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一一 实习目的实习目的1 二二 实习时间、地点实习时间、地点2 三三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2 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2 1.21.2 环境功能区划分环境功能区划分2 1.2.1 评价等级3 1.2.2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4 2.12.1 概况概况5 2.22.2 公用工程公用工程5 2.32.3工艺流程工艺流程5 2.42.4 污染分析污染分析5 2.4.2.1 污水6 2.4.2.2 大气污染6 2.4.2.3 噪声7 2.4.2.4 固体废物7 2.42.4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达标情况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达标情况7 4.14.1 监测布点监测布点9 4.2.1.1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10 4.1.2.2 单因子指数计算12 4.2.2.1 水环境监测数据14 4.2.2.2 单因子指数计算16 4.3.1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18 4.3.2 水环境现状评价18 5.2.15.2.1 大气影响预测及评价大气影响预测及评价20 5.2.25.2.2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0 5.2.3 声环境影响分析21 5.2.5 其他因素分析21 6.16.1 工程分析结论工程分析结论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22 6.26.2 现状评价结论现状评价结论22 6.36.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2 6.46.4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22 6.56.5 总体结论总体结论25 四四 实习总结实习总结25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 一一 实习目的实习目的 1. 通过实习巩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理论内容、 2. 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的锻炼,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 际。 3.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环境预测评价 4.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二 实习时间、地点实习时间、地点 1. 实习时间 2011 年 4 月 1 日至 5 日 2. 实习地点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原莱阳农学院莱阳校区) 三三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 1.1. 总论总论 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第 3 页 共 26 页 1.21.2 环境功能区划分环境功能区划分 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项目所在地区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表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 (单位:mg/m3) (GB3095-1996)二级标准 污染物名称小时均值日均值 SO20.50.15 TSP/0.3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表 2 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值 (单位:mg/l,pH 除 外) 污染物pHSSBOD5CODcr挥发酚DO硫化物 标准值6.58.51504200.00550.2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 类标准: 表 3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dB) 1.2.1 评价等级 1.2.1.1 大气 经初步工程分析, SO2Pmax=23.37%,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PM10 Pmax=10.61%,D10%污染源距场界最近距离,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大气环境 (HJ/T2.2-2008) ,本次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对 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述,同时监测环境空气现状。 表 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等级判据 一级 二级 三级 Pmax80%且 D10%5Km 除一、三级外其他 Pmax10%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1.2.1.2 地表水 经初步工程分析,该项目废水排放量约 612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pH、SS、CODcr、BOD5 等,污染物类型数为 2 类,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程度, 废水排入岘河。岘河流量为 10m3/s,流速为 0.1m/s。