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市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浅谈化学二轮复习解题能力高考一轮复习已经结束,为切实有效的开展二轮复习,在教研室刘老师的指导下,在临沂一中曲雪梅老师、苏永亮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化学组开展了如何在二轮复习中提高学生综合解答能力的讨论,现将我们的一些认识给各位专家汇报,请批评指正。我们认为二轮复习目的是使学生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培养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因此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要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力求让学生养成找寻规律、优化解题的有序优化。一、审题关:细微阅读,捕捉信息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几种具体的方法: 1、由“大”到“小” 、由“粗” 到“细”,多层次多角度获取信息:审题时,要先“ 纵览” 再“深挖”、先“泛读” 再“精读 ”,即先粗略将题目浏览一遍,了解题目的概况。 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不看全题,断章取义。做到后半题时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须知,一道化学题包含完整的内容,是一个整体有的句与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的前后呼应,相互衬垫。所以必须总观全题,全面领会题意如涉及了哪部分化学知识,描述了什么现象和化学过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细读一遍,对题目文字、注解和图表的关键之处,要敏锐捕捉、细心领会,仔细品味,不但要从文字中获取解题信息,而2且会从图、表中挖掘解题关键和线索,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题信息。 2、逐字逐句,捕捉有用信息: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的具体问题,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例如:“恰好” “过量”等等,因为化学变化的结果往往因温度、压强、浓度、溶剂、酸碱性、试剂加入顺序以及用量等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审题时应边读边想,读到关键( 或易遗漏) 处,反复推敲,从中捕捉解题信息。在化学题审题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字句: (1) 、 “正确” 、 “不正确 ”;“由小到大排列”、 “由大到小排列”;“一定” 、 “可能”等 (2) 、 “稀、浓、过量、少量、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所有、全部、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 等; (3) 、 “短周期 ”“主族”“ 同周期”“同主族”等; (4) 、 “等体积 ”“等质量”等; (5) 、单位:“mL”与“L”、 “m3”与“cm 3”、 “molL-1min-1”与“molL-1S-1” 等; (6) 、 “已知 ”中的内容、 “( )”中的内容、注解以及图、表中的隐含信息等; (7) 、有关化学反应(尤其是平衡问题)问题的三“看” : 看特征:物质状态、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等; 看条件:是否恒温、恒压、恒容等; 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需要换算。 (8)、溶液的酸、碱性和颜色等。 (9) 、有关物质性质的考查,要注意物质性质分析的全面性和特殊性。(10) 、273与 273K 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 ,是“气态”还是“液态” “固态”不分清楚。22 .4L.mol-1 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11) 、图像题要先看清纵、横坐标,在注意变化趋势,分析特殊线、点;3、排除干扰,滤取有用信息: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并不一定都是解题所必需的,有些或许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有些则是题目的“ 引子” ,要准确地判断哪些条件与解题有关,哪些是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对问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对这类问题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不要仅仅与平时做过的类似问题进行简单类比,生搬硬套, “想当然” ,而不注意两者在条件、情境等的不同之处。要正确地把握化学的本质,抓住3化学变化的特点,摒弃干扰,滤取有用信息。 4、深入分析,挖掘隐含信息:有的题目在正文并不给出全部信息,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图、表或注解、提示、 “已知” 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有时一些明显的提示信息还会隐含在题目设置的问题之中。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化学情境、化学变化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剖析题意,细心地把握化学情境,反复推敲关键词语,有机结合已学知识,无遗漏地将隐含条件挖出来并充分加以利用。 5、借助流程图,串联解题信息:流程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实验情境,可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形象具体。 二、 分析关:深思熟虑,有序有效(1) 注重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现在的高考试题注重在新环境下创设问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的问题往往很新颖,对学生解答产生障碍,因此往往越基础越基本的分析思路越是最有效的,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例:(山东)在 25下,将 amolL-1 的氨水与 0.01molL-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 c(NH4*)=c(Cl-),则溶液显_性(填“ 酸”“碱”或“中” )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NH3H2O 的电离常数 Kb=_。例: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常温下,在 pH=8 的 NaA 溶液中:c(Na +)-c (A -)=9.9 10-7mol/LB由 10mL 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与 10mL01mol/L 的NaOH 溶液混合, 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 +)c(OH -)4c(CH 3COO-)c(H +)C室温下,由 pH=1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3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 +)c (CH 3COO-)c(OH -)c(H +)D常温下,0.1mol/LpH=8的NaHB 溶液中:c(HB -)c(B 2-)c(H 2B)(2)二次读题对于二卷的大题,题干较长,适合运用二次读题法。第一遍读题是概括性的了解,掌握涉及哪些知识点,那些公式,运用什么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具体回答问题时,要在关键部位,二次读题,带着问题去审视题干,考虑题目的综合性,单一问题的特殊性。例:(上海卷)在 2L 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 2NO(g)O 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已知:K(300)K(350 ),该反应是_热反应。(2)右图中表示 NO2 的变化的曲线是_ 。用 O2 表示从 0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5(3)加强核心内容构建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科思路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认识问题的本质,便于深刻认识并灵活运用知识。例:(宁夏卷)将固体 NH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 4I(s) NH3(g) HI(g);2HI(g) H2(g)I 2(g)。