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康复保健培训(康复概述)1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1页
2011康复保健培训(康复概述)1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2页
2011康复保健培训(康复概述)1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3页
2011康复保健培训(康复概述)1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4页
2011康复保健培训(康复概述)1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复医学概述 罗治安 主要内容 1. 康复医学发展史 2. 康复医学的内涵 3. 康复医学的对象 4. 康复医学的内容 5. 康复医学的价值观 6. 功能恢复的理论 重 点 康复的定义 康复医学的对象 康复医学内容 1. 康复医学发展史 1.1 从学科、学会名称和书名谈起 国内学科发展史 1958年中华医学会理疗学会筹委会成立 1978年中华医学会理疗学会成立(汤岗子) 中华理疗杂志创刊 1979年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创刊(石家庄) (1982年中国康复学会成立) 1985年更名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分会 1995年改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2001年中华理疗杂志、中华物理医学 杂志两杂志合并为中华物理医学与康 复杂志由双月刊为改为月刊(武汉) 1.2 康复发展历程 史前期(1910年以前) 形成期(1910年1940年) 确立期(1940年1970年) 发展期(1970年以后) 1.3康复医学发展事例 18世纪初的欧洲,当时瑞士成立了肢体伤残 者收容所,法国建立了精神病人疗养所. 这一时期的康复概念是基于人道主义的原 则对肢体伤残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对精 神病人进行人道疗法(道德治疗). 19世纪后期美国为肢体残疾儿童设立了医学 治疗和职业训练相结合的机构 1906年欧洲德国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康复中 心 日本于1942年也设立了肢体残疾儿童设施整 肢疗养院 1.4 康复医学的发展动力 社会需求是新学科诞生的原始动力 II战后残疾军人的处理是康复发展的原 始动力 康复医学发展引起医学概念的革命 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学模式转向: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4.1 战后残疾军人的处理是康复发 展的原始动力 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初,战争催化了它的成 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著名骨科专家 Robert Jones首先开展了对伤员进行职业训练 ,以便他们在战后能重返工作岗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医学家Howard Rusk ,对受伤军人的治疗采取一种综合的、积极 的功能训练方案,使伤者在身体上、精神上同时 康复。Rusk最终证实了:为了使伤员尽快恢复功 能、重新回到战斗岗位,最重要的是康复而不是 休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复医学成为了一门独 立的学科。 目前,康复治疗的整体功能恢复和功能重建的独 特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伤病员与残疾者的 重视,康复医学已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结构的改变以及人们 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的变化,康复医学的产生和 发展成为顺应这种转变的历史必然,也只有康复 医学才能担负起全面提高病残者生存质量这一重 要的使命。Rusk教授认为:“应当使康复的观点 和基本技术成为所有医院医疗计划的一个组成部 分,同时,也应当使之成为所有医师的医疗手段的 一个组成部分”。Rusk教授还说:“康复不仅是康 复专科医师的事,而且也是每个医师的事”。 1.4.2医学模式转变 单纯生物学模式 以疾病作为对象 强调疾病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及其转归 重视针对疾病的具体手段 以去除病因,纠正病理和病理生理异常为 目标 1.4.2 医学模式(Medical Modal) WHO-ICD(1980) etiology pathology manifestation recoverdeath 病因 病理 症状 恢复死亡 1.4.2残障模式(disablement model) Impairment (病损损) Disabilities (失能) Handicaps (残障) ( ICIDH2,2001) Activity Limitations (活动动受限) Impairment (病损损)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 (参与局限) ( ICIDH1,1980) WHO 每年的11月20日为“世界儿童日” 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 每年的5月的第3个星期天为“全国助残 日” 2.1 康复的定义 2.2 康复医学的定义 2.3 医疗康复 2.4 物理医学 2.5 康复与临床、保健、预防的关系 2.6 多学科合作小组 2.7 康复的三级预防 2.1 康复定义(康复名词) Re(重新)habilitation(权力)恢复原有能力 康复日本、中国大陆 复康中国香港 复健中国台湾 康复的定义 1969 综合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 业措施应用于残疾者,对他(她)们进行训 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功能至最高可能 的水平。 1981 应用所有措施,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程 度,并使他(她)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 社会的整体。 康复的定义强调: 康复是采取各种手段或提高残疾人的功能,减 轻残疾和残障状况,使其回归社会,不受歧视 地成为社会的整体。同时强调须引起社会的重 视并得到社会的援助。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单纯地训练残疾人适应环境 ,更主要的是要与社会融合,整个社会应给予 他们援助。 