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载教育研究2009 年第 3 期 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孵化器 密西根大学“媒体联合体”的经验与启示 桑新民 郑旭东 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3 “媒体联合体” (Media Union)是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战略思想家詹姆斯杜德 斯达特(James Duderstadt)在担任美国密西根大学校长时推动和实施的一项研究 型大学创新发展实验,展现了他在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前将密西根大学这艘美国公立 大学的“旗舰”打造成一所“数字化大学”的梦想。研究和借鉴其成功经验,不仅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发展,而且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更加健康、高效的发展都具 有重要启示。 一、大学数字化变革的突破口:公共服务体系与教学科研 浑然一体的体制创新 近二十年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就是由飞速发展的信息 技术引发的大学之数字化变革。这场变革的历史虽然短暂却波澜壮阔,树立了一个 又一个丰碑,也遇到了许多障碍和挫折,给我们留下了需要深入研究和反思的思想 财富。其中有两项旨在推动美国大学数字化变革的重大工程值得深入研究和比较: 其一是由当时的校长杜德斯达特筹划和直接推动的美国密西根大学“媒体联合体” (Media Union) 工程;其二是由当时的校长查尔斯维斯特(Charles Vest)策划 并亲自倡导的麻省理工学院网络课件开放工程(简称“MIT OCW”) 。这两项工程 都属于有战略眼光的大手笔,第一项工程没有任何媒体炒作和商业运作,却始终在 扎扎实实地推进,其意义深远,但至今真正能理解的人并不多,在中国更是很少有 人了解和介绍。第二项工程由于有基金会和微软公司等参与和投资,自从 2002 年 维斯特校长在闻发布会上提出其规划之时,就被各种新闻媒体炒得火热,并立刻在 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推动高校课程数字化变革的一面旗帜,对中国的 网络课程建设和高等教育信息化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今,6 年过去了, 网络课件开放工程对推动和促进 MIT 自身的数字化变革,尤其是与课程相关的政 策、体制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各国的高校中发展迅速,但同时也 由于受到现行高校体制、尤其是课程政策、评价体系的种种束缚而步履艰难。在中 国,被大力推进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投入巨大,也取得了不容 忽视的成效,但却至今难以共建共享,许多网络课程仅限于将教科书和教授讲课的 录像搬到网上,未能真正实现对高校课程、教学方式的数字化改造,却使课程与教 学成本增加,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并助长了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 出路何在?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维斯特在 MIT 设计和推动网络课件开放工程 的初衷及其思想渊源,我们惊喜地发现,其思想的源头和孕育的土壤不仅在 MIT,而且在密西根!其实,这两项工程是有密切联系的,后者的思路显然受到前 者的深刻影响。因为维斯特在 1990 年出任 MIT 校长之前在密西根大学担任副校长, 是杜德斯达特的亲密同事和主要助手,对“媒体联合体”工程和杜德斯达特的战略 构想非常理解。由此不难看出二者的相关性。因此,回过头来认真研究和总结杜德 斯达特在密西根大学创建的“媒体联合体” 工程,并将这两项大学数字化改革工 程结合在一起思考,会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MIT 的网络课件开放工程可谓研究型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项复杂系统工 程,这项工程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能否创造出与开放的网络课程相适应的一整套 课程政策、体制和相应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学习与教学方式,这是对现行大学进行数 字化改造的攻坚战,而突破口如何选择?杜德斯达特早在 1988 年在从密西根大学 副校长升任校长时,就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这点,作为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旗舰” 的掌门人,他上台之后不仅立即组织和规划“密西根振兴计划”这样的全球化时代 研究型大学文化品格再造之宏伟蓝图,而且将创建“媒体联合体”作为实现其数字 化大学梦想的突破口和实验场。 “媒体联合体”是专门为研究型大学的数字化改造精心构建的一个全新时空环 Page 3 of 12 境。它坐落在密西根大学的北校区,原本是按照一个通用型图书馆进行规划的。杜 德斯达特出任校长之后,以其不同寻常的战略眼光对原来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大幅度 的修改和拓展,将其改建成一个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变革发展的实验室,其主旨和 精髓在于:以研究型大学公共服务体系与教学科研浑然一体的体制创新,作为大学 数字化变革的突破口,在此蕴育并实践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各种思想萌 芽。杜德斯达特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对其寄予厚望。历经多年的筹备和建设之后, “媒体联合体”正式于 1996 年 6 月 21 日开张,密西根州长 John Engler 等各界名 流当天悉数到场。