本项目外排废水中污染物 类型较少,且主要是非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岘河水质要求为类标准,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分级原则,据此确 定本次评价工作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表 5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划分等级污染物类型评价水质因子数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3 2 1 10 7 7 1.2.1.3 声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地为莱阳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对声环境评 价等级确定的规定二级标准:对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若其所在 功能区属于适用于 GB3096-2008 规定 1 类、2 类标准的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 明显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 3-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应按二级评价进 行工作。因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属新建项目,并且为声环境 1 类区,所以规定声环境 评价标准为二级。 第 5 页 共 26 页 1.2.2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根据以上确定的评价工作等级,本次评价工作的范围如下: 1.2.2.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范围为以烟囱为中心点,以为D10%半径的 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1.2.2.2 地表水环境:根据水导则要求,评价范围定为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 游 100m,下游 500m 及下游 1500m 之间的岘河河段。 1.2.2.3 声环境:为校区校界外 1 米处及可能受本项目噪声源影响的敏感点。 表 6 环境敏感目标 名称方位与厂界的距离(m)人数 干休所门诊部 中心医院 党委校 第二实验中学 W ES SW WSS 500 1000 500 600 * * * * 2.2.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 2.12.1 概况概况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占地 1000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18.65 万平方米,固 定资产总值3.26 亿元。聘任教师372名,其中博士27人,硕士237人,教授41人, 副教授72人,讲师129人;在校生6600人,其中本科生5227人,专科生1373人, 总人数为6878。年时数为年时数4800 h/a 2.22.2 公用工程公用工程 公用工程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采暖工程、供气工程、供电工程等。 2.32.3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1)教学流程:开学授课结课考试放假 (2)食堂食品加工流程:原料进货验收原料粗洗原料精洗和切配加 工制作配菜间存放发售 (3)食堂餐具洗消流程:餐具回收残存物清理清洗冲洗消毒保 存 2.42.4 污染分析污染分析 2.4.1 施工期污染分析 本项目主要为各类学校建筑及公建部分的建设。从现场踏勘的情况看建设 场地原大部分为林地、菜地。施工期存在挖、填方,若未处置好会引起较严重 的水土流失。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打桩、结构施工以及水泥、沙石、土 等建筑材料运输,对大气、声环境、水环境等影响较大。 (1)施工机械、施工车辆产生的废气,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将 对大气环境产生局部的、短期的影响; (2)施工机械、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将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局部的、短期的影 响; (3)施工期间,施工作业产生的各种施工废水由于污水管网等尚未建成,这 些施工废水的将就地排放。 (4)由于施工作业涉及部分的拆迁工作,因此施工期间将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若处置不当,将污染周围环境。 (5)在施工过程将造成地表植被、水体等的破坏,此外对植被类型的局部调 整的过程,可能导致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破坏原有植被生态群落。场地的施 工也会对动物产生迫近效应,影响鸟类的生活。 2.4.2 营运期污染分析 营运期主要环境要素为教师、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及各类科研活动所带 来的影响,如生活污水对接纳污水处理设施的影响、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食 堂油烟排放,以及绿化对区域景观影响。此外,由于本项目内设置了各类科研 楼及实验室,因此还需考虑其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2.4.2.1 污水 学校总人数为6000人,用水量按120L/人/天计,用水量为720m3/d,污水 排放量0.85的排水系数计,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612m3/d。 污染物估算:根据资料,污水CODCr含量为400mg/L,约89.4t/a; 污水氨 氮含量为30mg/L,约为6.70t/a;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一般经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CODCr为60mg/L,氨氮为3mg/L。 (受纳体岘 河有关参数:Q=10m3/s、u=0.1m/s、KCOD=1.2/d,K氨氮=1.0/d) 2.4.2.2 大气污染 表7 锅炉烟气计算结果 第 7 页 共 26 页 项目产生排放 0.88 3500 燃煤量 t/h 烟气量 万m3/a 烟尘量 t/a 烟尘浓度 mg/m3 烟尘排放速率 kg/h SO2量 t/a SO2浓度 mg/m3 SO2排放速率 kg/h 161 4750 45.7 1350 6.44 190 1.34 13.7 405 2.85 脱硫措施:干法(70%) 除尘措施:高效旋风除尘(96%) 2.4.2.3 噪声 此项目无强噪声源,噪声主要由汽车行驶及学生平时的交流产生,并无强 噪声。 2.4.2.4 固体废物 a生活垃圾 根据建设单位的建设内容主要为居住、酒店、办公及教育等。