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 作者姓名: 学 号: 08201050108 专业班级: 08测绘(一)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2-6-5 摘要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像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在航空摄影测量学方面,地形图的成图方法已从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发展到目前的数字摄影测量。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先对本地区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将采用d级和e级静态gps测量方法,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其次、通过飞机用航摄仪对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得该地区的航空摄影像片,然后通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加密软件在室内进行像片控制点的加密,如果出现漏测和未能识别的地物和地貌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补测;最后按照图式、规范的规定对采集的矢量数据进行编辑成正式地形图成果。最后上交整个过程中每一步的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abstract 窗体顶端digital photogrammetry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easurement based on digital imaging and photography, computer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image matching,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methods to extract the photo on the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information as digital expression the photogrammetry learn subdiscipline. aerial photography, surveying, mapping of the topographic map from analog photogrammetry, analytical photography measurements to the current digital photogrammetry. the design of the main elements are: first horizontal control measurements in this region, will use the d and e static gps measurement methods, elevation control measure fourth-leveling. followed by the aircraft the aerial survey area aerial photography, aerial photography photo for the region, and then by full digital photogrammetry the system and encryption software in the indoor photo control point encryption, if there is leakage measurement and failed to identify the surface features and landscapes must be necessary and supplementary; compiled into the official topographic maps of the outcome of vector data col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schema, norms. finally, to hand over the whole process every step of the raw data and results data.keywords:digital photogrammetry aerial photographic survey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目录1 概述11.1 测区基本概况11.2主要工作内容21.3执行技术标准31.4成图规格及主要技术规定42 平面控制测量62.1 gps控制测量62.2 控制点的观测与计算73 高程控制测量103.1 观测技术要求103.2四等水准测量要点103.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103.4 计算要求114 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测绘124.1 航空摄影124.2 像片控制测量134.3 空三加密154.4 dom的制作164.5 航测内业数据采集184.6 外业调绘204.7 地形图编辑225. 