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关于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xx年关于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xx年关于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xx年关于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xx年关于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关于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XX 年关于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农民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功能 作用,根据云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关于开展农民合 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功能作用调研的通知(云经管 函 2 号)精神,我县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县经营管理站人员 开展了农民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功能作用情况调 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 XX 年 12 月 31 日,梁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到 216 个。其中:种植业 110 个;林业 8 个;畜牧业 84 个; 渔业 3 个;服务业 5 个;其他 6 个。实有会员 5343 人,注册 资金万元。XX 年共获得县级示范社 8 家、州级示范社 5 家、 省级示范社 2 家。目前,全县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示范社 1 家,省级示范社 9 家,州级示范社 16 家,县级示范社 32 家。 二、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成员脱贫的经验做法 (一)努力提升品质,提高效益。合作社立足资源优势, 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二)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合作社积极创建自己的品牌,不 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三)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 扶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使受益人口不断增多,促使更 多人口脱贫致富。 三、地方政府发挥合作社作用开展脱贫工作的主要措 施 (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增强 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从梁河的实际出发,重 点引导发展茶叶、养牛、养猪、蔬菜、甘蔗、西瓜、养鱼、 烤烟、草果、魔芋、马铃署、食品加工、农机等专业合作 社。 (二)是不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积极帮助专业 合作社创建示范社,使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中的引领和 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三)是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社申报项目,支持农民专业 合作社的发展。自 XX 年以来,从农业部门帮助专业合作社 申报中央、省上的项目获得了 27 个,扶持资金共 347 万元。 通过项目建设使部份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抗风 险能力得到提高。 四、贫困地区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规模和 操作规范的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一些乡、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持观 望态度,没有长远发展的思想。 (二)资金投入不足。农民专业合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成员股金、会费和自身积累,由于我县农民收入较低,拿 不出更多的资金入股,其资金来源仅只是微薄的成员会费 收入,导致设备简陋;加之,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专门 的生产基地支撑,形不成较大规模,合作社的作用还没有 充分显现出来。 (三)缺乏新技术。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农民文 化水平低、视野狭窄,缺乏经营管理、开拓市场的能力, 加之,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时间短,基础薄弱,抵 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市场突然波动,难于承受经 济损失的打击,极易动摇成员的信心。 (四)管理不规范。从现已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看, 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一是有的合作社虽已成立,但 尚未开展生产,没有进行运作,成立合作社的主要目的不 是发展生产和产业,而是为了套取项目,指导思想不正确, 形成了平常所说的空壳专业合作社;二是一部份合作社的章 程、制度不完善;三是绝大部份合作社还没有建立会计账, 财务管理制度不建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农民 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五)部份专业合作社,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没有长远规划和打算,草率成立, 导致所涉产业发展不起来,形不成规模,甚至有的合作社 面临倒闭或撤销。如:姬松茸、养兔等产业。另外,有一 个自然村成立两个相同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客观上难于 形成规模。在全县已成立的 216 个专业合作社中,运转正 常和初具规模的屈指可数,不到 30%,绝大部份不具规模, 带动能力不强。 五、对于发挥合作社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作用的对策 建议以及今后工作打算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广泛 宣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使广大乡村干部明 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和意义,善于发现乡土人才, 加大引导和发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度。 (二)组织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要通过送出去请 进来的方法,组织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 等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求取真经,通过交流学习,开扩 视野,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程。 (三)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州、 县人民政府要尽快出台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 , 从税收、资金、政策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四)积极为专业合作社申报项目,发改局、财政局、 农业局、扶贫办、供销社等部门要从不同渠道积极为农民 专业合作社申报项目,不断壮大专业合作社的实力。