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消防装备——消防员十八项基本防护装备安全使用.doc_第1页
4消防装备——消防员十八项基本防护装备安全使用.doc_第2页
4消防装备——消防员十八项基本防护装备安全使用.doc_第3页
4消防装备——消防员十八项基本防护装备安全使用.doc_第4页
4消防装备——消防员十八项基本防护装备安全使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装备消防员十八项基本防护装备安全使用教学目的:使基层官兵熟悉自身个人基本防护装备使用方法和技术性能,掌握排查一般设备故障的能力和维护技巧,进一步提高部队灭火救援装备技术保障能力,实现广大基层官兵对个人基本防护装备“看得懂”“用得熟”“修得好”的基本目标。教学内容:近年来,由于我国恶性火灾不断增加,当今火灾形势仍然严峻,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抢险救援任务日趋繁重,其中, 不仅灭火抢险救援难度和危险程度越来越大,而且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抢险救援中,因烧、摔、砸、炸、中毒和窒息等原因而牺牲、受伤的人数也在呈上升趋势。每年都有官兵由于个人安全防护装备配备不全、安全防护不当或不严密,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受伤、有的甚至牺牲,部队正常的工作秩序受到一定的影响,也给官兵本人或其家庭带来了无尽痛苦。良好的安全防护是成功扑救火灾、处置各种灾害事故和实施社会救助的必要条件。相反情况,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佩戴不全将直接威胁官兵的人身安全,甚至会影响灭火救援的成败。消防员防护装备包括常规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今天我们主讲的内容是个人基本防护装备的使用与注意事项,个人基本防护装备属于常规防护装备。包括:1、消防头盔 2、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3、消防手套 4、消防安全腰带 5、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6、消防空气呼吸器 7、佩戴式防爆照明灯 8、消防员呼救器 9、方位灯 10、消防轻型安全绳 11、消防腰斧 12、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 13、防静电内衣 14、消防护目镜 15、抢险救援头盔 16、抢险救援手套 17、抢险救援服 18、抢险救援靴一、消防头盔消防头盔是消防员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保护头部、颈部的防护装具。消防部队配备使用的消防头盔其性能应符合公安部ga44消防头盔标准规定的要求。技术性能参数:(部分,详见国标)耐燃烧性能:火源离开帽壳后,帽壳火焰应在5s 内自熄,并且,不应有火焰烧透到帽壳内部的明显迹象.电绝缘性能:帽壳泄漏电流不应超过3ma。侧向刚性:帽壳最大变形不应超过40mm,卸载后变形不应超过15mm一、结构性能不同厂家生产的消防头盔其外观有所差异,但其安全性能大致相同,下面就一种消防头盔进行介绍。这种头盔为全盔型,具有四级减震功能,能够有效保护消防员的头部和颈部,可以配合头戴式防爆照明灯和头骨式收送话器使用。消防头盔主要组成:1、帽壳: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有较强的抗穿刺性能,为第一级减震。2、泡沫垫:吸收冲击力,为第二级减震。3、十字减震带:为第三级减震。4、帽网:为第四级减震。帽网与十字减震带,十字减震带与泡沫垫都有缓冲距离,为减震空间。5、帽箍: 起固定作用。6、调节钮:用于调节头盔与头部结合的舒适程度。7、大面罩:起保护作用,面罩表层涂有金属膜,可以反射火场辐射热和阻隔有害射线对面部或眼睛的伤害。8、小面罩:破拆作业时使用,可以防迸溅伤害眼睛。9、面罩固定和限位装置。