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处的青山约翰高尔斯华缓 (18671933),英国作家。生于律师家庭,早年入牛津大学 攻读法律。1895 年开始写作,著有福尔赛世家等多部作品。193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远处的青山不仅仅是在这刚刚过去的三月里(但已恍同隔世),在一个充满痛苦 的日子德国发动它最后一次总攻后的那个星期天,我还登上过这座青 山吗?正是那个阳光和煦的美好天气,南坡上的野茴香浓郁扑鼻,远处的 海面一片金黄。我俯身草上,暖着面颊,一边因为那新的恐怖而寻找安慰, 这进攻发生在连续四年的战祸之后,益发显得酷烈出奇。“但愿这一切快些结束吧! ”我自言自语道, “那时.我就又能到这里来, 到一切我熟悉的可爱的地方来,而不致这么伤神揪心,不致随着我的表针 的每下滴答就又有一批生灵惨遭涂炭。啊,但愿我又能难道这事便 永无完结了吗?”现在总算有了完结,于是我又一次登上了这座青山,头顶上沐浴着十 二月的阳光,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这时心头不再感到痉挛,身上也不再 有毒氛侵袭。和平了!仍然有些难以相信。不过再木用过度紧张地去谛 听那永无休止的隆隆炮火,或去观看那倒毙的人们,张裂的伤口与死亡。和平了,真的和平了!战争继续了这么长久,我们不少人似乎已经忘记了 一九一四年八月战争全面爆发之初的那种盛怒与惊愕之感。但是我却没有,而且永远不会。在我们一些人中我以为实际在相当多的人中,只不过他们表达不 出罢了这场战争主要会给他们留下了这种感觉:“但愿我能找到这样 一个国家,那里人们所关心的不再是我们一向所关心的那些,而是美,是自 然,是彼此仁爱相待。但愿我能找到那座远处的青山 35!”关于忒俄克里托 斯的诗篇,关于圣弗兰西斯的高风,在当今的各个国家里,正如东风里 草上的露珠那样,早已渺不可见。即或过去我们的想法不同,现在我们的 幻想也已破灾。不过和平终归已经到来,那些新近被屠杀掉的人们的幽魂 总不致再随着我们的呼吸而充塞在我们的胸臆。和平之感在我们思想上正一天天变得愈益真实和愈益与幸福相连。 此刻我已能在这座青山之上为自己还能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而赞美 造物。我能在这温暖阳光的覆盖之下安然睡去, 而不会醒后又是过去的那 种恹恹欲绝。我甚至能心情欢快地去作梦,不致醒后好梦打破,而且即使 作了恶梦,睁开眼睛后也就一切消失。我可以抬头仰望那碧蓝的晴空而不 会突然瞥见那里拖曳着一长串浄狞可怖的幻象,或者人对人所干出的种种 伤天害理的惨景。我终于能够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晴空,那么澄澈与蔚蓝, 而不会时刻受着悲愁的拘牵,或者俯视那光滟的远海,而不致担心波面上 再会浮起屠杀的血污。天空中各种禽鸟的飞翔,海鸥、白嘴鸭以及那往来徘徊于白垩坑边的 棕色小东西对我都是欣慰,它们是那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一只画眉正 鸣啭在黑莓丛中,那里叶间还晨露未干。轻如蝉翼的新月依然隐浮在天 际;远方不时传来熟悉的声籁;而阳光正暖着我的脸颊,这一切都是多么愉 快。这里见不到凶猛可怕的苍鹰飞扑而下,把那快乐的小鸟攫去。这里不 再有歉疚不安的良心把我从这逸乐之中唤走。到处都是无限欢欣,完美无 瑕。这时张目四望,不管你看看眼前的蜗牛甲壳雕镂刻画得那般精致,恍 如童话里小精灵头上的细角,而且角端作蔷薇色;还是俯瞰从此处至海上 的一带平芜它浮游于午后阳光的微笑之下,几乎活了起来,这里没有树 篱,一片空旷,但有许多炯炯有神的树木,还有那银白的海鸥,翱翔在色如 蘑菇的耕地或青葱翠绿的田野之间;不管你凝视的是这株小小的粉红雏 菊,而且慨叹它的生不适时,还是注目那棕红灰褐的满谷林木,上面乳白色 的流云低低悬垂,暗影浮动 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是只有大自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而且那观赏大自然的人的心情也分外悠闲的时候,才 能见得到的。在这座青山之上,我对战争与和平的区别也认识得比往常更加透彻。 在我们的一般生活当中,一切几乎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我们并没有领得 更多的奶油或更多的汽油,战争的外衣与装备还笼罩着我们,报刊杂志上 还充溢着敌意仇恨;但是在精神情绪上我们确已感到了巨大差别那久病 之后逐渐死去还是逐渐恢复的巨大差别。据说,此次战争爆发之初,曾有一位艺术家杜门不出,把自己关在家中 和花园里面,不订报纸,不会宾客,耳不闻杀伐之声,目不睹战争之形,每曰 惟以作画赏花自娱只不知他这样继续了多久。难道他这样做法便是 聪明,还是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比那些不知躲避的人更加厉害?难道一个人 连自己头顶上的苍穹也能躲得开吗?连自己同类的普遍灾难也能无动于 衷吗?整个世界的逐渐恢复生命这株伟大花朵的慢慢重放在人的 感觉与印象上的确是再美不过的事了。我把手掌狠狠地压在草叶上面,然 后把手拿开,再看那草叶慢慢直了过来,脱去它的损伤。我们自己的情形 也正是如此,而且永远如此。战争的创伤已深深侵人我们的身心,正如严 霜侵人土地那样。