当获 得项目时,要侧重建设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包括厂房、 仓库、机械、设备、基地等,尽量避免给会员进行补助, 造成分光吃光,影响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五)工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做好专业合作 社的办证登记工作,简便手续,免收一切费用。农村信用 社、其青团、妇联、劳动保障局等要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 作社的发展,在贷款上给予倾斜,特别要帮助解决短期流 动资金的需要。 (六)搞好技术培训,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 训,根据“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结合各地的情况,在 全县展开大规模的农民技能培训,尤其要强化实用技术培 训,使一部份农民的技能得到提高,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 能人。 (七)规范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县财政局和县经 营管理站,要按照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认贯彻实施农民 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 9 号)文 件精神,多渠道争取资金,组织培训好专业合作社会计人 员,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八)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健康发 展。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和管理措施,按照“自愿互利” 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规范运作。 (九)积极创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进一步有计划地努 力创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 促进农民增收。 XX 年关于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形势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 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全面 了解我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促进我市农民合作社规范 健康发展,市政协组织部分常委、委员深入 6 县(市、区)、 市直相关单位,围绕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市农民合作社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数量突飞猛进,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截止 XX 年底,全 市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 4851 家。其中:从事种 植业的 1946 家,占%;林业的 575 家,占%;畜牧业的 1757 家,占%;渔业的 17 家,占%;服务业的 346 家,占%;其他 210 家,占%。全市农民合作社总资产达到了亿元,入社农 户万户,带动农户万户,分别占全市农户的%和%。XX 年全 市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值亿元,实现经营收入亿元, 实现盈余亿元,上缴税金 337 万元。 (二)合作模式 我市通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不断探索合作模式, 经营机制不断创新,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综合发展能力日 益增强,统一经营得到了较大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 6 种合作模式: 1.企业带动型。模式为“企业+合作社+农户” ,由合 作社把企业和农户联系起来,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生产 标准化高、经济效益好。如高平市兴农草莓蔬菜种植专业 合作社,立足于无公害、绿色果蔬的开发,主要提供种植 标准、分级包装、品牌销售服务。目前已带动农户 200 余 户,种植草莓 400 余亩、蔬菜 200 亩,合作社生产的“金 田一号”草莓远销广州、深圳、太原等城市。 2.产业拉动型。模式为“产业+合作社+农户” ,由合 作社把基地和农户联系起来,其特点是实现生产基地化、 专业化、标准化,形成了产加销产业化发展模式。如陵川 县五花参饮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万亩五花芯党参基地 和 300 亩种苗基地,建成参杞枣茶和无糖营养茶生产线, 项目年销售收入可实现 5400 万元。 3.能人领办型。模式为“能人+合作社+农户” ,其特 点是由德高望重的村干部、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掌握农 业技术的能手、大学生村官等能人,依靠当地的产业优势 和地理人文优势,组建专业性强、社员联系紧密、生产效 率高、辐射面广的农民合作社。如阳城县目前大学生村官 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已超过 30 多个,他们有知识、有文化、 懂管理、善经营,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4.园区牵头型。模式为“园区+合作社+农户” ,由现 代农业园区牵头,把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合作社组织起来, 其特点是生产技术成熟、成本节约率高、经济效益较好。 如城区司徒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建设占地 250 亩的贸易中 心和占地 200 亩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可以吸纳 3000 户农 民创业经营,提供 1 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上百个农民合作 社从事规范化生产。 5.协会改建型。模式为“协会+合作社+农户” ,农业 协会为提高经营效益和享受国家政策而改建,具有号召力 强、科技力量雄厚、社员数量多分布广、带动范围大等特 点。如盘松惠农蜂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由原来的泽州县 蜂业协会改建发展的,目前社员已发展到 265 户,各种蜂 产品年销售收入达万元。 6.政府资助型。模式为“政府引导+合作社+农户” , 政府部门为确保实施的农业产业项目拓展延伸,资助当地 的专业大户或村干部兴办的合作社,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 专业性较强,巩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如沁水县紧紧 依托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相对丰富的林业优势,大力发展 林业合作社,目前已有 84 个合作社从事核桃、连翘、花椒、 山茱萸、仁用杏等干果经济林生产。 (三)主要作用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 体,是最贴近农民的组织形式之一,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 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1.