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节儒学的兴起教 案【内容标准】知道汉人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 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 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已原有的相关知识,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养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
2、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本目重点、难点】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对“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二、教学过程课前知识提问:1、“焚书坑儒”发生的时代背景?经过?影响?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进行了怎样的批判?2、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 为什么?在确立儒学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谁? 你对罢黩百家的文化政策如何评价?3、太学建立的意义?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新授:一、“焚书坑儒”批判1、复习提问必修一的相关内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3、的哪些?2、完成基础知识提问的相关问题?3、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答案提示: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体现的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导入下一目:产生于两千年前的儒学思想,是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主流思想。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 有三位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对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是 孔子、董仲舒和朱熹。 而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建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正统地位,并对其做出了重大发展二、罢黩百家1、由学生介绍有关董仲舒的情况第- 1 -页共 5页 明:董仲舒的名字是与“ 黜百家,
4、独尊儒 ”分不开的2、指 学生看材料,并提出 “春秋大一 者,天地之常 ,古今之通 也。今 异道,人异 ,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 ,法制数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 , 不在六 (六 )之科,孔子之 者,皆 其道,勿使并 。邪避之 息,然后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 董仲舒 (1):根据材料分析董仲舒提出的“ 黜百家,独尊儒 ”的含 是什么?启 学生 材料 行理解,并 其目的 ( 2):根据其含 ,再思考董仲舒的“ 黜百家,独尊儒 ”能 起到什么作用?学生 :(可能有各种 法)看法一致、 一致、思想 一 ( 3):由此看来“独尊儒 ”的 是什么呢? 合学生回答 行点 ,并 充
5、明:在董仲舒看来,先秦百家学 思想各有各的要旨,互相参差抵牾,因此使 治者无法有一个完整的 一的思想。要使国家在政治上 一,首先 思想上的 一。因此他的大一 思想的 就在于以思想上的大一 政治上的大一 。 ( 4):董仲舒 什么要提出 的思想?他是 解决西 的什么 而提出的呢?(面 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内犯、 侯王国反叛等) 行点 并指出, 武帝 , 国力 盛,此 国家既需要一批有才能的人来 助治理,也更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 武帝便招 良文学之士, 自策 治理国家的 性的思想,称 “ 良 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 武帝的策 ,并在第三次 策中 一步从理 上 述了“ 黜百家,独尊儒 ”的思
6、想。因此,任何 候,无 什么思想都不是凭空 生的,它都是一定 史 期的社会背景的 物。 ( 5): 种思想 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引 学生 : “独尊儒 ”的思想在最初起到了 一思想、 一 、 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 封建 制的重要 成部分,禁 了中国古代思想的 展,特 是个性思想的 展。3、指 学生看材料,并提出思考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与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 ( 1):上述材料体 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根据学生的 加以引 : 就是所 的“天人感 ” ,他 “天” 地上 治者 常用符瑞、灾异分 表示希望和 ,用以指 他 的行 , 君
7、 神授制造理 。他将天道和人道相比附, 所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 ,道亦不 ”。 ( 2):在 个 上,君 神授、“天人合一”能 起到什么作用?(学生) : 巩固政 ,加 治 一步引 学生 : 是 秦始皇 建的皇 披上了一 神秘的面 ,使其地位 不可 。但同 也 君 有一定的制 作用。4、指 学生看材料,并提出思考 君 臣 君臣 父 子 父子 夫 妻 夫妻 【仁】 也。 人 厚有 心【 】事之宜也。 人正派, 憎分明【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 端庄【智】智慧也。 事果断周密【信】 信也。做人 重 信誉 ( 1):上述材料体 出董仲舒的什么思想?其 又是什么?第- 2 -页共 5页(学生)讨
8、论:三纲五常(可能还会得出做人的原则等说法)点拨:他的这一思想仍然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他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说成是“天”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 , 用“阳尊阴卑”的思想 , 论证了“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把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神化。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并且还称之为“孝”,是“天经”、“地义”的。后人把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哪一位同学能举出这样的事例来?问( 2):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样的“孝”呢?在他的“三纲五
9、常”的思想之中有没有可以值得保留的东西呢?问( 3):根据以上讨论,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董仲舒的基本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三纲五常问( 4)对于上述思想,当时的汉武帝是如何对待的呢?(引导阅读教材)找出相关内容并得出:汉武帝通过重用人才、兴办教育、确立儒家经典的地位等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使它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共同完成第9 页的学习思考三、太学的出现(安以下条目理清线索即可)1、太学的建立和发展2、太学兴立的影响3、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4、太学的清议及影响例: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学经典的内容相互讨论,前来太学
10、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说明了什么?答案:说明了儒学地位的提升。说明了汉王朝最高统治者对儒学和教育文化的重视。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亦即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和演变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王位世袭制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察举制
11、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 选官制度更加腐朽, 出现“举秀才, 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九品
12、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第- 3 -页共 5页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 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具体做法是: 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
13、物, 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制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
14、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第二,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也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第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
15、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 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 1905 年才被废除。1、重点强调科举制的实行、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并对科举制度进行评价2、共同分析第10 页的学习思考课堂练习:1. 汉代儒学怎样成了正统思想?汉武帝在推动儒学方面,采取了三点具体措施: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2. 试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解题关键: 归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指出积极可取部分和扬弃部分,
16、并且加以说明理由。思路引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四个方面内容,积极可取的仁政思想,五常和孝道中的部分主张。答案提示:内容:略。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 国家之需要的主张。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第- 4 -页共 5页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粉笔板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人工授精用动物精液产品供应链分析
- 真空吸尘器用滤尘器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俯卧撑支架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书籍封面的平面设计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卡祖笛产品供应链分析
- 自行车车闸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装饰用木条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医用箭毒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生产加工用香精油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早产儿脑出血预防
- 酒店服务品质提升方案
- T-SZHW 001-2024 深圳市城市管家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 益母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口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中阮谱大全(24首)
- 海关代购整治方案
- 公安情报分析报告
- 冷库建设项目总结汇报
- 工程机械租赁公司管理制度
- 音乐欣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