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包虫病培训(培训讲义)_第1页
2013年包虫病培训(培训讲义)_第2页
2013年包虫病培训(培训讲义)_第3页
2013年包虫病培训(培训讲义)_第4页
2013年包虫病培训(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中央年中央 补补 助重大公共助重大公共 卫卫 生服生服 务项务项 目目 甘甘 肃肃 省包虫病防治技省包虫病防治技 术术 甘甘 肃肃 省省 疟疟 疾防治技疾防治技 术术 培培 训训 教材教材 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一四年一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2013 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甘 肃 省实施方案. 2013 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 甘 肃省技术方案. 第二部分 甘肃省 20122015 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甘肃省关于进一步落实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 年实施方案 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救治管理实施细则(2012 年修 订版) 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补偿地方病患者诊断 界定工作的通知 第三部分 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 年)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试行) 包虫病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 包虫病手术方法技术规范 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 阿苯达唑治疗包虫病严重反应或偶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第四部分 包虫病基础知识 第一节 包虫病病原生物学 第二节 肝包虫的超声诊断 第三节 包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第四节 甘肃省包虫病的流行和防治现状 第五节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六节 包虫病的防治工作的安全防护 第七节 包虫病的防治工作的伦理学问题 第一部分 2013 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包虫病防治项目甘肃省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 年), 进一步推进全省包虫病防治工作,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 2013 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13146 号) 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年度目标 (一)项目实施地区通过开展重点人群包虫病查病工作,加大包虫 病人发现力度,对发现的包虫病病人开展药物或手术治疗,改善患者 生活质量。 (二)加强传染源管理,对项目实施地区的所有犬进行登记管理和 驱虫,犬驱 虫覆盖率在上年基础上显著提高。 (三)加强各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装备急需的防治、实验设备, 提高基层包虫病防控能力。 二、项目范围 天祝县、环县、夏河 县、合作市、 玛曲县、碌曲 县、卓尼 县、临潭县、 渭源县、岷 县、漳 县、永登县、平川区、景泰 县、靖 远县、山丹县、民乐 县、 肃南县 、瓜州 县、肃 北县、玉门市、会宁 县、阿克塞 县、凉州区、古 浪县、民勤 县、永昌 县 、甘州区、金塔 县、永靖 县、敦煌市、 张家川县、 高台县、庄浪 县、静宁县、 肃州区、华池县、 镇原县、 临夏市、临夏县、 康乐县、广河县、舟曲县、迭部 县共 44 个县(市、区)。 三、项目内容 (一)重点人群查病 按照卫生部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各项目实施地区 在辖区范围内包虫病重点流行乡(镇)采用 B 超和血清学方法开展人 群查病,全省共检查 310000 人;对各流行乡(镇)12 岁以下儿童采用 血清学方法开展儿童感染情况监测,全省共检测 45000 人。 (二)病人救治 1药物治疗。 对新发现的包虫病病人,免 费提供阿苯达唑片剂或 乳剂;对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包虫病病人,每 6 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 复查, 评价 疗效,确定需继续采用药物治疗的,免费提供阿苯达唑片 剂或乳剂。开展包虫病病人药物治疗 2500 人次。 2手术治疗。在 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包虫病手术治疗 250 例。 在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使患者就近得到有效救治的原则下,不断提 高当地医院外科救治水平,加强治疗病例的管理,探索适合本地区实 际的包虫病手术救助管理机制。 (三)传染源犬管理和驱虫 根据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以村为单位,对所有犬 进行登记管理;每月定期对 510000 只犬采用吡喹酮进行药物驱虫;对 流行乡(镇)的犬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完成 70000 条犬的检测。 (四)感染家畜监测 对流行乡(镇)家畜感染情况进行监测,每县检测 1000 头(只)(其 中羊 700 只,牛 300 头)。 56 个项目县在保证完成项目重点防治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流行 病学调查任务,做好中间宿主监测和人群问卷调查工作。 (五)人员培训 1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 44 个项目县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验、 诊断治疗技术等专题培训,提高基层专业人员的防治技 能。 ,培训 2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治疗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定期赴定点医 院对审定的手术病例进行示范性手术、指导定点医院及项目县医院的 外科技术人员。 (六)设备配备 为 14 个新增项目县各配备一台 B 超;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 置台 1 台恒温恒湿培养箱,1 台彩色超声仪。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1.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为项目责任处室,和项目县所在市(州)卫 生局(地病办)负责项目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并协调 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2.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信息收 集和管理、质量控制、检查督导与考核评估。各市(州)疾控中心负责 所辖包虫病流行县(市、区)犬粪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甘南州各县、永 靖县的犬粪抗原检测工作自行完成),开展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项 目县疾控中心(或县地办)负责具体实施项目。 3. 项目县(市、区)乡镇卫生院、村委会、乡村医生或兽医员协助 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防治工作。 4.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治疗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根 据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救治管理实施细则(2012 年修订版) (甘卫地发2012180 号)的要求,做好本年度全省包虫病外科手术定 点医院评定、手术病例审核、手术技术指导、基层外科业务人员培训 等工作。 (二)资金安排 2013 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 目资金 1476 万元,用于项目县开展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防治药品 购置、手术 治疗、 检测试剂采购、 设备采购、 项目督导与评估等工作。 五、项目执行时间 项目工作在 2014 年 10 月底前完成(附件 4)。 六、项目督导与评估 (一)加强项目组织和领导 省级、各项目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 配合和全社会参与的项目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和组织各级 防治部门认真组织和实施,保证项目全面完成。 (二)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1.省、市(州)定期组织同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开展对项目县和 流调县项目执行进度、完成质量、经费使用和实施效果等情况的督导、 抽查与评估, 对所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协调解决,并追踪落 实整改情况。项目县和流调县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有效落实 整改工作(附件 3)。 2.市(州)卫生局或地病办要将督导评估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省 卫生厅地病办,作为省卫生厅对各市(州)项目工作的督导评估内容之 一,以及来年经费支持的依据。 (三)按时上报项目总结 项目完成后,各流调县(市、区)和项目县(市、区)要及时做好项 目总结,分 别报市(州)卫生局或地病办和省卫生厅地病办。市(州)卫 生局或地病办要做好本市(州)项目总结和督导考评报告报省卫生厅 地病办。省 卫生厅将全省项目总结和项目督导评估报告报卫生部。 附件: 1. 2013 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 甘肃省工作任务表 22013 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甘肃省 资金分配表 3. 2013 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督导内 容和评估指标 42013 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进 度安排 略附件 1-2 附件 3 2013 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包虫病防治项目督导内容和评估指标 一、定性指标。 (一)有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二)有项目实施方案。 (三)有相关工作计划、规定和实施细则。 (四)有技术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五)有督导、验收计划及工作记录。 (六)各种原始资料、统计资料分类管理,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七)有年度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 二、定量指标。 (一)项目完成率。实际完成任务数项目安排任务数。 (二)项目完成及时率。按期完成项目数安排项目数。 (三)报送数据合格率。报送数据符合要求的项目数安排项目数。 (四)报送数据及时率。按时报送数据项目数安排项目数。 (五)报送技术报告合格率。报送符合要求的项目技术报告数安 排项目数。 (六)报送技术报告及时率。按时报送项目技术报告数安排项目 数。 附件 4 2013 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包虫病防治项目甘肃省工作进度表 内 容 完成时间 1下发实施方案。 2013 年 12 月上旬 2各市(州)制定当地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 计划,启动项 目工作。 