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 2.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3.制定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4.对污染物的排放用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水和废水监测 1.怎样制订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 和采样点? 2.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 3.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 不同的保存方法。 4.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5.25时,Br2在 CCl4和水中的分配比为 29.0,试问:水溶液中的 Br2用等 体积的 CCl4萃取;水溶液中的 Br2用 1/2 体积 CCl4萃取;其萃取率各为 多少? 6.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质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 一实例。 7.现有四个水样,各取 100mL,分别用 0.0200mol/L(1/2H2SO4)滴定,结果 列于下表,试判断水样中各存在何种碱度?各为多少(以 CaCO3mg/L 表示) 。 滴定消耗 H2SO4溶液体积/mL 水样 以酚酞为指示剂(P)以甲基橙为指示剂(T) A10.0015.50 B14.0038.60 C8.208.40 D012.70 8.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怎 样消除干扰?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9.简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原理。 10. 简述 COD、BOD、TOD、TOC 的含意;对一种水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 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 11. 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种关系? 为什么? 12. 下表所列数据为某水样 BOD5测定结果,试计算每种稀释倍数水样的耗氧率 和 BOD5值。 NaS2O3标液用量/mL 编号稀释倍数取水样体积/mL NaS2O3标准溶液 浓度/(molL- 1) 当天五天 A501000.01259.164.33 B401000.01259.123.10 空白01000.01259.258.76 13. 比较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法三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 质的原理和优缺点。 第三章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 1.已知处于 100.30kPa、10状况下的空气中 SO2的浓度为 210-6(V/V) , 试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以 mg/m3为单位表示的浓度值。 2.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 效率? 3.已知某采样点的气温为 27,大气压力为 100.00kPa。用溶液吸收法采样 测定空气中 SO2日平均浓度,每隔 4h 采样一次,共采集 6 次,每次采集 30min,采样流量 0.5L/min。将 6 次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 50.00mL,取 10mL 测知含 SO22.5g,求该采样点空气在标准状况下 SO2日平均浓度。 4.简述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与甲醛缓冲溶液吸收-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SO2原理的异同之处。影响方法测定准确度 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 NOx 的原理。用简图示意怎样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测定 NO2、NO 和 NOx? 6.为什么室内要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醛?根据用色谱法测定 VOCS 流程,说明定量测定原理。 第四章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固体废物监测 1.什么是危险废物?其主要判别依据有哪些? 2.如何采集固体废物样品?采集后应怎样处理才能保存?为什么固体废物采 样量与粒度有关? 3.试述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其监测的重点? 4.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热值测定对其处置有何作用? 5.什么叫垃圾渗沥水?说明其主要来源和主要成分,为什么垃圾堆场年限不 同,渗沥水的产生量和水质也不同? 第五章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土壤质量监测 1.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哪几类?各类土壤的功能和保护目 标是什么? 2.土壤污染监测有哪几种布点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3.根据土壤污染监测目的,怎样确定采样深度?为什么需要多点采集混合土 样? 4.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芘污 染,试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 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 第六章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说明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依据;常用哪些水生生物作为群落法监测 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2.说明贝克生物指数法、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法评价水质优劣的原理有何不 同之处?各有何优缺点? 3.按照用鱼类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程序,简要说明其主要工作。 第七章第七章 噪声监测噪声监测 1.环境噪声有哪些? 2.什么叫计权声级?它在噪声测量中有何作用? 3.什么叫等效连续声级 Leq?什么叫噪声污染级 LNP? 4.三个声源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分别为 65dB、68dB 和 71dB,求同时作用于 这一点的总声压级为多少? 5.有一车间在 8 小时工作时间内,有 1 小时声压级为 80dB(A),2 小时为 85dB(A),2 小时为 90dB(A),3 小时为 95dB(A),问这种环境是否超过 8 小 时 90dB(A)的劳动防护卫生标准? 6.某城市全市白天平均等效声级为 55dB(A),夜间全市平均等效声级为 45dB(A),问全市昼夜平均等效声级为多少? 第九章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水样有何区别? 2.何谓准确度?何谓精密度?怎样表示?它们在监测质量管理中有何作用? 3.灵敏度、检测度和测定限有何不同? 4.试述监测误差产生原因及减少的办法。 5.测定某河流酚的含量如下: 0.060、0.104、0.116、0.136、0.146、0.190、0.222、0.344、0.066、0. 114、0.122、0.138、0.150、0.202、0.263。 求 :数值范围、 超标率(以地面水质量标准为依据) ;画频数分布图;求、x g、 s、CV;若 t=90%,求 。xx 6.分别位于某河流上、下游的两个实验室同时测定各自所在河段水中氟化物。 为此,用浓度为 100g/L 的标准液(单批标准差为 1.67g/L)分别测定, 得 1=94.34g/L,s1=1.81g/L,2=100.16g/L,s2=1.49g/L,若最 xx 大允许差为 5%的情况下,这两个实验室分析结果有否显著性差别? 7.用某浓度为 42mg/L 的质量控制水样,每天分析一次平行样,共获得 20 个 数据(吸光度 A)顺序为: 0.301、0.302、0.303、0.304、0.300、0.303、0.305、0.300、0.300、0. 312、0.308、0.304、0.305、0.313、0.308、0.309、0.313、0.306、0.31 2、0.309。试作控制图,并说明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如何使用此图。 8.浓度为 0.05mg/L 的铅标准液,每天分析平行样一次,连续 20 次,数值如 下: 吸光度(A)吸光度(A) 序号平行样 1# 平行样 2# xR 序号 平行样 1#平行样 2# xR 1 2 3 4 5 6 7 8 9 10 0.117 0.118 0.117 0.122 0.125 0.126 0.120 0.120 0.125 0.112 0.120 0.112 0.116 0.127 0.123 0.114 0.125 0.124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厂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重要考情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分析试题及答案
- 激光制造技术发展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矫正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考试的成果试题及答案
- 药物剂量调整讨论题试题及答案
- 激光检测与评估考题研究试题及答案
- 药学伦理与法规研究试题及答案
- 通信工程安全知识培训
- 中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范本
-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模版(2篇)
- 养老院消防预案和应急预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4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发展趋势
-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现代测试方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学中培训结业汇报
- 水利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面向双高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