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优美的环境。,居住区规划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据改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数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数量(包括用房和用地)、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6、拟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
2、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 居住区的要素 物质要素: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各类建 筑物以及工程设施 居住区 的要素 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 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修养等。,(二) 居住区的组成内容 根据工程类型可分为两类: 1、建筑工程主要为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和单身宿舍),其次是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市政工程设施用房(如泵站、调压站、锅炉房等)以及小品建筑。 2、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地下两部分。有道路工程(各种道路、通道、小路),绿化工程(各类绿地和绿化种植),
3、工程管线,以及挡土墙、护坡、踏步等。,(三)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1、住宅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土地一般都列如居住建筑用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务院等。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述两项内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 4、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四)居住区的环境组成 居住区的环境可分为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生活环
4、境。 1内部居住环境 是指住宅的内部环境和住宅楼的公共部分内部环境。 2外部生活环境 住宅又是组成外部生活环境的主要组成内容,它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绿化、环境小品等组成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环境 (2)大气环境 (3)声环境 (4)视觉环境 (5)生态环境 (6)小气候环境(7)邻里和社会环境,二、居住区的规模 (一)居住区的合理规模(35万人,50100公顷)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用地两方面,以人口作为规模的标志。 居住区合理规模的确定,主要受以下因素决定: 1、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合理的服务半
5、径是指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米,在地势起伏的地区还应适当减少。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交通干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为6001000 米);城市干道所包围的用地往往是决定居住区用地规模的一个重要条件(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公顷)。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4、住宅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三、居住区的类型 按建设条件不同分为:新建居住区和城市旧居住区 按居住区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市内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的不同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和各种层数混
6、合修建的居住区。 高层住宅10层 中高层住宅79层 多层住宅26层,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一)现代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使原有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如在面积很小的街坊内很难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和居民采购日常生活必需晶往往不得不穿越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道路交叉口过多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另外,汽车交通带
7、来的噪声、废气严重地影响着原来那些沿街周边布置的住宅的安宁和卫生,使居住环境质量明显地下降。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由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佩里认为,城市交通由于汽车的迅速增长,对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区内应有足够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活跃居民的公共生活,利于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 为此,他制订了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
8、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亩(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由此可见,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是邻里单位理论基础的出发点。邻里单位的理论由于美国当时经济萧条而没有实现,但在二次世界大战后
9、的英国和瑞典等国的新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922),50年代初,在上海建设的曹阳新村(图923)也受到了邻里单位规划思想的影响。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原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规划原则,与邻时单位的理论十分相似,图924是原苏联在50年代建设的齐廖穆什卡第9号实验街坊就是一个典型实例。我国50年代初建造的北京百万庄居住区等也属这种形式(图925)。随后不久,各国在居住区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又进一步总结和提出了居住小区和新村(Housing Estate)的组织形式。 所谓居住小区是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如河流等)划分,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居住小区内应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
10、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下限的依据,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按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先后建成了不少居住小区,至今仍沿用这种组织形式,并对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各项用地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及公共服务设施内容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干道的间距。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作与居住地点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城市交通越来越紧张和拥挤,城市的居住区改建的艰巨性以及居住小区规划与建设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如小区内自给自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在经济上的低效益,居民对使用公共服务设施缺乏选择的可能性等等,都要求居
11、住区的组织形式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随后,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和各种性质的居住综合区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 所谓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m2)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即相邻的扩大小区之间,这样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可有选择的余地。,所谓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所谓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有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的综合区,有居住与文化、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等结合的综合区(图9214),居住综合区不仅使居民的生