各地块内的 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按照目前我国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0.8- 1.5kg/人.日。因此,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4.89.0t/d。 b实验室废物 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中,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产生量尚不能确 定,需要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 2.42.4 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达标情况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达标情况 2.4.1 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达标情况 大气污染物的处理措施主要是干法脱硫(70%)与高效旋风除尘(96%) 。 2.5.2 水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达标情况 水环境污染物的处理措施主要为接触氧化,COD的去除率85%,氨氮的去除 率为90%。 3.3. 环境概况环境概况 3.13.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莱阳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因受胶东脊背地 形影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部、东部、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连 接的低山丘陵,属低山丘 主要河流为蚬河,此河属于五龙河水系中的上游支流,最终流入五龙河, 然后流入黄海丁字湾。 莱阳市地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 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 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 相对湿度7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96小时,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全市平均无 霜期173天。风玫瑰图如下: 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矿产种类多,分布广,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不 均匀分布于全市18个镇处中。已发现矿产38种,矿床、矿点、矿化点200余处。 探明储量的矿产有石墨、白云石、磷、硫铁矿、珍珠岩、膨润土、大理石、石 灰石、水泥用大理岩、高岭土、钾长石、沸石、矿泉水等13种。其中钾长石矿 探明储量73万吨,氧化钾含量高达14%左右,含铁量在0.07%左右,是全国质量 最好的钾长石矿;膨润土储量1067.31万吨,沸石储量1112.7万吨,均居省内第 二位。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09万米,可利用量2.951亿立方米,人均占 有量为328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619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302亿立方米。 3.23.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第 9 页 共 26 页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6%。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72亿元,增长3.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69亿元, 增长17.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18亿元,增长16.63%。三次产业比重 为16.949.433.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56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实现财政总收入6.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0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45亿元,比年初增加10.4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54.52亿元,比年初增加4.9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9.89 亿元,比年初增加9.98亿元。 莱阳市现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 87.5万人口,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5公里,莱潍、同三、烟青、 青威等7条国家和省级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 3.33.3 环境质量概况环境质量概况 莱阳主要的的污染物就是可吸入颗粒物。同时水质的COD以及石油类有不同 程度的超标现象。但是并没有其他较为严重的污染物超标现象。 4.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4.1 监测布点监测布点 4.1.1 大气监测布点 布置3个点:上风1个、下风2个 表8 大气检测布点 相对厂址 编号点位 方位距离km 功能意义 1# 化学楼 SSW280 全年主导风向上风向 2# 天水饭庄 NNE620 主导风向下风向 3# 水沐头村 NE750 主导风向下风向 4.1.2 地表水监测布点 布置3个: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表9 地表水检测布点 编号点位相对距离km功能意义 1# 排污口上游近处 0 背景断面 2# 排污口下游500 m 500 控制断面 3# 排污口下游1500 m 1500 削减断面 4.1.3 声环境监测布点 布置2个:东、西厂界 表10 声环境检测布点 编号点位功能意义 1# 西边界外1 m背景值 2# 东边界外1 m背景值 4.24.