2013 年 12 月中、 下旬 3全面落实项目实施计划,完成项目工作。 2014 年 1 月-2014 年 10 月 4省卫生厅和各市(州)卫生局(地病办)开 展项目督导、 检查与评估。 2014 年 3 月-2014 年 10 月 5资料汇总分析,分 别撰写工作总结、督 导 评估报告等有关材料,上报省地病办;撰写技术 报告(包括项目进展情况),与原始数据电子版 一起报送省疾控中心。 2014 年 10 月 6省地病办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和督导评估 报告、省疾控中心完成数据汇总分析及项目技 术报告,分 别报送卫生部疾控局和国家疾控中 心。 2014 年 11 月 2013 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包虫病防治项目甘肃省技术方案 根据2013 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 甘肃省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包虫病流行和防治现状,制定本技术方 案。 一、防治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 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原则。 二、年度目标 (一)在项目地区开展针对性的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流行区 农牧民群众包虫病防治知识普及率和认知率,提高群众关键态度正确 率和关键行为正确率。 (二)对项目地区的所有犬进行登记管理和驱虫,犬驱虫覆盖率达 到 80%以上,不断提高犬驱虫覆盖率。 (三)开展流行区人群包虫病查病工作,加大包虫病人发现力度, 对确诊的包虫病病例开展药物或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四)对从事包虫病防治和诊疗的专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基 层防治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装备疾控机构急需的防治、实验设备,提高基层包虫病防控 能力。 (六)加强牲畜屠宰管理和无主犬扑杀,探索适合甘肃不同流行特 点的包虫病控制策略。 三、项目范围 天祝县、环县、夏河 县、合作市、 玛曲县、碌曲 县、卓尼 县、临潭县、 渭源县、岷县、漳 县、永登县、平川区、景泰 县、靖 远县、山丹县、民乐 县、肃南县、瓜州 县、肃 北县、玉门市、会宁 县、阿克塞 县、凉州区、古 浪县、民勤县、永昌 县、甘州区、金塔 县、永靖 县、敦煌市、 张家川县、 高台县、庄浪县、静宁县、 肃州区、华池县、 镇原县、 临夏市、临夏县、 康乐县、广河县、舟曲县、迭部 县共 44 个县(市、区)。 四、项目内容 在项目县采取重点人群查病、救治病人、传染源犬管理驱虫、屠 宰场所管理、人群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和监测。各项目县工作任 务量见表 1。 表 1 2013 年中央补助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各项目县工作任务量 病人治疗(人) 犬驱虫管理(只) 县(市) 人群查 病人数 (人) 儿童感 染情况 监测 (人) 药物治 疗人数 手术治 疗人数 检测犬数 犬驱虫 只数 检测家 畜数 县级 人员 培训 班次 天祝县 20000 2500 150 24 2500 20000 1000 1 环 县 25000 2500 150 69 2500 20000 1000 1 夏河县 15000 1500 150 3 2500 15000 1000 1 玛曲县 5000 500 100 3 1500 15000 1000 1 合作市 10000 1000 100 3 2000 15000 1000 1 岷 县 5000 500 30 3 1500 15000 1000 1 永登县 10000 1500 100 3 2000 15000 1000 1 景泰县 15000 1500 100 14 2000 17000 1000 1 靖远县 15000 1500 100 7 2000 20000 1000 1 山丹县 10000 1500 100 8 2000 15000 1000 1 民乐县 10000 1500 100 10 2000 15000 1000 1 漳 县 5000 1500 100 5 2000 15000 1000 1 渭源县 10000 1000 50 2000 15000 1000 1 临潭县 5000 1000 50 2000 15000 1000 1 卓尼县 5000 1500 150 2000 15000 1000 1 碌曲县 5000 400 50 2 1500 15000 1000 1 肃北县 1000 300 20 1 1500 3000 1000 1 瓜州县 10000 1500 50 6 1500 15000 1000 1 阿克塞县 1000 300 20 1000 10000 1000 1 肃南县 10000 1000 100 4 2000 15000 1000 1 平川区 10000 1500 50 15 2000 15000 1000 1 会宁县 20000 1500 100 6 2000 15000 1000 1 玉门市 5000 1500 30 3 1500 15000 1000 1 凉州区 5000 1000 20 2 1500 15000 1000 1 古浪县 5000 500 20 3 1500 10000 1000 1 民勤县 10000 1500 50 2000 15000 1000 1 永昌县 15000 1500 100 2 2000 15000 1000 1 甘州区 5000 500 20 1500 10000 1000 1 金塔县 10000 1500 100 7 2000 15000 1000 1 永靖县 15000 1500 100 5 2000 15000 1000 1 敦煌市 5000 1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张家川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高台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庄浪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静宁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肃州区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华池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镇原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临夏市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临夏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康乐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广河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舟曲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迭部县 1000 500 10 3 1000 5000 1000 1 合计 310000 45000 2500 250 70000 510000 44000 44 注:手术治疗人数根据上一年度完成工作量制定。 