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docx_第1页
xx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docx_第2页
xx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docx_第3页
xx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docx_第4页
xx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 法站建设 党建统领 重心下沉 群众参与 社会共治 广宁街道深化改 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 工程,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支持。广宁街道积极谋划、深化 改革,以建立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为抓手,将城管重 心下沉到底,建立健全城市治理工作网络,搭建起与居民 直接服务的平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从源头处理城市管 理中存在的矛盾和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 党建统领,资源整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首先 要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在身边、服务在身边。街道为 推进社会共治,让大家都来参与城市治理,在社区成立社 会治理综合执法站,设站长 1 名,由社区书记担任,充分 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统筹辖区各类社会资源,副站长 3 名, 由城管执法队、社区民警、物业负责人担任,社区设专门 社区工作者 1 名,负责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相关工作。同 时,每个社区组织 30 人志愿者队伍,执法站在社区党组织 的领导下,通过组织纽带把双方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双 向服务机制”,开展“双向服务活动”,强化共驻共建意 识。重心下移,职能下沉。为深入落实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重心下移、职能下沉”的精神,街道进一步深化,在社 区推进城管、公安、安全生产等执法力量继续下沉,将城 市管理重心“沉到底”,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在社区这个 城市的基本单元里建立起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平台, 通过“零”距离走近群众、服务群众,让群众了解城管、 理解城管、支持城管,从而参与城管,充分发挥他们在城 市管理中的主体功能。市民群众能便捷地反映日常生活中 遇到的城市管理问题,更好地培养市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同时,执法部 门也有了深入基层的“触角”,能更加及时地发现情况,从 源头上解决影响城市管理的问题,实现城市管理的双赢。 问题前置,群众参与。执法重心下移至街道、社区是搞好 城市管理的必然趋势。成立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的目 的,就是为了动员城市管理的社区工作力量,把辖区内的 道路管理、门前三包、安全生产等工作都让社区责任上肩, 同时让群众参与进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做到法理情的 结合,提升执法社会成效。执法部门也有了深入基层的 “触角”,将管理执法矛盾钝化在萌芽,更加及时地发现 情况,从源头上解决影响城市管理的问题。职责明确,管 理到位。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开 展区域化党建,深入开展“走进企业、服务发展”、“走 进社区、服务群众”双向服务活动,建立工作例会、联席 会、专题会等工作制度,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将社区 居委会、物管部门和城管部门“捆”在一起,相互支持, 相互配合,发挥叠加效应,形成了城市管理的合力,有效 解决了“看得见没权管,有权管看不见”的问题。同时, 建立责权利清晰的工作体系,在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的基 础上,推进路长制管理,对责任区域实施属地管理、定岗 定责,配套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实施绩 效考核,改变原先城市管理触角浅、死角多、时效差等弊 病,将执法“探头”伸进小区、街巷每个角落,第一现场 由物业、志愿者反馈信息,第一时间由执法人员采取行动, 无缝对接实现了信息零距离、执法零死角。二、运行特点 责任上肩,社区牵头开展社会治理。以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 法站为依托,由社区书记,城管队员、社区民警、协管员、 物管部门共同参与的“执法板块”,物业、楼门长,城市 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信息板块”,由社区书记牵头对责 任区域实施属地管理,通过执法站的群众优势、组织优势、 服务优势和源头管理优势,发挥叠加效应,形成城市管理 的合力。同时将城市管理的关口前移,通过加强日常巡查 管控,紧密联系网格责任人,及时将城市管理的违规行为 扼制在萌芽状态,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权力下放,推动问 题源头处理。