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闷综合征_第1页
捂闷综合征_第2页
捂闷综合征_第3页
捂闷综合征_第4页
捂闷综合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婴儿捂热综合症,01,什么是捂闷,02,相关知识介绍,03,护理诊断,04,护理措施,05,健康指导,Contents,目,录,2,3,认识婴儿捂热综合症,提到婴儿捂热综合症,大家可能会感到陌生和不理解,这是一个病吗?其实,捂热综合征在1岁以内婴儿屡有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捂热过久或保暖过度,导致婴儿缺氧、高热,甚至会发生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因为这种病多发生在冬季,所以俗称“冬季中暑”。“中暑”原因大多是由于天气寒冷,带养人惟恐孩子睡觉被冻着,衣服、被褥一层又一层地紧裹,有的热水袋、电热毯全用上;或同盖一条被时,母亲熟睡后孩子的头面部全被置于被子底下,口鼻亦被捂盖;外出时把孩子包裹起来,且包裹得过紧、过严、过厚。以上各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久了,就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人造高温的环境里,体温不断上升,形成冬季特有的“中暑”现象。,4,捂热综合症造成的损害,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出生后150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又较为缓慢,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捂热过久,影响了机体散热,体温便会急剧上升,患儿处于高热状态。 高热时末稍血管会代偿性扩张,出汗增多。高热也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孩子被困在被窝里,缺乏新鲜空气,导致缺氧。 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根本无力挣脱“捂热”环境,持续下去即可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捂闷综合增:又称捂热、闷热、捂被综合增,完全由于人为因素为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引起的,以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会导致多器官损伤的一组综合增。,定义,5,好发人群多见于一岁以内的婴儿,新生儿尤其多见,多来自于农村,好发季节一般在寒冬季节,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因完全的人为因素,6,发病急,病情重,容易影响心、脑、肾、胃肠道等多个器官。病死率高达18.33%,后遗症较多,以继发性癫痫最常见,其次为脑性癫痫、失明、失语,智力低下等。,发病特点,7,发病机制捂热过久或保暖过度是发病的基本条件,婴幼儿,特别是出生150天以内的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而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散热也较快。捂闷过久,孩子周围的温度急剧上升,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 此时末梢血管出现代偿性的扩张,机体以通过出汗、呼吸增快来加速散热。所以孩子会出现大量出汗,甚至脱水。同时高热也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但衣被内缺乏新鲜空气,再加上出汗失水,造成脑血流量减少,极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并可发生脑水肿。严重者可导致脑细胞缺血坏死,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伤,而留下后遗症。持续高热还可以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8,高热大汗 细胞外液丢失 高渗性脱水 血清钠升高,血浆渗透压增高 有效循环血量渐少 循环功能障碍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道不通畅 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酸中毒,9,10,临床表现,1、在捂热较长时间后,患儿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143,全身汗淋漓湿透衣被,头部散发大量热蒸气,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2、高热大汗使水分大量丢失会出现脱水状态,患儿烦躁不安、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3、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频繁呕吐、尖叫、反应迟钝、眼睛凝视、反复抽搐或昏迷。4、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规则或呼吸暂停,并可见口周围和四肢发绀。5、心肌受累,有效回心血量减少,引起心肌损害会出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11,临床表现,6、捂热过度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会出现脑水肿、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还可能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 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红蛋白正常或因血液浓缩而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血 小板计数正常或降低。