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同质分组和目标法在200米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oc_第1页
体育教学论文:同质分组和目标法在200米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oc_第2页
体育教学论文:同质分组和目标法在200米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oc_第3页
体育教学论文:同质分组和目标法在200米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oc_第4页
体育教学论文:同质分组和目标法在200米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质分组和目标法在200米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摘要:本文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中考实际,因地制宜,探索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阐述了200米教学中采用同质分组和目标法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实验过程,同时对实验结果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身体素质、自我锻炼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师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出一套有利于优化200米课堂教学、提高200米课堂效益的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使学生在体育中考200米必考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关键词:200米跑;同质分组;目标法;实验研究1、 研究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规定:“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强调了实施体育中考的重要性,200米跑是当前中考必考项目,如何迅速有效的提高200米跑成绩,提高200米跑的练习效率,是当前体育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而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是提高200米跑成绩的关键所在。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阐述:“在教学中,体育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又要引导其为之而努力。另外,还要创设条件使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成绩上的重要性。本文正是根据以上理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采用同质分组和目标法进行200米教学和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 初二年级1班:4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初二年级2班:4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文的依据和引用,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2.2.2实验研究法实验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方法, 初二(1)班为实验班,初二(2)班为对照班。实验施加因素:初二(1)班在教学中采用同质分组干预和目标法干预以及心理教育干预,初二(2)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 两个班都由笔者来教学。制定两个班的教学计划,按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时间:2010年9月初至2010年11月底。授课时数为每周3课时,上课内容以初二教学内容为主。2.2.3问卷调查法设计学生问卷,收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态度、心理、合作、教学意见、体育中考等资料。对初二(1)、(2)班进行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2.2.4数理统计法对两个班的体能和专项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处理。3、结果与分析3.1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情况2010年9月上旬,对初二(1)、(2)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实验前的体能和专项测试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并全部回收;近三个月的实验结束后,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同样全部回收。通过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体育课的兴趣上,实验前,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实验后,两组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浓厚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见表1);在体育课的学习目的性上,实验前,两组在正确认知程度上没有明显差异,实验后,两组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学生对体育课的正确认知程度有较大幅度提高(见表2)表1 体育课程的兴趣在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表(n=80)对 照 班(2班)实 验 班(1班)两个班体育课程的兴趣实验前人数百分比%实验后人数百分比%试验前后对比实验前人数百分比%实验后人数百分比%实验前后对比实验前对比实验后对比喜欢12301435-51332.5205017.5-2.5-15比较16401537.52.51537.51742.552.5-2一般10258205922.52522.5-18不2537.52.537.512.5-2.545表2 体育学习目的性在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表(n=80)对 照 班(2班)实 验 班(1班)两个班调查内容实验前人数百分比%实验后人数百分比%试验前后对比实验前人数百分比%实验后人数百分比%实验前后对比实验前对比实验后对比增强体质12301332.5-2.512302562.5-320-30调节身心512.5 615-2.56 151025-10 -2.5 5应试考试18451847.5-2.51742.537.5142.540其他512.525-2.5512.5250003.2实验前、后两个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实验前、后两个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结果见表3、表4表3 50米和立定跳远成绩在实验前后对比分析表(n=80)50米立定跳远组 