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六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时作业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六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时作业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六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时作业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六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时作业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六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时作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主题训练(六)_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资治通鉴唐纪上曾记载,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A唐太宗经常视察国子学、太学,下令扩建校舍,增招生员B唐太宗用和亲、封赏的办法笼络顺从唐朝的少数民族上层,加强和他们的联系C唐太宗实行恩威并施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D唐太宗满足松赞干布的愿望,将文成公主嫁给他2“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君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唐太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要吸取秦隋灭亡教训 B政府要轻徭薄赋C皇帝要勤于政事 D大臣要廉洁奉公3下列对武则天当政期间的评价,错误的是()A武则天重视人才的发现和提拔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C减免赋税徭役,鼓励开垦荒地D经济呈现衰退趋势4唐朝是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下列关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唐朝的海陆交通发达,极大地方便了对外交流B空海、吉备真备和鉴真为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C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学习佛学,为中国与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D回纥人常以马匹交换内地的丝绸、绢帛5关于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特征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B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C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科举制正式创立D进士科为唐朝选拔了大量人才6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写道:“贫苦子弟,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无分冬夏,几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这表明()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科举制度是出身低微的人走入仕途的机会富贵人家的子弟也热衷考科举,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A BC D7下面少数民族的首领曾经受到唐玄宗册封的有()回纥吐蕃突厥南诏ABCD8. 历史遗存是凝固的历史,是直观的史书。下图所示的历史遗存反映了()A唐与吐蕃会盟的历史B唐朝迎击东突厥的历史C唐朝与回纥的友好往来D唐朝与南诏友好交往的历史9“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朝时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终到日本,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高度尊敬的是() A BCD10下列有关玄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曾历经艰险到天竺学习佛学B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C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D他生活在唐玄宗时期二、判断题11在1840年之前,称为中国古代,以此为基点上溯至史记所记载的夏商周时期,期间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称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繁荣领先的原因,大致包括: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这种优势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文化领先的根本原因。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在各民族的融合中,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各族文化互相交流,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自我发展与创新,加之兼收并蓄,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1)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包括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内容。()(2)隋唐时期统治者重视、劳动人民辛勤努力是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3)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4)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是古代文化领先的根本原因。()(5)中国古代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深厚的积淀,与其他任何国家民族无关。()三、填图题12下图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请将下列字母填在下图相应的方框内。A唐朝都城长安B鉴真东渡的目的地C玄奘西行的目的地四、材料分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旧唐书玄宗下材料二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以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旧唐书宪宗下(1)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3)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4)假如你是唐宪宗,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五、简答题14唐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共同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和发展。据此请回答:(1)唐朝采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来改善民族关系?(2)请分别举出反映唐与吐蕃、唐与南诏、唐与回纥关系的大事各一件。(3)根据上述史实,分析唐朝与周边民族友好交往有哪些方式。参考答案1A2.A3.D4.D5.C6.A7.B8D9.B10.D11(1)A(2)C(3)A(4)B(5)B12从左到右依次是C、A、B。13(1)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时期)。开元盛世。(2)任用贤臣,重视发展生产,治理财政,废除酷刑苛法,提倡节俭。(3)锐意求理,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4)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14(1)恩威并施、开放的民族政策。(2)唐与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唐与南诏:唐玄宗时,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唐与回纥:回纥出兵助战唐朝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