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毕建忠PPT课件_第1页
血管性痴呆毕建忠PPT课件_第2页
血管性痴呆毕建忠PPT课件_第3页
血管性痴呆毕建忠PPT课件_第4页
血管性痴呆毕建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建忠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管性痴呆1一、历 史 回 顾 1594年, Jasode Pratis 所著第一部神经病学教科书,记载了包括痴呆在内的记忆损害 1672年, Willis首次描述了卒中后患者表现出的思维迟钝和健忘,是关于血管性痴呆最早的临床记录Willis 2一、历 史 回 顾 1894年, Otto Binswanger报道描述了第一例 Binswanger病例 1896年, Emil Kraepelin在其教科书 精神病学 中,第一次将动脉硬化性脑损害与老年性痴呆和梅毒性精神错乱导致的麻痹性痴呆区分开来Otto Binswanger 3一、历 史 回 顾 1902年, Alzheimer正式提出提出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 的病名,并用他的老师Binswanger的名字命名 1955年, Van Bogaert首次描述了两例 CADASIL病例Alzheimer4一、历 史 回 顾 1974年, Hachinski提出 “ 多梗死性痴呆 ” ( MID) ,用以描述脑血管病后的认知功能损害,此后一度成为血管性痴呆的代名词 1992年, WHO颁布 国际疾病分类 第 10修订版( ICD-10)“ 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 ” 中正式提出了血管性痴呆的命名Fisher5一、历 史 回 顾 1993年, Tournier Lasserve提出 CADASIL的命名,并将致病基因定位于 19号染色体短臂 1995年 ,Hachinski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进一步修订和扩展了血管性痴呆的概念Hachinski6二、流 行 病 学n在 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 VD的新发病例约为6 12n在加拿大老年人与健康的研究中( 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 CSHA),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VD的年发病率为 2.5 3.8n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两种性别间无差异7全球各地区 VD患病率比例Fratiglioni L,De Ronchi D,Aguero-Torres H.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Drugs Aging.1999;15:367-75. 8三、 VD 危 险 因 素老龄老龄卒中卒中白质损害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教育遗传VD risk factors9老 龄 年龄是 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统计表明 70-79岁老人 VD患病率为 2.2%,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以 80 95岁以上高达 48 Ley等认为大于 60岁的人群中,年龄每增长 5岁,痴呆的患病率增加 1倍Leys D,Pasquier L.Epidemiology of vascular dementia a meta-analysis. Haemostasis . 1998;28:134-150.10卒中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是未发生卒中的 5.8倍卒中后痴呆发生率为 26( 66 251)卒中后痴呆正在引起关注Barab Raqual ,Martinez Espinosa.Poststroke dementia :clinical featurers and risk factors. Stroke.2000;31(7):1494-1501.11遗传因素疾病 基因 染色体定位 遗传方式CADASIL NOTCH3 19q12 显性CARASIL HTRA1 10q 隐性淀粉样血管病 APP 21 显性HERNA(遗传内皮细胞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卒中)TREX1 3p21 显性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ACVRL 1ALK-1SMAD49125显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MTHFR 1p 隐性Fabry病 GLA X X-连锁MELAS 3243或 3271位点 线粒体基因组 母系遗传12四、 V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础原因l 高血压l 动脉粥样硬化l 糖尿病 l 高脂血症l 血管炎l 胶原血管病直接原因l 脑梗死l 脑出血l 缺血性白质损害( 如 Bingswangs病 )l 遗传性脑血管病( 如 CADASIL、 CARASIL) l 脑血管内淋巴瘤l 脑供血动脉慢性狭窄或闭塞13VD的病理机制 缺血性脑血管病直接导致脑组织结构破坏,神经细胞缺失 各种血管病变引起脑内与认知、记忆相关的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 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病因造成血管变性,致使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14c.白质髓鞘脱失( *)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VD的病理机制a.楔形区域为梗楔形区域为梗死灶,白质、灰死灶,白质、灰质均受累质均受累b.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遗留的不规则腔遗留的不规则腔和中央的血管和中央的血管d.淀粉样血管病的淀粉样血管病的 A 沉积沉积和血管周围微出血和血管周围微出血 e.脑小血管病的小动脉硬化脑小血管病的小动脉硬化15五、 VD的临床症状(一)有确定的脑血管病及其相应的症状和体征1. 脑血管病病史2. 脑血管病后遗症状3. 脑影像改变16(二)有确定的痴呆症状1.认知和非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总体智能受损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ICD-10,DSM-R )17(三 ) 痴呆与脑血管病相关1. 痴呆由脑血管病引起2. 痴呆发生于脑血管病后一段时间内3. 痴呆症状持续足够的时间长度18(四)、具体的临床症状1. 记忆力障碍19近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