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_第1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_第2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_第3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_第4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的数量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含义。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结合实例,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4.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树立 正确的人口观。 5.运用人口年龄结构资料,分析某地区人 口增长特点、变化趋势及人口问题,并探 究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共同决定 说明: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 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 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 与人口总数之比 。 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 - 死亡率 补充: 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 (数量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 数字大小) 正增长 (人口数量增加) 零增长 (人口数量不变) 负增长 (人口数量减少) 人口自然增长率0 人口自然增长率0 人口自然增长率0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 (1)总的趋势:不断增长,但速度有变化 (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A、农业革命之前 B、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间 C、工业革命开始后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数量增多,迅猛增长。 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 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导致自然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 人口,从而导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2)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增强, 导致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增加,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增 长速度如何? 1900年:估计为16亿人; 2000年:超过60亿人。 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 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读图重点: 图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右图为曲线统计图;此类 图的阅读一般步骤如下: 1、把握图片的名称; 2、明确图片的横纵坐标构成; 3、曲线的数值特征: (1)静态上,某一时间对应下 的某一数值; (2)变化上,莫一时段对应下 的变化速率。 1、2000002% = 4000人 200000(1+2%)10 = 243799 4145人2437991.7% = 2、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高低,也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 思考 结合图1.3的相关结论,结合活动题的相关 结论,总结为什么近一百多年来,世界人 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原因: 1、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 业的不断进步,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 类社会的总体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2、人口基数的不断提高。 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特点不平衡 50年:亚、欧、非、北 美、拉美、大洋洲 数量方面排序: 1950年? 2000年? 自然增长率方 面排序? 亚 欧 非 大 洋 北 美 拉 美 读图重点: 图1.4 19502005年各大洲和 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右图为柱状统计图;此 类图的阅读一般步骤如下: 1、把握图片的名称; 2、明确图片的图例; 3、柱状图的数值特征: (1)静态上,某一时间对应 下的某一数值; (2)变化上,某一时段对应 下的变化绝对变化量和 变化速率等。 地区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人口(亿) 非洲3.81.42.47.84 拉丁美洲2.40.61.85.19 亚洲2.20.81.436.83 发展中国家2.50.91.648.07 大洋洲1.80.71.10.33 北美1.40.90.53.10 欧洲1.01.1-0.17.29 发达国家1.11.00.111.98 全世界2.20.91.360.5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背景材料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为: 非洲、拉美、亚洲;大洋、北美、欧洲 各大洲 人口出生率由高到低排序为: 人口死亡率由高到低排序为: 非洲、拉美、亚洲、大洋、北美、欧洲 非洲、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拉美 上表总结: 思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之 间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大致为反相关关系 人口 自然 增长 率 增长 速度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 势 典型国家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保持较 低水平 缓慢 受生育观念、 生活质量、社 会经济发展水 平影响 比较稳定, 一些国家的 人口数量还 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水平 较高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 族经济的发展,医 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导致人口死亡率 下降;而出生率维 持较高水平 人口增长 开始趋于 缓慢 中国 印度 巴基斯坦 二战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口 问题 人口增长缓 慢 人口老龄化 人口出生率高,人 口增长过 快 青少年和儿童比 重过大 原因 经济发 达,生产力水平高; 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社会经济 、文化影响生育 观 社会经济发 展程度低,需要劳动 力 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 治独立,经济发 展,医疗进 步 影响 劳动 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负 担加重等 就业压 力增大, 环境问题 突出, 经济发 展速度降 低,生活水平提高 缓慢 造成巨大的人口 增长惯 性,不利 于人口、经济 、 教育、就业、环 境等问题 的解决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 高人口素质 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推行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政策 原因: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社会原因: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社会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加重等等问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加重等等问 题呈现。需要上述政策以缓解相关人口问题。题呈现。需要上述政策以缓解相关人口问题。 原因: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 家,过多的人口和过快的增长,必然加重对经济、环 境等各方面的负担。 P5:读图思考? 结论 人口的增长不仅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 调,还要与环境承载力、资源利用状况等 相适应。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口基数、增长特点不 同;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不同, 当然采取的人口政策及措施也不尽相同。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类型 a、构成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b、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高 高 高 低 低 低低 低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逐步过渡 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2)、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开始的标志:死 亡率的下降 (1)、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的根本原因:生 产力的发展 人口增长模式 所处历史阶段 原因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 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 的能力很差 (故两率皆高) 农业社会、工业 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 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 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故 死亡率下降,出生率较高) 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 需求减少,(导致出生率降低); 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 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等改善 (导致死亡率降低)。 1、原始型: (1)特征:“高高低”(波动较大); (2)利弊兼备: 利: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 需求; 弊:死亡率高,有时候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 ,影响经济发展。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2、传统型: (1)特征:“高低高”(自然增长率高,人口 增长快); (2)利弊兼备: 利:劳动力数量充裕,促进经济发展。 弊: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 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贫困加剧 等,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3、现代型: (1)特征:“低低低”(少年儿童比重下降,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利弊兼备: 利:人口压力减少,就业机会较多,利于经 济水平的提高。 弊:劳动力和兵源短缺,养老等费用增加, 老年人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阅读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图,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1、2、3各处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哪一阶段?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什么下降开始的?其原因为什么? 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 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3、在3段后期,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出现略有上升的趋势? 3段后期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后阶段,属于“现代型”,人口年 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 高。在其他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比重是影响死亡率的 一个重要因素。 132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 (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口增长 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 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 代型的过渡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工业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曲线图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现状: “三低”特征。 补充: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问题: 人口基数大,人口净增量大; 农村人口比重大;(即:城市化水平 低) 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 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人口素质较低。 对策: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 和环境的压力。 其他 案例: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代表 w自然地理: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北 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 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地势 北高南低。丘陵海拔米,中部为 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米以 下的平原。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居世 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国有的土地被森林覆 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茂密的丛 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 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 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 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有岛屿约 万个,湖泊约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 小结: 1、前工业化时期:原始型“高高低”; 原因: 2、工业化开始后:传统型“高低高”;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型“低低低” 原因: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的 生育意愿的改变,导致相应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 但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其原因主要有: (1)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经济欠发达;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工业化 生产力、政策、环境、福利、文化观念-城市化 (2)城市化水平低(福利、教育水平) 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 巩固练习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 B、 C、 D、 2、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A、 B、 C、 D、 C A 读图,回答3一4题 3、1990年,该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4、与1982年相比,1996年该地 A、人口大量外迁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本地劳动力相对不足 D、城市化水平降低 D C 5、读下图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国;如该国人口继续保持这 样的增长速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