1、重点人群查病。按照卫生部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 求,各项目 实施地区在辖区范围内包虫病重点流行乡(镇)采用 B 超 和血清学方法开展人群查病,全省共检查 310000 人;对各流行乡(镇) 12 岁以下儿童采用血清学方法开展儿童感染情况监测,全省共检测 45000 人。 2、病人救治。 根据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试行)和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 目外科救治管理实施细则(2012 年修订版)(甘卫地发2012180 号) 对包虫病人进行免费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救治。 (1)药物治疗。各项目县对新发现的包虫病病人,免费提供阿苯 达唑片剂或乳剂治疗;对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包虫病人,每 6 个月进 行一次影像学复查,评价疗效,确定需继续采用药物治疗的,免费提 供阿苯达唑片剂或乳剂治疗。开展包虫病病人药物治疗 2500 人。 (2)手术治疗。在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使患者就近得到有效救治 的原则下,不断提高包虫病定点医院外科救治水平,加强治疗病例的 管理,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包虫病手术救助管理机制。全省完成包 虫病手术治疗 250 例。 3、传染源犬管理和驱虫。根据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 求,以村为单 位, 对所有犬进行登记管理,确定犬驱虫日;每月定期对 项目地区犬采用吡喹酮进行药物驱虫,全省共驱虫犬 510000 只;对包 虫病流行区的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完成 70000 条犬的粪抗 原检测。 4、屠宰场所管理。各 项目县要加强对集中屠宰场所的管理,开展 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高温高压、深埋等),教育和引导群众不用未经 处理的病变脏器喂犬,对无主犬采取扑杀措施,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 传染源控制策略。对流行乡(镇)家畜感染情况进行监测,每县检测 1000 头只(其中羊 700 只,牛 300 头)。 5、健康教育。各项目县加强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包 虫病流行地区各级干部、群众对包虫病及其危害的认识,引导农牧区 群众改变不卫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流行区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 6、人员培训。省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对包虫病项目县(市、区)有关 人员开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实验室检验、诊断治疗技术等专题培训, 提高基层专业人员的防治技能。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治疗专家技术 指导小组定期赴定点医院对审定的手术病例进行示范性手术,培训、 指导定点医院及项目县医院的外科技术人员。44 个项目县(市、区)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乡村医生、村干部或村兽医 员等进行病人督导管理、传染源犬驱虫和管理、包虫病防治知识等方 面的培训,每个项目县(市、区)至少举办 1 期项目培训班。 7、设备配备。 为 14 个新增项目县各配备一台 B 超。 五、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1、省卫生厅、 项目县所在市(州)卫生局(地办室)和项目县(市) 卫生局(地办室)负责项目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省级 和项目县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卫生、财政、农牧、宗 教、公安、教育、广电等部 门领导和包虫病防治 专业人员组成,在领导 小组下设立项目办公室,并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协调和指导相关 部门开展项目工作。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年度计划的起草,组织培训、 督导检查、考核和评价,及时收集、 汇总、分析 项目进展信息,完成季 报、年报、工作小结并及 时上报。 2、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信息收 集和管理、质量控制、检查督导与考核评估。市(州)疾控中心负责所 辖项目县犬粪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甘南州各县及永靖县的犬粪抗原检 测工作由项目县疾控中心或地病办完成),开展技术指导和检查。项 目县疾控中心(或县地办)负责人员培训及项目的具体实施。 3、项目县医疗机构负责包虫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报告,协助筛选、 上报手术病例,包虫病外科治疗救治定点医院负责包虫病外科手术治 疗。 4、乡镇卫生院、村委会、乡村医生、兽医员协助配合当地卫生行 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家犬驱虫管理,做好 包虫病病人的发现和转诊,督导病人按时服药及随访,宣传包虫病防 治知识和国家免费救治政策。 (二)资金安排 项目经费按照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下达 2013 年重大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执行。项目经费必须严格按照中转项 目工作的要求,单独立帐、单独核算, 专款专 用,不得挪用、截留或挤 占。病人药 物治疗督导管理补助费和非专业人员承担犬驱虫工作补助 经费等仅限于承担包虫病病人药物治疗督导管理和犬驱虫工作的乡 村医生、村干部等非专业人员,凭“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 项目非专业 人员工作补助经费领取表”领取补助经费。手 术治疗补助经费按甘肃 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救治管理实施细则(2012 年修订版) 的要求, 组织包虫病人的手术治疗审批和治疗,按照标准对已接受包虫病手术 并通过审核的包虫病例给予手术治疗补助。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负责 制定项目采购计划、采购品目、规格和数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 责病人治疗药品、犬驱虫药品、新项目县 B 超的采购和发放。 (三)项目执行时间 12013 年 12 月,省、市(州)、 县(市、区)制定当地项目实施方案 和工作计划,启动项目工作。 22014 年 1 月-2014 年 10 月,全面落实项目 实施计划,完成项 目工作。 32014 年 3 月-2014 年 10 月,省、市 级卫生行政部 门开展项目 督导、 检查 与评估 42014 年 10 月, 资料汇总分析,撰写工作 总结、督导评估报告 等有关材料,上报省地病办;撰写技术报告(包括项目进展情况),与 原始数据电子版一起报送省疾控中心。 六、项目实施方法 (一)家犬的管理和驱虫 1、登记管理 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对项目乡镇所有家(野)犬进行登记或挂牌。 登记卡记录家犬的户主姓名,犬名、性别、年龄、毛色,每次驱虫日期 等信息,并妥善保存。 2、犬驱虫 采用吡喹酮(规格:0.2g/片)对所有犬进行药物驱虫。每犬每次投 喂吡喹酮 1-2 片(体重大于 15kg 的犬每次 2 片)。每月定期 驱虫 1 次, 将药物包被在犬能够吞食的食物中给犬喂食,确认犬吞服后在犬驱虫 登记卡上记录。 3、驱虫后犬粪处理 犬驱虫后 5 天内,收集犬粪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防止 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 4、犬驱虫管理目标 各项目县按表 1 确定的犬驱虫任务,对包虫病流行乡镇的家犬进 行登记和驱虫管理,努力使流行乡村所有家犬得到管理和驱虫。要求 开展家犬驱虫任务的乡镇,家犬登记和驱虫覆盖率应达到 80%以上。 各地要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犬的数量,有条件的地区捕杀无主犬。 5、家犬驱虫管理工作方法 项目县、乡、村 应设立专门的驱虫人员负责犬的登记、驱虫和采 集犬粪等工作。要求项目乡镇所有家犬均纳入登记,并建立家犬驱虫 管理卡,同时注意做好犬只变化的动态管理;确定项目县每月犬驱虫 日,在每月家犬驱虫日开始的三天内驱虫人员要深入到养犬户中,亲 自投药或监督犬主投药,同时准确记录,完成犬驱虫任务;犬驱虫管 理工作负责人要管理好驱虫工作记录,填写“ 包虫病防治项目犬驱虫 治疗给药记录表”,每月驱虫工作结束后驱虫 员要向县级主管部门上 报驱虫工作报表;项目县驱虫工作管理部门定期督促检查驱虫工作, 发放驱虫药物,并不定期抽查各村犬驱虫情况,每季度向省疾控中心 上报驱虫工作报表;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对驱虫人员至少作一次家犬驱 虫管理工作程序与质量控制要求的技术培训。 (二)屠宰管理 向有关领导、屠宰管理者和屠宰人员开展包虫病防治宣传,加强 屠宰卫生管理,规范流行区牲畜屠宰流程和程序,严禁在屠宰场内养 犬,并防止犬进入屠宰场。对屠宰发现的携带棘球蚴囊的牲畜肝肺等 病变脏器应实施无害化处理(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严禁将病变的 生内脏出售和喂犬。 在不具备定点屠宰条件的地区,广泛宣传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 指导群众识别牲畜脏器棘球蚴囊肿,严防用未经处理的病变脏器喂犬。 病变脏器须煮沸 40 分钟后才能喂食,也可直接对病变脏器焚烧或深 埋处理。 (三)包虫病人的发现、治疗和管理 1、人群查病 (1)查病范围和覆盖率:项目县组织开展人群包虫病普查,各项目 县人群查病数量见表 1。要求以县为单位,5 年内完成辖区内所有流 行乡的人群检查,行政村覆盖率达到 80%以上,以行政村 为单位人口 覆盖率应达到 60%以上,查清各流行乡镇人群包虫病的患病率。 (2)检查方法:依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采用 B 超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开展普查,对疑似者同时采用血清学方法辅助检 查,填写“人群患病情况调查表”。努力发现包虫病人,并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采用 网络直报或传染病报告卡对发现的所有确诊、临床诊断和疑似包虫病 病例进行报告。 (3)病例的转诊:各项目县要充分利用县、乡镇医院门诊检查以及 合作医疗体检等多种途径努力发现现症病例,医疗机构与疾控中心要 做好包虫病人的转诊,各机构发现的病例要填写包虫病患者转诊单, 信息互通,做好病例的治疗和管理。 (4)统计指标:患病率=(临床诊断病例数+确 诊病例数)/检查人数 100%。 2、对包虫病病例实施免费药物治疗 对发现的包虫病病人全部进行登记管理,按照包虫病药物治疗 技术方案(试行)要求,确定治疗对象,填写“ 包虫病病人诊疗记录”, 为包虫病病人免费提供阿苯达唑片剂或阿苯达唑乳剂,填写“包虫病 防治项目患者免费药品领取记录表”和“ 病人免 费药品发放记录卡”, 指导病人规范治疗。项目县要按照寄生虫病信息系统管理相关要求同 时进行填写报告。各项目县药物治疗任务量见表 1。 3、治疗随访 包虫病人首次服药 1 月内要进行随访,注意了解病人服药剂量、 方法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等,做好不良反应的处理,同时填写“ 包虫 病防治项目化疗随访及副反应追踪记录表” 。