10、下颚带:采用可调整快插式结构,方便快捷佩戴。11、披肩:披肩为全防护披肩,可以有效保护消防员的颈部。12、面罩远近调节装置:可以根据消防员头型不同,调节头盔深浅程度和面罩与面部间的距离。13、颈托:保证头盔和头部很好结合,使头盔中心稳定,不前后摇摆。14、防雾装置:防止冬季消防员呼出气体在面罩上结雾。二、操作使用(一)佩戴佩戴前检查消防头盔有无破损,结构是否牢固,照明灯灯架与头盔连接是否完好。1、将调节钮旋至最大。2、将消防头盔戴于头部3、旋转调节钮至头部感觉舒适。4、将快速插头插好,拉紧下颚带,粘紧带头与尼龙搭扣。(二)使用注意事项1、执勤用消防头盔可采用平放或悬挂方式存放,保持通风、干燥,应做到专人专用。2、进入火场前,应竖起灭火防护服衣领,并与消防头盔的披肩重合,以保护颈部。3、灭火救援时,必须戴牢头盔,放下防护面罩,避免消防头盔与火焰或高温炽热物体直接接触。4、消防头盔不适用于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核辐射等灾害现场的防护。5、在易燃、易爆环境下使用时,应由水枪进行冷却保护,防止产生静电。6、消防头盔应与阻燃头套配合使用。7、防爆照明灯应避免直接照射眼睛,灯光变暗应及时更换电池或撤离现场。三、维护保养(一)消防员每天应对其佩戴的消防头盔进行一次检查。内容包括:1、消防头盔外观是否完整,有无损伤。2、帽箍、帽托、缓冲层、下颚带、面罩、披肩等附件是否缺失,连接是否可靠,并根据佩戴者实际,调整好帽箍长度。3、首次使用时应检查是否有“执行标准ga 44”的永久性标签,没有标签的不得使用。(二)消防中队每周应组织对执勤消防头盔进行一次查验。内容包括:1、消防头盔的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插口是否牢固、下颚带能否系紧等。2、消防头盔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纹或变形。3、面罩是否发现裂纹或变色。(三)消防头盔应及时清洁晾干1、外部清洗:可采用温皂液水清洗,若使用过程可能接触过化学有毒物质,应按作业规程进行洗消,清洗时防止面罩划伤。2、内部清洗:可采用各类中性清洗剂擦拭清洗。3、清洗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晾干,不得烘烤或暴晒。(三)消防头盔的维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四、仓储消防头盔应储存在正规装备器材库。(一)未使用过的消防头盔存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可按出厂包装状态存放,堆放不宜过高,不可重压;2、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开包检查,查看是否有变形、霉变和虫蛀等现象,并进行倒垛通风处理,必要时进行晾晒;3、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四年。(二)使用过的消防头盔存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存放前必须进行清洁晾干;2、每半年应进行一次检查,查看是否有变形、霉变、褪色、虫蛀等现象;3、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年。五、退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作退役处理:1.聚合物类消防头盔执勤满四年,工程复合材料类消防头盔执勤满五年。2.外壳有损伤、起泡、变形,影响安全性能。3.有明显酸碱等化学物质腐蚀。4.缓冲层、下颚带等附件脱落,无法维修。5.其他必须退役的情况。二、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简称灭火防护服。是消防员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穿着的躯体防护类服装,不包括对头、脚和手的防护。 消防部队配备使用的灭火防护服应满足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10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要求。