在为了杀人流血这桩事情而在战斗、护理、宣传、文字、 工事,以及计数不清的各个方面而竭尽努力的人们当中,很少人是出于对 战争的真正热忱才去做的。但是,说来奇怪,这四年来写得最优美的一篇 诗歌,亦即朱利安克伦菲尔的投人战斗!竟是纵情讴歌战争之作! 但是如果我们能把自我那第一声战斗号角之后一切男女对战争所发出的 深切诅咒全部聚集起来,那些哀歌之多恐怕连笼罩地面的高空也盛装不 下。然而那美与仁爱所在的“青山”离开我们还很遥远。什么时候它会更 近一些?人们甚至在我所偃卧的这座青山也打过仗。根据在这里白垩与 草地上的工事的痕迹,这里还曾宿过士兵。白昼与夜晚的美好,云雀的欢 歌,香花与芳草,健美的欢畅,空气的澄鲜,星辰的庄严,阳光的和煦,还有 那清歌与曼舞,淳朴的友情,这一切都是人们渴求不餍的。但是我们却偏 偏要去追逐那浊流一般的命运。所以战争能永远终止吗?这是四年零四个月以来我再没有领略过的快乐,现在我躺在草上,听任思想自由飞翔,那安详如海面上轻轻袭来的和风,那幸福如这座青山上 的晴光。(高健译)注释 出自古希腊诗人忒俄克里托斯之后。古希腊诗人(前 310? 前 245?)。 意大利高僧。英国第一次欧战期间著名诗人,与查理索莱、罗伯特尼古拉斯、吉尔伯特弗 兰考等人同为一时之隽,他们起初多是吉卜林的模仿者,对欧战颇多讴歌之作,继而又对之充满绝 望,在战争这个问题上表现了十足的矛盾心理与糊涂认识。【鉴赏】1914 年 8 月爆发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 霸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浩劫。1918 年 11 月,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被迫向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投降,这场战争共历 时四年零三个月。高尔斯华绥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他耳闻目睹战争给交 战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在战争结束不久的 1918 年 12 月写下 了这篇歌颂和平,诅咒战争,表达永远终止战争的良好愿望的抒情散文。本文选自作者 1918 年写的以这次战争中的见闻杂感为主要内容的散 文集敝衣人 。题目“远处的青山”出自以田园诗的创始人著称的古希腊 诗人忒俄克里托斯的诗歌。这位古代诗人的田园诗主要描写他的故乡西 西里岛上的牧人生活与自然风光,对后世欧洲田园诗有很大影响。 “远处 的青山”象征永远和平,没有战争,只有“美与仁爱”的理想世界。题目十 分清楚地表达了这篇散文的主题。作品表现作者在战争正激烈进行的 1918 年 3 月和战争结束之后的当 年 12 月两次登山的见闻、感受和联想,从现实的青山引出理想中的“远处 的青山” 。它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 题,回忆往事,描绘景物,酣杨淋漓地抒发感情,又不时穿插一些议论,任凭 思路自由驰騁,而全文的结构却十分严谨。作品从回忆开头.上次登上这座青山那天,正是德国发动最后一次总 攻后的一个“充满痛苦”的星期天。虽然阳光和煦,野草來香扑鼻,远处是 一片金黄的大海,但战争的恐怖阴云萦绕在作者心头,他毫无欣赏眼前美 好自然景物的兴致。 “我俯身草上,暖着面颊,一边因为那新的恐怖而寻找 安慰”为日益酷烈的连续四年的战祸而忧心如焚。接着,作者用自言 自语表述他当时的最大愿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到和平实现之后再到这 可爱的地方来,不再这么“伤神揪心” ,不再有生灵惨遭涂炭。在强烈表达这一愿望的同时,他也毫不掩饰对结束战争缺乏信心的悲观情绪:“啊,但 愿我又能难道这事便永无完结了吗?”“现在总算有了完结”紧扣下文的回忆,转入写终于满足了和平实现 后再次登上这座青山的愿望时的狂喜心情。在欣慰和喜悦之中,作者回想 起四年多前战争全面爆发之初“那种盛怒与惊愕之感” ,接着用当时大多 数人的心愿提出全文的主旨,点明文章题目的含义:“但愿我能找到这样一 个国家,那里人们所关心的不是我们一向所关心的那些,而.是美,是自然, 是彼此仁爱相待。但愿我能找到那座远处的青山!”之后,作者又转入议 论,一方面感叹古希腊诗人忒俄克里托斯的理想和 13 世纪初意大利高僧 弗兰西斯科那超世脱俗、潜心研究学问的圣洁高风“早已渺不可见” ,人们 对“远处的青山”的幻想也已破灭,另一方面又为这一次“和平已经到来” 而感到欣慰。作者在对理想虽尚渺茫,而现实的暂时的和平也令人欣慰进行这样一 番思考的基础之上,重又集中笔墨描述“和平之感”带来的幸福和欢愉心 情,用相当长的一段文字细致地描写在这种心情下见到的大自然的美景。 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各种禽鸟、鸣嚇的画眉、新月的浮影、远方的声籁、温暖 的阳光都使他感到无限愉快、欢欣。一切都“完美无瑕” ,不管是近处 的蜗牛甲壳,粉红雏菊,还是远处的大海和天空的流云,都是那么美好,而 大自然的这一切美好,只有在和平实现后人的心情分外悠闲的时候才能见 到。这样,作者就把描述卽己的心情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跟文章的主题紧 密地联系起来。 