数字高程模型245.1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获取245.2数字高程模型生成246 质量保证措施257上交成果资料268 参考文献及资料27附录:281 概述1.1 测区基本概况长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东经11652-11726、北纬3155-3237。东与定远县、肥东县接壤,北与淮南市交界,西与寿县、肥西县毗连,南与合肥市庐阳区、新站综合开发实验区为邻。总面积1938平方千米。 全县辖9个镇、6个乡:水湖镇、庄墓镇、杨庙镇、吴山镇、岗集镇、双墩镇、下塘镇、朱巷镇、罗塘乡、义井乡、陶楼乡、造甲乡、杜集乡、左店乡,以及1个省级开发区(双凤开发区)和一个新区(合肥北城新区)。地处江淮丘陵北缘,地势东、南部稍高,西部较低,平均海拔50米。西部的瓦埠湖畔和东北部的高塘湖畔属淮河滩地平原。横贯县境中南部的江淮分水岭将全县分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南水入江,北水归淮。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4天。由于是丘陵地带,地势和天气比较适合航空摄影测量。图1 长丰县航摄范围示意图1.2主要工作内容 1、d、e级gps控制测量; 2、四等水准测量; 3、 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4、 11000航测数字高程模型测量;1.3执行技术标准表1 技术依据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19294-2003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51:500、1:1000、1:2000航测内业规范gb7930-87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gb/t18316-20017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9国家测绘局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试行)10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11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17941.12000121:500、1:1000、1:2000航测外业规范gb7931-8713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14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1831520011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8049318乙方技术设计书(经甲方批准)1.4成图规格及主要技术规定1.4.1 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按3分带,1:1000地形图可视需要而采用地方中央子午线。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原、微丘区、重丘、山区基本等高距为1米。1.4.2成图比例尺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1000。1.4.3 主要精度指标1.4.3.1平面控制此次平面控制测量将采用gps d、e及测量,d级为测区首级平面控制网,e级为次级平面控制网,d级gps网平均长度以35km为宜,e级gps网每平米公里12个埋石点为宜。d级gps点必通视,e级gps要成对通视。具体精度要求如下表:级别相邻点基线分量中误差相邻点间平均距离km水平分量/mm垂直分量/mmd20403-5e204031.4.3.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将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由于本测区地形复杂,可能四等水准实测有难度。故:四等水准可布设成结点网、附和水准路线、特殊情况下可布设成水准支线或使用gps网高程拟合方法。具体精度如下表:四等水准各精度要求水准附和路线或环线长度80km结点点距离30km支线长度20km每公里中误差10mm1.4.3.3地形测图1.平面位置精度如下表:地形图比例尺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10000.6m0.8m2高程精度如下表:1:1000地形图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注记点0.3m0.5m0.7m1.5m等高线0.5m0.7m1.0m2.0m注:特殊困难地区可放宽至1.5倍。2 平面控制测量2.1 gps控制测量2.1.1选点1、观测站(即接收天线安置点)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以避免其周围磁场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接收机天线与其距离一般不得小于200m;2、观测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3、观测站应设在易于安置接收设备的地方,且视野开阔。