性能(部分)(1)热防护性能tpp值不小于28.0。(2)防护服的领与前身、袖与前身、袋与前身、左右前身的色差不小于4级,其他表面部位不小于4级。(3)整套防护服质量不大于3.5kg。(4)外观质量主要表现为:各部位整烫平服、整洁,无烫黄、水渍、亮光;衣领不翻翘;对称部位基本一致;合衬不准有脱胶及表面渗胶;标签位置正确,号型标志准确清晰。此外,灭火防护服的接缝断裂强力、五金件耐高温性能和缝纫线耐高温性能在ga10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标准中做了相应规定。 (1)阻燃性能:损毁长度100mm 续燃时间2s 阴燃时间2s (2)强力性能: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达 到国家有关标准。 (3)抗渗水性能:耐静水压6万帕。 (4)透气性能:透气量4500g/m224h (5)热稳定性:1800c-1900c烘箱内放5分钟,材料无明显变化。 (6)反光标志带:样品在2550c条件下5分钟,无明显变化。 (7)质量:整套质量6 5 d b ,5 - 4 . 4 报警声响信号: 连续声响信号; 声级强度: 距离 3 m远处, 9 5 d b ,5 . 4 . 5 低电压告警声响信号: 若采用, 则该信号应区别于预报警声响信号和报警声响信号的告警声响信号; 声级强度: 距离 1 m远处, 6 5 d b ,5 , 4 . 6 连续工作时间a ) 连续开机时间: 1 5 h ;b ) 连续报警时间: 6 0 m i n ,5 . 4 . 7 质量 : 簇3 0 0 g ( 包括电池) 。5 . 4 . 8 外观: 呼救器结构应完整, 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斑点、 气泡、 裂纹和伤痕。5 . 4 . 9 防爆性能: 呼救器的防爆性能应符合gb 3 8 3 6 . 1 -2 0 0 0 和 g b 3 8 3 6 . 4 -2 0 0 0的规定5 . 4 . 1 0 绝缘性能a ) 呼救器正负电极与外壳间绝缘电阻在正常使用环境条件下应不低于 5 0 mf 1 ;b ) 呼救器正负电极与外壳间绝缘电阻在湿热试验后不应低于1 . 5 mr l .5 . 4 . 1 1 防水性能呼救器置于水深为 7 m的容器内2h , 应无水渗人呼救器内。二、仓储(一)呼救器应储存在正规装备器材仓库。(二)未使用过的呼救器存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呼救器入库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能正常工作的不得入库,并与厂家联系,经检查完好的照明灯可恢复原包装状态入库存放;2、非充电式呼救器宜拆除电池,每半年检查一次,查看有无腐蚀、发霉现象。充电式呼救器每季度进行一次功能检查(以说明书为准),亏电严重的可按使用说明书充电后进行检查。3、呼救器不得重压、撞击;4、呼救器最长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四年,非充电式呼救器电池宜密封保存,超过一年应更换。(三)使用过的呼救器存放应注意以下事项:1、入库存放前必须用软布或海绵清洁干净,检查其外观是否有进水缺陷,如裂纹、破损以及零部件缺失,并进行功能性检查,必要时对部件进行更换和维修,不能正常使用、维修的不得入库。 2、非充电型呼救器入库后应拆除电池,充电型呼救器充电后存放;3、使用过的呼救器必须与未使用的呼救器分开存放,且不能与有毁损的或待充电、待换电池、待检修的呼救器混放。6、呼救器要按编号进行出入库登记,最长放置时间不能超过二年。三、使用:(一)用于执勤的呼救器宜放置在消防衣架上方或专用保管充电箱中(充电式),也可固定在空气呼吸器背带等易于取到、不易磕碰跌落的地方,并保持通风,干燥。