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题 目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学生姓名邢可轩学 号030410112学 院自动化学院专 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 级0304101指导教师王晶 讲师二八年六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作者签名: 邢可轩 2008年6月7日 (学号):030410112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我国不同区域的差异比较摘 要在当代,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已经愈加明显。本文应用典型的c-d生产函数理论和索洛技术进步模型原理,对我国及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选取了全国以及浙江、福建、河北、广西四省区的统计数据,进行生产函数模型估计,计算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于计算出的不同贡献率,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区各要素的贡献作用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做了相关的政策研究,给出了促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c-d生产函数,索洛模型,区域差异a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growth-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istricts in our countryabstractnowadays, the eff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economic growth have already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ur countr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contribut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analytical production func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classic model of solow. by selecting authority data of the last years in the four provinces of zhejiang, fukien, hebei, guangxi and the whole country, we draw up to match a correspond of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and the model carries on a necessary examination and revise, taking into each year of the data to compute an one area in each province of and national each production factors contribution rate for economic growth.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tribution rate, this thesis analyzes different regions main factors of the reason of the creation and influence, and carries out a related policy research, gives some suggestion of strengt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to contribute a func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promote district economic harmony development and the whole economic good and then quick development.key words:technology progress; economic growth; c-d production function; solow model; district differenc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言1第一章 概 论21.1技术进步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21.1.1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121.1.2 索洛模型31.1.3 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模型31.1.4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31.2 技术进步研究的意义4第二章 技术进步研究的理论、指标与数据52.1 原理及指标因素分析1052.2 指标的选取62.3 指标数据的收集6第三章 我国19982006年技术进步模型的构建93.1 模型的建立93.1.1 模型参数的估算93.1.2估计模型的检验与修正103.1.3 模型参数估计的结果123.2 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13第四章 结果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154.1 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154.2 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154.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154.4 四省市的比较分析164.5 相关政策的研究16结束语18参 考 文 献19致 谢20iii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世界各国均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力图提高科技对本国的经济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越来越认识到科技水平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产生的贡献,认识到技术进步是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总体科技水平持续上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同世界发达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国内不同地域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必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有代表性的选取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相关数据,分别测算出技术进步对该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比对,并尝试给出增强技术进步对经济贡献作用、缩小地区间差异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一章 概 论本章中将重点介绍技术进步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从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等著名的生产函数模型,特别是后文将采用的索洛模型,并简要论述研究技术进步的相关意义。