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化战略_第1页
成都城市化战略_第2页
成都城市化战略_第3页
成都城市化战略_第4页
成都城市化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城市化的区域背景 从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来看,城市与区域是不可分割。没有区域经济 的支撑,城市发展就会缺乏后劲,孤掌难鸣;没有中心城市的繁荣, 区域发展就会缺乏动力,群龙无首。经济发达的城市密集地区,城市 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城市之间联系强度和便利性的不断增加,并随着 城市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区域向巨大的城市群地区演变,日益走向 区域城市化、区域城镇群体和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我国大城市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趋 势日益明显,各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在经济 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中,这一趋势尤 为明显。从世界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来看,大都要经历大城市大城 市带(或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工 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乡融合而不断推进。 成都在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广阔的平原腹地,成都平原地区良 好的城镇发展条件和基础,以及初步形成的相对密集的城镇群体。成 都要在西部崛起,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强调区域整合,以“团体冠军” 为发展目标,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在区域的整体发展中谋求自身的 长远发展。成都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承担更重要的作用,必须树立区域 整体发展意识,认清它在中国西部地区、长江产业带、成渝经济区以 及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不同区域层次的地位和作用,以区域整体发展为 出发点,增强 1 城市综合服务带动功能。 (一) 西部大开发与长江产业带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提出的“T”型区域开发战略和大西部开发 战略的背景下,成都应“立足西部、巩固枢纽、面向长江、坚实龙尾” : 1立足西部 1999 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 略决策,2000 年 1 月成立了由朱镕基总理领导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 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总揽全局,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 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 是新世纪实施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 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 艰苦奋斗,到 21 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 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显著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努力建成一个经济 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的 西部地区。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战略重点地区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资源优势地区,另一类是经济相对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成都 平原地区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优势明显,同时已经形成以成都为中心 的城镇群,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应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地区, 通过其示范、辐射和扩散机制,带动四川省的发展。 西部地区由于其特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事实上分为西南和西 北两大经济片区(参见胡序威的全国六大经济区的区划方案) 。从现实 情况看,西部还没有一个大城市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档次、技术创 新能力和经济辐射范围能够涵盖整个西部地区。就经济总量和辐射能 力而言,成都、重庆和西安无疑在同一层面上。 西部大开发提出了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要选择现有经济基础条件较 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地区, 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 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 以点带面,实行重点开发,促进“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长江上游产 业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富余 劳动力和人口的合理转移,繁荣城镇经济,因地制宜地发展大中小城 市,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长江上游产业带是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区域之一,西部开发 总体规划中提出:沿长江黄金水道,以长江航道、上海至成都的高速公 路,沿江铁路等交通干线为依托,发挥重庆、成都等中心城市的枢纽 作用,支撑川渝地区的综合开发。积极发展交通、商贸、金融、信息 等综合服务业,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中药和生物制药、 旅游等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加速国防科技工业调整、 改革和发展。发挥农业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进程。充 分利用沿江、沿路的区位条件,促进市场发育。