1996 年 6 月 25 日出版的密西根大学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 甚至使用了“媒体联合体将成为开启密西根大学未来的一把钥匙”这样一个题目。 1它对于密西根大学在数字时代创新发展与变革的战略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世纪之交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催生了一大批诸如凤凰城大学之类的基于信息技术 的商业性高等教育机构,他们正以更低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高等 教育公共产品和服务。这些在技术上和成本上具有先天优势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以 其机动灵活的机制不但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舞台上长袖善舞,而且还在高等教育大 众化和市场化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从而在外部对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教学与管 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尽管在科学研究上,研究型大学的地位一时还无法撼动, 但在为社会公共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优质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上, “象牙塔”却面临着 来自“凤凰城”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研究型大学再也不能象以往一样高枕无忧 了,它已经处于一场无声袭来的危机之中。而如何在课程、教学和管理模式上充分 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优秀成果,充分吸收和借鉴商业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先进经 验,构建一个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据此带动 密西根大学科研、教学体制的整体创新,这正是“媒体联合体”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并由此成为研究型大学数字化改造的试验田和策源地。 作为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试验场, “媒体联合体”拥有全美一流的 硬件条件和基础设施,共拥有六十万册图书、一个展览馆、一间高级可视化实验室、 一间虚拟现实实验室、一套先进的视讯会议系统、多个视音频工作站、五百多个电 脑工作站以及其它大量的信息技术终端设备,Wi-Fi 无线网络覆盖到联合体的每一 个角落,是当时美国最大的多媒体中心之一,可以说是集 20 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高 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之大成于一身,初步具备了创造一个数字化大学之雏形的物 质与技术基础。它大力推进课程教学与学术科研资源的数字化,在公共知识服务体 系的创建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世界著名的过刊数据提供商 JSTORE 合作, 耗费巨资将密西根大学各学科的文献资料数字化,使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共享;它 是 Google 数字图书馆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百分之百的比例 收藏全球两大顶级学术出版商 IEEE 和 Elsevier 出版物的机构。 以课程教学与学术科研资源的数字化为依托, “媒体联合体”对大学公共服务 体系与教学科研的集成与创新进行了探索,改造了传统的“信息共享空间” (Information Commons) ,创造了一个基于先进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体的真正的“学 习共享空间” (Learning Commons)“ 数字媒体共享空间” (Digital Media Commons) 。 “信息共享空间 ”是传统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它是对图书馆服 务进行技术改造和集成以使其适应一个高度数字化的资源与服务环境。2 尽管它 借助于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图书馆资源利用的“一站式”环境,但在本质上还是一 个以技术为本位、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模式。而“学习共享空间”则不同,它不仅具 有信息共享空间的一切特征,而且还突破了“技术本位”和“图书馆中心”的局限, 明确以学校教学与科研变革的愿景为取向,提供了众多更加多样化的协同工作空间, 更加强调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以知识的创造为重点。3“数字媒体共享空间” 不仅拥有丰富的数字化图书与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而且还拥有数 字媒体工具、协同工具、3D 开发以及学习支持与评价实验室等多个教学与科研的 支撑服务体系。它还有一个专门面向学生的学习与科研支助体系“资助机会协 同空间” (Grant Opportunities Collaborative Spaces) ,专门为学生在跨学科的协作学 习与协同研究中利用数字媒体的研究项目提供支持。因此,它实际上是以信息技术 为支撑的图书馆、课程资源开放与集成、学习支助、教研支助和科研支助等多种大 学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整合。 二、大学数字化生长的孵化器:在全球化、多学科的新时 空中孕育新一代师生研究群体 Page 5 of 12 杜德斯达特的学术背景是核工程学,但步入大学校长的舞台之后,他最关心的 却是如何培养和创造出能够适应信息化、全球化环境的一代新人。