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出借人是否承担责任?.docx_第1页
借用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出借人是否承担责任?.docx_第2页
借用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出借人是否承担责任?.docx_第3页
借用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出借人是否承担责任?.docx_第4页
借用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出借人是否承担责任?.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用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出借人是否承 担责任? 案例索引 一审:xx 省*人民法院 XX 新民初字第 244 号 案 情 原告熊本梅、刘玉倩。 被告汪松林,*,肖新稳。 XX 年 12 月 26 日 20 时许,原告熊本梅、刘玉倩,租用被 告*驾驶的车辆去武汉机场接人,返回至*省道 213 线一弯 道会车时,由于车速过快,不慎翻入路边沟中,造成被告*及 二原告受伤。*交警大队认定被告*负事故全部责任。二 原告受伤后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共花医疗费 86710.75 元, 其他费用 2830 元。被告*支付原告现金 10000 元。另,豫 S33355 轿车系被告*从被告汪松林处借来。被告*取得 B 型驾驶证,事故发生当天未饮酒,身体未有不适情况。 *人民法院认为,原告租用被告*车辆,其即有义务保 障将原告安全送达目的地。由于被告*驾驶车速过快,导致 交通事故发生,其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被告*无偿借用被 告汪松林车辆,自借用时起,其已是该车辆的实际控制人,被 告汪松林不应承担责任。被告肖新稳与被告汪松林已实际 履行买卖车辆合同,只是未有按照相关行政管理规定办理车 辆过户手续,车辆的实际所有人是汪松林,被告肖新稳不承 担责任。故依照第一百二十九条及第九十八条、第一百 零六条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赔偿二原告各项经济损失 229738.87 元,限 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一次性付清. 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评析 本案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但涉及到 的民事法律关系较多,法律责任较难认定。处理本案的关键 是要弄清出借人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 对出借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出借人是否应承担民 事责任,目前我国还没有直接可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或 现成的司法解释,审判实践中各地做法也不一致。认为出 借人承担责任的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出借 人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出借人承担的是公 平责任,第三种观点认为出借人应依据过错推定原则承担 责任。笔者认为这几种观点均有不妥之处,理由如下: 首先,无过错责任是针对实际作业人员的责任认定原 则。持无过错责任说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通则第一 百二十三条“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 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 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 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机动车与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 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 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 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之规定。需要指出 的是民法通则和道交法所确立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仅仅是对车辆实际运行人的归责方法,仅针对从事具体相 关作业人员而言,是对实际作业人员即驾驶人致人损害时 责任认定的依据,而不能当然地理解为车辆所有人或出借 人在不驾驶车辆时也适用同样的归责原则,不能任意扩大 解释至车辆所有人。 其次,出借人适用公平责任没有法律依据。民法通 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了公平责任原则,但是法律对此 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即必须是各方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 没有过错,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得不到赔偿又显失公平的 情况下才由双方分担部分责任。在借用情况下发生交通事 故,各方当事人均无过错且受害人得不到赔偿的情形少之 又少。而且既然仅仅是借用,也就谈不上是为了车主的利 益,这样车主既非实际加害人,又非受益人,公平原则的 适用显然没有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 十一条曾经规定了机动车所有人垫付的法律义务。但从法 律上分析,垫付责任不是最终的责任,仅仅是在驾驶员无 力承担赔偿责任时才适用并可追偿。道交法已经没有 类似车辆所有人垫付的内容,先行垫付或赔偿责任改由保 险公司或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承担。垫付只是从 尽快救死扶伤、扶助弱者的道义角度出发,并不是一种法 律意义上的赔偿责任,因而不是公平原则或其他归责原则 的法律体现。 第三,出借人不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是 指侵害人就其所致的侵害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目前,它在我国的立法中 仅见于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即建筑物或其上的搁 置物、悬挂物等坠落致人损害的情况,未见有扩大解释。 出借人首先不是直接侵害人,不适用此种情况,况且对无 偿出借人而言,他只要对借用人的驾驶资格等尽到了充分 的注意义务,应该被认定为无过错,而不是被推定为有过 错。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判断车辆出借人即本案被告汪 松林是否应承担责任所适用的只能是过错责任原则,只有 在其出借机动车辆行为中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出 借人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亦即只要出借人不存在出借车 辆不符合安全要求,出借不能上路行驶的车辆,将车辆出 借给无相应驾驶资格的人员及虽有驾驶证但不符合安全驾 驶要求的人等情况,出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