加快发展成渝地区、 攀(枝花)成(都)绵(阳)地区、长江三峡地区。通过建设西电东 送等重大工程,扩大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2面向长江 在我国的“T”型区域开发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长江产业带也极有可 能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发达经济走廊。我国早在 1996 年的发 展计划中就已经把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作为即将形成的中国七大经 济区之首,提出要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型经济带。 ” 可以预见,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崛起以及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的充分发挥, 2 再加上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的发展,长江产业带完全有可能成为又一个 高密度城市经济走廊,发挥辐射中国的作用。 长江产业带的整体经济优势并没有沿海的三角洲经济区那么明显,因 此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这正好预示 着长江产业带在经济方面有着更大的提升空间。根据有关的测算,到 2020 年沿江七省二市的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沿海地区(不含沪苏浙) 当年的水平。不仅如此,考虑到长江产业带沿岸城市良好的工业基础, 以及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如 果通过经济和产业的横向联系将这些城市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长江产业带将会发挥沿海地区无法比拟的整体优势。 成都不是一座沿江城市,1995 年底,提出“长江产业带”的概念后, 所涵盖的地域范围扩大了,包括了沿江省份的省会城市。这种地域范 围的扩大更多是从经济布局和带动辐射的“点轴带动模式”角度出发, 对于经济联系强度的考虑并不十分充分,长江产业带不同地段城市之 间的相互联系强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作为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处于长江产业带的边缘地带, 与另一中心城市重庆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同沿江城市产业带之间的 经济分工协作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城市群的整体性不强。成都作为长 江产业带的一部分,但又不属于沿江产业轴带,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 在沿江城市经济产业的联系之外。 A.O.Hirschman 的“中心边缘论基于区域的非均衡增长学说,认 为区域的发展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在发达地区的持续作用,出现 了区域要素和结构的集中生产资源、运输成本以及外部经济(城 镇体系)的集中化。成都在长江产业带的整体区位处在中心和边缘的 交汇区这种交汇点最为根本的特性是能够及时的接受中心地区的经济 辐射,也能够将这些辐射和自身的经济能力再次扩散到边缘地区;其 二,往往交汇区是生态和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生态和经济处于不断 的关系中(有时候生态和经济是正相关因素,但是一旦发生生态突发 事件,两者之间关系又转向负相关面) 。正是这样,成都需要明确自身 在长江产业带中具有的经济承上启下和生态不稳定的结构。 3巩固枢纽 成都地处西部地区的地理中心,是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客货运输枢纽 和全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六大航空港之 一。成都是联系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西藏对外联系的 门户。 成都联南接北,承东启西,在西部地区的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不可动 摇,成都的发展应巩固这一枢纽地位,立足西部,面向长江,坚实 “龙尾” ,完善“T 形轴” ,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成渝经济区成渝产业带 成都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两个城市,相距仅 300 多公里,其区 域整体发展优势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成都和重庆之间这一 区域的称谓有很多,但无非有两类,一类是从经济联系角度提出的产 业带、经济圈、经济带、经济走廊等;另一类是从城镇发展和城市化 角度提出的都市圈、城镇密集区等。由于城市化进程本身也是伴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增加,所以这两类称谓实际上是密 不可分的,所涉及的范围也基本相同。 1成渝产业带(经济走廊) 成渝产业带的范围为成渝两市及成渝沿线的市县,由于行政区划的调 3 整,所涵盖的地市有所争议,我们认为应包括成都市、眉山市、资阳 市、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和重庆市,长 300 多公里,宽 5-10 公里。 这一范围集中了四川一半以上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大中型企业,是川渝 两省市乃至西部地区发展势头看好的经济走廊,经过多年的建设,本 区已形成工农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的城镇体系。 区内城市的产业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成渝高速公路等区域交通设施 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关系,增强了各市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 同时,各市间的依存关系十分明显。从产品市场来看,重庆、自贡、 内江等市的产品开拓川西乃至西北地区市场,主要以成都为依托。重 庆的长安汽车、嘉陵摩托车等支柱产品和日用消费品,内江的糖、酒 以及自贡的食盐等产品,都是以成都为重要的批发集散地。近年来, 重庆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市场开拓上,进一步加大了以成都为依托的 力度。同时,成都的产品如电子、量具、刃具等名优产品,还有自贡、 内江两市的高档产品辐射川东以及长江流域地区,也主要以重庆为依 托。交通方面的依存关系也十分密切,以重庆为依托,通过长江出海, 是成都等无港城市的重要出海通道,加强了这些城市与沿江城市的联 系。 此外,区内城市还存在着互补关系。从资源方面看,成都市域除钙芒 硝储量居于川渝首位外,其余矿产资源储量不大;重庆境内有丰富的 煤、天然气、铝土矿以及全国最大的锶矿;自贡以岩盐、黄黑卤等矿 产储量占优势;内江的水泥石灰岩较为富足。可见,各市资源条件差 异显著。