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 直流电机1. 在直流发电机中,电刷顺着电枢旋转方向移动一角度后,负载时, ( C )A 只有直轴电枢反应磁势。 B 只有交轴电枢反应磁势。 C 直轴和交轴电枢反应磁势都有,而且直轴电枢反应为去磁性质。D 直轴和交轴电枢反应磁势都有,而且直轴电枢反应为助磁性质。 2. 单波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应等于( A )A 2 B 极对数 p C 极数 2p D 换向片数 k 3. 电磁转矩应等于( B )A Cen B CTIa C P2/ D CeKfIfIa 3. 电磁转矩应等于( B )A Cen B CTIa C P2/ D CeKfIfIa 4. 他励发电机外特性是指转速恒定且( A )A 励磁电流恒定时,发电机端电压与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B 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时,励磁电流与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C 发电机线路电流恒定时,发电机端电压与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 D 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时,励磁电压与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5. 他励发电机的调整特性是(B )A 下垂 B 上翘 C 水平 D 没准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直流电动机制动的方法有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 B 直流电动机起动的方法有直接起动、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和降压起动。C 串励电动机允许空载运行。 D 串励电动机的优点是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和过载能力。 7. 电磁功率应等于( A)A Ea Ia B P1+p0 C P2-p0 D T2 8. 单叠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应等于( C )A 2 B 极对数 p C 极数 2p D 换向片数 k 9. 感应电动势应等于( A )A Cen B CTIa C P2 /Ia D CTKfIfIa 10. 对于能耗制动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能量回馈到电网。 B 电机内仍有主磁场。 C 电机变成他励发电机。 D 电磁转矩为制动性转矩。 11.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有( ABCD ) 。A 他励 B 并励 C 串励 D 复励 12. 直流电机的换向片数等于( BC ) 。A 极数 B 线圈数 C 虚槽数 D 实槽数 13. 用虚槽数计算的节距有( ABD ) 。A 第一节距 B 第二节距 C 换向器节距 D 合成节距 14.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功率表达式有( BCD ) 。A P1-p0 B Te C P1-pcuf-pcua D EaIa 14.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功率表达式有( BCD ) 。A P1-p0 B Te C P1-pcuf-pcua D EaIa 15. 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 ACD ) 。2A 磁路中必须有剩磁 B 电枢回路的总电阻必须小于临界电阻 C 励磁磁动势与剩磁方向相同 D 励磁回路的总电阻必须小于临界电阻 16. 并励直流发电机外特性的特点是( ABC ) 。A 端电压随负载增大下降较快 B 有拐弯现象 C 稳态短路电流小于额定电流 D 临界电流大于他励短路电流 17.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 BCD ) 。A 改变极数 B 改变电枢电压 C 改变串入电枢回路的电阻 D 改变励磁电流 18. 直流电机正转运行时,机械特性可能在( AB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9. 直流电机的极数恒等于( AD ) 。A 并联支路数 B 第一节距数 C 合成节距数 D 电刷组数 20. 直流电动机产生飞车的情况有( AC ) 。A 并励轻载运行时励磁绕组断开 B 并励负载运行时励磁绕组断开 C 串励轻载运行时 D 串励负载运行时 21.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中的电流应当是直流电流。 ( ) 22. 直流发电机具备一定的条件时也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 ( ) 23. 电枢绕组的线圈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当电刷没有与外电路接通时,会产生很大的环流,烧毁电枢绕组。 ( ) 24. 电磁功率即是电枢绕组中的电功率又是电磁转矩对转子所作的机械功率。 ( ) 25. 电枢磁动势对主极磁场的影响称为电枢反应。 ( ) 26. 空载特性实质上就是电机的磁化曲线。 ( ) 27. 外特性“拐弯 ”现象是直流并励发电机最突出的特点。 ( ) 28. 直流并励电动机在运行时励磁绕组可以断开。 ( ) 29. 直流串励电动机的转速随转矩的增加而上升。 ( ) 30. 当直流电动机的不变损耗等于可变损耗时效率达到最高。 ( ) 345第三篇 交流绕组1. 基波绕组因数的值( B ) 。A 大于等于 1 B 小于等于 1 C 等于 1 D 大于 1 2. 三相对称绕组通三相对称正弦交流电流时产生( D ) 。A 矩形磁动势 B 椭圆形旋转磁动势 C 脉振磁动势 D 圆形旋转磁动势 3. 三相交流绕组产生的谐波合成磁动势,其旋转方向( C ) 。6A 与基波合成磁动势相同。 B 与基波合成磁动势相反。C 谐波次数为 7 或 6k+1,与基波相同;谐波次数为 5 或 6k-1,与基波相反;D 谐波次数为 7 或 6k+1,与基波相反;谐波次数为 5 或 6k-1,与基波相同; 4. 由定子对称三相绕组产生的次空间谐波磁动势,旋转速度( D ) 。A 等于零 B 是基波磁场转速的 倍 C 等于基波磁场转速 D 是基波磁场转速的 1/ 倍 5. 要消除三相绕组中的齿谐波磁动势,一般可以采用(C ) 。A 短距绕组 B 分布绕组 C 斜槽 D 改善磁极形状 6. 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的关系为( D ) 。A 电角度=2p机械角度 B 电角度 = 机械角度 C 电角度=f机械角度 D 电角度=p机械角度 6. 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的关系为( D ) 。A 电角度=2p机械角度 B 电角度= 机械角度 C 电角度=f机械角度 D 电角度=p机械角度 7. 一相绕组基波电动势的精确表达式为(C ) 。A Eph1=4.44fNkw1 B Eph1=4.44288fNkw1 C Eph1= fNkw1 D Eph1= fNkd1 8. 一个整距线圈产生磁动势的波形为( B ) 。A 圆形 B 矩形 C 阶梯形 D 椭圆形 9. 要消除一阶齿谐波电动势时应使槽斜过( B )。A 一个极距 B 一个齿距 C 齿谐波次数分之一极距 D 一对极距 10. 极距的宽度恰好为( A ) 。A 一个极所占的槽数 B 每极每相所占的槽数 C 一对极所占的槽数 C 每相所占的槽数 11. 三相单层交流绕组包括( ACD ) 。A 链式 B 波式 C 叠式 D 同心式 12. 三相双层交流绕组包括( BC ) 。A 蛙式 B 波式 C 叠式 D 同心式 13. 消除谐波电动势的方法有( ABCD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分数槽 14. 消除谐波磁动势的方法有( AB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改善磁极形状 15. 三相交流绕组的谐波磁动势包括( BC ) 。A 3 倍数次 B 6k+1 次 C 6k-1 次 D 2 倍数次 16. 交流绕组磁动势推出的条件是( ABCD ) 。A 忽略铁心的磁压降 B 不考虑分布效应 C 电流集中于槽中心 D 气隙均匀 17. 单相绕组的磁动势与单个线圈的磁动势有哪些不同( ABC ) 。A 波形 B 谐波的正负 C 幅值 D 极数 18. 交流绕组的绕组因数考虑了那些折扣( AB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分组 19. 与基波同向旋转的谐波磁动势有( ABD ) 。 A 7 次 B 13 次 C 17 次 D 19 次 720. 三相交流绕组不存在的谐波磁动势包括( ABCD ) 。A 3 次 B 15 次 C 8 次 D 20 次 21. 电角度机械角度p 。 ( ) 22.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流时,只产生基波旋转磁动势。 ( ) 23.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流,当某相电流达到最大值的 0.866 倍时,基波合成旋转磁动势波的幅值就将与该相绕组的轴线重合。 ( ) 24. 双层叠绕组的最多并联支路数为极对数 p。 ( ) 25. 三相单层绕组中,为了使绕组端部尽可能短,每极每相槽数 q=2 时,采用链式绕组;q=3 时,采用交叉式绕组;q=4 时,采用同心式绕组。( ) 26.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电流时,除产生基波旋转磁动势外,还会产生 3 次、5 次、7 次、9 次等一序列的奇数次高次谐波旋转磁动势。 ( ) 27.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电流,当某相电流达到交流的最大值时,基波合成旋转磁动势波的幅值就将与该相绕组的轴线重合。 ( ) 28. 每极每相槽数为相带的宽度。 ( ) 29. 交流电机中可以采用分布绕组的方法来削弱齿谐波。 ( ) 30.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基波交流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波也是空间基波正弦波。 ( ) 第四篇 感应电机1. 感应电动机运行时,在空间上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转速( C )转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转速。A 大于 B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C 等于 D 小于 2. 感应电机在起动时挤流效应最小的槽形是( B ) 。A 凸形槽 B 圆形槽 C 深矩形槽 D 双笼圆形槽 3. 感应电动机运行时,定、转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在空间转速相差( C ) 。A s 倍 B 1 倍 C 0 倍 D (1-s)/s 倍 4.