(二)呼救器首次使用应进行检查,内容包括:1、未有磁匙压板的呼救器应检查电源、强警复位等开关是否正常,正常开启后方可佩带使用;2、注意检查各部件的完整性,磁钥压板上的编号与实名的一致性是否相符;3、配有磁匙压板的呼救器长时间存放内部开关易有磁化现象,造成无法接通电源,取下磁匙压板后,先用磁匙压板轻轻敲击,灯闪后方可佩戴使用;4、检查呼救器电量,电量不足不得使用;5、检查呼救器强制报警是否可靠;6、启动呼救器,检查静止状态15s是否预报警,30s是否连续报警,位置变化后,报警是否能正常接触;7、是否有“防爆标志exib i/ii bt4”、“在爆炸性环境中不得拆卸和更换电池”、“低电压告警后,应及时更换相同型号和规格的电池”等的永久性标签,没有上述标签的不得使用。(三)呼救器使用范围:1、呼救器根据适用环境的要求可使用在i类、ii类、iib类防爆区域或以上区域的易燃、易爆场所;2、呼救器不得在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四)呼救器应与消防头盔、手套、灭火防护靴、灭火防护服、空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共同使用,并注意以下事项:1、呼救器宜佩带在空气呼吸器背带上,且位置应明显,不易遮盖,并保证使用者可正常操作。如前胸、背部、腰带侧面,也可佩带在肩部(无线呼救器与对讲机同时使用时分别于左右肩,以免无线信号互相干扰);2、进入火场前必须检查电量,并测试强制报警是否可靠,磁条搭扣应统一存放在消防车驾驶室或指挥员处,完成任务后再行领取;3、进入火场必须使呼救器处于自动状态,并保证呼救器频闪灯清晰可见;4、使用中应避免尖锐物体撞击发声腔的陶磁片(剌叭);5、呼救器不得浸泡在水中;(五)呼救器使用前须认真阅读说明书,按使用说明书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并熟记以下主要技术指标:静止状态时间30s5s预报警时间15s2s强报警时间60分钟预报警声音响度65db(1米远)强报警声音响度95db(3米远);(六)日常训练可不佩戴呼救器四、维修和保养(一)呼救器应定期清洁壳体,水淋后要及时擦拭晾干,保持干燥、整洁。(二)每次使用后要检查电池是否欠压,充电式的呼救器每使用一次充电一次,非充电式呼救器待机使用10小时或强响30分钟后,更换同种型号的电池,专用电池可直接从厂家进货。自行更换电池时,注意后盖的防水问题,有的生产厂家后盖及螺丝涂有密封胶,更换电池上后盖时应涂同型号的密封胶。(三)充电式呼救器在没有使用的状态下,每一个月充电一次,充电前要检查充电器是否状态良好,如有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四)呼救器使用时造成损坏的应及时与厂家联系,不能自己拆卸修理。(五)呼救器壳体上一般有编号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及厂家说明,不要损坏与清除以备厂家进行同批次质量跟踪检查。五、检查维修(一)执勤的呼救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外观检查,检查内容包括:1、观察壳体磁匙开关是否开裂,卡子是否牢固;2、生产厂家编码、标识是否齐全;3、电池电压是否正常,发声腔内是否有异物;4、进行待机、预警、手动报警等检查;5、充电式呼救器充电装置是否正常,电源线和充电连接线有无断路和短路。以上问题发生应及时进行更换,凡属维修范围的应及时与厂家联系维修或更换。(二)呼救器一旦发生故障,使用者不得自行拆卸维修,应由厂家专业维修人员负责修理。(三)对维修后的呼救器,必须按编号进行登记观察工作状态,厂家存档管理。(四)呼救器维修,由厂家专业人员修理或经厂家培训并取得厂家维修资质证后方可修理。六、退役(一)呼救器达到以下状态之一者应作退役处理:1、正常服役使用三年(含)以上;2、壳体外部发生裂痕或损坏;3、开关失效,发生腔内压电陶磁片损坏或是变音;4、电路元件早期失效故障无法维修的;5、专业生产厂家技术维修无法修理的;6、经消防装备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性能指标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二)退役的呼救器除用于静态,展示和装备教学外,一律报废,销毁处理或由厂家回收,不得重复使用或变卖。