他强烈地意识到, 今天的大学生是成长于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早已习惯了“即插即 用” (plug-and-play)式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要想吸引这一代人中的精英投入到大 学数字化变革和创新发展的行列之中,研究型大学就必须对现行的课程教学与人才 培养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 、 “以教师传授、灌输为 基础”的教育模式。他以许多被事务缠身的大学校长不太容易具有的年轻心态敏感 地注意到:“数字化的这一代学生,他们的童年岁月都是在功能强大且生动形象的 电子媒体之浸润下度过的不像我们在诸如广播和电视这样的消极被动的播放媒 体之时代中长大的这一代人,现在的学生期望甚至渴求的是互动。在对待学习的问 题上,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即插即用”型的经验;他们不习惯也不愿意按部就班 地去学习去读死书相反,他们倾向于纵身而入,在参与和试验中进行学习。 ”“数字化的这一代对传统课堂和四年制课程模式的容忍不会持续太久。他们对新 的学习范式的要求将日益强烈,这些新的学习范式更加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匹配, 更适合让他们为其学习和变革的一生做好准备。 ”4 另一方面,他强烈地感受到信 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突破了横亘在研究型大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樊篱,而且还 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毁了“象牙塔”四周的壁垒,让学科与学科、大学与大学、 学术与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21 世纪研究型大学的科 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将是跨学科的、全球化的。而如何创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以 学生为中心、以研究为导向的开放式学习与教学环境?如何搭建一个以信息与通讯 技术为支撑的、多学科交叉的、全球化的科研合作网络?这正是杜德斯达特在设计 和创建“媒体联合体”的初衷和所要研究和解决的时代难题。 “媒体联合体”是一个在信息时代培养数字化生存与创新能力的新时空。它囊 括了一个多媒体中心应该具备的一切,从视频、动画、音乐工作站到最先进的视讯 会议和演播室,通过把所有的信息技术集成在一个物理空间中,它创造了一个“全 数字化” (all-digital)的环境,人们在这里不会再遭遇到不断在数字环境和传统环 境二者之间频繁切换的尴尬和无奈。多年来,图书馆与信息资源专家、数字媒体与 技术专家、教学设计专家、科学家和青年学子在这里共享创意、协同创新,取得了 丰硕成果。著名的高等教育开源课程管理系统 Sakai 计划的技术原型就是源于“数 字媒体共享空间”早期对科研与学习协同技术工具的研究与探索。现在 Sakai 计划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科研合作网络,成员单位遍及世界各地,在高等教育信 息化领域具有广泛影响。 “媒体联合体”实质上是为研究型大学日益增长的跨学科 学习与研究活动提供了一个统一且通用的平台,是对大学教学、科研与学习环境的 一种变革与创造。它突破了传统研究型大学中院系严重分割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科 研传统,大大促进了综合性大学中跨学科的学习、研究与交流协作活动。在“媒体 联合体”内,来自语言、艺术、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师生可以借助先进的通讯技术 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各种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它就像一个信息化 的大熔炉,淬炼着新一代的教师和学生。 “媒体联合体”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催化器。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设计已越来越整合了审美性、效用性和耐用性,让工程师变得越 来越像艺术家,而艺术家则变得越来越像工程师,工程和艺术两大学科之间的联姻 已是大势所趋。联合体所在的密西根大学北校区是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音乐、 艺术四个学院的所在地。尽管这四个学院同处一个校区,且其专业活动都有很大的 相似性,即都是以设计为基础的创造性活动,但长期以来相互之间却缺乏有效的合 作与互动。而媒体联合体则给这四大学科的交叉合作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技术平台。 联合体不仅配备了一流的录音工作站和电子音乐工作站、最先进的数字摄影棚和数 字演播室,而且还拥有为数众多的艺术画廊,可以让来自工程、建筑、艺术和音乐 等各个领域的师生并肩合作,在工程与艺术的双重变奏中谱写数字时代多学科交叉 学习与科研的交响曲。此外,媒体联合体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仅打通了密西 根大学校内各学科的壁垒,而且还网聚了世界各地的学术精英,使密西根大学的师 生们足不出户便可与远在万里之外的一流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媒体联合体”尽管拥有一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却始终坚持“技术以人为 本”的立场。它的信息技术主管 Randy Frank 曾说:“联合体内的每一项活动都将 检验我们在这儿究竟是为技术而技术还是切实能够让技术为那些创造性的人服务。 Page 7 of 12 ”5 正因如此,十多年来, “媒体联合体”才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新的学习与科研传 统。