从区内城市的工业结构来看,也是各有所长,总体上形成成 都、内江偏轻,重庆、自贡偏重的基本格局。从产品发展战略上看, 重庆以汽车、摩托车等产品为支柱,成都以电子及信息产业、医药、 食品、机械为支柱产业,自贡则偏于盐化工、新型建材,内江偏于小 型柴油机、汽车零配件等产业,各市之间保持了良好的产业分工。从 科技力量来看,成都和重庆较强,其间的其他城市相对较弱。随着市 场机制的完善,成渝产业带内各城市间的依存关系和互补关系将会进 一步加强,应从产业带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效协调各市关系,合 理布局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区 域经济健康发展。 2成渝经济区(都市圈) 成渝经济区的范围与成渝产业带的范围基本一致,包括了是成都、重 庆两市之间及其附近地区,国内有学者称其为我国 5 大城镇密集区之 一。 在王建提出的我国“九大都市圈”格局中,成渝都市圈占有一席之地。 这一划分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把那些 GDP 在 1000 亿美元 上下,有明显的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的制造业比较发达,主要城市间 的距离在 300 公里以内的地区作为规划未来的都市圈的雏形。由于未 来 20 年内我国将处在工业化(加速制造业发展)的高峰阶段,所划分 的九大都市圈,人口一般都在 5000 万到 1 亿以上,面积一般超过 4 万 6 万平方公里。 王建的“九大都市圈”a.是从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在未来15-20年的特定工业化阶段内逐步改变我国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结构为都市圈式的区域结构,以此来带动区域经济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九大都市圈”的设想尽管更多的是考虑中国未来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但它实际上继承了目前中国城市分布的地域特征,展示了未来中国都市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从目前我国都市区发展的实际来看,目前发育较完善的都市圈主要有 沈大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和珠江三角洲都市圈, 成渝都市圈和成渝经济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构想。 3成渝关系:竞争与合作近期竞争是主调;中长期合作唱主角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中 的作用逐渐削弱,区域越来越成为拥有独立利益和自主权的单个主体, a. 关于王建的 “九大都市圈 ”概念,国内城市规划和地理学者普遍一致认为,其概 念对应于城市经济区的概念。 4 不仅如此,随着 区际开放程度的 提高,我国传统 的区域经济界限 也存在着突破重 组的可能,区域 间的协作与竞争 将会成为未来区 域经济发展的主 题。这也意味着, 由于资源和空间 的有限性,为了 在经济体系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城市之间, 区域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谁先把握先机,占据领先位置,谁就 能获得较大的发展,谁在竞争中晚到,就有可能成为其他区域经济上 的附庸,失去主动权,可以说,这将是一场决定城市未来命运的竞赛, 每座城市必然全力以赴。 四川行政区划调整后,成都是四川唯一的一个经济实力强、各种功能 比较健全的特大城市。因此,成都将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全 省的资源配置中心。同时,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成都作为商贸中心城 市和重庆作为现代工业中心城市,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物资流通 等方面的分工协作,从而扩大成渝经济区的辐射力,这对西部经济有 着重要作用。 成都的大发展首先面对的就是与重庆的关系,我们认为,未来的成渝 关系中,竞争依然是主调。但是,成渝两市无论谁在竞争中获胜,都 会给另一方带来利益,双方都是竞争的受益者。关键是要认清形势, 找准方向,避免盲目竞争,弄清楚如何竞争?竞争什么? 4整合成渝地区,加强联系,合理竞争,构筑新成渝产业带 成都在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广阔的腹地,成都平原地区具有良 好的城镇发展条件和基础,以及初步形成的相对密集的城镇群体。而 重庆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经济总量,制造业体系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 整合成渝和周边区域,形成真正的成渝产业带和城镇密集区,对于川 渝两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整合成渝,加强联系,合理竞争” ,将西部地区最大的“两个增 长极”转化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经济增长轴” , 从而对区域发展形成 更强的带动作用。 (2)构筑新成渝产业带,加强成渝联系,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老成渝产业走廊(成渝南线):成都资阳内江重庆 (沿老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 。 新成渝产业走廊(成渝北线):成都遂宁(南充) 重庆(沿渝遂高速铁路、成达铁路和成南高速公路) 。 表 1-1 成都与重庆的优势比较 成都 重庆 区域 成都在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也在于其广阔的平 原腹地,成都平原地区良好的城镇发展条件和 基础,以及初步形成的相对密集的城镇群体。 政策 直辖五年以来,重庆在西部地区的政治龙头地位 逐步确立起来。国家在西部地区中倾向于对重庆 的投入,重庆市近五年来各项投入指标的增长速 度西部第一。 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西部第一,支柱产业经济指标在西部名 列第一。 人均经济水平 人均收入、支出西部第一。 工业 工业经济总量在西部地区雄居第一;工业体系完 善。 商贸 西部最大的商贸中心。 科技 成都拥有西南地区最好的高校设施和师资队伍, 具有众多科研机构。 居住 正在成为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5 (三)成都平原经济区 成都平原经济区是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德阳、乐山、眉山等城市为 次中心,以宝成、成昆、成渝铁路和成绵、成乐、成南、成雅、成渝 高速公路为放射线的城镇密集区。同时,这一区域也构成了以成都为 中心,未来成都平原的城镇快速增长地区的范围。 为了推进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施,四川省委、省 政府决定依托成都,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本次规划组提出的成都平 原经济区的概念与其没有本质的区别) 。