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原貌偏离甚远的《赵氏孤儿_第1页
与历史原貌偏离甚远的《赵氏孤儿_第2页
与历史原貌偏离甚远的《赵氏孤儿_第3页
与历史原貌偏离甚远的《赵氏孤儿_第4页
与历史原貌偏离甚远的《赵氏孤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历史原貌偏离甚远的赵氏孤儿 (2010-12-09 16:00:50) 拗不过朋友所托,昨晚熬夜,认真看完了陈凯歌的新片赵氏孤儿的碟片, 片子的艺术成就如何,不是圈内人暂且不敢多嘴,我只想就电影中陈凯歌所精 心编撰的故事情节,还原一下这段“春秋忠义”的历史真实原貌。 “赵氏孤儿”的历史大背景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变革大动乱的时代。 在周诸侯国之一的晋国内部,晋公室与晋国卿大夫之间的矛盾尤为明显。赵氏 族诛,是晋国卿大夫各集团之间矛盾的一次公开冲突,也是晋国政治史上的一 次重要事件。 赵氏族诛故事的蛛丝马迹,最早出现在左传。然而其中所呈现的这段历史 与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有着较大不同。根据左传记载,晋襄公时,赵 氏家族的掌门人赵盾,驱逐了狐氏势力,提拔了自己的亲信韩厥,开始独揽晋 国朝纲。晋襄公之子晋灵公继位后几次设计,欲置赵盾于死地,赵盾被迫逃亡, 其弟赵穿一怒之下竟杀死灵公。归来后的赵盾拥立襄公的弟弟黑臀为君,史称 晋成公。自此赵盾如执傀儡,玩君王于股掌之中,成为晋国第一位权臣。 晋成公吸取晋灵公的失败教训,不敢再与赵盾明火执仗地对峙,但暗斗仍在继 续。公元前 600 年,不可一世的老赵盾死去,其子赵朔接班,赵氏依然掌控着晋 国的大权,赵朔还娶了成公女儿庄姬为妻。晋景公继位后,不动声色地提拔栾 武子为正卿、中军将,试图借助栾氏家族势力排挤赵氏,赵氏族诛就发生在这 一时期。 赵盾死后,赵朔与叔叔赵括(与赵国纸上谈兵的赵括同名,但不是同一个人)、 赵同之间的嫡庶争执,使赵氏家族的内部矛盾日益凸现,一个偶然因素促成了 整个事件的爆发。赵朔英年早逝,庄姬公主耐不住青春寂寞,红杏出墙,与丈 夫的叔叔赵婴勾搭成奸。作为家族掌门人的赵同、赵括,不能容忍这种辱没门 庭乱伦之风,行使起掌门权力,把赵婴流放到齐地,致使赵婴客死他乡。史载, 赵婴被放逐时曾向赵括告饶:有我在,栾氏不敢轻举妄动;我如不在,两位兄 长就有性命之忧了。可惜二人当时没有听进去。 为了报复,庄姬凭借其公主的身份向晋景公告状,诬陷赵同、赵括要犯上作乱。 早已磨刀霍霍的赵氏政敌栾氏和郤氏,以此为借口落井下石。公元前 583 年, 以景公为首的各方势力同时扑向赵括、赵同,于下宫诛杀了赵氏一族,史称下 宫之难。 左传中记载,这次行动主要针对赵括、赵同两家,随母庄姬生活在宫中时 年八岁的赵武毫发未损。晋景公杀死赵同兄弟后,想把赵氏的土地赏给祁氏家 族。而此时,受到赵盾生前提拔的晋国执政大夫韩厥献言:“赵氏家族的赵衰、 赵盾、赵朔都对国家有大功,如果没有了后代,也失去了土地,会让后来的人 会怎么想?谁还愿意为国家尽忠?”这一席话,挽救了赵氏家族血脉,赵氏封 地也得以保存。 虽然赵武成年后,在晋国也曾有过一番作为,但赵家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再也无力与君权争锋,赵氏家族专权晋国政坛长达四十年的历史戛然而止。晋 国从此陷入卿大夫无休止的争权夺势斗争中。王室无力左右局面,最终导致晋 国末年六卿专权局面。 以上史料记载,我们没有看到八义士前仆后继的牺牲,没有看到述说忠义的悲 歌,有的只是统治阶层尔虞我诈的宫廷丑闻,那么,电影所展现的这段赵氏孤 儿复仇的故事原型,又典出何处呢? 赵氏孤儿的成型记载主要源自史记赵世家,史记中,赵武成了 赵朔的遗腹子、庄姬与赵婴私通情节被删,增添了屠岸贾这一导致赵氏家族被 灭族的刽子手。司马迁还完成了托孤、救孤、抚孤、复仇等主要情节的设置, 就这样,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搜孤托孤的“大历史”就此浩浩荡荡地展开了。 古籍专家杨伯骏先生曾就此评论道:史记诸世家包括晋世家多取自 左传国语,而赵世家却不同。赵世家记载赵氏被灭与赵武复 立,全采用战国传说,与左传国语不相同,不足为信史。 历史上围绕赵氏孤儿事件的真伪,自汉代王充始,到唐代李翰的蒙求记、 刘知己的史通、宋代的梁氏史记志疑,一直到当今的各家学者,从未 停止过探究与争鸣,2500 年前的这段历史扑朔迷离,令世人疑惑。