1.1技术进步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1.1.1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1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数学家柯布(charles 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aul dauglas)为了研究各生产要素对经济的贡献,提出了生产函数这一名词,并基于之前的投入产出生产函数模型,运用1899-1922年的数据资料,总结出了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auglas)生产函数模型,即:式中y为经济产出总量,a为规模效益系数,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和分别为k、l的弹性系数,柯布和道格拉斯利用以上各要素分析预测总产出的变化情况。并假设,即假定研究对象的规模报酬保持不变,总产量的增加比例等于该改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1937年,杜兰德对该函数进行了改进,取消了的假定,认为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也即总产量的增加比例可以大于或小于改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柯布和道格拉斯还利用美国1899-1922年的数据资料为样本,并以此估计出模型的参数,即:,该模型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c-d模型始终存在着不可忽略的误差,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探求更为准确的生产函数模型。1.1.2 索洛模型1957年,索洛(solow)最先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增加技术进步的因素量来完善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索洛模型”,即:式中为加入时间变量的综合技术进步因素,且t为时间序列,表示伴随时间产生的生产效率的自然提高,为技术进步因素。此后索洛模型成为主流的测算工具。1.1.3 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模型1961年,阿罗(arrow)、钱纳里(chenery)等四位学者又进一步提出了两要素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其基本形式为:其中,y为经济产出总量,a为技术水平系数,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为分配系数,为替代系数。1.1.4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1973年,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等三位学者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替代弹性模型超越对数函数模型。该模型是用投入要素对数的二次式来表示产出的对数,具有参数的易估性和模型的一般性等优点,其数学形式为:虽然后两种模型更复杂,也更为贴近实际,但相对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在相关领域的统计数据还并不十分齐全的情况下,经过广泛应用并得到认可的索洛函数会更加适用和准确。本文也将基于索洛函数进一步测算各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1.2 技术进步研究的意义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可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这种发展的形势。探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三十年中,我国抓住了科技发展的机遇,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大,科学技术的整体的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助推作用也日益明显。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伴随着地区的不同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但是目前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本地区的贡献率的测算,缺乏在纵向发展数据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研究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区域性差异,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对缩小各区域的差异,增加技术对经济的总体贡献作用,促进我国各区域协调发展和总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章 技术进步研究的理论、指标与数据在研究了技术进步的模型后,本章将对索洛函数中的各个指标量进行分解分析,并采集相应数据,为后文进一步的计算做准备。2.1 原理及指标因素分析10在索洛函数中,y为经济产出总量,a为规模效益系数,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和分别为k、l的弹性系数。弹性系数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增加1%对产出的影响情况,即,因此,。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我们可以通过索洛余数发推算出。设生产函数为,对变量t求导为:两端同时除以y,得:即:也即:,所以: (1)式(1)中表示产出增长率,表示技术进步增长率,表示资本要素的增长率,则表示劳动要素的增长率。因此,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2.2 指标的选取索洛函数中的y变量原是指经济产出总量,在实际研究中通常都是选取被研究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本文中也将采用官方统计的不同区域gdp作为y变量的输入值。在索洛函数中k、l一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时间发挥作用的资本量和劳动量,即资本应为资本数量与资本质量的乘积,劳动应为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的乘积。但是,考虑到我国统计领域相关数据并不完善的现实,本文拟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代替资本实际使用量,历年的就业人数代替劳动量,即假定资本和劳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没有效率上的区别。而这种假定和替代也已被我国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广泛采用3。2.3 指标数据的收集2000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也愈加明显,同时各省区市在相关领域的规章制度也逐步完善,故本文选取了2000-2007年以下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和城乡就业人数(万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全国的总体数据做比对运算分析。