以执法站为依托,街道成立了路长工作领导 小组,由街道书记任组长,处级干部各自认领社区内主要 道路,社区书记责任上肩,实施巡查反馈协调处置 督查 5 步法管理流程,对区域内道路管护情况、公建设施 完好情况、环境卫生保洁情况、绿化养护情况等进行有效 监管,对乱贴乱挂、乱搭乱建、乱倒乱放等进行有效防控, 全面实现区域内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管理有序、沿途无垃 圾、路面无破损的目标。对沿街门店业态设立或调整,渣 土、广告、亮化、环评等证照取得行政审批让社区及居民 群众充分参与意见,社区在有效参与城管前置审批工作的 同时,注重对事件的追踪监管,不留管理缝隙。群众受益,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在社区推进门店黑红名单制,对 街巷门店遵纪守法的商户予以张榜公示,对违规经营的给 予曝光,引导企业参与城市管理,承担社会责任;同时, 每个社区组建 30 人的志愿者队伍,由社区热心公益的群众 参与,针对责任区域道路定期开展巡逻巡查,借群众之势 汇聚群众之力,借群众之力办好群众之事,引导居民在教 育中提高、在宣传中促进、在环境中陶冶、在参与中养成、 在约束中强化,做到法理情的结合,提升执法社会成效, 实现执法力量、社区自治组织、居民群众、商店业主之间 服务与管理前置,执法跟进,效果提升的双赢工作局面。 三、工作成效理念创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执法资 源下沉,实现由原来“问题找上门”到“上门找问题”、 由原来的“被动处理”到“主动服务”转变,将社会治理 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将矛盾不出社区就解决掉,促进基 层社会建设良性运转。职能下沉。通过执法力量下沉,打 通执法力量、社区民主自治、居民志愿服务的有机联系渠 道,建立健全工作网络、规章制度和考核奖惩措施,推动 社会治理关口再前移、管理再简化、资源再整合、社区再 组织,实现行政活起来,社区动起来,管理实起来,最终 汇聚成社会自治的“大效应”。模式综合。在社区建立社 会治理综合执法站,以网格化管理为支撑,以社区为基本 单元,有机整合管理部门、执法部门、社会单位和社区的 力量,将服务与管理前置,推进行政综合、法治综合、执 法综合、社会综合,实现社区责任上肩、居民参与治理、 社会单位协同、综合执法跟进,把社区功能聚集在社区党 组织领导下,建设共治共享社区共同体。治理长效。执法 站是体恤民情的观察哨,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 号;是社会治理法规的宣传站,提高城市治理法律法规的 知晓率,增强大家的守法意识;是社会治理工作的前沿哨, 避免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钝化工作矛盾,降低工作难度, 提高管理效能;是满足民需的服务台,在家门口为百姓解 难帮急,办好政府实事工程,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多的 获得感。群众受益。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做到基层 保障向上提升,服务向下扎根,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 整合各类为民服务平台,推进居民协商议事平台建设,民 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大力实施以 “解决小意见、调处小纠纷、处理小麻烦、服务小需求、 整治小隐患”为主要内容的“微民生”工程,促进了居民 身边事的解决,我们的家园更温暖、更和谐、人民群众幸 福指数更高。四、工作启示坚持党建统领,组织推动才有 力。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基础在形成共同参 与的格局,重点在发挥社区中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热 情和积极作用,核心在建立协商治理的制度体系。事实证 明,在社区利益多元、需求多样、矛盾多发的背景下,以 区域化党建为引领,实行多元主体共治,是实现思想引领、 整合协调资源、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平台,也是满足群众 社会参与需求、有效激发社会活力的基本途径。着力落细 落小,群众获得感才真实。后街背巷是百姓生活起居之所, 背街小巷管理管的都是群众身边天大的小事,虽是小事, 但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考 验党委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社区社会治理综合 执法站和在社区推进路长制,就是要推动重心再下移、职 能再下沉、责任再明确、服务再延伸,延伸城市管理的触 角,拓宽城市管理的深度,抓好小街小巷的治理,在居民 出行的道路,驻足的地方,视线所及的环境,休息休憩的 场所上着力,让居民充分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强化责 任落实,精细管理才能见到实效。在社区推进社会治理综 合执法站和路长制,辖区的所有道路“各有其主”,处级 干部各有责任区域,各自认领一条路,社区再有街长、巷 长、楼门长,一路一长,相比以往的模式,我们更有群众 优势、组织优势、服务优势和源头管理优势,真正把城市 保洁检查责任、监督责任、服务责任、引导责任落到实处, 促进区域城市治理水平持续、长效、扎实提升。推动社会 共治,美好城市家园才能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的核心是社 会参与。俗话说,“百姓、百姓百条心”,如何把“百条心” 拧成一股“绳”,我们过去有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把群众 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 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通过工作例会、联点共建会,围绕 群众身边事,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让百姓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