12、活和工作方便:,节省了上下班时间,减轻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由于不同性质建筑的综合布置,使城市建筑群体空间的组合也更加丰富多彩。 纵观居住区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居住区组成单位的规模是从小到大、内容由简到繁、质量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而且今后将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二)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主要取决于居住区的功能要求,而功能要求必须满足和符合居民的生活需要,因此,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居民户外活动规律和特点: 居民的户外活动 日常生活最频繁的活动 经常必需的活动,去银行、邮局、房管所、街道办事处等活动 采购
13、生活必需和专业性商品 文体活动 就医看病 游 憩 采购日常生活必需品 接送幼儿去托儿机构 上 学 学学 上下班,为了方便居民生活,那些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接近居民;小学生上学不应跨越城市交通干道以确保安全;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上下班活动,应保证职工自居住地点至公交车站的距离不大于500米。因此,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和城市道路(包括公共交通的组织)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居住区规划结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居民行政管理体制、城市规模、自然地形的特点和现状条件等对居住区规划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三)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
14、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一般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500010000人,用地1020公顷。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居住组团相当于一个居委会的规模,一般为300800户,10003000人。 规划结构方式:居住区居住组团,3、以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规划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
15、成,每个小区由23个住宅组团组成。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方式也会相应地变化。,第二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 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设计观念: “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设计要点: 应充分体现居住环境的整体性、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生态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 使用要求 2、卫生要求 3、 安全要求 (1)防火 (2)防震 (3)防空 4、 经济要求 5、
16、施工要求 6、 美观要求,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一)住宅类型的选择 1、 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 按使用对象,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住宅;单身宿舍或宿舍。 2、 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 影响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因素: (1)住宅层数 (2)进深 (3)长度 (4)层高,3、合理选择住宅类型 合理地选择住宅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住宅标准 (2)套型和套型比 套型比不同套型的建造比例。 (3)确定住宅建筑层数和比例 (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特点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要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 (6)城市建筑面貌的要求,(二)住宅的规划布置 1、住宅群体的组合 (1)住宅群体
17、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行列布置 周边布置 混合布置 自由式,(2)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 该方式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合成组或成团,作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发展使用。基本组合单元可由若干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组合而成。 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 街坊:邻居 成街的组合方式以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沿街成组成段地组合的方式。 成坊的组合方式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以街坊作为整体的布置方式。 整体式组合方式,(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共建筑、绿化种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
18、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 住宅群体空间构图的手段: 对比同一性质物质的悬殊差别。 大小对比、高低对比、长短对比、横竖对比、虚实对比、冷暖对比、明暗对比 韵律与节奏同一形体的有规律的重复和交替使用所产生的空间效果。,比例与尺度 比例在建筑构图范畴内,比例是指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尺寸、体量的关系。 尺度的概念则与建筑物的性质、使用对象密切相关。 色彩 住宅群体的色彩要成组考虑。色调应力求统一协调,对建筑局部如阳台、栏杆等的色彩可作重点处理以达到统一中有变化;颜色以淡雅为宜,以造成一种明快、朴素、宁静的气氛。 色彩的感
19、觉: 1、温度感 偏向于红为暖色,偏蓝为冷色,绿色为中性色,2、距离感 由于空气透视的缘故,色性暖、纯度高、明度高的色彩有向前接近放大的感觉;色性冷、纯度低、明度低的色彩有收缩、后退、保守之感。 黄 橙 红 绿 青 紫 近 远 3、重量感 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颜色浅感觉轻,反之感觉重。,色彩的感情: 色彩的感情是变化的,因时间、地点、情绪等不同而不同,而色彩的感觉一般是不变的: 1、红色 红色是火、血的颜色,给人以光明、温暖、幸福、美好的感觉,其刺激性最强,同时有一种危险、恐怖的感觉。常用于喜庆、热闹的场合。 2、黄色 光明、暖和的颜色,给人以温暖、光明、轻快、高贵、豪华的感觉,同时给人
20、以颓废、病态的感觉。深黄色代表权力、威严(皇宫、寺庙),佛教中黄色表示超凡脱俗。 3、橙色 红黄调和而成,兼有红色的火热与黄色的明快,给人以开朗、丰收等感觉,同时给人以卑俗、焦躁之感。 1,4 、蓝色 象征大海、晴空,给人以广阔、深远、宁静、清爽、秀丽以及悲伤及压抑之感,为最寒冷、寂静之感。基督教中蓝色为天堂的颜色,意为和平;埃及人认为蓝色是魔鬼的象征。 5、绿色 黄蓝调和而成,给人以和平、欢乐、舒适之感,象征丰收、充实、宁静、生长、平静、健康、生命。 淡绿 新生、青春、温柔 草原绿深远、开阔 浓、深绿幽暗、恐慌 苔绿孤独、寂寞 6、白色 冰雪之色,有光亮,但无热力,给人以纯洁、无邪、坦诚、清
21、爽、哀伤、不详之感。,绿化 绿化在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中起着联系、分隔、衬托、补充和重点美化的作用。 道路 道路的线形对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起着重要作用。 建筑小品 常见的建筑小品:围墙、花架、室外座椅、小亭、花台、宣传画廊、水池、雕塑,2、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通风和噪音的防治 (1)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的规划设计措施 (2)住址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的规划设计措施 主要规划设计措施: 妥善安排城市和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进行建筑群体的不同组合 充分利用地形 利用绿化,(3)住宅群体噪声防治的规划设计措施 控制声源 合理布局 建筑组合 利用绿化利用地形 利用人工障壁,3、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1)