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 主要运用单因子指数,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 4.2.1 大气环境数据分析 4.2.1.1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 表 11 SO2浓度现状监测数据一览表 单位:mg/m3 小时平均监测时间 点位 日期 7:0010:0014:0020:00 小时均值 11.10.0150.0190.0160.024 0.0185 11.20.0190.0090.0090.020 0.01425 11.30.0120.0170.0220.009 0.015 11.40.0110.0160.0120.019 0.0145 1# 11.50.0230.0210.0100.016 0.0175 11.10.0140.0190.0080.021 0.0155 11.20.0110.0240.0120.009 0.014 11.30.0220.0170.0120.019 0.0175 11.40.0130.0250.0150.008 0.01525 2# 11.50.0250.0120.0170.021 0.01875 11.10.016ND0.0090.018 0.014333 3# 11.20.0190.0120.0210.017 0.01725 第 11 页 共 26 页 11.3ND0.0230.0100.014 0.015667 11.40.0090.0200.0100.018 0.01425 11.50.0110.0230.0140.022 0.0175 注:日均值为 24 h 连续监测的平均值,ND 为未检出。 表 12 NO2浓度现状监测数据一览表 单位:mg/m3 小时平均监测时间 点位 日期 7:0010:0014:0020:00 小时均值 11.10.0230.0170.0290.018 0.02175 11.20.0270.0160.0210.022 0.0215 11.30.0180.0160.0230.021 0.0195 11.40.0190.0170.0260.023 0.02125 1# 11.50.0170.0220.0180.025 0.0205 11.10.0160.0190.0220.017 0.0185 11.20.0240.0170.0210.028 0.0225 11.30.0160.0270.019ND 0.020667 11.40.0230.0250.0180.021 0.02175 2# 11.50.0170.0250.0220.020 0.021 11.10.021ND0.0250.017 0.021 11.20.0170.0160.0200.021 0.0185 11.30.0250.0170.0230.019 0.021 11.40.020ND0.0170.023 0.02 3# 11.50.0160.0230.0190.017 0.01875 注:日均值为 24 h 连续监测的平均值,ND 为未检出。 表 13 PM10、TSP 浓度现状监测数据一览表 单位:mg/m3 日均值 监测时间 点位 日期 PM10TSP 1#11.10.1250.227 11.20.1170.158 11.30.1360.216 11.40.1090.167 11.50.1160.194 11.10.0910.172 11.20.1070.183 11.30.1290.206 11.40.0850.153 2# 11.50.0830.127 11.10.0910.162 11.20.1170.190 11.30.1310.214 11.40.0760.145 3# 11.50.0980.188 注:日均值为 24 h 连续监测的平均值。 4.1.2.2 单因子指数计算 表14 SO2单因子指数 点位日期实测浓度(时均) mg/m3 评价标准mg/m3单因子指数 11.1 0.0185 0.7 0.026429 11.2 0.01425 0.7 0.020357 11.3 0.015 0.7 0.021429 11.4 0.0145 0.7 0.020714 1# 11.5 0.0175 0.7 0.025 11.1 0.0155 0.7 0.022143 11.2 0.014 0.7 0.02 11.3 0.0175 0.7 0.025 11.4 0.01525 0.7 0.021786 2# 11.5 0.01875 0.7 0.026786 第 13 页 共 26 页 11.1 0.014333 0.7 0.020476 11.2 0.01725 0.7 0.024643 11.3 0.015667 0.7 0.022381 11.4 0.01425 0.7 0.020357 3# 11.5 0.0175 0.7 0.025 表15 NO2单因子指数 点位日期实测浓度(日均) mg/m3 评价标准mg/m3单因子指数 11.1 0.02175 0.24 0.090625 11.2 0.0215 0.24 0.089583 11.3 0.0195 0.24 0.08125 11.4 0.02125 0.24 0.088542 1# 11.5 0.0205 0.24 0.085417 11.1 0.0185 0.24 0.077083 11.2 0.0225 0.24 0.09375 11.3 0.020667 0.24 0.086113 11.4 0.02175 0.24 0.090625 2# 11.5 0.021 0.24 0.0875 11.1 0.021 0.24 0.0875 11.2 0.0185 0.24 0.077083 11.3 0.021 0.24 0.0875 11.4 0.02 0.24 0.083333 3# 11.5 0.01875 0.24 0.078125 表16 PM10单因子指数 点位日期实测浓度(时均) mg/m3 评价标准mg/m3单因子指数 11.10.1250.75 0.166667 11.20.117 0.75 0.156 11.30.136 0.75 0.181333 11.40.109 0.75 0.145333 1# 11.50.116 0.75 0.154667 11.10.091 0.75 0.121333 11.20.107 0.75 0.142667 11.30.129 0.75 0.172 11.40.085 0.75 0.113333 2# 11.50.083 0.75 0.110667 11.10.091 0.75 0.121333 11.20.117 0.75 0.156 11.30.131 0.75 0.174667 11.40.076 0.75 0.101333 3# 11.50.098 0.75 0.130667 表17 TSP单因子指数 点位日期实测浓度(时均) mg/m3 评价标准mg/m3单因子指数 11.10.2271.5 0.151333 11.20.158 1.5 0.105333 11.30.216 1.5 0.144 11.40.167 1.5 0.111333 1# 11.50.194 1.5 0.129333 11.10.172 1.5 