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ppt课件_第1页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ppt课件_第2页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ppt课件_第3页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ppt课件_第4页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v 包铝医院预防科概述概述v 传染病 一直严重威胁大众的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大敌。近些年,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曾流行的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 H1N1流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随时保持警惕,密切观察传染病的新动向,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才能把传染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病的三个环节v 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传染病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除后,借助某些传播因素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v 接触传播:可分为 直接接触传播 与 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是指易感者与传染源直接接触而导致的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是指易感者间接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感染。传播途径传播途径v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学服务中,未能严格执行感染控制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如使用被污染的诊疗器械或使用污染的生物制品造成的传染病传播。v 医源性传播 (iatrogenic infection) 指在 医疗 、 预防 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如 医疗器械 消毒不严,药品或生物制剂被污染,病人在输血时感染 艾滋病 、 丙型肝炎 等。我国也曾报导过血友病人因使用进口第 VIII因子而感染 HIV的事例。 医院性传播医院性传播v 医源性传播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在进行医疗预防措施时,未严格执行必要的规章制度,由所用器械、针筒、针头、针刺针、采血器、导尿管等被污染,传播某些 传染病 ; 另一类是由于药品或生物制品受污染而引起的传播,或 器官移植引起的传播 ,这类情况较少见。 v 第一种传播方式以乙型肝炎多见,此外,丙型肝炎、艾滋病亦可通过此方式传播;第二种传播方式与第一种相比,虽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波及人群数量较多,故危害也较大。医源性传播案例医源性传播案例v 台大医院将艾滋器官移植给 5名患者 52人有接触 2011年 08月 29日 10:59 中国新闻网 28日最新消息称,除 27日曝光的 5名接受器官移植者可能因此感染艾滋病,有多达 47名参与这五宗器官移植手术的医护人员在不知情下,接触到有关器官与血液,亦可能遭受感染。由于台大医院的内部沟通问题,目前有多达 52名医护人员及病患者活在 “艾滋惊魂 ”下。 医源性传播案例医源性传播案例 素以医院管理严谨规范著称的台湾医疗界,却犯下艾滋病患者器官捐献的低级错误,给当今的医疗安全敲响了一记警钟。 2011年 8月底,台湾医疗界爆出一件令人震惊的医疗事故:台湾大学医院(下称 “台大医院 ”)和成功大学医院(下称 “成大医院 ”)误将一患艾滋病的供体器官移植给 5名受体。截至记者发稿时( 9月 2日),有台湾媒体透露,已经有 1名移植了供体心脏的 30多岁女性患者检查出艾滋病毒抗体。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v 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 经胎盘传播:通过孕妇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的感染; 分娩引起的传播:因孕妇产道严重感染,分娩时胎儿吸入或沾污污染的阴道分泌物引起的感染。v 垂直传播即母婴垂直传播,是艾滋病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在 孕期 艾滋病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分娩过程 中,胎儿经过母体产道时接触母体的分泌物和血液等可感染艾滋病病毒; 产后 艾滋病病毒通过母乳喂养可感染婴儿。v 如实施孕期自愿咨询检测、药物阻断、人工喂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 。 v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母亲有 HIV阳性,她生育的小孩当中,在不采取任何母婴阻断的措施情况下,大概有 20%多, 20%40%会将 HIV从妈妈感染给小孩的可能。v 感染有以下几种方式 包括经生殖细胞传播、妊娠期经胎盘传播、分娩期经产道传播、围生期传播及产后经哺乳传播。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v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者说容易感染的过程为人群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时,同时又具备传染源和事宜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v 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传染病的防控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隔离 标准预防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隔离隔离v 隔离 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门诊急诊传染病人隔离 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门诊急诊传染病人隔离门诊急诊传染病人隔离1. 在医院入口处设立 分诊 台分流传染病疑似患者到相对独立区域的感染性疾病科或预检筛查室。2. 及早发现和识别疑似或传染病人,建立 快速通道 ,提供优先服务 提供有关诊断和治疗措施,减少在人群中暴露的时间,降低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3. 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相应诊治应及早 转诊 。4. 给呼吸道传染病人提供一次性外科 口罩 。5.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 纸巾 遮盖口鼻部。6. 保证所有接诊区域 通风良好 。7. 开展 健康教育 ,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1. 一旦发现呼吸道传染可疑病例,如果患者可以忍受,为患者提供口罩,并建议佩戴口罩2. 安排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在单独房间或远离其他患者的单独区域。3.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可同室安排。4. 立即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的范围。5. 实验室诊断前,将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染病例安置在同一病房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案例案例v 2011年 12月包头市肿瘤医院接诊了一名气性坏疽的男性病人。v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 芽胞 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 特异性感染 。通常所说的气性坏疽即芽孢菌性肌坏死,主要发生在肌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少数发生在腹部或会阴部手术后的 伤口 处。 v 中文:坏疽梭状芽胞杆菌 英文: Gas Gangrene 属性:革兰氏阳性厌氧菌 v 气性坏疽的 感染 率高死亡率也高,未治者死亡率可达 100%, 80%气性坏疽患者须截肢。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根本方法是 :1、彻底清洁伤口, 2、 严格隔离,所用医疗器具敷料严格消毒焚毁。 v 气性坏疽病的传染途径。虽说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 气性坏疽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并未列入国家法定传染病。 气性坏疽病通过伤口接触传播 ,感染后如得不到及时治疗, 12小时内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但它对没有伤口的普通人并没有影响。医院只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就可防止交叉感染。v 应将病人隔离,病人用过的一切衣物、敷料、器材均应单独收集,进行消毒。煮沸消毒应在 1h以上,最好用高压蒸气灭菌,换下的敷料应行销毁,以防交叉感染。v 后转诊包头市传染病医院 包头市第三医院。由于治疗及时、方法得当,最后病人痊愈出院。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消 毒 标准预防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有效阻断传播途径 消毒消毒v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 达到无害化。消毒空气消毒污染物品消毒医院环境保洁医疗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消毒消毒 之一空气消毒之一空气消毒v 空气消毒 :自然通风、门窗开放,形成对流;空气净化器持续进行动态空气消毒;层流净化或机械通风使空气保持有组织的流动,由清洁区向污染区合理流向。消毒消毒 之二污染物品消毒之二污染物品消毒1. 病人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应避免接触医务人员的皮肤、粘膜和衣服;2. 清洗消毒污染仪器设备过程中,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3. 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清洗后直至肉眼观察没有污物并彻底干燥后,才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4. 医疗器械彻底清洗后, 压力蒸汽灭菌 ;5. 一般诊疗用品最好病人固定专用;用后可 用 75%的乙醇擦拭消毒 ;消毒消毒 之二污染物品消毒之二污染物品消毒6. 餐具和卫生洁具固定专用,保持清洁并定期用 1000mg/L的 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浸泡消毒 ;7. 所有用过的针织物品都应放在结实的袋子或容器中,以保证 密闭运输 ;l 表面有固体污物,要立即 去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