杜德斯达特把这种新传统的精神实质概括为一种能够容忍风险的文化氛围、一 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一种敢于面对失败的胸襟胆略, 6而这正是研究型大 学数字化改造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宝贵精神营养。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 实验室”在信息技术领域内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密西根大学的“媒体联合体”则可 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媒体实验室” 。二者从事的都是前瞻性的创新研究,其共 同之处都是以人本,在信息技术的天地里永不停息的探索;而不同之处则在于: “媒体实验室”创新的是媒体与信息技术本身,而“媒体联合体”创新的则是基于 信息技术环境的大学学习、科研、教学、管理与服务方式;“媒体实验室”催生的 是新一代人性化的媒体与信息技术,而“媒体联合体”催生的则是数字化的研究型 大学。在信息技术支撑的全球化、多学科的新时空中孕育、孵化新一代师生研究群 体,创造一所数字化的研究型大学,这正是“媒体联合体”长期以来始终坚守不渝 的一项愿景,也是它的生命和灵魂。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未来与启示:在体制创新中变革学 习、教学与科研方式,比变革技术更重要,也更困难! 杜德斯达特于 1996 年 6 月 21 日在“媒体联合体”开张典礼的致辞中曾指出: “这个非同寻常的新项目不仅是一座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它还是密西根走向世界的 一个门户它以帮助我们创建一种打破学科樊篱,突破时空阻隔的新型大学为己 任。 ”7 十余年来,联合体在数字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一路走来, 不辱使命,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广泛好评。William Flanagan 和 Rae Earnshaw 曾经评价“媒体联合体”是“信息技术和教育二者之间一个独一无二的奇妙整合” 。 8 为了褒奖杜德斯达特的卓越贡献, “媒体联合体”于 2004 年正式更名为“杜德斯 达特中心”并继续在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前行与探索。2006 年, “媒体联 合体”运行十周年时,中心主任 John Williams 对这十年来的成就进行了高度评价, 他说:“当我在和同行谈话时,时常会想起我们学校因杜德斯达特中心而拥有的种 种优势。 ”“现在很多院校都在建设协作学习空间当我向我的同行们描述我们这 里正在进行的各种活动与项目时,他们都大为惊叹。 ”9 而“媒体联合体”之所以 能取得如此的成功,除了先进的理念和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之外,还有更加值 得研究和关注的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 众所周知,一项创新措施的成功实施一般要经历采纳、散播、实施与制度化四 个阶段,而制度化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10“媒体联合体”的创始人杜德斯达 特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密西根大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的研究 型大学来说,变革的激情往往不敌传统的惰性,改革的边际效用随着时间的流逝会 不断递减,因此体制与机制的设计是改革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曾任“媒体联合体” 联席主管的 Michael Miller 也曾指出:“你可能会认为,创建这样一个规模庞大、 技术先进的学习共享空间环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应该是正确地使用技术或创造一个 对学生来说有吸引力的物理环境。但实际上,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形成一套人性化的 体制并建立一套正确的组织架构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11 “媒体联合体”在一开始就拥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与运作机制。在建制上“媒体 联合体”独立于密西根大学所有院系,而直属于教务长办公室,这就使其能够避免 受到来自各院系的不必要干扰。联合体在管理上遵循“共治”的方针,由三位联席 主管共同负责日常工作并直接向负责信息技术的副教务长报告,这三位主管分别来 自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和“数字媒体共享空间”三大系统。为了有效地保证相互 之间的通力合作,切实实现大学各服务体系的整合,三大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在 同一个地方办公,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联谊活动。此外, “共治”理念最集中的 体现是“媒体联合体”还专门设有学生顾问委员会,负责学生团体与联合体的沟通, 并参与联合体的管理,从而切实保障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以贯彻实施。 20 世纪九十年代,研究型大学的数字化改造刚刚起步,一切都还处于摸索之 中,不仅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而且也远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媒体联合 体”在规划与创建的初期,也仅有一个以信息技术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教学科研网 络的设想,而没有具体的措施,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然而,正是这种以创新目标 为导向、开放灵活、有自主权、有弹性(flexible)的“生长型”发展体制和策略, 才保证了“媒体联合体”延续不断的创新与辉煌。