0.114667 11.20.183 1.5 0.122 11.30.206 1.5 0.137333 11.40.153 1.5 0.102 2# 11.50.127 1.5 0.084667 11.10.162 1.5 0.108 11.20.190 1.5 0.126667 第 15 页 共 26 页 11.30.214 1.5 0.142667 11.40.145 1.5 0.096667 3# 11.50.188 1.5 0.208889 4.2.2 水环境数据分析 4.2.2.1 水环境监测数据 表 18 地表水监测数据一览表 单位:mg/L(pH、粪大肠菌群除外) 点位项目11.1上午11.1下午11.2上午11.2下午平均值 pH 值 6.936.717.127.136.97 COD38.235.634.636.936.3 氨氮 1.250.980.750.820.95 SS2119231921 DO5.165.825.325.225.38 BOD56.596.536.677.146.73 石油类 0.070.090.080.070.08 挥发酚 0.0050.0040.0040.0040.004 六价铬 0.0190.0200.0190.0170.019 色度 1614141214 氰化物 NDNDNDNDND 硫化物 0.0270.0160.0190.0250.022 苯胺类 0.0060.0110.0080.0070.008 硝基苯类 NDNDNDNDND 1# 粪大肠菌群 963762762853835 pH 值 6.856.566.676.756.71 COD45.646.443.244.344.9 氨氮 1.091.291.652.121.54 SS1923262523 DO5.124.654.514.374.66 2# BOD57.638.358.278.058.08 石油类 0.110.140.130.170.14 挥发酚 0.0070.0070.0060.0070.007 六价铬 0.0270.0180.0250.0180.022 色度 1420202219 氰化物 NDNDNDNDND 硫化物 0.0210.0290.0180.0320.025 苯胺类 0.0040.0090.0040.0080.006 硝基苯类 NDNDNDNDND 粪大肠菌群 13121436137517181460 pH 值 6.546.996.856.646.76 COD40.742.841.841.941.8 氨氮 1.321.211.431.361.33 SS2618251922 DO4.955.034.944.974.97 BOD57.288.037.397.237.48 石油类 0.090.130.120.150.12 挥发酚 0.0050.0040.0040.0040.004 六价铬 0.0210.0220.0190.0240.022 色度 1614181817 氰化物 NDNDNDNDND 硫化物 0.0200.0190.0220.0250.022 苯胺类 0.0040.0090.0050.0060.006 硝基苯类 NDNDNDNDND 3# 粪大肠菌群 11301183113011271143 注:ND 为未检出。 4.2.2.2 单因子指数计算 表 19 地表水单因子指数 单位:mg/L(pH、粪大肠菌群除外) 点位项目时间实测值标准单因字数 第 17 页 共 26 页 pH 值 11.111.26.97690.07 COD11.111.236.3=50.076 BOD511.111.26.73=54.66 BOD511.111.28.08=54.65 BOD511.111.27.48=41.87 石油类 11.111.20.12=0.052.4 挥发酚 11.111.20.004=0.0050.8 六价铬 11.111.20.022=0.050.44 色度 11.111.217= 氰化物 11.111.2ND=0.2 硫化物 11.111.20.022=0.20.11 苯胺类 11.111.20.006=0.10.06 硝基苯类 11.111.2ND=0.017 3# 粪大肠菌群 11.111.21143 =10000个/L 0.1143 注:ND为未检出, 4.2.3 声环境数据分析 4.2.3.1 声环境监测数据 表 20 本底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dB(A) 编号监测点名称昼间夜间 1# 西边界外1 m 59.241.0 2# 东边界外 1 m 56.740.5 其他11 月 1 日,阴,风速 3.4 m/s 4.2.3.2 噪声污染指数 表 21 噪声污染指数 单位:dB(A) 编号监测点名称时间及检测值标准 NPI 1# 西边界外 1 m昼间 59.2 551.08 第 19 页 共 26 页 夜间 41.0 450.91 昼间 56.7 551.032# 东边界外 1 m 夜间 40.5 450.90 4.34.3 现状评价现状评价 4.3.1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环境大气监测的这几种污染物 SO2、NO2、PM10、TSP,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 现状质量良好。 4.3.2 水环境现状评价 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中,三个点位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在一号监测 点(背景断面)的监测数据分析中,COD、BOD5 以及石油类均有不同程度的超 标现象。分析原因如下: (1) 上游地区存在排污源 (2) 上游的排污源对排出污水没有进行严格的处理 应加强对上游地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上游的一些排污点进行检测,以及 加强对污水的处理。 在二号点位(控制断面) ,COD、BOD5、氨氮、石油类以及挥发酚都有不同 程度的超标现象。分析原因如下: (1) 排出污水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2) 污水的处理难度大 应当加强对排放污水的处理,争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管理。 在三号点位(削减断面) ,COD、BOD5、氨氮、石油类超标,还是应加强对 排放污水的处理力度,争取经过控制端面达标。 4.3.3 声环境现状评价 在对两个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两个点位的昼间噪声均超标, 但是并不是很严重,但是在其周围有较多的敏感目标,应当加强对昼间的噪声 的控制,坚实校园管理制度,严禁大声喧哗,控制造成强噪声的声源。 5.5.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5.1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1.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施工期大气主要污染因子为施工粉尘,而施工粉尘主要来自晴天 时挖掘土方、施工现场内运输车辆的行驶所产生的二次扬尘。