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7课《醉翁亭记》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1页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7课《醉翁亭记》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2页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7课《醉翁亭记》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3页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7课《醉翁亭记》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4页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7课《醉翁亭记》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醉 翁 亭 记 欧 阳 修 *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 宋古文运动领袖。字永叔, 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所作。 * 李 白 杜 甫 苏 轼 王安石 李清照 辛弃疾 太白 子美 子瞻 介甫 幼安 青莲居士 杜陵野老 东坡居士 半山老人 易安居士 稼轩 字号 * 醉翁亭醉翁亭 醉翁亭 * “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 “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 * “ “日出而林霏开日出而林霏开” ” *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而岩穴暝” ” * 琅琊山春时美景琅琊山春时美景 * “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发而幽香” ” * 琅琊山夏时美景琅琊山夏时美景 * “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秀而繁阴” ” * 琅琊山秋时美景琅琊山秋时美景 * “ “风霜高洁风霜高洁” ” * 琅琊山冬时美景琅琊山冬时美景 * “ “水落而石出水落而石出” ” *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 林壑 蔚然 潺潺 翼然 晦明 辄醉 环滁 野蔌 觥筹交错 伛偻 琅琊 阴翳 h gng Y l sch y chn wi hu zh lngY 一、读出下列词语 y * 解释红色字体词语,翻译画线句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 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环:壑: 蔚然: 临:名: 辄: 意: 乐: 寓: 环绕 山谷 茂盛的样子 靠近 命名 就 情趣 乐趣寄托 *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用现代汉语翻 译课文第一段。 2、思考: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怎样划分层次? ? 自学指导一 *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 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 *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 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 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 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 1、醉翁亭的具体位置在哪? 2、文中分别写了哪些远景和近景? 景物 各有 什么特点? 你认为那个词语用的最好? 3、作者用什么方法突出醉翁亭的? 自学指导二 滁州西南诸峰中琅琊山的酿泉上 * 醉翁亭记 琅 琊 山 酿 泉 醉 翁 亭 西南诸峰 环 滁皆 山 翼 然 泻潺潺 蔚然深秀 林壑尤美 大 小 远 近 山秀 水清 亭美 山水之乐 景情 * 注意 红色字体词语和画线句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 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若夫 暝 晦 芳 幽 秀 清幽 暗 香花 昏暗 发荣滋长 像那 * 第二段是如何写景的?写了什么景?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野芳发而幽香春 佳木秀而繁阴 夏 风霜高洁秋 水落而石出者冬 乐亦无穷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 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 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 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 负 伛偻 洌 酣 丝 竹 觥 筹 颓然 背着 弯着腰 清净 尽兴地喝酒 弦乐器管乐器 酒杯 酒筹 精神不振 * 第三段写游宴,共写了多少幅画面? 请给这几个画面起一个小标题。 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游山之乐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 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 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 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 也。 *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之乐 这一段写了那三种乐? 这段用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 乐衬太守之乐,正面点明太守乐万物之所乐 ,进一步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理清思路,概括段意理清思路,概括段意 1 1、引入、引入: 亭周围的环境:环滁皆山亭周围的环境:环滁皆山琅琊琅琊酿泉酿泉有亭有亭 翼然翼然 亭的得名:作亭者亭的得名:作亭者名之者名之者命名之意命名之意 2 2、写景:、写景: 朝暮之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乐亦无穷 3 3、写游写宴:、写游写宴: 滁人游滁人游太守宴太守宴众宾欢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 4 4、写归:、写归: 太守归、众宾从太守归、众宾从游人去,禽鸟乐游人去,禽鸟乐 三种乐:禽鸟三种乐:禽鸟游人游人太守太守 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 醉翁之 意不在 酒,在 乎山水 之间也 。 山间景 山水之乐美景 山 间人 与民同乐浓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写景写景 自远而近 从早到晚 由外而内 自春至冬 山水相映 朝暮四时变幻 动静对比 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 旷达情怀 作用 : * 主题 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 秀美风光,勾勒了一幅太 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 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 乐的旷达情怀。 景 情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1.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 佳木秀而繁阴 2.临 有亭翼然临于 临溪而鱼 3.乐 宴酣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秀丽,形容词) (树木萌发滋长, 动词) (靠近,动词) (到,在。介词) (乐趣,名词) (快乐,形容词) (1、以为乐 2、所乐的事) * 1.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 上。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 贬义)。 2.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 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3.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 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4.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 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 义)。 成语收集 * 你会做吗? 1、本文选自 ,作者 ,他是 时著名的 家, 家。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这八大家是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 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 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4、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 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来指代。 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 北宋 史学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 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 “乐” “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 醉能同其乐 老人、小孩。 黄发垂髫 文学 * “而”的常用法有:a 并列 b 承接 c 递进 d 修饰 e 转折。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觉而起,起而归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饮少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