对需继续药物治疗的病 例应每 36 个月随访一次,及时发放药物、督导服药并做好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处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复查,观察病灶的变化情况, 及时填写“包虫病病人定期随访表” ,与治 疗前病灶的形态、大小、性 质等相关特征进行比较评价,及时评价记录药物治疗效果,并科学确 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4、手术治疗 对提出救助申请并附合条件的患者,项目县依据甘肃省包虫病 防治项目外科救治管理实施细则(2012 年修 订版) ,填写“包虫病病例 诊断治疗意见书”和“ 包虫病病例外科手 术救助申 请审批表”并附影像 检查、 实验 室检验结果和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材料,报省包虫病防治 项目外科治疗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地址:兰州市城关 区东岗西路 1 号;邮编:730000;联系人:严俊、白仲添)。 外科手术救治指定由中央补助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定点医院 实施。我省已确定兰大一院、甘南州人民医院、定西市人民医院、酒泉 市人民医院、环县人民医院、天祝县人民医院、山丹县人民医院、民乐 县人民医院、景泰县人民医院为包虫病外科救治定点医院。需新增项 目定点医院的市、县可依据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救治管理实 施细则(2012 年修订版)推荐上报,由省卫生厅评审确定并挂牌。 定点医院要积极努力建立和利用外科病例远程会诊系统,以提高 外科救治对象确定和审批的效率,要按照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 方案(试行)和包虫病手术方法技术规范开展手术救治,要努力提 高外科治疗技术,保证手术治疗的质量和安全,使患者就近得到有效 救治。各项目县应完成的手术救治病人数量见表 1,手术救治费已安 排各项目县疾控中心或地办室,项目县管理细则给患者兑现救助费 (2012 年度项目手术救治任务未完成的项目县可利用 2012 年度救治 经费进行外科手术病例救助)。 5、包虫病人治疗注意事项 (1)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须由有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 (2)应以患者本人自愿原则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 (3)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说明可能的治疗结果,不做 不实宣传。 (4)对住院病人的各种并发症,如包囊破裂或感染造成过敏性或 感染性休克、出血、胆道阻塞等,应有足够的重 视。准备好抢救和及时 转院的各项准备工作。 (5)对于包囊较大的肺包虫病应考虑到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破裂的 可能。对治 疗出现的严重反应或偶合事件参照阿苯达唑治疗包虫病 严重反应或偶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四)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原则 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促进改变危险行为,动员全 社会支持和参与防治活动。健康教育应该做到家喻户晓,并贯穿于包 虫病防治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同时应根据防治进程和受教育者的情况 改变宣传教育的重点和技巧;采取适合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教育和社 会发展水平的方式开展宣教工作。 2、对象和内容 对各级领导干部、宗教人士以包虫病的危害性和应采取的防治措 施为主要内容;对学生以包虫病的危害和勤洗手、不玩狗为主要内容; 对屠宰人员以不用病变脏器喂狗为主要内容;对农牧民以犬定期驱虫 和接受 B 超检查为主要内容。 3、健康教育核心知识 (1)普及包虫病五个基本知识点 什么是包虫病?包虫病在人和动物之间是如何传播的? 狗肠 内的小 绦虫是从哪里来的?包虫病有什么危害?怎么预 防包虫病? (2)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犬是包虫病的传染源,要定期驱虫。 不要用生的动物脏器 喂犬。 进 食前要洗手。 (3)实用宣传用语 政策方面:政府免费救治包虫病患者;预防包虫病,国家免费 救治;免费查治包虫病,造福疫区老百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费检查、 诊断包虫病;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家,包虫病防治靠大家;全社会行动起 来,防治包虫病。 犬的管理:犬拴养,常喂药,包虫病防治 见成效;狗粪莫小瞧, 危害真不小,羊儿掉了膘,人肝长大包,人人讲卫生,狗服驱虫药;牛 羊内脏喂犬狼, 经济损失人遭殃;犬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远离狗粪, 珍爱生命;羊杂碎,是祸根,煮熟它, 烧了它,切莫生着做狗食;不要将 有病变的动物脏器喂狗;杜绝有病脏器被犬吃,包虫病有望被控制。 卫生 习惯:勤洗手,不玩狗,不用生 杂碎喂狗;勤洗手,少生 病,犬喂药 ,人健康; 预 防包虫病, 饭前要洗手;不玩犬,勤洗手,阻断 包虫卵进人口;每月给狗驱虫喂药是预防控制包虫病的关键;不养犬, 不玩犬,避免包虫病感染;给犬喂服吡喹酮,人畜健康才长久;犬拴养, 常喂药,不玩狗,常洗手,牛羊内脏不喂狗;月月犬驱虫,年年人安康; 定期犬驱虫, 远离包虫病;为狗驱虫是预防包虫病最有效的措施;治疗 家犬,消灭 野犬, 预防包虫病;控制包虫病,坚持犬驱虫;加强犬只的 “管、 驱、 灭” 是控制包虫病的关键;狗是包虫病的主要帮凶;要健康, 不玩狗,月月要给狗驱虫。 4、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宣传主体,组成卫生、宣传、广电、教育、 农牧、宗教、公安等多部门参与的宣教网络。 (1)社区宣教: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流动宣传、小型展览扩大宣传 面,结合包虫病查治和犬驱虫管理等活动使宣传深入个人和家庭。健 康教育员(专职或兼职)组织社区人群做到“ 四个一教育” :看一次“包 虫病” 科普录 像并引导讨论 ;看一次包虫病感染 脏器标本,实地感受疾 病流行的真实风险;与一个包虫病人接触(或参观医院)实地感受包虫 病的危害;犬主家庭进行一次预防包虫病的家庭讨论。 (2)重点人群的教育 干部:在疾病控制的全过程中他们起着组织和管理的作用。将包 虫病基本知识、当地包虫病流行情况与危害、组织防治活动技巧做为 干部学习的重点。 农牧民、犬主和屠宰人员:此类人群在疾病传播与控制中起重要 的作用,自身又是易感人群,教育中要突出包虫病与自身健康的直接 关系,注重包虫病的预防技巧和正确的卫生行为。教育要经常化、方 法要多样化。 儿童与学生:课堂内系统学习,规范卫生行为,明确在防病中自 己应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通过学生带动家庭,以实现“ 小手拉大手”。 喇嘛与活佛:该人群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力,在寺庙周围也有大 量无主犬存在,要通过恰当渠道,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以加强无主 犬控制工作。 (3)学校教育 将包虫病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健康教育课设置在小学、 初中相应的课程中,或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健康教育讲座。有条件的幼 儿园对 45 岁的幼儿进行早期防治知识教育。规范教学内容、难易 度和信息量,深入、扩展学生对包虫病的认知并强化个人卫生行为是 系列教育的目的。 社会与学校双向教育,鼓励父母向孩子讲授有关包虫病知识,要 求学生与父母共享包虫病教育材料和学校教育。 七、监测与评价 通过对犬、家畜、儿童的感染情况以及健康教育和包虫病病人治 疗效果的监测,掌握人群及终宿主、中间宿主的感染和患病情况,了 解流行动态,考核防治效果,为制定和实施防治规划、策略和措施提 供依据。 (一)犬感染情况监测 1、调查抽样方法: 44 个项目县以乡为单位 调查犬感染率,每个 流行乡镇随机抽取 12 个行政村,在抽取的行政村依据犬驱虫登记 卡,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 50100 户养犬户,每户采集 1 份犬粪样, 不足者在临近村补足。乡镇数量较少的县,可适当增加抽样村。 2、采集要求:根据抽样方法,本年度一次性采集犬粪样品。各项 目县犬粪便采样检测数量见表 1。 3、犬粪收集的技术要点 (1)准备:采粪前准备好采粪管(带螺口盖塑料管,用前应检查管 口是否渗漏),防水记号笔,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采粪记录单(本) ,塑料口袋若干。采粪 前一天,由村干部通知农牧民拴管好自己的家 犬,等待采集。 (2)采集粪样和检测:在采粪管上用防水记号笔编号,填写犬粪采 集记录表(卡),登记所采粪样的乡镇名称、村名、采集日期和采样人 姓名等信息。采粪人佩带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拧开采粪管螺口塑 料盖,每管采集 10 克粪便(必须采集新鲜成型粪便)。旋紧口盖,确保 一管只装一条犬粪。将采好的粪样管统一装入一大塑料袋内,袋外注 明采粪样的区(乡)名称、村名、采集日期,及时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 应将样品放于-20 保存。送检样品时,将采 粪记录单(本)复印件一并 附上。采集的犬粪便样品送所在市(州)疾控中心采用粪抗原检测方法 检测,统计项目实施前后各流行乡镇犬粪抗原阳性率。对已检测过的 样本冷冻保存以备复查。 (二)家畜感染情况监测 1、调查方法:在以羊为主要畜种的流行县,每县每年在屠宰场检 查羊数不少于 1000 只;在以牦牛为主要畜种的流行县,每县每年在屠 宰场检查牦牛数不少于 500 头。分别记录羊或牦牛的齿龄和来源乡名。 以县为单位, 计算受检家畜感染率及平均包囊负荷。 2、检查方法:检查每叶肝、肺的表面,触摸 脏器实质内有无囊状 物或硬结, 对发现的囊状物或硬结进行剖检和鉴别,记录棘球蚴囊的 数量,填写“ 牲畜包虫病感染调查登记表”,计算感染率。收集病变标 本,应用 5%甲醛保存,用于省级复核和健教宣 传。 3、统计指标:计算家畜包虫病感染率,羊(或牦牛)感染率=棘球 绦虫感染羊(或牦牛)数/检查数100%;平均包囊负荷=包囊数量/感染 棘球蚴脏器数100%。 (三)儿童感染情况监测 1、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每年在每个包虫病流行乡镇采取整群抽 样的方法调查 1-2 所小学全部 12 岁以下的学生, 项目县儿童感染情 况监测数量见表 1。 2、调查方法:填写“ 儿童感染情况监测登记表” ,采集静脉血样, 分离血清,由项目县疾控中心(或地办室)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棘球 蚴抗体。检测 方法和试剂应相对固定,对已检测过的样本妥善保存以 备复查。 3、统计指标: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阳性人数/检查人数100%;抽 样流行乡覆盖率= 有抽样流行乡数/全部流行乡数100%。 (四)健康教育成效 1、基线调查和评价 项目启动时要进行包虫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在健康教育开展前, 各项目乡随机对 300 人进行包虫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年度项目执行 末期,再在项目乡随机对 300 人进行包虫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问卷 调查人群应涵盖各年龄段、各种职业、各种文化程度的不同人群,其 中 12 岁以下人群问卷人数不多于 30%,学生 问卷人数不多于 50%。 通过对问卷统计分析普及率及认知度的变化,观察玩犬、犬不栓养、 不纳入管理及病变动物脏器喂犬等感染包虫病的高危行为改变情况, 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2、评价指标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纳入包虫病防治项目的效果考评,调查计算包 虫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关键知识是“犬为包虫病 传染源” ;关键态度正 确率,关键态 度包括 “犬犬投药,月月驱虫 ”;关键行为正确率,关键 行为是“进食前要洗手” 。 评价指标包括: 普及率:社区宣教以完成“四个一教育”的单位和参加人数计算; 学校教育以实施健教的学校数和接受教育的学生数计算;普及率=实 际接受教育的单位(或人数)/应接受教育的单 位(或人数)100%。 认知率:以包虫病五个基本知识点为指标,对人群进行抽样调 查。