在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一般应大于1015,以减弱对流层折射的影响;4、观测站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并且便于用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5、对于基线较长的gps网,还应考虑观测站附近具有良好的通讯设施(电话与电报、邮电)和电力供应,以供观测站之间的联络和设备用电;6、点位选定后(包括方位点),均应按规定绘制点位注记,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点位及点位略图,点位的交通情况以及选点情况等。2.1.2埋石所有gps控制点按“摄影测量规范”要求制作,标石埋设时应高出地面2-4cm,不得超过;点位标石应埋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漆注记点名;点位选在道路铺面上或山区固定、坚硬岩石上时,可以用直径不小于12mm、长度不小于15cm顶端带有“十”字中心标志的特制钢钉代替。所有gps点都要求绘制点之记。点之记的栓距一般应有三个方向,距离在50米以内的应量取至0.01米;大于50米时,量至0.1米;无固定地物时,可只绘略图,不量栓距。点位说明栏内应注意说明该点座落在市(县)、乡、村的名称及大体位置。在实地标注栓距和点号时,应书写正规。2.2 控制点的观测与计算2.2.1 一般规定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测量方法进行。测区联测至少3个以上三等(或gps网c级以上)的国家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联测高等级控制点的坐标系统为1980西安坐标系;已知控制点力求均匀分布,尽量保证在本项目起点处与终点处及线位中间处与国家高等级控制点联测。 2、采用gps网平差软件进行平差。2.2.2 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1、接收机的检验:gps测量使用双频接收机,施测前gps接收机要进行一般检视和通电检验。gps控制点的精度应不低于“gps测量规范”中各级gps点的精度,gps测量中四等控制测量固定误差应小于5mm ,比例误差系数应小于3mm/km,一级控制测量固定误差应小于10mm,比例误差系数应小于3mm/km。基线测量中误差应小于下列公式计算的标准差。计算gps测量大地高差的精度时,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可放宽至2倍。 = 式中:标准差(mm); 固定误差(mm); 比例误差系数(mmkm); 基线长度(km)。2.2.3、观测技术要求1、gps观测的技术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观测记录表格见附录b。等 级项 目 四 等一 级卫星高度角()1515时段长度静态(min)6045快速静态(min)2015平均重复设站数(次/每点)1.61.4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个)44数据采样率(s)3030gdop662.2.5 计算要求1、当网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时,应计算闭合差,考虑起算数据误差的影响,当检查数据不合格时,应对成果全面分析,另选已知点或对其中部分成果进行重测或补测。四等、一级平面控制测量计算采用严密平差法。2 平差后提供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最若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测角中误差,附(闭)合导线提供角度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等精度数据。3 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检查网内gps网的内符合精度。无约束平差合格后,进行二维约束平差。gps测量计算进行下列检查并提交相应资料:1) 同一时段观测数值的数据剔除率不宜大于10%。2) 重复基线测量的差值满足下面公式规定: 2 式中:重复基线测量差值(mm); 标准差(mm)。3) 各级gps网同步环闭合差符合下面公式规定: 、 式中:环或附合路线边数; 标准差(mm)。4) 各级gps网异步环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符合下面公式规定: 、 2式中:环或附合路线边数; 标准差(mm)。5)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满足下面公式规定:、式中: 标准差(mm)。6)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粗差剔除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满足下面公式规定: 、式中: 标准差(mm)。3 高程控制测量3.1 观测技术要求水准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测量等级仪器类型水准尺类型视线长(m)前后视较差(m)前后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m)基辅面读数差 (mm)基辅面高差较差(mm)四等ds3双面1005100.23.05.03.2四等水准测量要点1) 水准尺四等水准测量时使用双面水准尺,每次观测时使用两把尺子,称为一对,每根水准尺一面为红色,一面为黑色。一对水准尺的黑面尺底刻画都是零,而红面尺一根尺底刻画为4.787m(即k1=4.787,可将此尺编号为1号尺),另一根尺底刻画为4.687m(即k2=4.687,可将此尺编号为2号)。