综合手段(医学/社会/教育/职业) 以功能障碍为核心,以功能恢复为本 强调功能训练和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2.2康复医学的定义 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是为康复 的目的而进行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 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 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的规范的 医学应用学科 目的: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过程,预防或减轻其后遗的 功能障碍程度。 康复医学强调: 以人为本 以功能为核心 以综合治疗为手段 以回归社会为终极目标 2.3 医疗康复 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 定义:应用临床医学的方法为康复服务, 属临床学科范畴 目的:改善功能,或为其后的功能康复创 造条件 举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儿麻矫治手术等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多学科参与,医、护护、治疗师疗师 等技能小组组形式,家庭、社会 参与 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研究范围以疾病为为中心以运动动障碍为为中心 对象 各类类病人功能障碍患者 评定 根据病因、症状、体征、 实验实验 室检查检查 明确诊诊断 根据功能障碍严严重程度进进 行身体功能、生活能力评评定 治疗目的 消除病因和逆转转疾病的 病理过过程,挽救生命 预预防继发继发 性残损损、改善功能 、激发发潜能 治疗内容 药药物、手术为术为 主, 被动动、 消极 功能训练训练 、手法治疗疗、辅辅助具 应应用、能力训练训练 ,主动动、积积极 人员组成专专科医护护 行为模式 纯纯生物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2.4 物理医学 物理医学康复医学 主要治疗方法运动和理疗综合措施 核 心各种临床疾病功能障碍 目 标消炎、止痛、 改善躯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回归社会 2.5康复与临床、保健、预防的关系 保健医学 预预防医学康复医学 临临床医学 2.6 多学科合作小组 (team work) 康复医师 物理治疗师(士) 作业治疗师(士) 言语治疗师(士) 支具治疗师(士) 心理治疗师(士) 社会工作者 康复护师(士) 病人及家属 康复医师:接诊病人,采集病历及作体 格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功能测评,制订 康复治疗计划,指导、监督、协调各部门 康复治疗工作,负责领导本专业领域的康 复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康复护士:负责住院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师:主要负责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定 和训练,特别是对神经肌肉、骨关节和心肺 功能的评定与训练。 作业治疗师:指导患者通过进行有目 的的作业活动,恢复或改善生活自理、 学习和工作能力,对永久性残障患者 则教会其使用名种器具,或调整家居 和工作环境,以弥补功能的不足。 语言治疗师:对有语言障碍的患 者进行构音能力、失语情况、听 力、吞咽功能等的评定,并进行 相应的训练及宣教。 假肢及矫形器师:对患者进行肢 体测量及功能检查,确定制作处 方及制作假肢。 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临床 心理测验,提供心理咨询及进行必要 的心理治疗,帮助治疗组和患者本人 恰当地确定治疗目标,以便从心理康 复上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中医师或针灸师、按摩师:从中 西医结合的原则出发,为患者制 订中医中药处方,并进行一定的 传统中医治疗。 文体治疗师:通过组织患者参加 适当的文体活动,促进身心康复 并重返社会。 2.7 康复的三级预防 康复:重点是残疾预防 级预防(病因预防、初级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 预防,针对环境和人体的预防措施)病损器 官水平的功能障碍 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残疾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 级预防(临床预防,对已患疾病治疗,防止失能或 残障)残障社会水平的功能障碍 3.1 康复医学的对象 广义:功能障碍者包括短暂性功能障碍和 永久性功能障碍(残疾人) 狭义:运动功能障碍及高级脑功能障碍患者 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和内脏运动功能障碍 脑高级功能障碍: 失语、失用、失认等 康复医学对象的外延 残疾人: 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包括内脏、肌 肉、骨关节)和功能障碍。近10年占总残 疾人的比例从37.7%上升至41.9%。 慢性疾病:活动能力受限,心理/精神创伤 急性期及恢复早期患者:早期康复,预防 残疾,减轻残疾 WHO对残疾人的定义 无论是先天的或后天的原因导致身体功 能障碍或精神能力障碍,而影响个人的 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其完全不能或 部分不能自理的人。 WHO对残疾人的定义 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 以及先天性异常所造成的长期、持续或 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 这些功能障碍必须明显地影响身体活动 、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 动。 这些功能障碍大多数经充分和合理的临 床医学治疗仍然不能有效地克服。 残疾人状态 WHO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占总人口 10%的各种残疾者。每年平均以新增 加1500万人的速度递增。 