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合作社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目前,我市以农民合作 社为基本主体,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坚持 工业化理念,实施产业化运作,集中打造畜牧、蚕桑、蔬 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苗木花卉等八大 特色产业,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 组织起来的民办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有着密切的利益关 系,有效克服了分散经营的农户无法对接大市场的弊端, 有利于形成名特优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和区域布局,促进农 产品生产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综合效 益。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 225 家,总 资产亿元,年产值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近 10 家。同时,大力培育企业品牌,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共有中国名牌产品 2 个,山西名牌产品 4 个,山西省著 名商标 21 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12 个,有机食品认证 32 个,无公害认证 170 余个,有效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和知 名度。 3.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耕地规模偏小、地块零碎 分散是我市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根本制约因素。只有联合起 来,才能抗御市场风险。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自愿组织起 来的联合体,能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农业实施规模化 经营。截止 XX 年底,全市 6 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土地 流转中心,75 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共流转土 地面积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涉及农户万户,占 总户数的 18%。 4.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参加农民合作社,首先降低 了生产资料购买费用,农民通过合作社组织参与市场竞争, 农资购买量大幅度增加,农户可享受到批发价或出厂价;其 次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推广,使农产品质量和品质提高, 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再次是节约了交易成本,合作社集 产、加、销于一体,通过内部服务使交易成本降低。调查 结果显示,八成以上农民认为通过参加农民合作社提高了 他们的收入,参加合作社的社员人均收入达万元以上,比 普通农户高出 25%。 5.改善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通过参加合作社,增强 了农民的合作意识、管理意识、法治意识和创新意识,培 养了社员之间的互助诚信精神,和谐了干群关系。农民合 作社已成为联系政府和农民的一种新的桥梁和纽带,改善 了政府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方式。截止 XX 年底,全市 共有 400 家合作社获得市级示范合作社称号,有 114 家合 作社获得省级示范合作社称号,有 25 家合作社获得国家示 范合作社称号。全市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合作社有 427 家, 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有 176 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 合作社有 58 家。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但从总体上看仍 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重数量、轻质量,一些合作社有 名无实、流于形式,发展质量、规范水平、人才队伍、外 部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规模不大。一是社员人数少。截止目前,我 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社员为万户,仅占全市农 民总户数的%,大多数合作社是几个农户、十几个农户的松 散式联合,甚至有少数合作社是“空壳子” 、 “虚架子” 。二 是资产规模小。尽管全市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亿元,但由 于相当一部分社员是采取以土地、林木等实物作价入股, 以现金方式入股的并不多,从而形成合作社账面资产数额 庞大,而实际可营运的资金很少的状况。三是基地规模小。 一些合作社在基地建设方面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加之自 身条件所限,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小而散,规模效应、示范 带动作用不强。 (二)合作层次较低。一是服务范围窄。绝大多数合作 社服务的范围仅限于本乡镇,相当一部分局限于本村、本 组的几户、几十户,跨乡镇发展的合作社还非常少。二是 合作环节少。多数合作社合作项目少、合作内容单一,基 本停留在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环节上,在产品 加工、仓储、运输、品牌创建、营销网点等环节上还比较 欠缺。三是产业链条短。尽管我市农业特色产业较多,但 就合作社而言,其主要经营模式还是生产、销售初级农产 品,从事系列产品和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经营的少之 又少,因此导致农民合作整体市场竞争力比较弱。 (三)内部管理薄弱。一是财务核算急需规范。合作社 作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按照财 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财务核算。目前,我市按照农民 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规范建账的合作社不足 10%,有 的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有的没有建立财务核算工作,已 建账核算的合作社,在票据使用、资金监管、物资收发、 产品销售、项目建设、成员账户等方面还很不规范。二是 民主管理有待加强。虽然我市合作社普遍建立了以“三会” (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和架构,但实际运行情况并不理想。有的合作社“一股独 大” ,少数人说了算,有的合作社在财务收支、社务公开、 经营决策等方面遮遮掩掩,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社员 参与管理、加强合作的积极性。三是档案管理需要强化。 档案管理是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但绝 大多数合作社在档案管理上没有抓实。很多合作社的财务、 合同档案处于凌乱无序状态。 (四)人才缺口偏大。一是人才数量不足。我市农民合 作社缺乏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人才供需 矛盾突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社发展进程。从调查 走访中了解到,有 90%的合作社反映缺乏经营管理、市场营 销等方面的人才,有 79%的合作社反映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引进人才力度小。