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_第1页
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_第2页
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_第3页
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_第4页
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概况 油藏整体压裂方案的制定 文 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优化设计 压裂新工艺的应用 区块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结论及 下步建议 通过压前地层评估,油藏精细描述,综合 两个剖面,精选压裂井层 , 优选压裂参数 2003年 ,采油四厂与分公司签定新技术推广合同 充分考虑注采井网与水力裂缝系统的优化组合,使整体压裂优化设计覆盖整个油藏,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文 33块沙三上油藏是文南油田主力区块之一,属于低渗、非均质油藏 ,水驱动用程度低 ,注水井高压欠注等矛盾突出。 前言 项目指标完成情况 合同指标 实际完成情况 对 比 措施工作量 10井次 17井次 7井次 施工成功率 95% 100% 5% 有效率 90% 单井增油 800t 825t 25t 累计增油 8000t 14029t 6029t 提高区块采收率 投入产出比 1:、油藏基本特征 (1)、油藏含油面积 油地质储量368 104t,标定可采储量 123 104t。 (2)、地层孔隙度 16,空气渗透率 10 ,变异系数 m 。 (3)、水敏系数 W=中强水敏,速敏也较强。 S 3 上 8 顶文 3 3 断 块 区 构 造 井 位 图 2、油藏开发现状 开发 层系 剩余可采储量 剩 余 可 采 储 量 分 布 主 块 北部 西块 井网未控制和注采不完善 构造高部位 断层遮挡部 非主流线滞留区 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104t 104t 104t 104t 104t 104t 104t 3 3 4 合计 80 27 13 4 8 8 19 文 33沙三上油藏平面剩余油分布情况表 1、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文 33沙三上油藏分砂组剩余油分布情况表 层位 计 剩余可采储量 总体上,文 33块沙三上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仅 水淹程度较低,还有 80万吨的剩余可采储量,适于油藏整体压裂改造 序号 井号 压裂层位 压裂井段 缝监测结果 东翼缝长(m) 西翼缝长 (m) 裂缝方位(方位角 ) 裂缝高度 (m) 裂缝产状 1 333上 7 立 2 333上 73 直立 3 333上 61 直立 4 3上 59 直立 5 333上 67 立 6 333上 5 立 7 333上 63 立 8 333上 68 斜立 2、人工裂缝监测 裂缝监测结果表明,裂缝优势走向 35断层控制。 在文 33西块部署优质高效调整井,并对新井压裂投产 纵向上可通过分层压裂改造,强化差层动用,提高油井产能。重点改造沙三上 5、沙三上 7砂组 在文 33主块 ,注采不完善和构造高部位,通过注采完善,压裂引效,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文33块沙三上整体压裂方案部署 文 33沙三上 整体 压裂 工作量安排表 开发层系 小计 井 号 主 块 北块 西块 井网未控制和 注采不完善 构造高部位 1 333上 6 33 3333333333上 8 33计 10 2 2 2 4 三、文 33块沙三上 整体压裂优化设计 1、裂缝长度的优化 以最大经济效益为原则优选缝长 ,主块、北块裂缝半长 100m,西部裂缝半长 120 由于文 33块沙三上开展逐层上返注水开发试验,油层相对单一,适于合层压裂,其次采用卡封分层压裂,避免投球压裂。 2、压裂方式的选择 3、施工参数设计 平均砂比:最高砂比不超过 45%,平均砂比 28% 前置液百分数:以支撑半长与造缝半长之比为90%来确定前置液用量 施工泵压预测: P=f+ 破裂压力梯度 m 4、 增产效果预测 2031054 有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恒定产量 双对数典型曲线 预测压后产量 ,可用无因次特征曲线获得 , 通过计算 , 压 后 增产倍数可达到 1、卡双封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卡双封压裂管柱示意图 封隔器割封喷砂器座封球座封隔器水力锚安全接头封隔器滑套喷砂器水力锚人工井底图 8 双封压裂管柱示意图 技术原理: 双封分层压裂管柱下入后,投入钢球,打压坐封,然后加压打掉一级滑套,压裂第一层。