该经济圈幅员面积 24222.68 平方公里,包括成都市(20 个县市区) ,绵阳市(3 个县市区) ,德阳 市(5 个县市区) ,乐山市(3 个县市区) 、眉山地区(2 个县市区) 。 成都平原经济区是与一定的行政单元相联系,但又超越行政区划的经 济区域范畴。以成都为中心,以成都德阳绵阳高科技走廊 (成德绵都市轴)为战略支撑,以川西平原、攀西地区为经济腹地的 经济区,是中国东部向西部延伸的前沿,是联系西南、西北的重要桥 梁和纽带,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理区位,具有较为突出 的区位优势,是中国西部最富吸引力的开发投资区之一。成都市作为 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对其辐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巨 大。 四川早就提出了依托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构想,要求把成都平原经济区 建成四川的快速增长极,强力辐射源。从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 发展基础好的城镇密集地区,由于具备发展的人才、设施、市场、环 境等优势条件,往往获得率先发展的机会。建设平原经济区,目的在 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功能。四川是经济欠发 达地区,需要大力推进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的极化和辐射功能。成 都平原经济区是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密集地带,应充分发挥这一区域 的城市极化和辐射功能,拓展平原经济区,形成强力辐射源,带动区 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四)四川的两条城镇发展轴东向的“ T”型快速经济增 长带 1广元成都乐山快速经济增长带 以 90 年代启动和发展的“江油峨眉”一条线为基础,是四川第一 条经济快速增长带。它主要由广元、江油、绵阳、德阳、成都、眉山、 乐山等中心城市增长点和沿宝成、成昆铁路形成的增长轴,以及众多 城镇经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农业生产基地共同构成,贯穿了四 川中部南北大部分地区。 2成都内江泸州快速经济增长带 6 由成都、资阳、内江、泸州等区域经济中心“增长点”和沿成渝铁路、 高速公路,隆泸、内宜铁路经济增长轴,多层次的经济区与经济组团 构成,自 90 年代以来已表现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强大潜力。 3。从“T”型快速经济增长带走向“新三线建设” 90 年代以来,这两条经济快速增长带发展很快,潜力巨大,对四川经 济起着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拓展这两条发 展轴线,并逐步构筑第三条轴线,从两条线走向“新三线建设” ,通过 三条轴线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北延南拓南北线(广乐线):向北延伸至广元及沿宝成线地 区,向南将乐山市沿铁路地区纳入。 (2)西进东联东西线(老成渝线):向西将雅安纳入,通过川藏、 成阿公路带动川西北地区发展,向东将泸州、宜宾纳入,加强与重庆 的联系。 (3)构筑第三线(新成渝线):依托成南高速公路、成达铁路、渝遂 高速铁路,以成都为中心向东拓展,重点发展遂宁、南充等市,加强 与重庆的联系。 二、城市化特征与动力机制 (一)西部城市化特点与战略 1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城市化的要求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逐步缩 小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 步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发挥各地优势,促进生产力合 理布局,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水平的迫切要求;是扩大国内需求, 开拓市场空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第 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 治意义。 十六大报告高度重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全面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 重大战略意义,强调这关系到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 稳定,提出要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作 为今后二十年必须集中力量抓好的重大问题。 “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提出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 移,繁荣城镇经济,因地制宜地发展大中小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 提高城镇化水平。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任 务,并明确指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注 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2西部城市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向高速发展的起飞期,面临着城 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西部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说明其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阶段。西部地区下一个逻辑发 展阶段是高速增长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而高速的工业化必然推动城市 化的高速发展。另外,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后进工业化国家,在工 业化中期和城市化水平由 30%向 70%演进中都曾出现过城市化加速时期。 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化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目 前全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率 30%的加速发展阶段启动时期,从 理论上讲,西部正在向这一阶段过渡。但目前正在进行的西部退耕还 林还草工程和即将进行的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大调整, 将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批非农产业的出现,客观上将会促 7 使西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提前到来。 