尽管一些合作社通过自身努力,也 培养和引进了不少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农民合作社大多 地处偏远地区,工作环境、各种待遇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造成了合作社人才引进难和留不住人才等问题。三是人才 素质不够高。我市农民合作社存在人才年龄结构和人才层 次结构不尽合理两种状况,一方面,人才队伍老龄化现象 严重、中青年人才非常短缺,另一方面,初中级人才多、 高级人才少,普通技能型人才多、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 才少。从调查走访中了解到大专以上学历的占 13%,中专以 下学历的占 80%,无学历的占 7%;50 岁以上的占 38%,4050 岁的占 43%,40 岁以下的仅占 19%。 (五)外部环境不佳。一是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尽管市 财政以往每年安排 100 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今年安排 150 万元贷款贴息扶持资金,但相对于数千个合作社而言,额 度明显太少。还有的县(市、区)没有把扶持农民合作社资 金列入财政预算,虽然有的县(市、区)出台了一些奖励补 贴政策,但资金数额不大,发挥的作用有限,这与我市农 民合作社的发展速度是不相称的。二是融资渠道极为不畅。 作为一种新型市场主体,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缺 乏合格的抵押品和有效的担保机制,无法进行信用评估和 评级授信,合作社很难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三是配套政 策难以落实。省、市、县一些法规和文件中,都明确了一 系列扶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 多政策未落实到位,尤其是在项目扶持、用电用地、环境 评估、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落实上还有很大难度。 三、促进我市农民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农民合作社发展 的良好氛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 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 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 式规模经营。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 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农民合作社的重大意义。把发 展农民合作社作为我市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解 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给予高 度重视,加强组织实施;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 量并重,结合我市地理环境特点、农业产业特色,强化指 导服务,抓好督促检查,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实力、 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 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 作社法及相关政策,通过举办咨询活动,解答农民疑难 问题,使合作社法扎根农村,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农 民加入合作社;要突出示范引领,认真总结推广各地依法办 社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标杆和样 板,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社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比学赶 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合作社的发 展实力。将农民合作社作为涉农项目的重要承担主体,既 是国际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提高财 政支农效率的改革方向。一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全市各 级各部门在安排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 设、农业技术推广等涉农项目时,要把合作社作为支持重 点,优先考虑,优先安排,积极探索以合作社为主要载体 落实项目资金和农业扶持资金的新途径。二是保持财政扶 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级政府财政应将扶持资金纳入预 算,设立专项合作社扶持资金或贷款贴息资金,重点扶持 合作社的基础设施、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等能力建设。三 是涉农金融部门应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把农民合作社纳 入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评定范围,切实把合作社当作经营 实体进行扶持。为有效解决我市农业产业化信贷投入不足 问题,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融资难题,分担银行风险,建议 市政府投入注册资本金,成立晋城市农业信用担保公司, 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四是环保部门在保护生 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因地制宜,特别是在偏远山区、欠发 达地区适当降低环评费,降低养殖户入社门槛,为养殖合 作社规模扩张创造条件。五是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合作社生 产经营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依法优 先安排用地指标。合作社创办养殖小区、从事农产品收购、 加工和农机作业服务等用地,可依法申请集体农用地和原 有的建设用地。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筑牢农民合作社的发 展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水 平的关键。要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为全市农 民合作社输送更多的实用人才。一是更新观念,发掘本土 人才。我市农业部门有一批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 的科技人才,广大乡村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操作业务熟 练的技术能手,要通过“田间学校” 、 “专家门诊”和“科 技入户”等形式,尽力发掘本土人才,充分发挥本土人才 的积极作用。二是改善环境,用好现有人才。要引导农民 合作社积极创造条件,优化发展环境,用合作社规范发展 的好势头留住人才,形成在合作社工作大有可为的良好态 势。要充分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在人才使用上,不 搞内外有别,不设门槛,对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 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中取得重 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才给予奖励。三是创新机制,培养 新型人才。要总结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任职的成功经验,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鼓励大学生领办、创办农民合作 社;要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农广校以及各类民办职校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