别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后差异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后差异对照班(40人) 8300.938.240.91t=4.90 p=0.000.011.890.212.050.92t=-1.08 p=0.280.05实验班(40人)8120.848.010.80t=9.34 p=0.000.011.910.211.982.55t=-2.68 p=0.0110.05两班差异t=-0.922p=0.350.05t=-1.198p=0.2340.05t=0.349p=0.7280.05t=-0.519p=-o.6050.05表4 800米和仰卧起坐成绩在实验前后对比分析表(n=80)800米仰卧起坐组 别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后差异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后差异对照班(40人) 4.220.514.180.53t=3.14 p=0.0030.0528.288.4130.137.60t=-6.87 p=0.000.01实验班(40人)4.140.474.090.48t=4.67 p=0.0000.0529.058.7032.857.21t=-6.67 p=0.000.01两班差异t=-0.735p=0.4650.05t=-0.750p=0.4560.05t=-0.405p=0.6870.05t=1.64p=0.1040.05从表3、表4可以看出,两个班学生的体能在实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个班学生的体能都有显著性提高(p0.05),实验班学生体能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班,这是实验班学生通过同质能力分组激发的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对照班高的结果。3.3能力分组和目标法对提高学生200米成绩的影响分析2010年9月初,笔者对试验班初二(1)班和对照班初二(2)班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实验前的200米测试。在实验班,将学生按成绩相近程度分成7个组,并给每组中的每个学生制定目标,以其中两个小组为例:表5 初二(1)200米能力、目标分组表姓名组别前测成绩道次近期目标后测成绩前后比较徐文远130”4129”829”4+1万裕东129”3228”828”3+1何梓华129”2328”728”2+1陈嘉豪130”4429”829”4+1虞富基131”7531”230”7+1林志飞128”7628”227”7+1虞文俊231”7131”30”6+1.1唐嘉辉232”231”230”8+1.2刘智辉232”6331”831”2+1.4刘嘉颖231”8431”30”6+1.2梁佩飞232”531”230”9+1.1关伟航231”5630”730”2+1.3从表5中可以看出,各组学生的目标成绩比原成绩提高一秒或一秒以上。具体做法是:对达到目标的学生给予奖励(下节课可以选项练习,小组长负责),未能达到目标的继续重复练习。重复练习后,如仍未达到目标,则加以素质练习。同时,在制定每个学生目标时,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因实验时间较短(3个月),所以,目标成绩一般比前测成绩提高一秒左右。实验的分组并非固定不变,根据测试结果,随时调整组内学生。在实验班的教学上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学生勇于提问、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如:在弯道跑教学和练习中,教师先让学生课前上网查看弯道跑的资料和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探讨弯道跑的技术,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对运动技术可以形成更深刻印象。比如,某学生对弯道跑起跑在跑道右侧提出质疑,经过教师提示,同学们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右侧跑比左侧跑距切入点更近且利于技术的发挥。象这样的事例在实验班有很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有目标、有奖励,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增添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上课认真、积极,成绩提高很快。在对照班教学上,采用传统教法,学生完全按照教师安排内容和要求进行练习,要求统一,目标一样,如:200米限时跑,要求男生30秒完成,未达到者重跑,跑得快的能轻易达到,而基础差跑得慢的则很难达到,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练习质量也无法保证,所以成绩提高较慢。两个班200米成绩实验前、后对比分析见下表。表6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200米成绩在试验前后的对比分析表组别 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后差异对照班36.634.3036.1924.31t=6.70 p=0.0000.05实验班35.383.3834.3023.33t=23.90 p=0.0000.05两班差异t=-1.45 p =0.150.05t=-2.914p=0.0310.05从表中看出,对照班和实验班前测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p=0.150.05), 即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水平相当,可以进行试验。而实验后,两班学生成绩都有提高。从实验班的统计数据来看,t=23.90,sig(双侧)=0.000,说明前、后测成绩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再从均数来看,前测成绩的均值为35.375,后测成绩均值为34.302,可见,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成绩有显著性提高(p0.05)。从对照班的统计数据来看,t=6.70,sig(双侧)=0.000,说明前、后测成绩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再从均数来看,前测成绩的均值为36.63,后测成绩均值为36.19,可见,后测成绩高于前测成绩,成绩虽然有显著性提高(p0.05),但幅度不大。实验班后测成绩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进一步说明了采用能力分组和目标法进行200米教学比传统教学效果更好,成绩提高得更快!4、 结论与建议4.1在200米跑训练当中,采用同质分组和目标法比传统教法更能够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成绩提高得更快、幅度更大,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4.2由于各学校体育课中上课班级多,运动场地有限。因此,运动场地的合理规划和使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4.3在学生选项练习和课后练习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措施。4.4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有效结合,保证每天有适当的训练时间,布置课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