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山地油茶幼林套种太子参模式技术特点探析_第1页
柘荣山地油茶幼林套种太子参模式技术特点探析_第2页
柘荣山地油茶幼林套种太子参模式技术特点探析_第3页
柘荣山地油茶幼林套种太子参模式技术特点探析_第4页
柘荣山地油茶幼林套种太子参模式技术特点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柘荣山地油茶幼林套种太子参模式 技术特点探析 摘要:分析了山地油茶幼林下套 种太子参的技术特点,探讨了高效立体 林药的经营模式,通过提高林地土地的 利用率,解决种植太子参中药材用地难 问题,有效地克服了“ 林药 ”争地矛盾。 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实现了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科学合理地 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环境的优势,在柘荣 县因地制宜地开展林药经营模式具有一 定的推广意义。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90499.htm 关键词:幼林油茶林;太子参; 套种技术;柘荣 中图分类号:S567.5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7)15008403 1 项目区位概况 1.1 自然适宜条件 柘荣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为近 海山区县,东邻福鼎市,西靠福安市, 南接霞浦县,北与浙江省泰顺县隔溪相 望;东西宽幅 34 km,南北间距 27 km,位于东经 1194412003,北纬 27052720之间。柘荣县林地总面积 671250 亩,有林地面积 553245 亩,森 林覆盖率达 68%。柘荣县属中亚热带季 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资源丰富,年 平均气温 18 ,冬短夏长,无霜期 322 d,年均降雨量 1742 mm,年日照平均 1802 h,土壤为红壤、黄壤,土层深厚 肥沃,区域确植甲胖诙嘁吧 药材资 源,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太子参种植、 生长。 1.2 油茶林地资源现状 柘荣县是福建省油茶重点县之一, 全县油茶林面积达 10.8 万亩。油茶是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荣县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油茶林面积 约占全县林地面积的 1/10。其中,2010 年以来,在国家、省产业政策的带动下, 全县新种植油茶面积约 4.6 万亩、抚育 改造现有老油茶林 0.3 万亩,为林下经 济发展提供了可利用的林地资源条件3。 在油茶幼林地上、油茶林间、林缘空地 套种太子参,这种林-药发展模式已成 该县的林下经济主要发展的模式。为保 护林地、利用林地,发展本地特色林下 (林-药)经济提供了丰富的林地资源, 并为药用植物种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1.3 柘荣太子参产业情况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具 有清凉带补、去除小儿盗汗等功效,是 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目前已被卫 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 单”。柘荣太子参,其产销量占全国的 2/3,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 之称。 “柘参 1 号”、 “柘参 2 号”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 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的新品种(闽农种 200425 号) ,是在柘荣县农业技术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广中心选育而成2。柘荣县是全国太子 参重点产区之一, “柘荣太子参 ”是全国 闻名地中药材,是全县农业重点产业和 经济收入来源。据不完全统计,占农民 农业产业收入 60%70%。 2 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模式 调查 在柘荣县富溪镇霞洋村、黄柏乡 上楼村选择新造油茶幼林地,推广套种 “柘参 1 号”、 “柘参 2 号”太子参 400 亩 (表 1) 。选择新造 3 年油茶幼林,加强 对油茶幼林抚育管理、树形培育和水肥 管理的同时,进行带状整地作畦,施足 农家肥料,选用“ 柘参 1 号 ”、 “柘参 2 号” 太子参良种进行科学种植,按规范化要 求及时进行太子参田间除草、施肥管理 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制成林下种植太 子参技术推广手册,全面推广林下种植 太子参栽培技术。 3 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技术 3.1 套种地油茶林的选择 太子参是喜阳植物,所以选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15 年新植油茶幼林,地势较为平缓林 地,郁闭度在 0.10.4 左右,种植地要 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其海拨为 400850 m,坡度在 25以下,土壤为 黄壤或黄红壤。 3.2 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技术 3.2.1 太子参套种播种 太子参的最佳种植时间为 1112 月上旬,采取一沟两向双行种植。林地 应提前翻、耙,使土壤充分熟化,然后 进行整畦,畦面宽 0.61.2 m,畦高 2025 cm,畦面呈平面或龟背状,在 整好的畦面上开条沟,沟深、宽约 1315 cm,施足基肥,例如,充分腐 熟的有机肥、土杂肥、钙镁磷等,充分 拌匀,不能施硝态肥料或者有污染的垃 圾,施肥后用溥土覆盖,接著排放种参, 最后覆土至畦面,种植深度约 7 cm,株 距 57 cm,大行距约 25 cm,小行距 约 10 cm,一般每亩用种参 3040 kg。 