扬尘点分散,源 高一般在 15m 以下,属无组织排放。有关资料表明,粉尘的扩散一般在呼吸层 进行。施工期间场地周围环境的 TSP 浓度会明显增加,粉尘将对周边产生较大 的影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粉尘排放。 5.1.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是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其 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流动性及噪声较高的特征。 施工机械噪声较高,施工噪声尤其是夜间的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 较大的,所以夜间不应施工或禁止使用高噪声源的设备,否则,会使周围环境 的噪声超标,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起居。 5.1.3 施工期的生活污染源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生活污染源来自建筑基地的施工人员,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固体废 物,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可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加以控制。 5.1.4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拆除旧建筑物产生的残砖、断 瓦,各类建筑材料碎片、废水泥、混凝土粗细骨料残余、水电设施安装材料残 余物及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各种垃圾等,其产生量很难确定。这些固体废物若处 置不当对堆放场地周围容易引起扬尘等环境问题,且影响周围景观,因此建设 单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建议施工单位对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堆放,以便管理。可用于回 填的固废可就地处置,对于不适于回填的固废应随时外运,运往城管部门指定 的场所处置。 5.1.5 施工期对交通的影响 施工期间,现场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等固废需要运出,同时有大量的建筑 材料需要运入,运输车辆将会对城市的交通带来一定影响。建设单位、施工单 位应会同交通部门定制合理的运输路线和时间表,尽量避开繁忙道路和交通高 峰时段,以缓解施工期对项目周边区域交通带来的影响。另外建设单位应与运 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 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的情况。采取上述措施后,将会有效地减轻施工期对交通 的影响。 第 21 页 共 26 页 总之,项目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上述影响,均为可逆的、短期的,项目建 成后,影响即自行消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切实落实对施 工产生的扬尘、噪声、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将得到 有效控制。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5.2.15.2.1 大气影响预测及评价大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根据 SCREEN3 估算预测模式进行对 SO2、PM10进行估算,得到两种污染物的 贡献值为 35.06g/m3 和 4.774g/m3。 (主要计算结果见附表) 5.2.1.1 根据叠加值进行预测 污染物名称现状值贡献值叠加值标准值单因子指数是否超标 SO20.0160.0350.0510.70.073 否 PM100.10740.00480.11220.750.1496 否 5.2.1.2 大气评论结果 通过用 SCREEN3 估算预测模式进行对 SO2、PM10进行估算,以及通过用单因 子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 SO2、PM10均没有超标现象。 5.2.25.2.2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2.2.1 选择预测因子与预测模型 预测因子:COD、氨氮 预测模型:零维模型(C=(CPQP+CHQH)/(QP+QH)) 一维水质模型(C=C0exp(-kx/ux) ) 5.2.2.2 根据预测模式预测削减断面和控制断面的水质 根据零维模型和一维水质模型的计算,得到以下结果: 控制断面:COD:C0=36.31 mg/L;C=33.84 mg/L 氨氮:C0=0.95 mg/L;C=0.94 mg/L 削减断面: COD:C0=36.31 mg/L;C=29.48mg/L 氨氮:C0=0.95 mg/L;C=0.80 mg/L 5.2.2.3 判断是够超标 点位污染物实际值标准值单因子指数是否超标 2#(控制断 COD33.84201.692 是 面)氨氮 0.941.00.94 否 COD29.48201.474 是3#(削减断 面)氨氮 0.801.00.80 否 5.2.2.4 水环境评价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在控制断面与削减断面的 COD 均超标,且超标幅度较大, 但是氨氮在标准范围之内。 5.2.3 声环境影响分析 在对两个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两个点位的昼间噪声均超标, 但是并不是很严重,但是在其周围有较多的敏感目标,应当加强对昼间的噪声 的控制,坚实校园管理制度,严禁大声喧哗,控制造成强噪声的声源。 5.2.4 固废处理处置分析 根据对固废的处理,主要是经过垃圾车进行收集,然后到达中转站,然后 运到莱阳市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5.2.5 其他因素分析 对于生态方面,项目的建设将使林地、农田、园地景观变化现代科教园区景 观,自然半自然的农田生态系统变为完全的人工生态系统,减少绿地面积和植被 覆率,可能引起临时性的水土流失。项目建设期间将采取措施减小生态环境的破 坏 社会经济方面,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快 GDP 的增长,能够增强总 的消费量。 