无论往返测,可先将1号尺作为第一个后视的起点。使用时1,2号尺不能随便换位;使用前要仔细认真观察水准尺的刻画。2) 尺垫 1、尺垫要踩实,当没读完后视时,尺垫不能动。 2、已知点和待求点上不能放尺垫。3) 技术要求 1、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即水准尺到水准尺距离不能超过100m。 2、每测站前后视距差不能超过5米 3、每站累计视距差不能超过10米 4、视线高于地面0.2m 5、同一尺黑面、红面读数差不超过3毫米 6、每测站黑面、红面所测高差的较差不超过5毫米。3.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1) 一站观测顺序 在测站上安置水准仪,后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视距丝读数,记入表7-12中(1)、(2)位置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我们使用的是自动安平的水准仪,只要按下安平按钮,若十字丝晃动,说明补偿器正常就可以了),用中丝读数,记入表7-12中(3)位置 前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视距丝读数,记入表7-12中(4)、(5)位置; 用中丝读数,记入表7-12中(6)位置 前视水准尺红面,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我们使用的是自动安平的水准仪,只要按下安平按钮,若十字丝晃动,说明补偿器正常就可以了)用中丝读数,记入表7-12中(7)位置 后视水准尺红面,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用中丝读数(我们使用的是自动安平的水准仪,只要按下安平按钮,若十字丝晃动,说明补偿器正常就可以了),记入表7-12中(8)位置。以上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 2) 一站计算与检核(每站测完8个数据后,马上就算,某项不合格马上调整重测) 视距计算与检核后视距离(9)= (1)-(2)x100 ;(绝对值乘100) 前视距离(10)= (4)-(5)x100;(绝对值乘100) 计算前、后视距差(11): (11)=(9)-(10) 四等水准,(11)不超过5m。计算前、后视视距累积差(12): (12)=上站(12)+本站(11) 四等水准,(12)不超过10m。 水准尺读数检核同一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 (13)=(6)+k-(7) (14)=(3)+k-(8) k为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本例,106尺的k=4787mm(相当于我们说的1尺的k1),107尺的k=4687mm(相当于我们说的2尺的k2)三等水准,(13)、(14)不超过2mm;四等水准,(13)、(14)不超过3mm。 高差计算与检核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一站高差:黑面高差(15)=(3)-(6) 红面高差(16)=(8)-(7)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0.1=(14)-(13) 对于三等水准,(17)不超过3mm,对于四等水准,(17)不超过5mm。红、黑面高差之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 (18)= (15)+(16)/2 3.4 计算要求四等水准测量数据处理结果精度指标如下表: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20k测段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14k附和线或环线闭合差20k注:k表示路线或测段长度,单位为km。采用南方平差易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平差结果应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指标,即每千米测量的高程中误差小于等于10.0mm。4 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本次航摄成图的作业流程如下图所示:航空摄影外业调绘、房檐改正、高程测量等航空摄影像片控制测量空三加密dom制作内业地形图数据采集1:1000地形图数据编辑成果整理、检查、验收、交付建立数字高程模型4.1 航空摄影4.1.1 摄影航高和比例尺本次航摄比例尺分别为:1:10004.1.2质量控制与保障(1)航摄质量控制与保障1、像片重叠:航向重叠度一般不小于60%,个别最小不小于56%。旁向重叠度不小于30%,个别最小不小于13%。不能满足时应重摄。2、像片倾斜角:不大于2度。不能满足时应重摄。3、像片旋偏角:像片旋偏角不大于6。不能满足时应重摄。4、航线弯曲度:航线弯曲度不大于3%。不能满足时应重摄。5、航高保持:当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大于20m,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大于30m、或当同一分区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大于设计航高的5%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摄或补摄。