22、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 (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a、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b、空间的借用 c、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d、 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1、按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1)教育系统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中学、小学 (2)医疗卫生系统包括医院、门诊所、卫生站 (3)商业、服务业系统 (4)文娱、体育系统 (5)金融邮电系统 (6)行政管理系统 (7)市政公用系统 (8)其他包括街道第三产业 2、按居民对公共建筑的使用频率程度分类: (1)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建筑 (2)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建筑,(二)公共
23、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 公共建筑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 公共建筑定额指标的计算方法: (1)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故称千人指标。 千人指标是根据建筑不同性质而采用不同的定额单位来计算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如幼托、中小学、饭店、食堂等以没千人多少座位来计算,医院以床位,门诊所以就诊人数,商店与行政经济机构等以工作人员为定额来计算。 (2)民用建筑综合指标 民用建筑综合指标包括家属宿舍、单身宿舍和公共建筑三大内容,他是按厂矿企业每职工多少平方米进行计算。民用建筑综合指标最终还是要按千人指标来进行计算。,(三)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 1、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 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原则
24、: 分级、对口、配套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一般与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相适应。 分级主要根据居民对公共建筑使用的频率程度 对口指人口规模 配套成套配置,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一般为 居住区级 8001000米 ,居住小区级 400500米,居住组团级 150200米。 (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3)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市郊的居住区,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或靠近河湖水面等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方式: 二级布
25、置、三级布置 第一级(居住区级):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粮管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粮油店、菜场、综合商店、小吃店、幼托、小学。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卫生站、青少年活动室、退休工人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 第二级、第三级可合为一级,也可分为两级 。,2、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并考虑居住区不同的类型和所处的地位。 (2)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沿街线状布置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
26、沿街和成片集中布置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3)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 住宅底层布置商业服务设施 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3、 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布置要求: 基层公共建筑是居民日常必需使用的,因此须布置在步行能安全、方便到达的范围内,服务半径400500米。 基层公共建筑包含两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 (1)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分为:商业服务业建筑和儿童教育设施两类 商业服务业建筑的规划布置: 一般集中布置在小区的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其建筑的规划布置,可设在住宅底层,或独立地段联合设置。,中小学的规
27、划布置: 基本要求: 合理的服务半径(就近上学),小学的服务半径500米左右,中学为1000米左右;不应穿越铁路干线、厂区生产区、城市交通干道、市中心等地段;一般布置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避免噪声干扰,同时也要注意学校本身对居民的干扰(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学校总平面布置应尽可能使教学楼接近出入口,保证教室和操场有良好的朝向;建筑的层数以室内外活动的要求、用地的条件和建筑技术经济而定。,(2)居住组团级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 幼托的规划布置 基本要求:环境安静,接送方便;总平面布置要保证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朝向,室外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地和活动器械等;建筑层数以一
28、、二层为宜。 小商店的规划布置 自行车存车处的规划布置,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骤 (1)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骤 应与住宅建设的步骤一致,一般有两种方式: a、按规划预留用地,分期建造,逐步实现 b、按规划预留用地,待到一定人口规模时,一次基本建成。 (2)基层公共建筑配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四)、居住区(街道)工业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工业的分布方式: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居住区工业的布置方式: 1、单独设置 2、与其他生产服务设施结合,组成综合楼 3、利用新建住宅底层作为生产用房,五、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居住区内部道路的功能要求: 1、居民日
29、常生活方面的交通; 2、通行清除垃圾、粪便、递送邮件等市政公用车辆通行; 3、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之间货运车辆通行; 4、满足铺设各种工程工程管线的需要 5、道路的走向和线形是组织居住区内建筑群体景观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第一级: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米,如需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14米,人行道宽度为24米,红线宽度一般2030米。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68米,人行道宽度1.52米,红线宽度一般1014米。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道路居
30、住区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饿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 第四级:宅前小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不小于2.6米。,(一) 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居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住区服务。不宜有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不宜有过多的车道出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出口间距应小于150米, 2、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住宅与最近的公共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米。 3、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 4、在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5、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单元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5米,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米