西部地区城市化具有以下特征:(1)西部地区城镇数量少,密度低, 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2)西部地区所有省份都是首位分布 的城市。城市体系不合理,大中小城市发展极不平衡,作为区域中心 或二级中心的大型和中型城市比重偏小,而个别大城市孤立发展,缺 乏大量次级和更低一级城镇支撑,城镇体系不健全;(3)西部城市集 中度很高,首位城市规模在不同省区差距很大。 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发育不足,大城市孤立发展,中间缺乏中型城市 与小城市和农村相联系。这种畸形的城镇体系结构制约着大城市作为 区域中心向周围中小城市的辐射扩散,也影响了中小城市向农村辐射 扩散功能的发挥,最终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总体战略 城市化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西部生态环境特点、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阶段,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部今后应该 走以中小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化道路。把推进城市化的重点防在中等中 心城市建设和培育新的区域中心上,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改造完善 现有大城市,培育和增强二级中心城市功能。要依托中心城市,选择 基础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城市重点突破、集中开发,逐步建成一批具 有一定辐射能力的中等中心城市,并将一些条件具备的中心城市建设 成为区域性二级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开放协调的西部城镇体系。 (1)从辐射条件看,西部地区偏远内陆腹地,地形多山起伏,经济资 源流动十分困难。因此,经济发展将主要依托铁路干线和公路干线的 线辐射和以中心城市、小城市为核心的点辐射来带动现代化建设,这 是由西部地区基本条件决定了的城市化特点。 (2)区情条件决定了近、中期西部应采取以中小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 战略。按照注重经济效益和协调发展等原则,引导传统产业向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一批大、 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以现有的城镇密集地区为中心,明 确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较完 整的城镇体系。 (3)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大型城市,不断完善现有大型、特大型城市功 能是西部地区城市化的中长期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除 了加强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建设外,重点应该放在省会一级的中心城市 发展上,以扩大首位城市的聚集功能,缩小东西部城市的经济差距。 在西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相对发达的成渝地区的重庆、成都,关中地 区的西安,黄河上游地区的兰州、西宁、银川,北疆铁路沿线地区的 乌鲁木齐,滇中的昆明和黔中地区的贵阳等,应积极完善其作为区域 中心城市的功能,在适宜的地区选择条件成熟的中型城市培育和建设 成为大城市,以尽快加强区域二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西部城 镇体系。 (二)成都城市化特点 1成都市首位度的年际变化 1997 年首位度分析:成都市在四川省的首位度达 4.39,四城市指数为 1.56。 表 2-1 1997 年四川省城市的位序规模分布 8 四 川 省 城 镇 位 序 城 市 非 农 业 人 口 回 归 图 y = -0.8421x + 2.1886 R2 = 0.9412 0 0.5 1 1.5 2 2.5 0 0.5 1 1.5 2lg城 市 位 序 lg各 城 市 非 农 业 人 口 2000 年首位度分析:成都市在四川省的首位度为 4.16,四城市指数为 1.50。 表 2-2 2000 年四川省城市的位序规模分布 四 川 省 城 市 位 序 城 市 非 农 业 人 口 回 归 图 y = -0.8674x + 2.2726 R2 = 0.917 0 0.5 1 1.5 2 2.5 0 0.5 1 1.5 2 lg各 城 市 位 序 lg各 城 市 非 农 业 人 口 总结:从 1997 年到 2000 年几年期间,成都市在四川省城市中的首位 度呈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四川省的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正全面加 速。但是另一方面,从数据来看,进入 21 世纪,四川省依然只有成都 市一个特大城市,非农人口规模大于 50 万的大城市只有自贡和攀枝花 两市。这也说明了成都市目前在四川省依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经济集 聚作用,并且也间接的说明了成都市目前还没有形成足够向外的经济 辐射机制,否则首位度不会大大高于 2。 2城市化进程 从成都城市化进程看,改革开放前由于历史原因成都城市化水平仅由 1949 年的 20.3%提升到 1978 年的 22.3%,但产业结构已由“一、二、 三”型转变为“二、一、三”型,二产占据近半壁江山。改革开放后, 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一个 较快发展时期,按非农业人口 计算的城市化水平由 1979 年的 23.0%上 升到 2001 年的 34.8%,全市农业劳动者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也由 1979 年的 63.3%下降到 2001 年的 40.9%,产业结构亦由“二、一、三” 型转变为“三、二、一”型。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 分为两个阶段: 表 2-3 成都市历年人口变化 从业人员比例(%) 三次产业比例(%)年份 城市化水 平(A) (%) 一产 业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1979 23.0 63.3 16.2 20.5 30.6 47.4 22.0 1984 26.4 60.7 21.6 17.7 26.6 48.2 25.2 1985 27.2 57.1 25.7 17.2 24.2 48.6 27.2 1991 27.6 54.1 25.4 20.5 17.8 37.2 45.0 1992 28.5 52.8 25.8 21.4 16.4 37.4 46.2 1994 30.3 49.4 27.7 22.9 14.8 43.8 41.4 1999 33.5 45.2 25.5 29.3 10.4 44.7 44.9 2000 34.1 44.2 25.7 30.1 9.6 44.7 45.7 2001 34.8 40.9 25.0 34.1 8.8 45.3 45.9 9 成 都 市 历 年 人 口 变 化 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年 份 万 人 年 末 总 人 口 #非 农 业 人 口 (1)温和提升阶段(19781991 年) 从人口构成看,1992 年前,成都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其增长 占到城市人口增长的大半,故城市化水平呈温和提升态势,年均增长 0.41 个百分点,到 1991 年末,按户籍人口统计,成都市的城市化水平 为 27.6%。 (2)加速发展阶段(1992 年至今) 从人口构成看,1992 年后,成都市人口增长逐渐以机械增长为主 城市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得以体现,其增长占到城市人口增长的比例 由 1992 年的 50%上升到 2001 年的 75.4%,再加之城市化发展的自身规 律,成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提升阶段,按户籍人口统计,城市化水 平(A)年均提升 0.72 个百分点。 表 2-4 成都城市化进程表(1979-2001) 注:考虑统计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本表中城市化水平以户籍非农业人口计 算。 3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总体水平较高,但市域的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市区和近郊 县的城市化水平较高;远郊县的城市化发展滞后。 表 2-5 2000 年全国、四川省及副省级城市城市化水平(B)比较 资料来源:成都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资料。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 年成都市有常驻人口 1124.4 万人, 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 601.3 万人,城市化水平(B)已达 53.5%,同 期全国城市化水平(B)为 36.1%,四川省城市化水平为(B)26.7%。 成都城市化水平(B)与杭州、宁波、西安、哈尔滨等市相当,总体水 平较高。从市域城市化发展来看,各区县城市化水平差距较大,郊区 城市化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B)最低的金堂县仅为 17.6%,比四川 省平均水平还要低 9 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B)最高的龙泉驿区也仅 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当。 (2)城市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水平。 城市化深刻内涵在于,它不只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转化,更是一种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转化,也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 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按照城市化的内涵,下面从经济 发展、 劳动就业和人口居住三方面来分析成都城市化的现状。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2001 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92 亿元,其中 全 国 四川 成都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武汉 西安 南京 广州 大连 杭州 宁波 城镇人口 45594 2223 601 507 355 537 667 416 444 833 374 403 332 城市化水平 (B) (%) 36.1 26.7 53.5 70.3 49.8 57.1 82.9 56.1 71.1 83.8 63.4 58.6 55.8 10 第 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676 亿元,占 4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684 亿元, 占 45.9%,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比例关系为:8.891.2。从劳动就业结 构看,2001 年成都市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就业的布局为 40.9:59.1,农 业劳动力正不断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流动。从人口构成 看,成都 2001 年末共有户籍人口 1019.9 万人,其中有非农业人口 354.8 万人,城市化水平为 34.8%。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 目前成都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其工作、居住、生活都在城市,已是 事实上的城市居民,仅仅由于户籍原因而被统计为农业人口,因而按 户籍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明显偏小。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2000 年成都市有常驻人口 1124.4 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 601.3 万人,城市化水平(B)已达 53.5%。 表 2-6 不同口径城市化水平比较 非农产业比例 非农产业率 非农产业就业比例 就业率 非农业人口比例 城市化水平(A) 城镇人口比例 城市化水平(B) 2001 91.2% 59.1% 34.8% 53.5% (3)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带人口密度逐渐降低。 从全市的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区人口集中度很高,2000 年中心城区 总 表 27 成都市不同圈层人口数量与城市化水平 资料来源:成都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资料。 成都市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2001 年) 城区人口密度(2001 年) 区域 2000 年总人口(人) 占全市的比例(%) 2000 年城镇人口(人) 占全市的 比例(%) 城市化水平(B) (%) 中心城区 3469686 31.2 3469686 58.4 100.0 近郊区 2902889 26.1 1179377 19.9 40.6 远郊区 4474154 40.3 1289852 21.7 28.8 市区合计 11105454 100.0 5938880 100.0 53.5 11 人口为 347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31.2%,城镇人口的 58.4%。市域人 口密度空间分布和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由中心向外 围递减的趋势。 成都市中心 (4)市域各类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但规模小、实力弱,在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辐射与带动能力十分有限也就谈 不上都市区层面上中心城与周边城镇的产业协作与分工。 