(注:本文所选取的统计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030.00 6700.00 7670.00 9200.00 11243.00 13365.00 15649.00 18638.0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207.00 2769.00 3458.00 4947.00 5945.00 6652.00 7593.00 8432.80 就业人数(万人)2651.00 2740.00 2835.00 2920.00 2940.00 3035.00 3154.00 3250.00 福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920.00 4258.37 4681.97 5241.73 6053.14 6560.07 7501.63 9160.14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10.10 1123.01 1230.76 1507.87 1899.10 2344.73 3115.08 4321.74 就业人数(万人)1660.81 1676.30 1706.88 1746.08 1795.42 1853.45 2045.22 1983.31 河北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076.31 5577.70 6076.60 7095.40 8836.90 10116.60 11613.70 13863.5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847.00 1941.90 2046.70 2515.90 3215.30 4193.50 5499.40 6876.90 就业人数(万人)3295.10 3329.00 3325.29 3462.40 3515.60 3567.70 3610.00 3665.62 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35.55 2231.19 2437.22 2733.21 3320.10 4063.30 4801.98 5885.88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60.00 731.25 835.00 987.00 1254.86 1775.94 2246.03 2970.47 就业人数(万人)2566.00 2578.00 2589.00 2601.00 2631.00 2703.00 2760.00 2769.00 表2.1 浙江等四省相关经济统计数值11表2.2 2001-2007年度商品销售价格分类指数(以2000年为基准值100折算)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98.00097.41299.06899.960100.960102.777109.152表2.3 浙江等四省按商品销售价格分类指数折算到2000年价格水平后的相关数据统计值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030.006836.737873.779286.5511247.5013237.9215226.1717075.27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207.002825.513549.874993.545947.386588.757387.847725.74就业人数(万人)2651.002740.002835.002920.002940.003035.003154.003250.00福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920.004345.284806.365291.046055.566497.697298.948392.10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10.101145.931263.461522.061899.862322.433030.913959.38就业人数(万人)1660.811676.301706.881746.081795.421853.452045.221983.31河北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076.315691.536238.047162.158840.4410020.4011299.9012701.10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847.001981.532101.082539.573216.594153.635350.816300.30就业人数(万人)3295.103329.003325.293462.403515.603567.703610.003665.62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35.552276.722501.972758.923321.434024.664672.235392.37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60.00746.17857.18996.291255.361759.052185.342721.41就业人数(万人)2566.002578.002589.002601.002631.002703.002760.002769.00表2.4 1998-2006年全国相关经济统计数值(折算后)国内生产总值y(亿元)固定资产投资k(亿元)就业人数l(万人)199884402.2828406.2072087.00199989677.0529854.7072791.00200099214.5532917.7073992.002001109655.1737213.5074432.002002120332.6943499.9073740.002003135822.7655566.6074432.002004159878.3470477.4375200.002005183867.8888773.6175825.002006210870.99109998.1676400.00第三章 我国19982006年技术进步模型的构建在获得具体数据后,本章以全国总体数据为例,建立模型,代入数据测算并进行必要的检验与修正,在此基础上利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其余四省区的相应数据和测算,即可得出全国与各地区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对经济的贡献率。3.1 模型的建立3.1.1 模型参数的估算为了进行参数估计,首先对索洛函数模型进行双对数线性化处理,对上式等号两边同时取对数,有 令基期技术水平a=1,t=1,则: (2) 此时。将表2.4中全国的各项数据取对数后得表3.1:表3.1 全国相关经济统计对数值lnylnklnl199811.3433496910.2543627111.185629199911.4039702210.3040975611.195348200011.5050400010.4017657911.211712200111.6050959110.5244268811.217641200211.6980156010.6805139211.208301200311.8191060510.9253375811.217641200411.9821684211.1630478011.227907200512.1219727511.3938447311.236183200612.2590018311.6082189411.243738使用excel软件中的linest函数对表3.1中数据按式(2)进行线性拟合2,回归结果如下:表3.2-1 使用linest函数首次回归值3.0013672620.3544145-27.79490.9918802540.03729510.751780.9972858590.019317#n/a1102.3221626#n/a0.8226747820.002239#n/a表3.2-2回归结果的检验值拟合优度检验f检验回归值3.0013672620.3544145-27.79490.997285861102.3222标准方差0.9918802540.03729510.75178t检验3.0136271431.835213-8.47665检验又叫方差齐性检验,要对某两个样本进行比较的时候,首先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即方差齐性。且大于时通过检验。检验是对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所进行的检验,且为回归值,为其方差。3.1.2估计模型的检验与修正从上表3.2续中可知,回归的各数据均通过了检验,线性拟合度也超过了工程实践中要求的0.95水平。但其t()检验却均未获得通过。t检验不通过,主要原因在于和两个变量间存在共线性问题。若要使得模型有效,必须通过修正来消除共线性。根据经济学原理,通过(即假定研究对象的规模报酬保持不变)的强制假设来消除或减小共线性的影响4。