6、测区、分区图廓覆盖保证:航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一条基线(2片)、旁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50%。不能满足时应重摄。(2)漏洞补摄:1、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相对漏洞和绝对漏洞应及时补摄。2、对不影响内业加密模型连接的相对漏洞,可直接在漏洞处补摄,补摄航线的长度应超出漏洞之外一条基线。(3)航摄成果的检查与提供1、航摄成果应按航摄质量的要求,对全部成果资料逐项进行认真检查,并详细填写有关记录。2、确认航摄成果合格后方可提供使用。4.2 像片控制测量为保证本次成图的精度,在1:1000航测成图作业过程中,本工程项目像片控制测量平地、微丘地采用综合法全野外布点方案,隔片布点。重丘、山地采用平高区域网布点的布设方案。具体为:航向不超过6条基线,旁向不超过2条航线,按照平高区域网布点要求在标准点位布设像控点。当只有一条航线时,按单航带布点,采用分段6点法布设。 4.2.1像控点的基本要求(1)点位要求1、像片控制点点位一般应尽量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度重叠范围内。两条航线不能共用时,则应分别布点。2、像片控制点的选取,其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当目标与其它像片条件矛盾时,着重考虑目标条件。(2)选点及刺点要求像控点目标应选刺在影像明显的线状地物交角(交角应在30150之间),小于实地0.2m的点状地物中心等处。高程急剧变化的斜坡不宜作为选刺点目标。当控制点刺在植被、高出地面或陡坎等地物边缘时,应量注其点位至地面的比高,比高量至0.olm,并说明点位刺在何处,高程测至何处,注记在像片背面。对野外像控点的选刺。像控点点位在选刺的同时,应以适当的临时标记于实地点位,以便进行外业检查。1、整饰要求像片平高控制点在像片正面用直径为7mm圆圈表示,其符号、点名、高程注记用红色。像片背面实地绘制刺点略图,说明刺点位置,刺点者、检查者及日期,略图大小为2cm2cm,符号大小与像片正面相同。2、编号要求 平高控制点一律采用航线号加点的顺序号前冠英文字母方法编号,平高点前冠p,如:p01001,即表示第一条航带的第一个像控点。4.2.2像片控制点的gps外业联测 (1)采用gps-快速静态进行像片控制点的联测,提供三维坐标。(2)平面控制点对最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的1/5;高程控制点对最近基础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基本的1/10.(3)观测要求:卫星截止高度角15;流动站观测卫星数5;卫星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6;采样间隔为10秒;基准站电台与流动站电台频率保持一致;流动站的对中杆必须扶正,圆气泡应居中。(4)刺点的位置应避免在高层建筑物的楼角,因为高层建筑物与地面的高差大,对gps高程精度的影响很大。平高点尽量刺在矮墙、低房、平地上,高程点、检查点刺在空旷的平地上,以便于观测和高程精度的提高。当点位选在高出或低于地面的地物上时,比高测量用钢尺,量至0.01米。所有的点位应避开高大的楼群,高压电线,发射塔,高大树木等对gps信号接收有影响的地方,点的位置还应有利于交通及人员和仪器设备的作业。 4.3 空三加密空中三角加密测量采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据观测,利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解算。通过空三加密过程,对于内业检核无误的外业像控成果,直接使用外业测量数据提供下工序使用,对于外业无法获得的像控成果,使用空三加密后的成果资料提供下工序使用,对于空三加密过程中发现的精度超限点位,在确认外业成果有误的的情况下,若像控点位于加密区内部,可以舍去。精度指标:a、影像上选点转位误差不超过0.06mm;b、像点坐标的量测采用一人单测切读两次取中数。两次读数之差,坐标x,y不大于0.05mm;左右视差和上下视差不大于0.03mm;自由图边应对测,对测的x,y,左右视差,上下视差不得超过0.06mm。c、相对定向:模型连接较差s0.06mz0.04m 式中:s:平面位置较差,单位:米; z:高程较差,单位:米; m:像片比例尺分母; f:摄影仪焦距,单位:毫米; b: 像片基线长度,单位:毫米。 残余上下视差q 标准点0.02mm 检查点0.03mmd、内定向精度:0.015mm;e:绝对定向: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及公共点的较差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 精度要求 数据类别地形类别平面(mm)高程(m)平坦地区基本定向点-多余控制点-公共点较差-丘陵地基本定向点-多余控制点-公共点较差-山地基本定向点0.400.26多余控制点0.700.40公共点较差1.100.70高山地基本定向点0.400.40多余控制点0.700.60公共点较差1.101.00计算过程中出现的超限和错误,应认真分析、然后正确计算出正确结果。4.4 dom的制作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对经过空三加密的航摄数据进行立体建模,对模型进行相关匹配和编辑,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dem对数字影像进行逐象元的几何纠正,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对数字正射影像进行影像调色、影像拼接、影像切割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1、正射影像图的规格和精度1:1000dom:地面分辨率为0.5m,即像元尺寸为0.125mm;平面采用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度;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dem格网点间距为5m;对影像扫描的要求:根据测区摄影色彩情况设置扫描参数,底片扫描分辨率不得低于0.025mm。