分析,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别”字。 参考答案 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 意象。这些意象都是远离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自然景物,避开 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这些意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离别气 氛;同时,再联系正文中“作别”“不带走”这样的词语分析,可以肯定, 作者在这些意象中寄托了对康桥深深的依恋和惜别之情。 2.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情与景的交融,试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 的体会。 提示 回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或词。 参考答案 诗歌中的情景交融:诗人是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 对象的,诗中写尽了康桥的秀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 依之情。在康桥的夕阳中、榆阴下、青草更青处,在康河的波光里 、浮藻间,到处飘洒着诗人的情,到处沉淀着诗人的梦。但康桥并 不只是抒情客体,在诗中,在诗人心中,康桥的山山水水已经成为一 种化身,一种象征,诗人的情和意都已融化在康桥的山光水色之中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显 现着诗人的性灵。 二、这首诗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字句稍有变化,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首尾回环照应,奠定了全诗轻柔缠绵的感情基调,更好 地抒写了对康桥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三、读下面的诗句,注意加点词表现出的色彩美。 参考答案 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 和眷恋的感情。金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水里也可能是金色的。 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 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艳影”恰当地描绘出 “金柳”的美丽。 参考答案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