部分患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血生化的改变:因高渗性脱水大过多患儿血钠、血钾升高,血浆渗透压增加,多数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重要器官受累时,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及血清尿素氮、肌酐等均可增加。3.血气分析:重者血气分析PH下降、动脉氧分压降低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呈现混合性酸中毒。4.心电图:部分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12,治疗,13,护理诊断,01,02,03,04,05,06,07,08,09,体温过高:与捂闷过久有关气体交换受损:与捂闷空气不流通有关,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知识缺乏:与缺乏捂闷综合征方面的知识有关,焦虑:担心患儿病情及预后,体液不足:与出汗、体表面积过大导致体液丢失过度和摄入不足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大量出汗导致皮肤潮湿有关,电解质紊乱:与体液丢失过多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导致摄入不足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01,03,04,05,06,07,08,09,02,14,15,护理措施,立即去除捂热原因:将患儿移至空气新鲜处,松解患儿衣被,去除体表散热障碍,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浴最佳)。同时保持患儿合适的体温,避免受凉。呼吸支持:给予相应浓度的氧气吸入,提高血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症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氧气装置和呼吸道通畅。昏迷及抽搐时护理:患儿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病室保持安静,各种护理操作要轻柔,集中进行,同时加强安全护理,防止舌咬伤等意外,抽搐时遵医嘱应用药物控制抽搐,防治脑水肿。,16,护理措施,液体疗法:也是抢救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患儿高热大汗后使水液大量丢失,会引起脱水和酸中毒,因此必须积极补充水分,纠正酸中毒。应采用静脉补液,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 加强基础护理:患儿高热大汗甚至抽搐昏迷,须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汗渍或尿渍浸湿的衣被,保持清洁干燥,使患儿舒适。 6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心律、心率变化,观察意识、尿量、肤色及皮肤弹性等变化。,营养失调:1.合理喂养,给予良好的进奶环境 2.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 3.定时监测与评估患儿营养状况有感染的危险:1.严格消毒隔离 2.严格无菌操作 3.做好脐部、皮肤、口腔等护理 4.合理用药,护理措施,17,焦虑:1.介绍患儿住院环境及探视时间 2.介绍主治医生及给予相关药物、及治疗的作用 3.给予心理支持,树立信心知识缺乏:1.告诉家属有关捂闷综合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 2.介绍疾病相关的治疗与护理 3.告知小儿保暖方面的知识潜在并发症: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理,并准确记录,护理措施,18,19,健康指导,1、婴儿出生后尽可能单独睡,将摇篮或小床放置在大人床旁边,既便于照顾,又可避免同睡时挤压婴儿,或不慎将衣被盖住婴儿的头面部。2、婴儿房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620,婴儿活动量大时应及时减少衣物,以避免婴儿冬季“中暑”。 3、不宜让婴儿口含奶头睡觉,防止因此发生口鼻被堵,或呛咳后窒息、缺氧等严重不良后果。4、不管气候多么寒冷,婴幼儿睡觉时,也应将其棉衣、棉裤脱去,至多穿12件内衣。盖被应松软,厚薄适度。有条件可给婴儿穿专用的睡衣,或使用专门为婴儿保暖设计的不会盖住头部的睡袋。,20,健康指导,5、为小儿增减衣被原则上以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6、婴儿不宜使用电热毯,如果使用热水袋应远离皮肤。 7、外出时不要怕孩子太冷,将孩子包裹得太紧太厚,特别不要打蜡烛包,再捆上绳子。8、禁用退热剂!防止患儿体温骤然下降,出汗更多,加重脱水,恶化病情。 9、培养小儿的抗寒能力,从小进行冷空气浴锻炼,即是严冬也不放弃。,21,容易出现的误区,22,误区一:穿的、盖的越多越好,例如小儿睡觉时不给脱去棉衣、棉裤,还加盖过多的棉被,甚至还将被盖过头。 外出时里三层,外三层,用绳捆,头带帽,再加上围巾。,23,误区二:发热捂汗,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多多的。有的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的。有的说,穿得厚点是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小孩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冰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而手脚要保暖。很多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孩子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拭浴也是退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的方法。,24,误区三:婴儿与大人同睡,很多妈妈都喜欢搂着宝宝一起睡,觉得这样不仅能快速地让宝宝与妈妈熟悉,也方便妈妈照顾宝宝。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宝宝一哭,母亲就给奶吃,有时宝宝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