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元聚焦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考四元聚焦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考四元聚焦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考四元聚焦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考四元聚焦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7 第3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必修2 2 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成成长历长历长历长历 程程 第3讲讲 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 1经济特区的含义:经济特区,指国家划出一定的 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 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国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 方面,对经济特区给予特殊政策,促进了经济特区 迅速发展。 2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 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了,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 的突破口。同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3月,中国设立海南省,并划出海南岛设 置海南经济特区。 3经济特区建立的影响: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 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特区 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经济体制改革试 验的适宜场所;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4 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目的: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 进技术的步伐,使之成为经济繁荣、技术先进的综合 性工业基地和沟通国内、面向世界的现代港口城市。 5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过程: (1)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 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 经济开放区。 (3)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 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6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影响:沿海经济开放区的 开辟,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 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 ,都有深远影响。 7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从1988年至2002年, 国务院分三批在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等设立经济技 术开发区。它以引进外资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 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 点。 二、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1背景:浦东是上海的一个行政区域,位于贯穿上 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浦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远 远落后于上海浦西。 2有利条件:依托上海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腹地广阔,辐射整个长江流域及全国;科技、人 才优势明显;具有产业优势、资本雄厚等条件。 3战略意义:199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 海浦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 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 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 战略步骤。 4现实意义: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 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 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考点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1】1979年谷牧视察深圳时说了鼓舞人心的话:“ 现在往那边跑得多,将来一定是往我们这边来的多。 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能够直接促成“往我们这边来的 多”的措施是( ) A“一国两制” B经济特区的设置 C开放沿海城市 D增强企业活力 【解析】B。促成香港人往深圳这边跑的直接原因 是划深圳为经济特区,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对 外开放政策,利用人力优势、资源优势吸引外商和 港商投资,故选B。 【12】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所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 长点,是因为( ) 给予大量的优惠条件吸引外资 它是我国开放最 早的地区 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带动了整个城 市和周边城乡的发展 A B C D 【解析】C。依托列举项准确再现经济技术开发区 史实,可知三项符合题意;深圳作为经济特 区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地区。 考点2: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21】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 策高明,计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 。”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解析】C。关键词是“浦东”、“决策高明”,可以看 出该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从而得出“奇迹”的根本 所在是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所以“做法聪明”。 【2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阅读 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偶然与必然 材料一 我当时的决心就是,管它倒霉不倒霉,社会 主义的车往前拉还是往后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 。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就满意了。1978年 12月22日通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上还有“人民公社 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字 样,而这18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民,偷偷摸摸想走 得更远。“中国改革第一村”由此诞生。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讲述改革开放30年 现象与本质 材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 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 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 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在这种经营方式下,分 户承包的家庭经营只不过是合作经济中一个经营层次 ,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它和过去小私有的个体经 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应混同。 1983年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昨天与今天 材料三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 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 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 禁大开,轮轨辐辏,竞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1990年 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此后,浦东成 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成为世界瞩目 的“东方明珠”。 发展与包容 材料四 关键词:农民工、外商、中国现代化、上海 的先机与气度 (1)根据材料一,小岗村搞“包产到户”是偶然还是必然?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试比较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模式的异同。 (3)同样是开放上海,近代与当今的做法有什么本质的 不同?试分析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重 点的自身优势。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四的四组词语,以“发展与 包容”为主题写一则寄语。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 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字数在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1)观点一:是偶然。因为这在当时的 中国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是小岗村18户农民为了生 存而采取的无奈之举。观点二:是必然。因为长期 以来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已经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经济体制改 革的重大决策,农业经营方式迟早会发生变化。观 点三: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的理由参 见观点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观点二。 (2)相同点:都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经营;都要 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税收。不同点:小农经济是建立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权的合二为一;在生产力水平较低和封建剥削下, 具有封闭性和脆弱性;它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时期存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土地公 有制基础之上,是对土地使用权的承包,在现代化 生产力和农村各项政策推动下,具有开放性、规模 性。它会迅速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3)本质不同:近代上海的开放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 炮逼迫和不平等条约破坏领土主权的前提下,是被 动开放。当今上海浦东的开放是在坚持独立自主、 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政府作出的主动决策。自身优 势:近代以来,上海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近代经济 发展较好,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上海位于长三角中心位置,具有独特的地理、交 通、人才以及产业优势;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等沿海 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先期开辟,为上海浦东的 开发、开放奠定了基础并积累了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