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6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6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6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6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院概说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作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至宋初,形成一批颇有影响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阳等书院。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元、明而不衰,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也有家族、民间出资筹办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或赐名、赐银,或拨田产,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的形式。大多数书院是由名师大儒聚徒讲学发展而成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生徒多是慕名师来学。讲学和学术研究是书院主要的活动内容。讲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成为书院教育的突出特点,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通常由书院主持者主讲,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生徒边听讲,边质疑问难,形成讨论式教学。有时书院延聘不同学派的名师来书院讲学,书院师生共同听讲,开展论辩,探究不同学派之异同。如:朱熹曾邀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讲学方式,更进一步发展成“讲会”制度,各书院轮流主办,邀集其他书院师生共同讲论,当地官员、士绅、民众均可自由前来听讲,从而扩展为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并且订立了完整的“讲会规约”。书院的另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是开展祭祀活动。书院的祭祀活动与一般祭祀比较有其特殊性,祭祀主要着眼于教育功能,多数除祭祀孔孟等先圣先师之外,着重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书院创办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搜集、收藏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书院的藏书活动既为书院教学和研究准备了充足的资料,又为当地士民、乡绅查阅、咨询提供了方便。不少书院自行将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成书,既保留了教学科研的成果,又扩大了社会影响。1下列选项对书院讲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书院里的讲学活动通常由书院主持者负责,他在讲学时通常为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B朱熹曾邀请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学,是希望通过与自己理论观点相同的陆九渊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儒家学说的精义所在。C书院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生徒都是受官府征召来学习。D书院的讲学活动经过不断发展,变成了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书院所在的当地官员、士绅、民众符合书院规定者才可进入听讲。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唐中叶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和后世书院的职能有所不同。至唐末五代,书院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聚书授徒讲学之地,到了宋初终于形成了一批著名书院。B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近代新式学堂就是古代书院逐渐演变形成的,没有古代书院就不会有近代的新式学堂。C书院讲学与学术研究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讨论式教学,也可以把这种讲学变成不同学派之间开展的学术争鸣论辩。D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书院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的形式。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院在其演化过程中曾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以说佛教禅宗的教义对书院的教学的影响最大。B搜集、收藏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当时绝大多数书院在当地都可以发挥近似于现代图书馆的作用。C书院中的藏书都是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而成。D书院的祭祀活动着眼于教育功能,着重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书院创办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因而书院的祭祀活动同宗教祭祀或祖先祭祀没有什么区别。二、现代文阅读(二)(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废园外巴金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对一个不识面容的少女的生命表现出如此热烈的关注,充分表现出作者爱心的深厚和强烈。B.“陈家三小姐”的家世背景、相貌品行等文中都没有交代,作者有意将她抽象成美丽、青春、生命的化身,通过“美好的事物被撕毁”来揭示民族的悲剧。C.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D. “花”是青春、美好、生命的象征,“毁了的楼房”是残败、废弃、死亡的象征,作品这两个对立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善良美好的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尖锐矛盾。E.本文并没有对战争本身的罪恶进行控诉,而是通过作为最高价值形态的生命遭到任意践踏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与邪恶,从而引发我们对战争反人类的本质的思考。5. 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6分) 6. 文章第10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文内容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家丈人:东家,主人。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B.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C.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D.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B. 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C.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 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10把文中画横线以及必修一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5分)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5分)(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分)(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1.作者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12.古人写诗很讲究练字,诗中的“系”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的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啼”两个动词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离开时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2)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_,_。(3)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_,_”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4)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以“_”一句,绘就万物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的秋景图,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以“_”一句表达了对军阀统治者的蔑视,概括了早期革命者的豪迈气概。