种类: 1、消防员自动呼救器(super pass美国) 技术性能:带有四个led发光显示,可同时作为跟踪灯使用; 18-22s预报警,led变成红色,30-35s闪烁加快,同时报警声达到98分贝,3m距离;可选择带温度报警功能;9v碱性电池,在工作模式可达300h,报警模式2-4h. 使用方法:打开开关,报警器自动发出尖锐的报警,并伴随着可见光,尔后,在静止状态下仪器每隔18到22秒自动报警一次,不用时,只需将开关关闭即可。 维护保养:注意表面清洁、干燥。 注意事项:尽量放置在通风的地方;火场归队后及时擦干水积;经常测试呼救器性能以防失灵。 2、mfl9400多功能防爆呼救器 技术性能:报警信号呼救器进入待机状态后,使用者在超过22秒钟静止不动时,呼救器自动转入预报警状态;预报警启动并经过12秒钟不予解除则进入强报警状态,呼救妻可同时发出声、光和无线电三种报警信号;当使用者预感危险或面临紧急情况时,也可手动报警。呼救方式工作现场可根据声、光报警信号确定遇险人员的具体方位并对其实施救援;同一组的6个呼救器均可分别单独接收其他5个呼救器发出的无线电报警信号,并对应信号指示识别出遇险人员的分机编号前往救援。使用特性隔爆型最高防爆等级,可在易燃易爆场所安全工作;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使用方法:将责任安全扣取下,呼救器即处于待机状态;呼救器进入预报警状态后,则可按设定的声音、对应的时间段和时间间隔发出声、光、电报警信号,其连续报警时间达48小时;危险消除后,在预报警、手动报警和自动强报警状态均可随时解除报警,使呼救器回复至待机状态。 维护保养:注意表面清洁、干燥。 注意事项:尽量放置在通风的地方;火场归队后及时擦干水积;经常测试呼救器性能以防失灵。 3、无线传输消防员呼救器 使用方法:打开接受机和呼救器开关进行逐个信号测试,特别是呼救信号和发出警告信号的测试。在测试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展工作。执行任务的消防队员可随时将自己所处的状况(危险或安全)通过随身携带的呼救器通过无线传输至远处的接收器(指挥员),每个消防队员都有经系统配给自己的独一无二的id地址,(1-999个)从而一旦打开消防队员身上的呼救器,通过特定的传输协议,接收器就可以自动识别每个消防队员的状态,对他发出的紧急求助信号作出第一反应,同时呼救器所发出的尖锐的报警信号也容易为遇险人员定位,从而保证了消防队员的安全。当遇紧急情况,如建筑物可能倒塌,油罐或化工装置可能发生爆炸时,可由接收机(指挥员)发出警告信号,通知全体消防员紧急撤离危险场所,以避免发生人员伤亡。 维护保养:注意表面清洁、干燥。注意事项:避免接触腐蚀性物质;火场归队及时擦干水积;注意轻拿轻放;一有问题不要随意拆卸;经常检查设备性能是否完好、电量是否充足。九、方位灯 方位灯又称信号灯,是一种用于信号警示和方位显示的装置。作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方位灯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防爆性能、抗冲击性能及较高防护等级。 资料及外观检查1、厂商应提供在有效期内的该型号方位灯型式检验报告。2、检查是否有防爆标志,并且为ex iaiict6。二、性能检验1、放入水中看还是否能够正常工作2、称重方位灯的重量为0.1kg3、工作时间检验更换上新电池,强光防爆方位灯连续工作时间是否大于100小时。长明防爆方位灯连续工作时间是否大于30小时。十、消防轻型安全绳使用方法:是消防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与小安全钩、安全带等个人装备联用。战斗员登高作业时,将此绳打开将自己捆扎于固定物上,起自身防护作用,以防摔落。 维护保养:1、经常检查自救绳的牢固可靠性,发现破损及时停止使用;2、淋湿后应放阴凉处阴干,不可置与太阳下曝晒或火烤。 注意事项:1、不可与酸、碱、盐等腐蚀性物体接触;2、存放于干燥通风处;3、防止于尖锐物体接触而受损。十一、消防腰斧 1、用途: 具有平砍、尖劈、撬门窗和木楼板、弯折窗门、金属栅条等功能,还可在攀高爬下时借助腰斧尖刃防止滑跌,是消防员随身佩带的火场破拆工具技术参数: 1、腰斧的金属表面要平整光洁,无裂纹、毛刺、凹痕或有杂质等缺陷;平刃、尖刃、柄刃和斧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整斧各平面对称于该平面;橡胶斧柄套设计便于安全、舒适抓握;橡胶斧柄套热压在斧柄上,粘结牢靠、不松动,无碎渣、气泡、孔隙、夹杂物及其它明显缺陷,表面花纹清晰。 