诚如杜德斯达特所言,像“媒体 联合体”这样的试点单位通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当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完毕的时候 Page 9 of 12 就会有一批项目进驻,并在此后再也不离开,从而使其失去了继续创新发展的任何 可能空间,这是绝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的“通病” 。 12 因此保持一个流动性的架构 以便使其能持续性地接纳与践行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思想与新理念就成为一个关键。 进驻“媒体联合体”的所有研究项目和团队都经过严格挑选并且是流动性的,它时 刻为新项目的进驻留有空间,从而也为持续创新留下了可能。目前进驻的项目主要 包括“计算机辅助工程网络” 、 “数字媒体共享空间”以及杜德斯达特主持的以 21 世纪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千禧计划”等。由于进驻联合体的都是一些高、 精、尖的项目,其通常的弊病是围着高墙壁垒而不为人知, “媒体联合体”要真想 成为研究型大学数字化改造的“催化器”就必须打破高墙壁垒,改变“闭门造车” 的传统。从创建之日起,联合体的所有资源不但向整个密西根大学免费开放,而且 还向所有的社会公众开放。这一点意义深远,不仅打破了以往少数精英人才独享甚 至垄断研究资源的特权,把创意与科学发现的权利和希望赋予更广阔天地中的集体 智慧,其更深刻的示范价值在于昭示了这样一种前景: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使傲 慢且保守的研究型大学不得改变自己的形象,拆除阻隔于自己与同行和社会公众之 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围墙,让日新月异的科学与文化更快地走向人间、造福社会。 在“媒体联合体”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杜德斯达特突破了传统研究型大学的 科层体制对创新发展的掣肘,高度重视调动基层教师和普通学生参与学校信息化变 革与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把他们视为密西根大学数字化改造的基本依靠力量和 最终受益者。他在其最新出版的自传体著作舵手的视界:在一个变革时代中领导 美国大学一书中指出:“我试图在全校上下鼓励一种更强的追求刺激、敢于冒险 的意识,以此来把握密西根大学作为一个开拓者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这需要破 除各种樊篱,摆脱官僚主义的羁绊,下放权威与资源。但它还取决于要能招聘到认 同密西根大学的这种“敢于尝试、行事果断”之文化的教师以及学术与行政领导人。 我下定决心,启动了各种由师生草根式的兴趣、能力和热情驱动的计划。尽管这样 一种高风险的方式会让一些人感到惊惶不安,还会让一些人感到灰心丧气,但幸运 的是,我们学校内外还是有很多人把这样一种环境视为一场激动人心的探险之旅。 ”13 这可以说是对 “媒体联合体”在体制创新方面所作的最好注解。 对于创建“媒体联合体”的心路历程,我们在杜德斯达特 2000 年出版的21 世纪的大学中,可以窥见一斑:“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正在试图对由一个处于 变革中的世界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做出回应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还是在 沿袭着传统发展模式的老路这些发生在大学中的变革尽管很重要,但在很大程 度上却都属于不得已而为之,而并非是适时做出的战略之举。 ”尽管我们绝大多数 的高等院校都在采取各种各样的变革措施,以适应一个同样处于变革中的世界,但 他们却依然还是没有把自己向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的教育机构转型。步履迟缓的大学 变革进程显然不足以使大学控制自己的命运。由来自社会的各种力量所积聚起来的 巨浪将会席卷高校,以各种无法预知且令人一时无法接受的方式改变着高等教育, 并同时创造出各种高等教育机构的新形式,挑战着我们有关于大学的经验和观念。 ”14 面对时代和信息技术的挑战,各研究型大学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麻省理工 学院的 OCW 项目开创了以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为核心的新路;而密西根 大学的“媒体联合体”则以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方式的数字化改造为突破口,在研 究型大学内部探索体制创新之路。众所周知,大学的数字化改造在信息技术基础设 施上的投资是非常巨大而惊人的,而且往往由于大学自身的保守性和各种体制的惰 性、惯性而处处充满了阻隔与抵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投资回报的风险。 “媒体联 合体”创造性地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数字化变革的“特区” ,并采用“生长型”的发 展策略,在其区隔出来的这个物理和政策空间中,最大限度地争取教育改革创新的 自由度,为我们在当今这个充满异化和诱惑的复杂教育世界中变革现实、追求理想 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板。它深谙“生活在混沌边缘”之妙谛,不仅体现了一种自我超 越的勇气,还体现了一种改革者的智慧和艺术,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勇创大学变革 之路的时代精神。正如杜德斯达特经常强调的:“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把那些对于 大学来说属于更深层次的目标时刻铭记于心,它们在重要性上既从未改变也不曾衰 减。大学是求知的场所,人类的潜质在这里得以塑造与发展,我们的文化智慧在这 里得以代代相传,创造了我们的未来的新知识在这里得以生产,我们的高等院校对 此必须始终坚守不渝。