扫描数据成果质量要求影像清晰、色彩逼真、框标完整,无明显的拼接痕迹,影像镶嵌几何接边不出现重影或模糊,反差适中;数据采用无压缩tiff格式,附加信息文件无错漏;技术指标及要求参照ch/t1009-20011:1000、1:5000数字正射影像图2、定向建模(1) 内定向:所有像片的内定向精度均在限差内,无超限现象。(2) 相对定向:对于匹配点数少,且有坏点、缺点情况的模型,采用先人工找点再自动找点的方法,使相对定向点数保持在40200之间,满足精度要求。对于影像信息丰富的模型,采用自动找点进行相对定向,然后剔除粗差点。(3) 绝对定向:绝对定向采用直接空三导入的方法。测区内若有个别点出现粗差,在作业过程中应将其删除,使每幅图的绝对定向都满足精度要求。3、模型编辑测区内对各立体模型的视差曲线严格切准地面进行编辑。对水面、桥、渠等特殊地物进行特殊的编辑。大面积跨图幅的静水面,对涉及的模型均给定值,保证水面dem高度保持一致。高架桥、高架铁路、高架公路根据具体情况对其抬高或置平,保证dom影像不变形。4、dom生成与镶嵌利用拼接的dem对数字影像进行几何纠正,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dom)。dom生成以后,需对dom进行接边。dom接边中高大建筑物的投影差带来的接边倒影,可采用调换左右片生成的正射影像进行贴补,还可利用外扩100米的dom同名影像进行贴补,使高层建筑物达到了无缝接边。4.5 航测内业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使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据采集。按全要素地形图测绘要求采集地形图要素,采集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点状地物采集点应在地物的定位点上, 偏差不超过图上0.1mm, 线状地物采集线在地物的中心线上, 偏差不超过图上0.1mm,为保证此项精度,作业人员必须在一定的模型比例尺下作业,模型放大倍数必须要有所保证,以能判清点位为准。2.数据采集必须按内业立体模型上定位,外业最终定性的原则进行采集。必须坚持“看不清不绘、看不到不绘”的原则,以保证数据精度。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减少断缺,避免遗漏、移位。3.内业采集过程必须做到采集与编辑结合作业,使完成的采集成果除不能定性的因素除外,应基本上与该要素的最终表示效果一致,基本上不给下工序遗留多余的工作量,能在本工序完成的内容一定要在本工序完成,这样,有利于保证外业的调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保证整个产品的质量。4.内业采集的数据在外业调绘前,应进行一定程度的编辑,标注图号、作业人员、检查员、结合图等内容。5、居民地不同层数、不同结构的房屋应详细表示,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都应采集分割线,对屋顶上的楼梯间、水箱、卫星接收天线、烟囱以及临时性的建筑物不采集。宽度在1m以下的次要巷道不表示,房屋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可取直表示,围墙按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居民地内散树不采集。通过居民地的主要道路连通表示。6、各类电力线、通讯线杆准确采集杆位。采集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时,应以测标中心切准轮廓线或拐点连线;采集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时,应以测标中心切准基点、结点、定位线。对模型不清楚,无法准确定位时,不能采集。7、河流、水库、池塘的水涯线以摄影时的影像为准,当水涯线与上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0mm时,水涯线绘于岸边上。双线沟渠按上沿线采集,小于1.0m 时按单线采集。8、道路、河流、水渠、堤、垄等线状地物宽度小于1.0m按单线采集,大于1.0m依比例尺采集,当道路宽度误差在1m 以内的取平均宽度按平行线表示,反之按实际位置表示,道路采集时,根据建数模需要采集路基边缘线、坡脚线。9、坎、坡、堤、垄比高在0.5m以上的均应表示,其上下边线均应采集,下边线图层按中文“坡脚线”设置,图上间距大于2mm的按斜坡符号表示,坡脚线成图图面上一律不表示。所有比高测注至 0.1m,当图上坎、坡密集时,间距 34cm注一个比高。堤顶宽度小于1m或堤基底宽小于4m时以垄的符号表示。冲沟宽度小于1m时用单线表示,大于1m用双线,大于10m时需加绘沟底等高线。10、高程点图上每格网内均匀分布16个左右,应以能表示地形变化特征为主。首选明显的地物点、独立地物、地形点及一、二类方位物,如水塔、烟囱、桥梁、道路中心和交叉点、建筑物基脚、坎、坡、堤、垄、土堆上下边线处等,尤其是道路、土堤、干沟、河流等线状地物图上每1015cm应测注一处高程点;土堆(山包)顶部和坑穴(凹地)底部均应测注高程点;土堆和坑穴面积较大时应以符号配合等高线表示;高程点应切读两次,且读数较差一般不大于0.2m,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11、各类符号如水井、坟地、独立坟、面状植被详细采集,坟地标注坟包个数。