3.2.2 太子参套种管理 栽种后 34 d,选择晴天喷施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前除草剂,喷施后到出苗前不松土,待 太子参出苗后浅耕除草 1 次,深度 23 cm;也可以等到次年 2 月上旬前后,当 杂草出土且太子参未出苗前,进行茎叶 除草;3 月上旬和 3 月下旬应选用优质 的氮磷钾复合肥各施肥一次,4 月中下 旬植株封行后仅拔除大草,畦面可停止 除草。在太子参生长期间,时刻注意病 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问题,运用合适 的防治方法予以处理。 3.3.3 太子参采收 太子参采收时间为 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当 6 月下旬太子参茎叶枯黄时, 除了原地留种以外,都应及时采收,采 收器具要求洁净、无污染,挖出块根、 去除茎叶,边采收、边装筐,避免太子 参与污染物接触,在运输工具或容器内 保持太子参块根的松紧适度,避免块根 受到损伤。 4 油茶林林下套种太子参效益调 查 4.1 经济效益调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黄柏乡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示范 基地 100 亩,选择在油茶 15 年生幼 林套种太子参,于当年 12 月种植,次 年 7 月收获,生长期 7 个月,100 亩示 范基地平均亩产太子参 140 kg 干品,当 年干参市场售价 80 元/kg,亩产值达 11200 元,管护成本约 5500 元,利润 5700 元,精准扶贫户当年人均劳务收入 2075 元,取得良好的收益。推广的 1000 亩太子参平均亩产干参 110 kg,产 值达 880 万元,利润 330 万元。油茶林 地套种太子参,通过管护,以耕代抚, 又促进了油茶生长,增加了油茶幼林地 表覆盖,保持了林地水土,具有良好的 生态效益,同时解决了新种油茶林分产 前纯投入、无收益的问题,给油茶种植 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减轻前期投 资压力。油茶幼林套种太子参现也成为 该县油茶林生态经营的主要模式,在生 产中不断地推广应用。 4.2 生态 效益调查 在油茶中幼林地套种太子参可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效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减缓雨水冲刷, 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在太子参种植过程 中,精耕细作林地,多施有机肥等种植 措施可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 力,有效促进油茶的生长和早日投产高 产。 5 油茶林林下套种太子参生产中 存在的问题 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3 点: 第一,林下经济投入较大,大部分想要 发展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和林农,因生 产资金缺乏,无法扩大生产,影响了林 下经济的规模发展。第二,生产中科技 投入严重不足,使新技术的培训、普及 推广受到限制,农户在种养过程中缺乏 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方法,造成病虫害 发生率较高,致使种养损失较大。第三, 因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减少, 劳动力日趋不足,与林下种植太子参的 劳动力构成矛盾。 6 发展油茶林林下套种太子参的 建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6.1 加强技术指导 加强林地选择、整地挖穴、品种 选择、种苗质量、抚育管理等各环节的 生产质量监管,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检 查验收。保证种苗、肥料等投入品使用 和质量安全,做好相应的计划方案,在 关键生产季节,县林业局技术推广站应 到示范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根据项目 实施的技术标准对太子参等药材栽培的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相关技术进行严格 的管理,以确保生产的各个环境的施工 质量。 6.2 加强管理与监察 在林下种植太子参等药材的技 术推广与示范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了 建设内容、技术措施、进度安排、组织 实施、经费预算等,管理人员应按照各 项标准、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预期效果等 严格进行各环节的把关,对林下种植太 子参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管理、 监督检查等进行明确的分工,责任落实 到个人,还应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作太子参生产情况专门记录表,对生产 的各环节,如种苗、肥料等进行详细的 记录,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图片、 文件等,建立档案,档案由专人负责管 理和归档,纸质资料用专门档案柜、档 案夹保存,电子资料分类归档存放。 6.3 油茶林林下套种太子参的模 式推广 加大林下种植太子参等技术推广 力度,加强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提高 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管理技术水平, 降低种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坚持生 态保护与林农增收致富兼顾的原则,克 服“林药”争地矛盾,扶持壮大黄柏倒流 水、上黄柏、富溪霞洋油茶林下、乍洋 流水生态林下、石山林下种植的示范基 地,带动农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扩大 林下种植的生产规模。 7 结语 (1)随着农业的发展,其结构 的调整不断的深入,林下材种植成为 了新的潮流,因此,太子参的种植要从 -精选财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