6 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措施与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措施与建议 6.16.1 工程分析结论工程分析结论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本工程的污染物中,在大气环境方面,通过对各种污染物的计算分析,能 够得到结论是各种污染物的达标情况良好,均没有超标现象。在水环境方面, 通过用各种数据分析,有部分污染物超标现象,比如 COD、氨氮、石油类、挥 发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在声环境的分析中,只有昼间的噪声有超 标现象,夜间的噪声并没有出现超表现。 6.26.2 现状评价结论现状评价结论 在对周围环境的现状调查时,大气环境的现状调查中,没有突出的问题, 第 23 页 共 26 页 也没有超标的现象。在对水环境的调查中,同时发现 COD、BOD5 以及石油类均 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应该加强对水环境的监管力度,应该加强对污水的处 理力度。在对声环境的调查中,还是昼间的噪声超标,应加强校园的管理制度。 6.36.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价中,效果比较好,并没 有出现任何超标的现象。但是在水环境的影响评价中,还是有一些污染物有超 标的现象,例如 COD、BOD5、氨氮、石油类以及挥发酚,还是有不同程度的超 标现象。应该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 6.46.4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6.4.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施工噪声影响较大,特别是夜间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尤为突出,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从声源、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以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遵循建筑施工噪声场界噪声标准 (GB12523-90) , 特别是严禁打桩机在夜间施工。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除工程必须,并取得环 保部门批准外,遵循有关施工场所的管理规定与制度,避免在夜间 22:0006:00 和中午 12:0014:00 人们休息睡眠时段内,进行施工噪声较 大的作业。 (2)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 施工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例如选液压机械取代燃油机械。同时在施工 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 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确保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处于良好 运转状态。 (3)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并 将其移至距离村民住宅等敏感点较远处,为保障居民区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强噪声设备至敏感点距离至少在 100m 以外,并对固定的机械设备采取入棚操作 的方式。 (4)采用声屏障措施:在施工场地周围有敏感点的地方设立临时声屏障;在施 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也应采用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合理安排施工平面布局,利用噪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 非噪声敏感建筑或其它实体障碍物(围墙、临时建(构)筑物、土坡、土堑等) 起声屏障作用。 (5)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混凝土搅拌机等噪声的影响。 (6)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 禁鸣。 (7)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 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8)施工过程中对孚中央村村民无疑将会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建设与施工单位 还应与施工场地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认真听取受扰居民的意见并 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减噪措施,同时让他们了解施工进度及已采取的降噪措施, 以取得大家的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助培训内容
- 桥梁冬季施工安全教育
- 度独家代理合同书:独家经营权授权
- 2024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中职部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企业数据共享与保密合同
- 货物运输居间合同范本
- 腔镜器械清洗规范
- 短期仓储租赁合同模板
- 岩石饱和与天然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试验作业指导书
-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 24所浙江高校三位一体线上面试真题汇总
- 治疗小儿遗尿九十九法
- 双流中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 无人机航拍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培训二
- 金陵十二钗判词欣赏
- 500吨每日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 耶路撒冷问题
- 《结业证书》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