12、能够内业定性的要素必须使用相应的要素编码表示。判读定性的植被要进行直接配置逻辑上具有相互关系的要素,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采集顺序的合理,以减少要素的丢漏和逻辑关系的错误。13、山地可以由内业采集高程点和等高线,高程点应注意首先表示在地形特征变换处及地物特征点位处,例如:道路交叉点、点状地物、坎上坎下等处,等高线采集过程中,要对精度较差的部分进行及时修测或重新采集。14、有方向的线状符号采集时,配置符号应在数字化方向的左侧。平原地区较大面积乱掘地按摄影时情况用坎、坡、等高线、高程注记点合理表示。15、像对间等高线高程接边差应小于0.4m,当等高线图上距离密集时按地物接边精度执行,地物平面接边精度一般应小于0.8m,地物和等高线接边差应在限差内通过配赋完全对接,超限时应查明原因正确处理。16、作业员每测完一个像对,应先进行自查,经检查员验收直至修改合格后方可提供用于编辑的数据。航测内业初编的线划图(俗称哑图)采集完成后,分幅打印出图,提供至外业作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测绘。4.6 外业调绘外业调绘方法原则上利用哑图进行实地调查测绘,主要工作为内业采集数学精度的检测、地物补测、房檐改正、碎部高程测量、地理名称调绘和其它地物地貌的调绘、补绘等。调绘图件需标识调绘人员、检查员、调绘日期。由于该过程处于立体测图与数据编辑的中间环节,所以该过程人员在进行作业时,除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和图式要求实施外,亦应学习了解立体测图及数据编辑等章节的内容,以便内、外业衔接合理,更好地保证整个项目的作业质量。地物的修、补测主要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测量的方法。即使外业修、补测时采集了地物要素数据,外业人员亦应在调绘图上明确表示地物的相关位置。航摄后拆除的建筑物,或虽有影像但可不表示的地物应在图上用红色“”划去,范围较大时应加说明。水涯线的调绘宜以摄影时的影像为准,池塘、水渠等应以坎边为准。被阴影遮盖的及其它内业难以判读的地物,应外业量注有关数据。地形方面的调绘应系统地对地物、地貌要素进行,做到图面清晰易懂,综合取舍合理。1.数学精度检测外业调绘开始时,必须首先对内业采集的数据进行野外精度检查,包括平面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的检查。外业进行精度检查的图幅抽样比例为10%,每幅图各项检查指标不少于10个数据,抽样图幅和抽样检查点应分布均匀,所有检查数据必须保存记录。使用的仪器为:全站仪、皮尺、gps-rtk等,确保调绘工作在合格的哑图上进行。对于超限的产品要分析原因,并由内业消除不合格因素产生的影响。2.地物修、补测地物补测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个别地物用极坐标法测绘困难的,可用其他解析法测量。采用极坐标方法测绘的地物,应由外业人员在cad平台上连线形成dwg文件。修、补测时的图根控制测量可使用gps rtk作业方法根据修、补测区域需要布设图根点,也可采用适宜的像控点作为图根点。对于需成片或成系统需补测的区域可以已布设的四等点为起算数据布设图根点,图根点相关精度要求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相关条款执行,图根点可根据测区的实际需要命名,但命名需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便查找,且点名不能重复。3.碎部高程测量碎部高程测量可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野外实测。野外碎部高程测量的起算数据应为图根以上高程精度,可采用图根水准。4.外业调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居民地连片居民地调绘范围和名称;独立房屋需逐一调绘,加注建筑材料,二层以上房屋调绘须注层数。对于在地面以下的按地下室用如-1表示。对于依崖坎而建的房屋,按其能看见的最大层数表示。妥善处理围墙与房(檐)的关系。房檐宽度应在实地量取改正数。(2)交通及附属设施测区内交通设施:铁路、公路、其它道路均是调绘的重点,需按图式要求表示。(3)管线及附属设施输电线、配电线、通讯线等走向、起讫点要逐一交代清楚,为了便于内业编辑,外业调绘时要连线(内业编辑不连线,只标走向),架空管道及地面上检修井鉴别、污水篦子、消火栓等要调绘清楚。(4)水系及附属设施河流、湖泊、池塘的水涯线以摄影时为准。水渠要标明流向,特别要注意旱地的水井、泵房等的表示。河流、水渠及干沟图上宽度大于1mm用双线表示,小于1mm用单线表示。(5)地貌及植被对乱掘地可不调绘具体内容,以内业测绘为准。外业应调绘植被的种类及范围并配置符号,园地、经济类作物需调绘作物名称,按图式有关要求配以文字注记表示。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置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6)注记注记是地形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对各种名称注明注记,准确注出。调绘时名称不能随意简化,要按习惯简化名称调注。注记的排列形式按图示要求标注。(7)境界:县以上境界实地调查。(8)其它 对航内的差、错、漏,外业调绘能处理的一定要处理清楚。对航摄漏、新增地物、地貌要实测补绘。对于施工区域地物以调绘当时建设现状为准。5 、像片调绘注意的几个事项(1)、调绘片的划分不分割重要工业设施和密集居民地,不顺延线状地物和压盖点状地物。