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 Page 11 of 12 教授来说,大学是一种召唤而不是一种职业,它需要的是一种对治学和教学的热爱 和风险。 ”“然而,如果我们想继续坚守大学的这些更深层次的目标,坚守那些经历 过时间检验的价值观和传统,那么就需要对今天大学发现自己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 的本质有更加深切的理解,对大学的各种活动所具有的处于变化中的本质有更加深 切的认识。 ”“为了为大学坚守住一个来自于有些遥远的过去的未来愿景或者, 更确切地说,一个事实上从来不曾存在过的田园式梦想我们的高等院校被推到 了一个风险的风口浪尖,更罔论我们的社会了。 ”“变革对于美国大学来讲,将不仅 是挑战,而且还是其未来之所系。对于那些有愿景、有智慧、有胆略在 21 世纪引 领潮流的大学来说,与变革相伴而来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15 这种理想与现实高度统一、继承与发展交相辉映的大学变革之道,对我国研究 型大学的创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Sally Pobojewski. Media Union will be a Key to State of Michigans Future N. The University Record, 1996-6-25 (5). 2 Melanie Remy.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Connection C/OL. (20 04-9-17) 2008-05-31 /libraries/locations/leavey/news/conference/presen tations/presentations_9-17/USC_Remy.pdf. 3 Russ Bailey. Information Commons to Learning Commons C/OL.(2005-4) 2008-05 -25 /infocommons/conference/minneapolis2005/opening.doc. 4 James Duderstadt, Farris Womack. The Future of the Public University in America: B eyond the Crossroads M. Baltimore, Marylan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 04: 63-64. 5 William Flanagan, Rae Earnshaw. Meeting the Fu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a Union.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1997, 17 (3): 15-19. 6 James Duderstadt, Daniel Atkins, Douglas Houwel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Technology Issues and Strategies for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 Westport, CT: Praeger Publishers, 2002: 156. 7 James Duderstadt. Media Union Dedication OL. Ann Arbor, MI: Bentley Historical Library a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62008-6-10. http:/ /elec rec/d/duderstadt/Speeches/JJDS9b/jjd1460.pdf. 8 William Flanagan, Rae Earnshaw. Meeting the Future at the Universit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装箱交易合同案例
-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国家机构有哪些》教案2 新人教版
-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 2024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2.2 细胞中的脂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1
- 安徽省长丰县八年级生物上册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 汽车试验技术 课件 项目1 汽车试验概述
- 综合能源托管合同(2篇)
- 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
- 2023年云南省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新版
-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积累: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 GB/T 31953-2023企业信用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 大学武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现代药物制剂与新药研发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苏州大学
- 市政工程排水工程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 MT/T 198-1996煤矿用液压凿岩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7715-2014工业用乙烯
- 企鹅排队课件
- GB/T 21387-2008轴流式止回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