令,则(1)式可以变换为:则式(2)可变换为: (3)将表3.1中数据变换为:表3.3 表3.1中数据变换处理ln(y/l)ln(k/l)19980.15772069-0.9312662919990.208622615-0.8912500420000.293327741-0.8099464720010.387454672-0.6932143620020.489714925-0.5277867520030.601464815-0.2923036620040.754261907-0.0648587120050.8857894170.157661420061.0152638520.364480964使用excel软件中的linest函数对表3.3中数据按照式(3)进行线性拟合,回归结果如下:表3.4-1修正后使用linest函数的回归值0.6356757780.7931450.019606660.0119160.9933846720.0263961051.14856770.7323598060.004877表3.4-2回归结果的检验值拟合优度检验f检验回归值0.635675780.79314450.9933851051.149标准误差0.019606660.0119156t检验4.539770077.26597913.1.3 模型参数估计的结果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和的值均通过了线性度检验、检验及t检验,能够采用进行下一步的运算,即=0.793,=0.636,=1- =0.364。将、和的值及1998年的y、k、l值带入式中,可得a=2.117。因此1998-2006年全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为。同理我们可以得出同一时期浙江、福建、河北和广西四省区的、值,如表3.5所示:表3.5 浙江、福建、河北和广西四省、数值浙江50.60830.3927福建60.68830.4560河北70.44951.8849广西80.55590.9923根据采集的浙江、福建、河北、广西等四省区和全国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就业人数的数据,可以递推出年差额,即dy、dk、dl和dy/y、dk/k、dl/l,再根据式(1)可以推算出da/a,得出表3.6的结果。表3.6 贡献率测算过程参数列表9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浙江dy/y0.1180 0.1317 0.1521 0.1743 0.1504 0.1306 0.1083 dk/k0.2189 0.2041 0.2891 0.1604 0.0973 0.1082 0.0437 dl/l0.0325 0.0335 0.0291 0.0068 0.0313 0.0377 0.0295 da/a-0.0279 -0.0056 -0.0352 0.0741 0.0789 0.0500 0.0701 福建dy/y0.0979 0.0959 0.0916 0.1263 0.0680 0.1098 0.1303 dk/k0.0313 0.0930 0.1699 0.1989 0.1820 0.2338 0.2345 dl/l0.0092 0.0179 0.0225 0.0275 0.0313 0.0938 -0.0312 da/a0.0721 0.0237 -0.0356 -0.0232 -0.0715 -0.0939 -0.0169 河北dy/y0.1081 0.0876 0.1290 0.1898 0.1178 0.1132 0.1103 dk/k0.0679 0.0569 0.1727 0.2105 0.2256 0.2237 0.1507 dl/l0.0102 -0.0011 0.0396 0.0151 0.0146 0.0117 0.0152 da/a0.0584 0.0641 -0.0232 0.0667 -0.0112 -0.0094 0.0140 广西dy/y0.1059 0.0900 0.0931 0.1694 0.1747 0.1386 0.1335 dk/k0.1155 0.1295 0.1396 0.2064 0.2863 0.1951 0.1970 dl/l0.0047 0.0042 0.0046 0.0114 0.0266 0.0207 0.0033 da/a0.0371 0.0138 0.0109 0.0433 -0.0109 0.0097 0.0208 全国dy/y0.0588 0.0961 0.0952 0.0887 0.1140 0.1505 0.1305 0.1281 dk/k0.0485 0.0931 0.1154 0.1445 0.2172 0.2116 0.2061 0.1930 dl/l0.0097 0.0162 0.0059 -0.0094 0.0093 0.0102 0.0082 0.0075 da/a0.0244 0.0310 0.0196 0.0002 -0.0275 0.0122 -0.0036 0.0026 3.2 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根据表3.6中已得数据,利用前文所提的测算方法,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可计算出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3.7所示。表3.7-1 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列表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浙江ea-0.2366-0.0423-0.2311ek1.12850.94241.156el0.10810.09990.0751福建ea0.73710.2474-0.3884ek0.21990.66741.2766el0.04310.08520.1118河北ea0.54010.7321-0.18ek0.28230.29190.6015el0.1776-0.0240.5785广西ea0.35030.15350.1175ek0.60610.79970.8334el0.04360.04680.0492全国ea0.41550.32290.20630.0027-0.2407ek0.52460.61560.77111.03581.211el0.05990.06150.0226-0.03850.0297表3.7-2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平均值浙江ea0.42510.52440.38270.64720.2099ek0.55960.39380.50390.24570.7043el0.01530.08180.11350.10710.0858福建ea-0.1834-1.0504-0.8551-0.1298-0.2318ek1.08411.84051.46561.23911.1133el0.09930.20980.3895-0.10930.1185河北ea0.3514-0.0949-0.08320.12670.1989ek0.49840.86110.88820.6140.5768el0.15020.23380.19510.25920.2243广西ea0.2558-0.06230.06980.15590.1486ek0.67740.9110.78240.81990.7757el0.06680.15130.14790.02420.0757全国ea0.081-0.02770.02030.0975ek0.89431.00470.95830.8769el0.02470.0230.02140.0255第四章 结果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从以上测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分析:4.1 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从2000年左右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很大,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水平达到87.69%;在各省份中,最高的福建省为111.33%,最低的河北省也为57.68%。这显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依然主要靠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所带动,其余要素所起到只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这也证明了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依旧是粗放型,离实现集约型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浙江省,资金投入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自2003年来在不降低,而另一方面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却在逐步提高,这一可喜的变化体现出浙江省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道路上先行一步,成果有所显现。