接下来的几段文字,作者围绕战争与和平问题展开议论,论及战后的 恢复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等问题。其中关于战争根源的一两段 由于思想不正确,情调过于悲观,译者略去未译。在这些问题上,作者的态 度还是比较乐观的。作者联想到一位在战争爆发之初闭门不出的“驼鸟 式”的艺术家,砷这种对“同类的普遍灾难”无动于衷的人物表示了否定的 态度,明确表明不应该对这场战争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但另一方面,作者 又指出那些竭尽努力参加战斗或从事为战争服务的后勤、宣传工作的人们 中,“很少人是出于对战争的真正热忱才去做的”;甚至对四年战争中英国 写得最优美的诗歌竟然是诗人朱利安.克伦菲尔的投入战斗!这首纵 情讴歌战争之作,也表示不以为然。作者认为对这场杀人流血的战争只有发出“深切诅咒”的“哀歌”才是正常的。这些都明确表现出作者对这场非 正义的战争完全持否定的态度,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更深刻的阐释。结尾两段紧扣题目,一方面表达出对那只有“美与仁爱”的理想的“青 山”的强烈憧憬,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这座“青山”还很遥远,实现永远和 平的理想的希望还十分渺茫的悲观情绪,提出了“战争能永远终止吗”这 个关系到人类未来命运的大问题,更鲜明地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思想。结尾 一句与开头一段照应,写“现在我躺在草上” ,但已不再像上次那样为“新 的恐怖而寻找安慰” ,而是尽情领略自四年多以前战祸开端以来没有领略 过的快乐,安详幸福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全文正是这样写作者在第二次登山时“躺在草上,听任思想自由飞 翔” ,时而回忆往事,时而写现实的见闻和感受,时而写对未来理想的思考。 表面看来似乎很“散” ,但自始至终都循着现实的青山和具有鲜明象征意 义的“远处的青山”这条主线,紧紧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尽情抒发作 者那丰富复杂的感情,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使作品 成为一篇思路明晰、中心突出、结构精巧完美的散文。巧妙地反复运用对比手法,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深刻表达。过去战争 中那些“永无休止的隆隆炮火” 、 “倒毙的人们” 、 “张裂的伤口与死亡” 、 “屠 杀的血污”等“狰狩可怖” 、 “伤天害理的惨景” ,以及在这些惨景面前作者 的“恐怖” 、 “痉挛” 、 “悲愁” 、 “痛苦”与和平实现后大自然的“无限欢欣,完 美无暇”及作者的“欣喜”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湛江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Unix系统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女子学院《机能实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商务英语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学院《幼儿舞蹈与编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电影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纪录片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现代生物医药研究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职业学院《数据分析与语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精神病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农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3篇)
- 拼音bpmfdtnl课件教学课件最新
- 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课件专业工程技术
-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课件
-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课件-9 小水滴的诉说 部编版 (共16张PPT)
- 生产设备点检记录表
- 转化膜与着色技术
- DL∕T 1286-2021 火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检测技术规范
-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