我国各类残疾人情况 总数为8296万人 到2006年4月1日为止,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 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 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 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 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 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 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 占16.30%。 残疾分类法 认知功能障碍 心理功能障碍 言语功能障碍 视觉功能障碍 听觉功能障碍 内部脏器功能障碍 骨骼系统功能障碍 WHO中国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智力残疾 肢体残疾 精神残疾 内脏残疾? 残疾人比例10%6.34% 康复医学内容 4.1康复基础学 4.2康复功能评定学 4.3康复治疗学 4.4临床康复(康复临床学) 4.5社区康复 4.1 康复医学基础学 功能解剖学 生理学、神经生理学 人体发育学 运动学(kinesiology) 生物力学(biomechanics) 教育学 环境改造学(ergonomics) 4.2 康复功能评定学 脏脏器水平 肌力 肌张张力 关节节活动动度 感觉觉和反射 神经经心理功能 内脏脏功能 个体活动动 运动动和动动作能力 步态态分析 日常生活活动动 作业业能力 心理功能 社会参与 职业职业 能力 社会生活能力 物理环环境 功能评评 定 4.2 临床常用康复功能评定 运动学测定:如肌力测定、关节活动范围 的测量、步态分析等 电生理学测定:如肌电图检查、诱发电 位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 心肺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分级 运动试验、肺功能测定等 4.2 临床常用康复功能评定 代谢及有氧活动能力测定:运动作功量、能量消 耗、最大吸氧量以及代谢当量测定 医学心理学测定:如精神状态、心理和行为表现、 认知、感知评测等 言语交流能力测定:特别对失语症(aphasia)的检 查等 日常生活能力和就业能力检查和鉴定 4.3 康复治疗学 运动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 作业疗法 言语治疗 支具矫形器治疗 康复心理治疗 传统医学治疗技术 4.3.1、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运动疗法(体疗) 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概念 运动疗法是指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 基础,采用主动和被动运动,通过改善、 代偿、替代的途径,促进神经肌肉功能, 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 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纠 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常用的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力训练 转移训练 步行训练 呼吸训练 平衡训练 协调训练 矫正 水中运动训练 有氧训练 各种体育运动方法。 神经肌肉促进疗法(Brunnstom技术、 Rood技术、 Bobath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 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定义:是指应用天然的或人工的物理因子治疗疾病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 电疗法:直流电、经皮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低频电疗、中频电疗、干 扰电疗、共鸣火花电疗、短波及超短波、 分米、厘米毫米波疗法。 光疗法:红外线、紫外线、氦-氖激光、红光、蓝紫光、红外偏振光疗法, 磁疗法:静磁场、动磁场、热磁振疗法。 超声波疗法:超声波疗法与超声波疗法药物导入疗法、雾化超声吸入疗法。 冷热疗法:石蜡疗法、湿热袋敷、冷疗。 水疗:浸浴、漩涡浴、蝶形槽浴。 压力疗法:正负压、负压、体外反搏、加压治疗(压力衣) 生物反馈:肌电生物反馈、 牵引:腰椎牵引、颈椎牵引。 手法治疗:按摩、关节松动术。 4.3.2、作业治疗 (occupational therapy) 作业治疗是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 业劳动和认知活动方法,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最大限度 地恢复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活动。 内容涉及木工、金工、编织,各种工艺劳动如陶土,绘画 等。日常生活功能,如衣食住行、卫生等的基本技能。职 业性劳动如修理钟表、缝纫、车床劳动等。文娱治疗 (recreation)如园艺、娱乐和琴棋书画等 负责向残疾者提供简单器具,作为日常生活的辅助工具, 弥补功能缺陷的不足。 4.3.3、言语训练 (speech training) 对因听觉障碍所造成的言语障碍,构音器 官的异常,脑血管意外或颅脑外伤所致的 失语症,口吃等进行治疗,以尽可能恢复 其听、说、理解能力。 失语症 构音障碍 4.3.4 心理、认知行为治疗 对伴有精神、心理、情绪和行为有异常的 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的心理治疗。 对慢性病患者须针对其特殊的心理状态进 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以鼓励其建立和 巩固与疾病相抗衡的积极心理。 心理治疗可与咨询教育相结合。 4.3.5 康复生物工程 假肢、矫形器、助行器、轮椅、自助具等 。 常用支具矫形器治疗 代偿:儿麻支具,拐杖,助听器 替代:假肢,轮椅,声控 美观:美容性假肢,义乳,假眼 超高围腰和硬支撑围腰 经典护膝和薄形运动护膝 弹性护踝和博型跟腱护围 腕关节矫形器 组件式膝矫形器踝矫形器 聋哑人辅助器:助听器,人工耳蜗,电子 导盲器,电子信标(导盲系统)等。 4.3.6 传统医学治疗 中医:按摩、针炙,中药调理,外敷和 熏洗药,食疗等 中西医结合:电针、穴位磁疗、中药离 子导入等 各类拳、功、操 4.4 康复临床学 对各类伤残、病残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 的综合康复治疗。涉及的病种包括: 骨关节疾病康复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康复 内脏疾病康复 慢性疼痛疾病康复 老年病康复 儿科病康复 4.5 社区康复 城乡基层社区水平 利用当地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