第一层压完后再投入球杆,加压打掉二级滑套,封闭第一层,压裂第二层。压后待压力扩散后大排量返洗井,上提解封。 文 33第一层压裂 ,井段: n 第二层压裂 ,井段: n 设计砂量 8+14 5月 19日现场施工,破裂压力 73/.9 均砂比 停泵压力:工顺利。 压后上提管柱 60吨解封。下泵抽油生产,产油 计增油 395t。 典型井例 卡双封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2、压裂液加液氮助排技术 在压裂施工中,尝试了在压裂液中加入适量的液氮,有利于液体的返排,减少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提高压裂效果。 压裂层位 ,井段: n 地层压力系数 计加入液氮 7 计砂量 20 裂方式混注合压。 7月 11日现场施工,破裂压力 砂 20 置液和携砂液各加入一半,液氮注入速度 80标方 /分钟。 压后自喷,初期日产油量 前日产油量 12t, 累计增油 1449t。 典型井例 压裂液加液氮助排技术 强制闭合与自然闭合缝口处导流能力示意图05101520253035400 30 60 90 120 160压开半长,(m)导流能力,(制闭合 自然闭合3、裂缝强制闭合技术 用软件对强制闭合与自然闭合后导流能力损失情况进行模拟,由图可知,采用强制闭合技术,可以减少裂缝尤其是缝口处的导流能力损失。 从 4月份开始,在 11口井油井上应用裂缝强制闭合技术,压降解释表明,裂缝在 15裂前后砂面对比,砂面仅上升 现场应用情况 裂缝强制闭合技术 1、现场应用情况 文 33块沙三压裂 17井次,成功率 100%,有效率 初期日增油 230t,累计增油14029t,平均单井增油 825t 。 现场应用情况 采用油套合压 9井次, 89井次,双封压裂 2井次,卡封投球 1井次。压裂液总用量 置比 支撑剂用量 373.1 井支撑剂用量 22 井加砂强度 m3/m,平均砂比 工排量 4.0 m3/ 现场施工情况 33块沙三上裂缝监测结果 序号 井号 压裂层位 压裂井段 裂缝监测结果 东翼缝长 (m) 西翼缝长(m) 裂缝方位 裂缝高度 裂缝产状 1 333上 7 立 2 333上 84 立 3 333上 7 3164. 4 立 4 333上 7 立 5 333上 67 立 6 333上 5 立 7 333上 63 立 8 333上 68 斜立 现场应用情况 裂缝监测 8井次,检验压裂设计符合程度 ,裂缝方位与预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监测缝长小于设计缝长。 2、单井效果分析 t) 单井累增油(t)主块西块北块压裂引效和改造效果对比 分小块对比压裂效果 4、 区块可采储量增加,采收率提高 3、 综合递减和自然递减减缓 2、 地层压力稳 中有升平均动液面基本稳定 1、 区块日产液量、日产油量上升 3、区块开发效果 3、 2003年 9月 ,文33块沙三上综合递减 自然递减 分别降低 2003年 9月平均动液面 1129m。平均地层压力由 2 与 2002年相比,日产液量由 536产油量由22276t 文 33西块压裂成功后 ,地质部门对西块构造储层重新 认 识 , 含 油 面 积 增 主要是南部文 33区 , 厚 度 增 增 加 地 质 储 量35 104t。 增 加 可 采 储 提高采收率 同时文 33沙三上油藏口 井压裂后 ,及时排液转注 , 增加水驱控制储量 增加水驱控制储量 S 3 上 8 顶文 3 3 断 块 区 构 造 井 位 图区块开发效果 投入费用:共计 其中:作业费: 164万元 压裂费: 17=产出效益:增油 14029吨 1200元 /吨 =创效:产出 阶段投入产出比 =: 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的成功实施 , 实现了油藏的高效开发 ,为此类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 六、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七、结论和认识 1、 文 33块沙三上整体压裂增产效果明显 , 整体压裂技术是开发同类低渗油藏的重要技术手段 。 2、 搞好剩余油分布和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实现水力裂缝和开发井网的优化组合 , 是区块整体压裂技术的关键 。 3、 开展区块整体压裂 , 应加强压前地层评估 , 深化油藏认识和构造研究 , 完善注采井网 。 4、 控制产量递减 , 延长压裂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