2、腰斧质量不大于1.0kg。 3、腰斧选用45#优质碳素钢。 4、刃口硬度为hrc48hrc 56。十二、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性能参数: 阻燃头套的阻燃性能指标如下。 (1)续燃时间:经纬向均不大于2 s。 (2)阴燃时间:经纬向均不大于5 s。 (3)损毁长度:经纬向均不大于100 mm,且无熔滴。 (4)氧指数(loi):不小于28%。十三、防静电内衣 防静电内衣与防静电服的设计功能和防护原理相同。防静电内衣一般选用纯棉纱、混纺纱线或化纤线与金属导电纤维丝并线,经过织布、染整和抗静电处理制成,具有较好的吸湿和透汽性能。 注意: 禁止在防静电内衣上附加或佩戴任何金属物件,并应保持防静电内衣清洁。穿用一段时间后,应对防静电内衣进行防静电性能检验,不符合要求的防静电内衣不允许继续使用。 防静电内衣应用清水洗涤,必要时可以加适量的皂液,然后凉干。洗涤时应小心,不可损伤服装纤维。十四、消防护目镜 1、功能: 消防护目镜是消防员在进行各种消防作业时用于保护眼睛的防护装具,以防飞溅物进入眼内或冲击面部造成伤害。具有防尘、防热、防紫外线辐射、防高强度冲击和防高速粒子冲击的功能 2、构成 消防护目镜由镜片、密封挡圈和松紧系带组成。镜片通常采用聚碳酸酯材料,视野宽大,镜片内侧有防雾涂层,外侧有防刮涂层,并且具有较高的紫外线吸收率。镜片周围的密封挡圈根据人体眼部尺寸结构设计,使用可调节松紧带系紧后,同佩戴者面部结合紧密,可以防止固体颗粒、液滴等的渗透。 消防护目镜的主要性能如下。 (1)抗冲击性能:面罩经直径为22mm,质量为45g左右的钢球从1.3m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后,不破碎或有明显冲击斑痕。 (2)抗高速粒子冲击性能:面罩经发射速度为45m/s,直径为3mm的钢球冲击后,不破碎或有明显冲击斑痕。十五、抢险救援头盔 1、功能: 抢险救援头盔适用于消防员执行抢险救援作业时佩戴。抢险救援头盔一般不考虑耐热性能,而对头盔的冲击吸收性能、耐穿透性、电绝缘性、侧向刚性、下颏带拉伸强度等性能的要求则与消防头盔相同。 2、构成 抢险救援头盔的结构与消防头盔相似,由帽壳、佩戴装置、面罩、披肩和下颏带等主要部件组成。其结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帽壳分为无帽沿型或有帽沿型。顶部设计成无筋或有筋结构,并可设计安装通信、照明等配件的结构,帽壳颜色采用浅色或醒目色; (2)头盔佩戴装置中帽托和缓冲层形状适体,帽箍能灵活方便地调节大小,接触头前额的部分具有透气、吸汗功能,佩戴舒适; (3)面罩颜色为无色或浅色透明,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和刚性的耐热材料注塑制成; (4)披肩为装卸式,采用具有阻燃防水性能的纤维织物缝制而成; (5)下颏带可以灵活方便地调节长短,保证佩戴头盔稳定舒适,解脱方便。技术性能参数: 1. 冲击吸收性能 5kg钢锤自1m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头盔,头模所受冲击力的最大值不大于3780n。 2. 耐穿透性能 3kg钢锥自1m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头盔,钢锥不能触及头模。 3. 阻燃性能 火焰燃烧帽壳15s,火源离开帽壳后,帽壳火焰在5s内自熄。 4. 热稳定性能 在温度为1805条件下,经5min后,救援头盔边沿无明显变形;硬质附件须保持功能完好;反光材料表面无炭化、脱落现象。 5. 电绝缘性能 交流电2200v,耐压1min,帽壳泄漏电流不大于3ma。 6. 侧向刚性 帽壳侧向加压430n,帽壳最大变形不超过40mm,卸载后变形不大于15mm。 7. 下颏带抗拉强度 下颏带受450n5n拉力,不发生断裂、滑脱,延伸长度不大于20mm。 8. 质量 救援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