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PBL教学_第1页
哮病PBL教学_第2页
哮病PBL教学_第3页
哮病PBL教学_第4页
哮病PBL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哮病PBL教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肺病科兰智慧,案例,患者鲁某,女,59岁。诉反复咳嗽1月余。夜间喉中痰鸣,无需坐起,日间无。咳白色泡沫痰,易咳出,大于20口/日,咳甚时引两季肋区疼痛、伴恶心欲吐、胸闷气短,口干不欲饮,平素怕冷,盗汗,纳差,二便平,舌苔薄白,脉细。有哮喘病史3年余,自诉喷沙丁胺醇气雾剂后胸闷气憋可缓解。 辅助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体格检查:双肺闻及散在哮鸣音。,问题:该患者中医诊断为什么 病?对应西医诊断?,答:该患者中医可诊断为哮病。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西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以哮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都可以参考本病治疗。,问题:哮喘的临床症状有哪些?,问题:该患者诊断为哮喘的依据有哪些?,答:患者咳嗽、胸闷、气促、喉中痰鸣,双肺闻及哮鸣音。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既往有哮喘病史,喷沙丁胺醇气雾剂后胸闷气憋可缓解。,问题:哮病的病因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 外邪侵袭 病因: 饮食不当 体虚病后 病机: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失常,一、病因,过食生冷,肺气壅阻,邪蕴于肺,气不布津,聚液生痰,外感风寒,嗜食酸咸肥甘,进食海膻发物,寒饮内停,痰浊内生,脾失健运,积痰生热,体虚病后,素质不强,易受邪袭,肺虚,壅塞气道,病因病机示意图 风寒 外邪 风热 烟尘花粉 生冷 饮食 酸咸甘肥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痰(夙根) 发作 海腥 病后(肺虚) 缓解期 体虚(肾亏) 阴虚火旺灼津,实哮虚哮,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肺脾气虚肺肾两虚,邪壅于肺,气不布津津液凝聚,痰浊内生,问题:哮病可与哪些疾病相鉴别?1.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2.哮病与支饮的鉴别,哮病,支饮,相同点,不同点,痰鸣、气喘,痰鸣、气喘,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喉中哮鸣有声,轻度咳嗽或不咳。,多由慢性咳嗽 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 以咳嗽和气喘为主。,问题:哮病治疗原则?,哮病 辨证论治,“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温化宣肺 热痰清化肃肺 寒热错杂者温清并施 风痰为患者祛风涤痰 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 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 拘泥于祛邪 若发生喘脱危证当给予扶正救脱,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予以温补,阴虚者予以滋养, 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 减少或控制其发作。,问题:哮病怎样辨证论治?,冷哮证,证 候:(主) (兼) (舌脉) 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喉中哮鸣 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热哮证,证 候:(主) (兼) (舌脉) 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 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寒包热哮证,证 候:(主) (兼) (舌脉) 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虚哮证,证 候:(主) (兼) (舌脉) 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哮病 证治分类,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喘脱危证,哮病反复久发,喘息鼻煽,张口抬肩,气短息促,,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根,舌质青黯,苔腻或滑。,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证 候:(主) (兼) (舌脉) 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肺脾气虚证,证 候:(主) (兼) (舌脉) 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肺肾两虚证,证 候:(主) (兼) (舌脉)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咯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问题:哮病的转归预后?,部分青少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渐充,肾气日盛,再辅以药物治疗,可以终止发作; 中老年及体弱患者,肾气渐衰,发作频繁,则不易根除,或在平时亦有轻度哮鸣气喘。 若大发作持续不已,喘急鼻煽,胸高气促,张口抬肩,并出现汗出肢冷,面色青紫,肢体浮肿,烦躁昏昧,则由喘致脱,形成喘脱危候。 如哮病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病变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出现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心悸等证候,则转变为肺胀。,哮病的预防调护有哪些?,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饮食清淡,忌肥甘厚腻、辛辣发物及烟酒;避免刺激性气体,花粉,烟尘,避免过劳及情志刺激;劳逸适当,适当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及激烈运动而诱发加重病情;重视缓解期调治,中药调理,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