中国的政治 史,历来有“左巫右史”之说法,就是这史,又有一多半是为了洗脑正人心, 用春秋笔法写就的。 到了元代,元杂剧赵氏孤儿,进一步发展了由司马迁奠定的故事情节,增 加程婴献子的情节,彰显了以程婴为代表的节义精神。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各个 朝代都接着被改编,京剧、秦腔、豫剧、越剧,在多个剧种中都能找到它的身 影,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只是这改编大军中的一名新兵。这个镌刻着忠 义与良心却背离了史料真实的故事,不仅成为中国历代舞台上的宠儿,清代时 还曾漂洋过海远赴欧洲。 清康熙二十八年,法国传教士马约瑟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他开始学习汉语。 马约瑟认为让中国人皈依天主教最有效的办法是向他们解释中国经典的真正含 义,罗马教廷上层把这种索隐派观点视为异端而严禁发表。雍正三年,已经 59 岁的马约瑟阅读到法国人傅尔蒙关于中文的论文摘录,如同看见一根救命稻草, 他认为傅尔蒙是他认识的唯一有能力帮他传播他的理论的人。在与傅尔蒙的通 信中,马约瑟希望能通过对方在法国发表他的著作。由于自己的作品被耶稣会 禁止出版,他表示傅尔蒙可以把收到的著作作为自己的东西发表。 这一时期,马约瑟除了写出五卷汉语札记手稿,还有一个重要成就,那就是翻 译了元杂剧赵氏孤儿,但那只是作为自己手稿可以顺利出版的小礼物。 1731 年底,马约瑟几经周转终于将手稿和法文版赵氏孤儿交予傅尔蒙手中, 可惜马约瑟所托非人,这位被称为汉语权威的傅尔蒙人品却不怎么样,他把马 约瑟的文稿说成是粗糙之作,将其束之高阁。所幸的是,转交包裹的中间人、 耶稣会的杜阿尔德,意外发现了赵氏孤儿的译文。1735 年,杜阿尔德把它 编入中华帝国志一书中,于是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法文版这才正式亮相 欧洲。 杜阿尔德发表马约瑟的译作时,正值法国文坛掀起有关戏剧教化功能的论争。 耶稣会一直把戏剧当做教育学生的重要方法,赵氏孤儿这部悲剧的巨大感 染力,成为耶稣会在争论中一个有力的佐证。 事实上,马约瑟在译介过程中,将占元杂剧一半篇幅的以诗歌唱段全部删去, 他认为这种唱词不易理解,对欧洲人更是晦涩难懂。他的译本仅是保留原作故 事梗概的节译本,中国原剧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早已荡然无存。尽管如此赵氏 孤儿在法国一经发表,还是引起了轰动,甚至在整个欧洲不胫而走。几十年 间先后被译成了英文、德文、俄文等多种版本。 1748 年,意大利著名诗人梅达斯塔苏根据赵氏孤儿创作了歌剧中国英雄 。1752 年,该剧在奥地利维也纳皇宫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赵氏孤儿是第 一部被翻译为外国文字的中国戏剧作品。正是通过这个被称为东方哈姆雷特的 孤儿复仇的故事,中国文化开始在欧洲备受追捧。时至今日,这个忠肝义胆, 荡气回肠的故事,还在不断被改编、被呈现。人们早已忘记了它与历史真实的 偏差,而只愿从中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批评它愚忠也好,赞扬它忠烈 也好,如此动人的故事纵使偏离了真实的历史,人们依然愿意用它寄托对忠义 的美好向往。 历史偏差一:屠岸贾人物或为虚构。除了史记赵世家,在左传和 史记晋世家中都没有关于屠岸贾的任何记载。 历史偏差二:赵氏满门被诛或源于庄姬通奸。左传中记载,景公要诛赵氏, 与赵氏的专横以及赵氏与其他各卿之间的矛盾是分不开的,但直接导火线还是 庄姬关于赵氏作乱的谗言。庄姬或许不是赵世家中所说的贤妇人,而是一 心报复祸及赵家的罪魁,是她直接导致了赵氏的灭亡。 历史偏差三:孤儿赵武并非赵氏遗腹子。左传和晋世家均未提到赵武 是赵朔的遗腹子。下宫之难发生在公元前 583 年,而赵朔是死在公元前 589 年 齐晋鞍之战以前。 历史偏差四:孤儿成为屠岸贾义子。史记中孤儿被藏匿在山中长大,陈凯 歌的电影则改为由屠岸贾和程婴共同抚养,并成为屠岸贾的义子。 历史偏差五:程婴主动献子,或为杜撰。左传中,并没有记载程婴献子的 情节。史记中程婴和公孙杵臼“谋取”“他人婴儿”慷慨交给了屠岸贾。 而在后来的各个版本以及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子却必须是一 个重要的情节。 说完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