表 2-8 成都市 2000 年城镇规模一览表 表 29 成都市域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1999、2000 年)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锦 江 区 金 牛 区 成 华 区 青 白 江 区 温 江 县 新 都 县 大 邑 县 新 津 县 彭 州 市 崇 州 市 1990年 2000年 2000 年,成都市共有建制镇 209 个,较 1990 年增加了 1.68 倍,建制 镇密度高达每百平方公里 1.7 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8.9 倍,是江苏 省平均水平的 1.5 倍,每个小城镇平均辖区半径仅为 4.3 公里,属全 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 城镇数量(个) 比例 100 万人 1 0.3% 5-20 万人 11 3.2% 3-5 万人 6 1.8% 1.5-3 万人 10 2.9% 0.7-1.5 万人 16 4.7% 0.3-0.7 万人 23 6.8% 0.1-0.3 万人 85 25.1% 0.1 万人以下 187 55.2% 合计 339 100.0% 12 国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但是,这些城镇规模小,实力弱,非农 业人口规模 3000 人以下的城镇占城镇总数的 80.3%。城镇在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的辐射与带动能力十分有限,制约了城 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5)近郊区和远郊区城市化水平差异不大,近郊城市化进程趋缓。 表 210 成都市域城市化水平(1990、2000 年) 表 211 成都市不同圈层人口数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成都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资料。 成都市域行政区范围可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层次。 中心城区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 5 区,近 郊区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温江县、郫县、新都县 6 区县,远郊区包括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 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 8 市县。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按照城镇实际居住 人口计算,199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为 38.8%,近郊城市化水平为 34.9%,远郊城市化水平为 9.7%,200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为 53.5%,近郊城市化水平为 40.6%,远郊城市化水平为 28.8%。2000 年近远郊城市化水平相差 12 个百分点,与 1990 年相比差距明显缩 小,从各区县城市化水平来看,除了近郊的龙泉驿区和郫县外,近 远郊城市化水平差别不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对比各圈层 1990-2000 年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中心城区总 人口增长很快,增长率达 57.1%,近郊区和远郊区总人口增长速度 相同,均为 4.5%,但是,远郊区城镇人口增长很快,增长率达 210%,近郊区仅为 21.6%。从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来看,十年间,近郊区 城市化水平增长了 5.7 个百分点,而远郊区则增长了 19.1 个百分点。 近郊区城市化进程明显趋缓。 城镇人口 城市化水平(B) 1990 年 2000 年 1990 年 2000 年 备注 锦江区 412865 440195 100.00 100.00 青羊区 468128 550986 100.00 100.00 金牛区 485952 923132 100.00 100.00 武侯区 371854 603147 100.00 100.00 成华区 469252 732710 100.00 100.00 中心城区 龙泉驿区 372955 263033 100.00 55.00 青白江区 373866 143095 100.00 37.19 双流县 83529 209454 10.00 23.96 温江县 39394 113638 15.11 35.26 郫县 41137 247289 10.13 50.44 新都县 58803 202868 11.13 33.15 近郊区 34.9%(1990) 40.6%(2000) 金堂县 46423 135450 5.87 17.56 大邑县 40553 115325 8.59 23.52 蒲江县 16604 74975 6.88 30.29 新津县 29139 70498 10.01 24.23 都江堰市 110379 262314 20.49 42.19 彭州市 78612 245927 10.70 31.90 邛崃市 51382 238844 8.34 37.87 崇州市 42930 146519 6.97 22.52 远郊区 9.7%(1990) 28.8%(2000) 全市 3593757 5938880 38.78 53.48 区域 1990 年总人口 (人) 2000 年总人口 (人) 增长率 (%) 1990 年城镇人口 (人) 2000 年城镇人口 (人) 增长率 (%) 城市化水平(B)增长(百分点) 中心城区 2208051 3469686 57.1 2208051 3469686 57.1 - 近郊区 2776859 2902889 4.5 969684 1179377 21.6 5.7 远郊区 4281608 4474154 4.5 416022 1289852 210.0 19.1 市区合计 9266518 11105454 19.8 3593757 5938880 65.3 14.7 13 (6)市区空间的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东西向差异,市域范围的人口集 中趋势也出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市区最主要的城市人口增加区域在 金牛区、武候区,近 10 年来平均每个区每平方公里增加人口 15002500 人;近郊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增加 100200 人;远郊县人 口密度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市域人口密度与人口的集聚效应 三、城市化与市域空间发展战略 (一)城市化战略 成都城市化发展要在三个层面同步推进,即通过中心城市的功能聚集 以强化辐射能力,通过卫星城和边缘组团的要素聚集以提高郊区城市 化水平,通过小城镇有重点地发展以推进农村城镇化水平。 1构筑“大成都都市区” (以下简称都市区) ,走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区 化的道路。