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教学设计隆中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3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意。4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重难点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陇亩倾颓猖蹶存恤夷越胄殆沔诣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者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作者陈寿,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2时代背景简介: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 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因此,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三、正课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语音,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2请学生翻译第 1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喜欢。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 。许,承认。 友善友好。 信然确实这样。3请学生翻译第 2 段,注意“屯、器、谓曰”等词句的解释。4请学生翻译第 3 段,注意“由是、诣、猖獗”等词语的解释。5请学生翻译第 4 段到末尾,注意“已来、众寡、非临,抑亦”等词句的解释。6请一生翻译全文。7再次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四、小结1一词多义谓认为 调为信然对说 谓先主曰已停止 然志犹未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已经 已历三世信确实 谓为信然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同“伸” ,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然这样 谓为信然但是 然志犹未已用因此 遂用猖獗利用 贤能为之用运用 此用武之国2古今词义顾古义: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今义:照顾凡古义:总共 凡三往今义:平凡孤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今义:孤立殆古义: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今义:危险日古义:一天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今义:太阳3词性活用箪:用箪,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壶: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4通假字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5句式(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省略句。君与俱来。(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4)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五、作业l完成课后练习二。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预习1朗读全文,质疑。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题。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三、正课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2提问: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讨论并归纳: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3提问: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调为信然”?讨论并归纳: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4提问: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 ,不可“屈致”?讨论并归纳: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2)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5提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 “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 ,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6提问:在诸葛亮的对策中,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7提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讨论并归纳: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8提问: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讨论并归纳;根据当时形势而提出的。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荆州是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4)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刘潭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5)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9提问:课后练习三。讨论并归纳:1)文中“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这句对诸葛亮生平的介绍与隆中对相似,不同在于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本文是“时人异焉” ,课文是“时人莫之许也” ,只有诸葛亮的朋友“谓为信然”文中“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与隆中对相比较为简略。课文先写徐庶的介绍,再写先主三顾茅庐问计。文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关于对策的具体内容本文省略。课文最后还加上关、张对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的反应,从侧面写出刘备如鱼得水的感受。本文则没有这情节。2)诸葛亮“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孙权“遣军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四、小结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主要内容。诸葛亮在对策中分析了敌我友多方的形势,确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充分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题。2预习下一课。隆中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3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意。4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重难点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陇亩倾颓猖蹶存恤夷越胄殆沔诣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者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作者陈寿,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2时代背景简介: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 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因此,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三、正课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语音,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2请学生翻译第 1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喜欢。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 。许,承认。 友善友好。 信然确实这样。3请学生翻译第 2 段,注意“屯、器、谓曰”等词句的解释。4请学生翻译第 3 段,注意“由是、诣、猖獗”等词语的解释。5请学生翻译第 4 段到末尾,注意“已来、众寡、非临,抑亦”等词句的解释。6请一生翻译全文。7再次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四、小结1一词多义谓认为 调为信然对说 谓先主曰已停止 然志犹未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已经 已历三世信确实 谓为信然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同“伸” ,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然这样 谓为信然但是 然志犹未已用因此 遂用猖獗利用 贤能为之用运用 此用武之国2古今词义顾古义: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今义:照顾凡古义:总共 凡三往今义:平凡孤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今义:孤立殆古义: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今义:危险日古义:一天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今义:太阳3词性活用箪:用箪,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壶: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4通假字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5句式(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省略句。君与俱来。(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4)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五、作业l完成课后练习二。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预习1朗读全文,质疑。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题。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三、正课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2提问: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讨论并归纳: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3提问: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调为信然”?讨论并归纳: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4提问: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 ,不可“屈致”?讨论并归纳: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2)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5提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 “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 ,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6提问:在诸葛亮的对策中,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7提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讨论并归纳: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8提问: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讨论并归纳;根据当时形势而提出的。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荆州是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4)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刘潭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5)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9提问:课后练习三。讨论并归纳:1)文中“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这句对诸葛亮生平的介绍与隆中对相似,不同在于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本文是“时人异焉” ,课文是“时人莫之许也” ,只有诸葛亮的朋友“谓为信然”文中“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与隆中对相比较为简略。课文先写徐庶的介绍,再写先主三顾茅庐问计。文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关于对策的具体内容本文省略。课文最后还加上关、张对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的反应,从侧面写出刘备如鱼得水的感受。本文则没有这情节。2)诸葛亮“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孙权“遣军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四、小结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主要内容。诸葛亮在对策中分析了敌我友多方的形势,确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充分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题。2预习下一课。隆中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3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意。4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重难点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陇亩倾颓猖蹶存恤夷越胄殆沔诣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者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作者陈寿,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2时代背景简介: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 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因此,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三、正课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语音,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2请学生翻译第 1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喜欢。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 。许,承认。 友善友好。 信然确实这样。3请学生翻译第 2 段,注意“屯、器、谓曰”等词句的解释。4请学生翻译第 3 段,注意“由是、诣、猖獗”等词语的解释。5请学生翻译第 4 段到末尾,注意“已来、众寡、非临,抑亦”等词句的解释。6请一生翻译全文。7再次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四、小结1一词多义谓认为 调为信然对说 谓先主曰已停止 然志犹未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已经 已历三世信确实 谓为信然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同“伸” ,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然这样 谓为信然但是 然志犹未已用因此 遂用猖獗利用 贤能为之用运用 此用武之国2古今词义顾古义: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今义:照顾凡古义:总共 凡三往今义:平凡孤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今义:孤立殆古义: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今义:危险日古义:一天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今义:太阳3词性活用箪:用箪,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壶: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4通假字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5句式(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省略句。君与俱来。(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4)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五、作业l完成课后练习二。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预习1朗读全文,质疑。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题。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三、正课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2提问: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讨论并归纳: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3提问: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调为信然”?讨论并归纳: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4提问: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 ,不可“屈致”?讨论并归纳: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2)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5提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 “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 ,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6提问:在诸葛亮的对策中,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7提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讨论并归纳: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一卡通管理系统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4年卤酸盐项目提案报告范稿
- 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电力有限公司集团系统内招聘笔试真题
- 白灰固废处理方案
- 病毒美术课程设计
- 2024年矿用提升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病床氧气接口维修方案
- 病例报告和临床研究报告
- 班级同学录课程设计
- 2024年新型电子时间继电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MOOC 家庭与社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构造法与数列课件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 2024年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现代教育原理》课件
- 卷烟物流安全规范培训课件
- 基础知识疏散逃生
- 煤炭行业碳排放与减排技术
- 无铅手工焊锡培训考试A试题(答案)
- 剪映的基础操作(剪映短视频创作案例教程)
- 《番茄病虫害防治》课件
- 监理投标书中服务承诺和优惠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