4.2 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我国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近几年来不断接近2%,并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因而对低素质的劳动力需求逐步减少。这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经济主体力量开始努力摆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在由、低附加值产品输出向中、高附加值产品输出转变,我国也在逐渐完成从资源性国家向制造业国家过度的令人鼓舞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目前对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将会对技术进步产生反向的抑制作用。4.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都十分有限。从全国来看,几年间虽然贡献率有所起伏,但平均贡献率仅有9.75%,这一数据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平均水平。从四省区来看,广西虽然贡献率数值较高,但由于其自身经济实力较为单薄,所能起到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比较有限;福建省由于资产投资额所占比重过大,致使技术进步所产生的贡献率反而成了负值,这在统计中应该并不常见。浙江省在2003年国家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后积极应对,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增长贡献也稳步提升,前景喜人。4.4 四省市的比较分析对比四省区经济增长的数据,可以发现福建资金投入的贡献率最高(111.33%),河北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最高(22.43%),浙江和广西较为均衡且浙江经济规模相对庞大。对此我们认为,同为东部沿海省份,浙江省因为身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调节便利,因此最早开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初见成效;比邻的福建省依然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河北省为中部省份,经济调整有一定困难,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西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目前经济仍为起步阶段。4.5 相关政策的研究前文利用索洛函数计算分析出全国及四省区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目前虽然科技总体水平在不断进步,但其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可推断出我国仍以粗放型经济为主,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依然是资本的投入。要形成集约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对相关政策有如下几条建议:第一,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的科技人才,但高技术人才和高素质职业者的缺乏仍然制约着我国科技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必须继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尽力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 第二,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的鼓励和扶植力度,加大对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投入,帮助他们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孵化,加快新技术创造产值的过程;应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同时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自发创新的良好环境。 第三,加快产业机构调整,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目前的经济依然是以粗放型经济为主,因此有必要通过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推动节能减排并改革相应的体制机制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 第四,利用政策偏移缩小地区间差异。从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浙江、福建、河北三省虽然生产总值都超过了万亿元,但在以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在以福建为代表的其他东部地区,资本投入作为最重要的贡献力量,其作用远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在以河北为代表的中部省份,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要高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该地区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广西代表的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还是相对较为薄弱。因而政府必须利用政策偏移扶植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并根据现在的雁阵布局鼓励以强带弱,促进全国整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长期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收尾管理
- 职工创新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
- 外国诗两首课件初中
- 《分式加减法》课件
- 外观设计的著作权保护、商业标识保护及案例分析
- 典型生产案例酒精等课件
- 《秘书职业技能大赛》课件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6课 运动的小车
- 《A公司提案技巧》课件
- 学生请假安全协议书
- 未来当兵职业生涯规划书
-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 成都市温江区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
- 伟大的《红楼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2024-2029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储粮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6-配置Web服务实训
- 舒尔特方格A4直接打印版
- 淬火感应器的选用设计与制造
- cpvc管配方及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