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C.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D.王一鸣情绪非常激动,高声争辩道:“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郴州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B.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C.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阅读经典,应当注意细心领略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_,_,_。_。_,_。比如,可以格外注意其叙事的角度与方式,注意语言的节奏、语气、修辞,乃至句式等等。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无道理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等也可以从语言艺术入手风格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我们欣赏与把握大师经典的风格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语言ABCD17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0字以内)(3分)10月27日报道英媒称,科学家们听到了大量来自深空的罕见信息,他们认为这些信息可能是外星人发送的。据英国独立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对来自极小的一组恒星的罕见光脉冲信息进行的最新分析似乎表明,这些信息可能是一些地外智慧正在努力告知我们他们的存在。这份新的研究报告说,科学家们在一次太空观测中发现,在250万颗恒星中,只有234颗拥有这种独特的光脉冲信号。这份研究报告发现,它们中有极小的一部分似乎表现奇特。报道称,科学家们难以对这些奇特表现进行明显合理的解释,所以他们认为这些信号可能是来自外星人的讯息。不过,科学家们明确表示,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证实或推翻这一假定。还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对这些相同的信号进行观测,以推翻所有的其他解释。18.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示例:平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甘于沉寂,终将成为一潭死水; 平凡是一株野花,只要你愿意绽放,也会成就一抹绚丽。 , , ; , , 。19下面是某高校新生入学报到流程图,请用文字转述新生报到流程,要求简洁明了。(4分)缴纳学费(银行收费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所在学院填写绿色通道申请表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到所在学院报到入住公寓未缴费学生已缴费学生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我们都会有很多的阅读活动。比如在班上开展读书竞赛,自己去图书馆阅读,在家里和爸妈同读一本书,在公园独自捧书默念。有的同学喜欢网上阅读,有的喜欢纸质阅读;有的爱读小说、散文、诗歌,有的好读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著作,有的读新闻、时评等。在阅读中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故事,会有这样那样的感受,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请以“生活因阅读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 (B项,第四段“有时书院延聘不同学派的名师来书院讲学”; C项,第三段“书院生徒多是幕名师来学”;D项,第四段“当地官员、士绅、民众均可自由前来听讲”)2.B(第一段“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近代新式学堂不是古代书院演变形成的,古代书院不是近代新式学堂的形成的条件)3.B (A项,从第一段“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知,佛教禅宗的教义对书院的发展有影响,没有提到影响最大; C项,从第六段“不少书院自行将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成书,既保留了教学科研的成果,又扩大了社会影响。”可知,无法推出书院藏书都是书院支持者的讲义或成果;D项,从第五段可知书院的祭祀活动与宗教祭祀有很大的区别)4.C D。【解析】C,没有“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这层意思;D,“反映了善良美好的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尖锐矛盾”过于具体,不准确,作品以这两个对立的形象为抒情线索,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5.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比,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懑的情感。【解析】文章段都写到花,从内容上看,花是对少女美好青春的烘托,也是与废墟的对照,产生发人深省的震撼效果,花这一形象中饱含作者的哀伤悲愤之情;从结构上看,花贯穿全文,是行文线索。因此可以分三条作答。6.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卑劣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又表达了作者为同胞不觉醒而感到的悲哀和寂寞;三个问句连用能更鲜明强烈地表达出作者那种无法抑制的悲愤之情。【解析】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需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样静”、“不出现一个人”、“愤慨”、“在梦里”等是关键词,最后一个问句是反问语气,结合上文,“愤慨”是因为美好的生命被凶残的日本空中武士残杀;“这样静”“不出现一个人”是因为同胞不觉醒;“在梦里”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反问句语气强烈。7. B【解析】文言文断句主要还是对句子的理解,句子的核心部位是动词,抓住每个句子的谓语动词,再辅以语气词标志和结构词标志,对不同选项进行比较,得出答案。8. A【解析】“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9. C【解析】“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有误。原文“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意思是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10.(1)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得分点:使使(1分);献之秦(1分);复(1分);句意(2分)。(2)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令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得分点:客(1分);于(被动句,1分);高渐离也(判断句1分);句意(2分)。(3)因为他对晋文公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4)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11.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12.“系”字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去的深情;“啼”字写出了黄鹂鸣叫的特点,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之情。13.(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万类霜天竞自由/粪土当年万户侯14. A(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不合语境;C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使用不合逻辑,应为“使自己陷入这个境地”; D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15.A 解析:B. “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C. “防止”与“不要”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与语义不符,应去掉“防止”或者“不要”。D. “发扬产业”搭配不当,可将 “发扬”改为“发展”。16.B(横线上文讲到“风格”,比较四个选项,虽然和都提到“风格”,但比更适合连接上文,因为前者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而且后者中的“大师”在上文没提到。于是排除CD选项。再比较AB选项,更利于说明中的“复杂”一词。做题时结合上下文,使用排除法较好。)17.科学家听到大量来自深空的疑为外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