(2)、相邻图幅之间认真接边,不一致的地方作业员协商解决,重大问题(如村名、地下管线、境界等)必须到现场解决。(3)、符号的使用符合地形图图式的规定,不使用不规范的符号和语言。4.7 地形图编辑1、按照地形图图式的规定和样图标准、国标分类与代码,对测图提供的图幅数据进行修编和调整,经线型解释、符号填充、文字注记、图外整饰、图幅接边完成地形图编辑,经自查自校,回放纸图和提供数据交检查员进行检查,经修改直至满足成图要求。2、成图数据格式dwg,图幅文件命名与图号一致。3、成图规格:以分幅提供的图廓点坐标为依据绘制图廓,图外整饰规格以图式样图为准。4、各类要素线粗与图上基本线划宽 “ 0.15mm ” 一致的,按“0”线宽编辑,大于图上“ 0.15mm ” 线划宽度的按图式规定线宽编辑。图上基本点大0.3 mm。图上不应相交的符号间距离不能小于 0.3 mm 。应相交的成图要素数据要实交表示。薄膜图按图式规格打印成图。5、地物、地貌间相互关系参照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符号配合示例编辑,彩色成图,所有成图内容应满足色层正确,线型完整,相互关系合理,不同符号间不互相压盖,高程点图面放置有困难时可采用遮盖方式,不得以全选方式处理。6、凡外业提供有测量坐标的各类外业测量点应按坐标生成图上点位,按图式规格表示。7、除能明显判定的不规则房屋外,房屋均应作正交处理。二层以上房屋注记层次。8、电力线连通表示,遇稠密居民地时可间断表示,但连线走向应表示清楚。9、等高线编辑应满足图面光滑自然,等高线赋相应高程值。10、双线表示的水渠、大车路、乡村路图上不等宽的地方可取平均宽度表示。凡外业测量有宽度的符号按外业提供的尺寸编辑。11、坟地能独立表示的逐个表示,面积较大时按测量范围散列配置,按外业调绘标注坟头个数。12、植被以符号填充表示,当图上面积大于5cm5cm时间距放宽一倍。13、所有图幅应在测图已接边的基础上严格细接,接边时凡直线表示的地物接边后仍应保持直线特征,其它要素接边后应满足相互关系合理。14、图内所有文字、符号、数字注记应与下图廓线垂直。图内左上角标注统一制作的坐标北符号。15、检查验收:各级检查人员应对所有成图内容作100%的检查,直至修改合格,满足成图要求。室级应及时检查作业员第一幅图的图面和数据,以便发现和处理认识不一致的问题。编辑好的地形图以dwg格式的图形文件存放在指定目录下,并作好备份。5. 数字高程模型 建立数字高程模型首先按照一定的数据采集方法,在测区内采集一定数量的离散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这些控制点为网络框架,用某种数学模型拟合,内插大量的高程点,以便获得符合要求的dem.具体步骤如下:5.1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获取1、由现有的地形图采集如格网读点法、数字化仪手扶 跟踪及扫描仪半自动采集然后通过内插生成dem等方法;2、由摄影测量方法采集根据航空或航天影像,通过摄影测量途径获取,如立体坐标仪观测及空三加密 法、解析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等等;3、野外实地测量例如用gps、全站仪 、野外测量等;4、由遥感系统直接测得。5.2数字高程模型生成 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数学方法拟合,内插大量高程点,以得到需要的dem。数据预处理包括:1、格式转换;2、坐标系统变换;3、数据编辑;4、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5、数据分块;6、子区边界的提取。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内插方法:1、移动曲面拟合法;2、线性内插;3、双线性多项式内插法;4、多面函数法dem内插。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存储:1、dem数据文件的存储;2、地形数据库;3、dem数据的压缩6 质量保证措施1、明确规定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2、人员培训。在作业前对参加本工程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本测区技术设计书,确保所有人员能掌握自己在本测区岗位上的技术要求;3、内业和外业开始时,检查员要检查使用仪器、设备是否检定有效期内,如果超出有效期,不能投入使用。定期检查仪器,使投入本工程的仪器始终处于良好地运行状态。检查员在检查质量时必须检查仪器的稳定性记录;4、开始的第一个控制点、第一条水准路线、第一个幅图等,第一的作业检查、总结必须要正确,举一反三。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措施,预防再发生,并推广先进的作业方法;5、建立各道工序自检互查和各级检查制度,配备的检查人员在每道工序跟踪检查,逐级进行过程把关,提高产品质量。每道工序均须进行100%的自检互查,成果资料合格后,然后交项目检查员进行全面地检查。成果合格后交给用户使用。7上交成果资料1、 gps测量观测手簿、四等水准观测数据。2 、 像片控制片、像片调绘片(采用航测法的)、内业空三加密资料。3 、 基础控制点平面、高程平差计算资料。4 、 基础控制点成果表及点之记,图根点成果表。5 、 基础控制点平面联测展开图。6 、测区11000地形图分幅图及图幅接合表。7 、 技术文件汇编(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仪器鉴定资料)。8 、11000地形图分幅图数据(dwg格式)及上述成果资料。8 参考文献及资料1、 黄世德编著 航空摄影测量学。 北京:测绘出版社,1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