通过问 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人们对包虫病知识认知程度。 (五)包虫病病人治疗效果监测 1、方法 及时分析总结病人档案资料,以县为单位,分别计算泡型包虫病、 囊型包虫病的药物治疗率、药物全程治疗率、药物治疗好转率、药物 治愈率、手术病人按国家包虫病手术治疗方案入选率、手术完全成功 率。疗效考核方法见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 2、指标 包虫病手术治疗方案入选率=按方案入选手术病人数/全部手术 病人数100%,手 术完全成功率 =肝脏病灶全部清除患者数/ 全部手术 病人数100%, 药物治 疗率= 治疗的病人数/ 调查的病人数100% ,全 程治疗率=全程治 疗的病人数/调查的病人数 100%。 八、资料收集和上报 各项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地办)应严格按方案要求,认真填 写调查表、 统计表、包虫病病例管理资料并及时上报寄生虫病信息管 理系统,并将各项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形成包虫病防治项目数据库。 防治项目的各种原始记录,即各种调查表、登记表、登记卡内容必须 完整、清晰、符合要求,不得缺项和随意修改。 项目资料应及时整理, 分类归档,完整无缺。 各项目县每季度应上报“ 包虫病防治工作季度报表(表 4)”, 季 度报表的上报不得迟于下季度开始的第 3 天;年度项目完成时应上报 “表 1 包虫病防治项 目县基本情况调查表” 、“表 2 包虫病防治项目 乡(镇)基本情况调查表” 、“表 3 包虫病健康教育年报表” 、“表 5 包虫病 诊断治疗报表” 和项目全部数据 库资料。年度 报表资料上报不得迟于 项目结束的第 5 天。对要求上报的表格,各(市)县应及时填写并以电 子版上报至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制科(邮箱: 传真电话。各项目县要及时书写上 报项目工作简报,做好宣传,项目执行结束上报项目总结,省疾控中 心向省卫生厅上报工作项目总结。 2011 年中国疾控中心构建了国家统一的寄生虫病信息管理平台 和数据中心,实行国家、省、市、 县四级管理, 实现了动态统计分析和 资源共享。 “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已正式启用。要求各县在完 成以上数据报告的同时,运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各县 (市、区)应安排每月在系统内报相关数据信息,填报“ 包虫病防治系 统卫统 30 表” 、“包虫病病人信息登记表” 和“ 病例随访登记信息”内容。 登陆地址为 05:88/JS/,请各县(市、区)及时填报, 信息系统使用可联系省疾控中心王东,刘子婧 。 八、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的内容 包虫病防治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实施前的质控 实施中的质控 实施后的质控 组织与管理 方案、规范、技术准备 现场准备与人员登记 动员与发动 人员的培训 管理程序 各种记录 传染源的控制 病人的筛查和治疗 宣传教育措施 督导、检查 数据收集和管理 数据录入和数据库建立数据 的统计分析 总结 2、组织管理 为使防治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项目要有健全的组织管理, 如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防治队伍,工作程序、工作方 案、工作人员、 经费和 设备保障条件、工作 规 章、质量控制制度等,要 明确各部门、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项目县要将防治工作作为本地区 的一项基础性和常规性的业务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安排技术骨干参 与防治工作。 3、人员培训 项目县要重视提高防治人员的能力,加强与坚持在防治工作中不 断的严格管理和技术培训,至少举办 1 期培训班。开展工作前,工作 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防治方案及其技术要求,确保防治工作按方案要 求实施。 4、组织发动 为保证防治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 取得当地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当地群众积极参与防治项 目,保证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5、传染源的控制和人群患病筛查与治疗 项目县应制定细致的项目管理和技术方案,确定防治实施范围, 明确各部门职责,对传染源实行管理和控制措施,按照有关方案要求 进行包虫病人的筛查和治疗。各项目县应严格按照项目方案开展防治 工作,不得擅自减少工作内容,不得擅自更改表格内容。考核指标为 传染源的控制数量、包虫病人的治疗、随访记录等。 6、人群的健康教育 重视健康教育在包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各项目县应采用电视 播放、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多种方式对各级干部、学生、僧侣、农牧民 等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提高包虫病的知晓率。考核指标为人群包虫 病知晓率、高危行为改变率。 7、资料完整性和真实性 防治项目的原始记录,如家犬的驱虫登记、病人的基本情况、治 疗和随访登记,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的登记等表格必须内容完整。原始 调查表记录必须填写完整、清晰、符合要求,不得有空白、缺项,各种 资料应及时整理,完整无缺。项目县要将材料及时输入计算机,及时 统计分析、 总结和上报。考核指标为检查登记表格的完整性及与实际 情况相符度。 8、督导检查 卫生部、省卫生厅将组织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专家对各项目县的防 治工作落实情况、经费使用和实施效果等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 市(州)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组织对项目县督导 1-2 次, 县项目办每年 对项目乡镇进行 2-4 次督导考核。各级督导 考核要做好督导考核记录, 每次督导考核后应在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