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基础.ppt_第1页
文言文-虚词基础.ppt_第2页
文言文-虚词基础.ppt_第3页
文言文-虚词基础.ppt_第4页
文言文-虚词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虚词复习,高三语文备课组,1、而: (1)表示递进关系,“并且”或“而且”。 (2)表示转折关系,“但是”或“却”。 (3)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不译,或“。着”“。地”。 (5)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 (6)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练习: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4、吾尝终日而思矣。 5、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待母。 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何: (1)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 、“哪里”、“什么”。 (2)副词。“怎么”“多么

2、”。 (3)“何如”“何以”。“怎么样”或“什么样” “拿什么”“凭什么”,练习: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徐公何能及君也?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5、今日之事何如? 6、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何以战?,3、乎: (1)语气助词。“吗”“呢” “吧” “啊”“呀” (2)介词。相当于“于”,“比”“在”“到”“对于”“跟”“向”,练习: 1、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2、吾尝疑乎是。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乃 (1)副词。可译为“就”

3、“这才” “却”“竟然”“反而”“才”。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 ,“你的”。 (3)用在判断句中,可译为“是”“就是”,练习: 1、 臣乃敢上壁。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5、其 (1)第三人称代词 ,可译为“他的”“它的” “他”“它”。 (2)活用为第一人称,可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 (3)指示代词,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4)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5)连词,常放于句首可译为“如果”“还是”,练习: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秦王恐其破壁。

4、 3、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4、则或咎其欲出者。 5、其皆出于此乎? 其孰能讥之乎? 汝其勿悲!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6、且 (1)“尚且” “暂且”“姑且” (2)“将”“将要”,练习: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2、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3、不出,火且尽。 4、存则且偷生,死者长已矣。,7、若 (1)代词。“你”“你们”“你的”;“这”“这样”“如此”。 (2)表示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3)“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4)“假如

5、”“如果”,练习: 1、若毒之乎? 更若役,复若赋。 2、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 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4、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5、至若春和景明,8、所 (1)。的(人,事,东西,原因,地方),需补充的词语,要看“所”字后面的动词。 (2)“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3)“所以”用法主要有两种:表原因和表手段或凭借。,练习: 1、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2、夜则以病围所寓舍。 3、贾家庄几为巡邀陵迫死。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吾所以侍候生者备矣,9、为 (1)介词,“给”“替”“对”“向” (2)

6、动词,“担任” (3)动词,“认为” (4)表判断,“是” (5)表被动,“被”,练习: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吾属今为之虏矣。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6、如姬为公子泣。,10、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或译为“呢”。 (2)兼词。于之,于此。 (3)代词,他、他们、它、它们。 (4)表疑问。哪里、什么、怎么。,练习: 1、于是余有叹焉。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永之人争奔走焉。 4、以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且焉置土石?,11、因 (1)“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7、 (2)表示顺街上文,可译为“于是”。 (3)表因果,相当于“因为”“由于” (4)沿袭,练习: 1、因击沛公于坐。 2、因拔刀 前妻案。 3、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4、蒙故业,因遗策。,12、以 (1)“用、拿、凭、依据、把、按照、用身份”等。 (2)“因”“由于” (3)“在”“从” (4)“而且”“并且” (5)“来”“用来” (6)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7)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 (8)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练习: 1、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壁。 3、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余以

8、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7、作师说以贻之。 8、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9、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3、于 (1)“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2)“比”。 (3)“被” (4)“于是”,“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练习: 1、得复见将军于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良曰:“长于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4、于是秦王不怿 5、吾祖死于是,吾夫死于是。,14、与 (1)可译为“跟”“和”“同”等 (2)语气词,有时写作“

9、欤”,可译为“吗”“呀”“吧” (3)动词,“结交”“亲附”,练习: 1、乃与平原君计 2、是谁之过与? 3、失其所与,不知。,15、则 (1)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2)“那么”“就” (3)可译为“可是”“却” (4)可译为“是”“就是”。,练习: 1、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之卮酒 。 2、入则孝,出则悌。 3、非死则徒尔。,16、者 (1)。的人。 (2)。者,。也。表判断。 (3)表停顿,不翻译。,练习: 1、则或咎其欲出者。 2、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亚父者,范增也。,18、之 (1)代词,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