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自主导学案_第1页
《再见了,亲人》自主导学案_第2页
《再见了,亲人》自主导学案_第3页
《再见了,亲人》自主导学案_第4页
《再见了,亲人》自主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 自主导学案 合江县人民小学校 李守琴 【导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14课。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 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 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作者是 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 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 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饱含在 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同时,这 3个自 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 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 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 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 课文的最后 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 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那段历史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从介绍抗美援朝战争或播放英雄儿 女上甘岭电影片断导入,拉近学生和课文的距离,进而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初读课文,交流: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从而读懂课文叙的事,初步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再读课文, 通过体会最令人感动的语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升华一的情感,体会前三个自然段 共同的写法先叙事,再抒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由指导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彼此之间依依异别的深情, 引导学生思考:在与别时朝鲜人民一也回想起志愿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从 课文中找一找,结合着平日阅读,观看影视剧等说一说。使学生偏认识到朝鲜人民和 志愿军互为亲人,志愿军用生命和鲜血浇铸了中朝人民间牢不可破的友谊。最后,引 导背诵、抄写和进行小练笔:展开想象,写一件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的事。 【导学目标】 1认识 8个生字,会写 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 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 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 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在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资源】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导学过程 一、 课前预学 1、掌握 12个生字的音形义。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懂得“硝烟、雪中送炭、 噩耗、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根据抒情、叙事的不同内容,用合适的情感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情感的起伏变 化。 3、文中写道“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课题“再见了,亲人”中的“亲人” 与这句话中的亲人一样吗?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 )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 3 受到他们是中国志愿军的“亲人”?(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概述,写在故事旁边) 4、你认为“再见了,亲人”是谁对谁说的?(提示:仅仅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 民吗?)朝鲜人民送了又送,久久不愿离去,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朝鲜亲人做了哪些事, 值得他们如至爱的亲人一样对志愿军战士依依不舍呢?文中没有写,展开想象,请你 简略补写一件。 5、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我们”进行叙事抒情的散文,叙述志愿军回国时朝鲜人 民深情送别的催人泪下的情景,你读后,能否感受到这种( )之情?如果用 几个字来概括叙述的线索,请你试着补充完整。(送)劝( )诵 ( ) 6、“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7、“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8、小金花是一个( )的孩子。真的是这样吗?那她为什么送别时却哭了呢? 9、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一些相同的地方,看看你能找出几处。 2、预学检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被我们称为亲人?课文中的两种人称不上是亲人,可 是课题为什么叫再见了,亲人呢? 2.指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加标点(板书:,)再读:再见了,亲人 体会:哪一句的感情更强烈些?(齐读) 3. ”亲人”一般指哪些人? ”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板书:志愿军 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 板书:朝鲜人民 他们是亲人吗?不是。板书:不是亲人。 (二)对照学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自主探索 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 选择你喜欢的读书的方式,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能用朗读来表达 你的情感吗?可以和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4、检测反馈 (一)(1)句子: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这真是雪中送炭 哪! A引导学生抓住“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词语,想象当时这 样做的危险和艰难,从而体会大娘为志愿军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来体会,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成语的含义,接 着联系句子具体谈谈这个成语“雪”、“炭”分别指什么,最后想象“雪”志愿 军当时的困境及困境会给他们带来的后果,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想志愿军所想,急志 愿军所急,为他们而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质。C感情朗读:朝鲜大娘愿意为志愿 军付出生命,给了志愿军及时的帮助,她把志愿军看成比自己还要重要的人,能不算 “亲人” 吗?读出你的感动吧! (2)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您为了我们失去了惟 一的亲人。 A引导学生抓住“惟一”、“丢”、“背”等词来体会,先理解“惟一”的意思, 再谈谈“惟一的亲人”对大娘意味着什么,接着体会大娘这一“丢”丢下的是什么, 5 “背”起的又是什么,从而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感情胜过亲人。B感情朗读:朝鲜大 娘为救志愿军不顾最亲最爱的小孙孙,这能不算“亲人”吗? (3)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师引: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怎么能不感人呢?难怪志愿军对大娘说一一 “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A请学生改成陈述句。 B比较两句话,哪句更能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C情境引读: 师:在五次战役的时候,是大娘带着全村的妇女送打糕,所以生接读 师:在敌机来的时候,大娘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而丢下了自己的小孙孙,所以 生接读 (二)(1)句子: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可是小金花,你是多么 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 A引导学生抓住“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等词句体会小 金花内心失去妈妈的悲痛。 B感情朗读,演读。 C“妈妈牺牲不落泪”,可“跟志愿军告别却哭成泪人”,你感受到什么? D再读句子。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三)(1)句子: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 1952年的春天,伤好以后,您只 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A可抓住三个“挖”来理解它们的不同背景,再想像这三个“挖”字背后,大嫂 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挖的,从而理解大嫂不顾生命危险为战士们挖野菜的可贵品质, 感人至深。 B感情朗读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四)(1)师引:现在志愿军就要同她们分别了,此时此刻,战士们是怎样抒发 自己那依依惜别之情呢?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出句子中的感 情。 (2)评读。 (3)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注意表达出志愿军的思想感情。 (五)1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 2这三个人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光她们三个就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 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可想而知,当年的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多少代 价,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说出你们的感动,说出心中的赞扬,最好能合适地选用反问 句。 5、课堂总结 同学们,中朝两国人民 8年的浴血奋战,生死相依,用鲜血铸成的伟大友谊跨越国界,穿 越时空,这友谊行进在依依惜别的深情,行进在晨曦初露的东方!最后,让我们把所有的 感动凝聚在这深情的呼唤中(生再读课题) 6、拓展延伸(体现培优辅差)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收集有关抗美援朝中出现的感人小故事,开个英雄故事会。 七、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深情厚谊 1.朗读 朝鲜人民 中国人民志愿军 2.词句 洗补衣服 7 3.内容思想 大娘送打糕 流血牺牲 4.分段 救伤员 5.表达方法 小金花 救老王 大嫂 挖野菜 8、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授了魏巍作家写的再见了,亲人一课,个人觉得这节课讲得比较 成功,因为学生在朗诵时感情很充沛,而且在谈感受时说得内容也比较丰富,这给了 我很大的信心。 这篇课文中重点写了三类人的典型事例: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从这三位 人的事例中感受了朝鲜人民和中国志愿军之间的深情厚意。 一、搜集资料,构建情感基调。 上课之前,我让学生自己搜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帮助学生构建起文本的背 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了感情基调。 二、紧扣课题,了解“亲人” 充分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 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 嫂”之类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 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三、抛出问题,品读重点语句。 我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章,哪些 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 忆,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 军战士和大娘不是亲人,可是她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 同时把对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