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房还是老平房_第1页
新楼房还是老平房_第2页
新楼房还是老平房_第3页
新楼房还是老平房_第4页
新楼房还是老平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新楼房还是老平房 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陕西省 社科院院长。 中国论文网 /7/view-12782900.htm 插画 / 沉石 这些年,乡村正发生着有史以来 最剧烈的变迁。一个大事件就是村庄空 间形态和农户房屋的变化,许多地方或 拆并村庄、或整村重建、或住户自行拆 老砖木房建楼房,热火朝天。尽管中央 明令不能大拆大建,但此风并未得以遏 制。 大拆大建的推动者主要是两个方 面军。一方面军是地方干部,动机大致 有二:一是想为农民办好事, “让农村人 也住上楼房,过上城里人那样的生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二是为从农村拆建中获得土地弥补城市 建设用地缺口,此乃“ 建设用地指标增 减挂钩”,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方面军是部分农民群众 。不 少农村人喜欢拆了平房盖楼房,说楼房 代表着现代,过去不是讲共产主义就是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吗。在很多地方, 家里没有楼房,儿子是找不到媳妇的。 楼房似乎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宁可 借债也在所不惜。至于楼房空间能使用 多少,是不去管的。 反对大拆大建者人群众多。有农 民,以中老年人居多,喜欢住老房子和 老院子,不愿意把钱都花在盖房上。有 城里人,尽管他们是局外人,但向往农 村的老平房,说这能接地气,有乡村气 息。有传统文化爱好者和乡村文明坚守 者,认为老村庄有历史文化感,是不可 复制的农耕文明活标本。 讨论有必要再深入下去。 是否尊重了农民意愿?一些地方 是农民拥护,至少眼下如此。博弈过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是,部分拥护的农民加上地方政府的力 量,俘虏了不拥护者。按理说,农村是 村民自治,只要大多数人赞成即可干, 但农村的事情复杂在农民由于信息不对 称导致主意多变,多关注眼前利益,以 及农民的从众心理。不客气地讲,一些 地方的农民意愿是被忽悠出来的。 是否方便了农民群众?人居生活 质量的核心是舒适方便卫生,未加改造 的传统民居比起楼房来不占优势,这也 是部分农民选择楼房的重要原因。我在 失语的乡村文明一文中曾感叹乡村 话语权的缺失,农民总是亦步亦趋地跟 着城里人走,并未发现自己拥有的是城 里人所羡慕的,于是扔掉富金矿,捡回 铁疙瘩。这不能全怪农村人,如果有更 多的规划师和建筑师能设计建设出既有 乡村特色、又舒适方便卫生的民居,如 果农民知道我家的房子经过改造能像国 外富人的乡间别墅,其选择结果可能相 反,可见引导农民之重要。 是否要“ 一刀切” ?中国太大,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地民俗不同、自然禀赋和经济水平差异 很大,自然不能“ 一刀切”,是为因地制 宜。一些山区自然村小而分散,为做好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必要适度集中。 一些村庄历史不长,民房普遍破败,规 划重建也是可以的。一些南方农村,土 地非常紧缺,也只能盖两三层楼房了。 问题的核心不是是否应拆建,而是是否 实事求是,是否真心为民,是否尊重农 民意愿。 还有政府的责任问题。保护历史 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农民并不一定热 心,政府必须出手。村庄规划和民居的 改造,农民能力有限,政府必须引导和 支持。 乡村空间形态是千百年来形成的, 民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