成都平原地区有着良好的城镇发展条件和基础,以及初步 形成的相对密集的城镇群体,成都要在西部崛起,不能单打独斗,必 须强调区域整合,以“团体冠军”为发展目标,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 在区域的整体发展中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的背景下,传统的单一的“等级化”的城镇体系组织模式的城市化战 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都要实现城市化进程的跨越,必须强 化“大成都都市区”的概念,以都市区化带动城市化。与传统的城市 化模式相比,都市区的组织模式既强调都市区整体在功能上对大区域 的积聚与辐射,也重视其中心市区在空间上对小地域(外围地区)的 直接扩散与带动。 逐步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大都市区,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城市带,以 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城市圈, “点、线、面”有机结合,形成区域城 市化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 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 综合“成本效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 公平等优势。 2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都市区战略既强调把城市在整体上做大,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又重视 带动都市区内边缘中小城市的发展,使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针对市域各类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 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辐射与带动能力有限的特点,重点培育若干个中 等城市,扩大小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实现 城乡经济良性互动,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城镇为纽带, 14 远郊中小城市为支撑,小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的市域城镇体系。 3发展新型卫星城,疏解和疏散主城功能,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 以推进郊区城市化为核心,把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郊区城市 化的重点环节,完善卫星城功能,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形成对 市区人口和农村人口有双重吸引力的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合 理布局,显著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促进城市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城市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构建起现代化都市区的基本框架。 新型卫星城的建设目标除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居住环境外, 还包括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及发达的服务业等,它不是中心城功能的 简单扩散,而是参与到大城市地区功能转型过程中,成为城市空间拓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城市功能体。 搞好卫星城镇建设,加快郊区城市化步伐。卫星城主要承担不宜在中 心城市发展的第二产业的职能,完善卫星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 施建设,形成高度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城市群。区内经济、环境、基础 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实现一体化,各卫星城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优 势互补,共同发挥都市区功能。 4依托主要交通线,强化发展轴,培育中心和次中心极核,实施点轴 发展战略开发战略。点轴开发模式能够使经济集聚效果得到较充分的 发挥;能够充分发挥各“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实现地区之间、城镇 之间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形成有机联系的地域经济网络,提高社会整 体经济效益。在点轴开发的基础上,形成“节点发展轴”式的整 体网络开发体系的综合模式,建立一组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的增 长开发系统,由“点”连“轴”及面,联“点”成“带”结“网” ,实 现点、轴、面最佳开发和空间结构优化,促进都市区经济的发展和各 级城镇极核的形成与发展。 (二)成都都市区的城市化水平预测 成都都市区的范围:包括现有的成都市域范围和德阳的广汉市和眉山 的彭山县。 2001 年末,成都市总人口为 1020 万人;现有总非农人口为 354 万人 (资料来源成都市统计年鉴 2002 ) ,实际居住 450 万人;城市化水 平(A)为 34.7%b.。 预计在 2010 年,都市区总人口 12001220 万人;预计总非农人口为 580 万人,实际居住 620 万人,城市化水平(A)为 48.3%。 预计至 2020 年,总人口 12501300 万人;预计总非农人口为 750800 万,实际居住人口为 800820 万人,城市化水平(A)为 57.7%64%。 我国 2000 年全国总人口为 12.95 亿人,其中城镇人口 4.56 亿人,城 市化水平(B)为 36.1%,四川省总人口 832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223 万人,城市化水平为(B)26.7%。据研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B)在 2010 年和 2020 年应当分别达到 50%和 65%,城市总人口达到 6.9 亿和 9.75 亿。这意味着我国的城市人口将在 20 年内增长一倍以上。 以成都为核心的都市区将是四川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地区,新的 城市化政策对大城市规模“解禁” ,强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这一 背景下,成都市域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阶段。随着郊区城市化进程 的加速,预计 2020 年,主城(包括边缘城市)人口规模将比较现在翻 一番,达到 900-9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