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功率等于( B ) 。A sPcu2 B P /(1-s) C P1- P2 D P2-pcu2-pFe 5. 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转子磁场极数( A ) 。A 等于产生它的定子磁场极数 B 是定子磁场极数的 s 倍 C 是设计转子绕组时特意规定的 D 是定子磁场极数的 1-s 倍 6. 当感应电机在电动机状态下运行时,转差率 s 的值为( B ) 。A s0 B 0s1 C s1 D s=1 7. 当 Q2/p 为整数时感应电机的笼形转子不具备的特点是( C ) 。A 相数为 Q2/p B 每相串联匝数为 1/2 C 极数为 p D 绕组因数为 1 8. 感应电动机的机械功率等于( B ) 。A sPe B (1-s)Pe C Pe(1-s) /s D Pe /s 9. 感应电动机的转换功率是指( D ) 。A 电磁功率 B 转差功率 C 损耗功率 D 机械功率 10. 笼型感应电动机降压起动与直接起动时相比, ( A ) 。A 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均减小了 B 起动电流减小了,起动转矩增加了 C 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均增加了 D 起动电流增加了,起动转矩减小了 11. 感应电机在起动时挤流效应较强的槽形是( ACD ) 。A 凸形槽 B 圆形槽 C 深矩形槽 D 双笼圆形槽 812. 当 Q2/p 为整数时感应电机的笼形转子的特点是( ABD ) 。A 相数为 Q2/p B 每相串联匝数为 1/2 C 极数为 p D 绕组因数为 1 13.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功率等于( ABCD ) 。A Pcu2/s B P /(1-s) C P+pcu2 D Te? 14. 感应电机的运行状态可以有( ABD ) 。A 发电机 B 电动机 C 调相机 D 电磁制动 15. 转差转速是指( AB ) 。A 定子旋转磁场与转子的相对速度 B 转子磁动势与转子的相对速度 C 定子磁动势与转子磁动势的相对速度 D 转子与定子的相对速度 16. 感应电机绕组归算是 BCDA 转子阻抗角除以 s B 转子阻抗乘以 keki C 转子电动势乘以 ke D 转子电流除以 ki 17.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计算公式是( BD ) 。A T0+T1 B P/? C CT?2 D Pe /? 18. 感应电动机的调速途径有( ABD ) 。A 改变定子极数 B 改变定子频率 C 改变定子电阻 D 改变转差率 19.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 AD ) 。A 裂相 B 直接 C 降压 D 罩极 20. 感应电动机的制动方法有( ABCD ) 。A 能耗 B 回馈 C 正转反接 D 正接转反转 21. 感应电动机的转速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 ) 22. 当感应电动机的转速变化时,转子磁动势在空间相对定子的转速也发生变化。 ( ) 23. 感应电动机绕组归算时,转子的电动势和电压应乘以绕组匝数比 k;电流应除以 k;阻抗应乘以 k2。 ( ) 24. 深槽感应电动机利用集肤效应来改善起动性能。 ( ) 25. 感应电动机的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济宁鱼台县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史类)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惠民县联考2025年初三中考仿真模拟卷(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历史试题学科备考关键问题指导系列历史试题适应性练习(一)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扬州大学《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疗健康商务沟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视频内容传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学业考: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试卷2025届高考原创押题卷(2)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统计计算与软件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高清-可以放大)课件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大学语文《西厢记》PPT课件
- 《中华经典诵读》PPT课件
- ZL40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导意见
- 履带底盘的组成介绍及各参数的计算
- 砼检查井自动计算表格Excel
- 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中评协[2009]199号
- 某化纤毛纺厂总配变电所与高压配电系统设计说明
- 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矩阵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