达到平衡时,c(H 2)0.5molL 1 ,c(HI) 4molL 1 ,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9 B16 C20 D25例: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 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 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 SCY 陶瓷(能传递 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下图) 。H2 N2N2NH3 H2H+SCY固体介质钯电极 A钯电极 B6请回答:钯电极 A 是电解池的 极(填“ 阳”或“ 阴”) ,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4)注重学科素养的养成守恒观:质量守恒: 适用于化学反应、溶解度计算、稀释过程电子守恒: 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物料守恒: 适用于反应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守恒电荷守恒: 适用于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计算等价态观:总价为零,有升有降,相反相成。例:在一定条件下,RO 3n 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 3n- + F2 + 2OH-RO 4- +2 F- + H2O。从而可知在 RO3n- 中,元 素 R 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 平衡观(1)水解平衡(2) 化学反应平衡(3) 电离平衡(4) 难溶物溶解平衡例:(上海卷17)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 NaClO、3NaHCO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7A 3(HCO)(l)(OH)ccB 3l C 323()(l)(C)()ccc D +NaHOlH例:强酸制弱酸是复分解反应一条重要规律。这里的“强酸” 、 “弱酸”指相对的强弱。甚至能呈现酸性的一些非酸类物质,如酚类、两性氢氧化物、酸式盐等参与的反应也可据其酸性强弱运用上述规律来判断其产物。(1)HA、H 2B 是两种弱酸,有如下关系:H 2B(少量)+2A - =B2-+2HA,则 A-、HB -、B2-三种离子中 ,最易结合质子(H +) 的是_。(2)酸性强弱除与物质的本性有关外,还与溶剂有关,如CH3COOH 与 HF 在液氨中受 NH3 影响可发生完全电离。在液氨中CH3COONa+HCl =NaCl +CH3COOH 这一反应能否发生_(填“能” 或“否” ) ,理由是_。(3)某同学实验发现,将 H2S 气体通入 CuSO4 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弄清沉淀是 CuS 后,写出了化学方程式:H 2S+ CuSO4=CuS +H2SO4。但随后他陷入了困惑:这不是弱酸制得强酸了吗?与强酸制弱酸的规律矛盾了。请你帮助解释_。(4)氧化还原反应中也有类似规律“强氧化性物质制弱氧化性物质” 、 “强还原性物质制8弱还原性物质”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能够发生的是_ ( 填字母编号 ) 。AFeCl 2 +Cl2 FeCl 3 BFe+I 2 FeI 3CFe+CuSO 4 FeSO 4+Cu DFeCl 3+Cu CuCl2+FeCl2EFeBr 3+ Cl2 FeCl 2 + Br2 FFeI 2+ Br2 FeBr 3+I2(5)分块归纳,建立知识检索和联想体系结合中学化学的知识内容,按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进行整体归纳出专题 “知识面”,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结构化的知识,便于解题时提取,提高应用能力。本着学生的实际,找出学生较薄弱的知识点,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形成不同于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即形成分析推理的思维主线,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知识重组,从而在思维水平上逐步接近高考的要求。三、答题关: 规范答题 颗粒归仓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书写注意规范严谨: 1、填“化学方程式 ”还是 “离子方程式” 2、填“名称 ”、 “符号” 、 “化学式”还是“代号”、 “序号” 等 3、填“大于 ”还是“”;“ 增大”还是“变大” 等 4、填“化学式 ”、 “分子式”、 “结构式” 、 “结构简式” 、 “最简式” 还是“电子式”等 5、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 ”、“” 、 “” 、 “”、 “” ;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不漏写“水” 、缩聚反应的生成物不漏写“小分子” ;电化学电极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电解质环境的区别。9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 物质状态。 “+”“-”号。 “kJ/mol” 系数与热量值的对应 7、所填数值的单位、所填计算式中的数值的单位 8、一些容易写错的化学名词或术语中的字:“羟、羧、醛、羰” 、“脂” 和 “酯” 、 “氨”和“ 铵” 、 “溶”和“熔” 、 “溢”和“ 逸” 、 “汽化、水浴、萃取、坩埚、蒸发、分馏、过滤、戊、苯、蓝、褪、褐” 等 9、化学符号使用要准确:有机结构简式要注意连接方式;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不写 C(HCl)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和周期的表示) 。10、容量瓶、量筒等量器没有注明规格,滴定管没有注明酸式或是碱式。实验题语言表达要准、全、合理,如气密性检查,要有明确的要点,否则就是废话。11、不要忽略体积变化(加倍、减半等)对溶液中粒子的浓度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平衡和速率的计算中要注意体积的变化,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注意体积的换算和密度单位。12、所填空白区域的大小与应填入内容之间的关系。 13、注意角标的处理(如 pH 计算时的 H2SO4、配平时的K2Cr2O7 等) 。 14、题目中所给或所求数据是物质的量(n)还是物质的量浓度(c)等。 15、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的书写(原子的连接和 H 原子数)和特殊结构的辨别,苯环和环己烷的区别。 四、心理关: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疏导,营造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备考复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1.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让学生真正明白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2创设良好的复习心理环境和教学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10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医生农村急救技能考核题库:实操技能测试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实践技能操作试题
- 2025年医保与公共卫生服务整合考试题库试卷
- 2025年舞蹈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舞蹈教育心理学实践应用试题
- 2025年租赁公司办公场地租赁合同模板
-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西方现代文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安大学《麻醉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业务部总经理岗位拟录用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遂宁职业学院《民航管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基于Java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500字(论文)
- DEFORM-3D塑性成形CAE应用教程
- 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
- 读懂中国茶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Unit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and Thinking教案
- 2024艺人统筹服务合同
- 重庆市渝北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4.1.1 小数的意义(课件)-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