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神经外科的推动ppt课件_第1页
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神经外科的推动ppt课件_第2页
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神经外科的推动ppt课件_第3页
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神经外科的推动ppt课件_第4页
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神经外科的推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神经影像学的发展 伦琴在 1895年发现 X射线后,头颅 X线平片即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的诊断。 1918年,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 Dandy.W发明 X线脑室造影 术,次年,他又发明 X线气脑造影术。 1927年葡萄牙神经内科医生 Mon izE使用碘化钠作为造影 剂使颈总动脉显影,发明 X线动脉血管造影。 1930年 DykeCG医生就职于纽约神经学研究院,成为第一位 专职神经影像医生。 1952年 TaverasJM医生任纽约神经学研究院神经影像主任 , 1962年他邀请北美 14位医生创立美国神经放射学会( ASNR),成为神经影像专业的奠基人。 2 60年代早期,神经影像医生直接穿刺颈总动脉、 椎动脉或头臂动脉,逆血流注射造影剂进行 X线 脑血管造影。 至 70年代初,大多数医院通过穿刺股动脉插入导 管,进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 腰穿向椎管内注入含碘造影剂,以评价椎间盘病 变、硬膜外、髓外硬膜下或髓内病变,以及明确 髓内病变造成的脑脊液梗阻的检查方法,称 X线 脊髓造影。 3 英国工程师 HounsfieldG和 Am broseJ医生于 1971年发明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是划时代的进步。 CT可直接显示脑灰白质、脑室和颅骨等结构及颅脑的异常 改变,还可用于脊柱骨性病变和椎间盘病变。 CT系无创伤检查方法,有利于病变的随访。与脊髓造影结 合应用,称 CT脊髓造影,以检查椎管内病变;使脑池充盈 造影剂而显影,称为 CT脑池造影,以评价脑脊液循环通路 的阻塞性病变和脑脊液漏。 CT的问世使 X线脑室造影和气脑造影检查数量急剧减少, X线脑血管造影显著减少。 4 20世纪 80年代初磁共振成像( MRI)问世使神 经影像专业得到更迅猛的发展。 MRI具有高软 组织对比度、可行任意角度成像、无创伤、无 射线和成像参数多等特点,在所有医学影像学 技术中显示脑脊髓解剖结构最清晰,其图像质 量可与大体解剖的脑切片相媲美。 5 目前对中枢神经系统成像而言,除中风、急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螺旋扫描图像进行三维 重建显示颅脑动脉瘤,或者患者病情危重躁动 不安,需要迅速完成检查等特殊情况外, MRI 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效果都优于 CT。 6 MRI扫描还可同时行 MR血管造影( MRA)检查 ,直接显示脑动、静脉的血流。 MRI检查适用于术后评价疗效及并发症(例如: 出血或脑积水等), MRI几乎可用于所有颅脑病 变的诊断。 MRI扫描已经几乎完全代替 X线脊髓造影,用于脊 髓、脊柱和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 但是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金属装置(例如:动 脉瘤夹)者为其禁忌症, MRI对钙化或骨化病灶 不敏感为其不足之处。 7 近年来 MRI新技术层出不穷,使临床应用范围不 断扩大。 例如:液体吸收反转恢复( FLAIR)序列明显改 善对蛛网膜下腔及其病变的显示能力。 MRI弥散加权像( DWI)可在细胞水平上早期检 测水分子运动受限的疾病。 MRI灌注加权像( PWI),可检测局部脑血容量 ( rCBV)、局部脑血流量( rCBF)和造影剂平 均通过时间( MTT)等生理和血流动力学资料。 8 对中风患者而言,弥散加权图像与灌注图像所 显示的病灶范围不一致,可用来确定缺血区内 仍有存活脑细胞的半暗带,这对制定治疗方案 和改善患者的预后都至关重要。 灌注图像 PWI还用于确定高度恶性肿瘤和治疗 后随访,以区分肿瘤与坏死组织。 9 磁共振功能成像( fMRI)突破了既往研究脑功 能 “黑箱技术 ”的限制,是迄今为止研究认知科 学的最佳工具,可研究视觉、听觉、运动、感 觉,以及认知等脑功能。临床主要进行神经中 枢的定位,在神经外科手术前设计手术入路, 避免手术对重要脑功能区的损伤,取得良好效 果。 10 活体定域脑组织的 MR波谱( MRS)检查可显示 脑组织代谢和生物化学改变,其中 1HMRS能检测 脂肪、氨基酸、酮体和乳酸等生物重要代谢物质 , 31PMRS用于能量代谢的检查,并可测定组织 的 pH值。此外, 13CMRS可检测葡萄糖无氧酵解 过程,而 23Na和 39K的 MRS则可观察钾、钠离子 动力学变化。作为一种研究工具 MRS已经成熟, 正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敏感度较低为其主要缺点 。 11 12 13 14 15 术前 CT 16 17 术后 CT可见基底节区出血 18 入院时 CT 19 DSA示:左椎动脉 “葫芦样 ”宽颈 An 20 使用机械解脱弹簧圈 12枚致密填塞 21 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 1975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 PET)显像仪问 世, 1979年第一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 SPECT )显像仪研制成功。 目前, SPECT主要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核医学手段 。 PET因其价格昂贵却晚于 SPECT进入临床应用阶 段,其主要用于脑血流、脑功能、脑受体和脑代 谢的分析与评价。 22 20世纪 70年代 B型超声问世 ,但是,超 声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临床应用 是经颅多普勒( TCD),应用低频多普 勒超声,通过颞、眼、枕及颈部检测大脑 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和椎动脉等脑血 管的血流方向和速度,评价脑血管机能。 23 数字减影全身血管造影机( DSA) 2D-3D的过渡,使全身各部位血管呈现 360 度方位可视,一次爆光即可。 可呈现 3D内镜图像。 使神经介入有了飞跃发展。 24 25 26 27 28 29 随上述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影像学已 经形成了普通神经影像、介入神经影像、头颈 部影像、小儿神经影像和脊柱影像学等亚专业 ,成为第三大治疗手段 。 30 复习题: 1、 CT是哪年由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