31、。 6、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端处应能便于回车,回车场地不小于12x12米。,7、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每隔150米左右设车辆会让处。 8、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9、道路的线形、断面等应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地结合。 10、 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三)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内动态交通的组织方式: 1、“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 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 3、“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 4、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四)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经济性 道路的造价占居住区室外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考
32、虑如何缩短单位面积的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道路的经济性一般用道路线密度(道路长度公顷)和道路面积密度(道路面积公顷)()来表示; 根据原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规划建筑设计院1962年对上海市30个小区和街坊(面积从20224hm2)的调查分析结果,街坊面积与道路面积;道路造价、道路长度的关系如图9385所示。 (1)居住小区或街坊面积增大时,单位面积的坊外道路长度及面积造价均有显著下降;小区和街坊形状的影响也很大,正方形的较长方形的经济。 (2)居住小区和街坊面积的大小对单位面积的坊内道路长度、面积和造价影响不大,而道路网形式和布置手法对指标影响较大,如采用尽端式道路均匀布置,则指标显著下降。
33、,(五)居住区内静态交通的组织 居住区内静态交通组织是指各类交通工具的存放方式,一般应以方便、经济、安全为原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并根据居住区的不同情况可采用室外、室内、半地下或地下等多种存车方式。 1自行车存车设施的规划布置 我国号称自行车王国,居民拥有的自行车数量已达每户二辆的水平。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08093的规定,自行车应存放在室内。 2小汽车存车设施的规划布置 私人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此外,在居住区内单位公车的存放数量也相当可观,对居住区的外部环境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虽然国家对机动车的存车指标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各省市根据本地的具体
34、情况已制定相应的停车指标,如广东省在1994年颁布的居住小区技术规范中规定,小区内应考虑设置居民小汽车、通勤车等存车场库; I类小区 每户设11.3机动车位; 类小区 每户设0.71.0机动车位; 类小区 每户设0.50.7机动车位。 上海市1995年起,对商品房小区的小汽车存车位规定为: 每户在80100m2 设0.15个车位; 每户在100120m2 设0.25个车位; 每户在120150m2 设0.5个车位, 每户150m2 设0.8个车位。,北京市最近规定的居住区存车指标为: 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按5户一辆设置; 商品房按每户一辆设置; 独立住宅按每户13辆设置。,六、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
35、置 (一)、居住区绿化的功能 1、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良好的环境,同时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在夏季可形成微风。 2、美化环境,使居住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可分隔空间,增加层次感;可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3、可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有利身心健康,便于居民间的社会交往,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谐相处。 4、选择既美观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益。 5、在地震、战时能利用绿地疏散人口,有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的作用。,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及定额指标 1、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公共绿地 (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
36、附属绿地。如:俱乐部、影剧院、医院、中小学、幼儿园等。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 道路绿地 (4) 宅旁和庭院绿化,2、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分别达到:住宅组团不少于0.5 m2/人,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 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 m2/人。对绿地率的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居住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 1、居住区(小区)内 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居住区(小区)居民人数,居住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 2、居住区(小区)绿
37、地率= 100% 居住区(小区)总用地面积 3、绿化覆盖率居住区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木、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以居住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三)、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间绿化为基础,协同市政、商业服务、文化、环卫等建设综合治理,使居住区绿化自成体系,并与城市绿化系统相协调,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特别是古树名
38、木应加以保护和利用,并组织到绿地内,以节约建设资金,早日形成绿化面貌。 居住区绿化应以植物造园为主进行布局。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要结合居住区绿化种、养、管依靠居民 的特点,力求投资节省,能有收益,管理粗放,以充分发挥绿地的卫生防护功能。 居住区绿化中既要有统一的格调,又要在布局形式、树种的选择等方面作到多样而各具特色。可将我国传统造园手法运用于居住区绿化中,以提高居住区绿化的艺术水平。,(四)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布置 1、公共绿地 (1)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为整个居住区居民服务,面积比较大,布局与城市小公园相似,设施比较齐全,内容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小型水体、有功能分区、划分景区,
39、除植物外,有一定比例的建筑、活动场地、园林小品、活动设施。 居住区公园的特点:与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游园时间比较集中,多在一早一晚,特别是夏季的晚上是游园的高峰,因此,应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2)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小游园) 小游园主要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 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原有绿化基础,并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结合起来布置,使居民的游憩和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使小游园以其能方便到达而吸引居民前往。 小游园面积的大小要适宜,如面积太小,则与宅旁绿地相差无几,不便于设置老人、儿童
40、活动场地;反之,集中太大面积,不分设小块公共绿地,则会减少公共绿地的数目,分布不均,增加居民到游园的距离,给居民带来不方便。因此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小游园的平面布置形式: 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小游园园路: 主路3米左右,次路1.52米;横坡度1.52%,纵坡度小于3%,坡度超过8%时以台阶布置。路面可为水泥、沥青、石板、鹅卵石等。 小游园广场: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小游园建小品:注意适当的尺度感,(3)居住建筑组团绿地 组团绿地常见的几种方式: a、利用建筑形成的院子布置,不受道路、行人、车辆的影响,环境安静,比较封闭,有较强的庭院感 b、扩大住宅的间距布置,可以改变行列式住宅的单
41、调狭长空间感。 c、行列式住宅扩大山墙间距,劈为组团绿地,打破了行列式山墙间形成的狭长胡同感觉。 d、住宅组团的一角,利用不便于布置住宅建筑的角偶空地,能充分利用用地,但加长了服务半径。 e 、结合公共建筑布置,使组团绿地同专用绿地联成一片,相互渗透,扩大绿化空间感 f、居住建筑临街一面布置,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衬映,丰富街道景观,方便行人休息 g、自由式布置的住宅,组团绿地穿插其间,组团绿地与庭院绿地结合,扩大绿色空间,构图亦显得自由活泼。,组团绿地按空间的封闭程度可分为: 开敞式: 半封闭式:以栏杆或绿篱与周围分隔,但留有若干出入口; 封闭式:用绿篱或栏杆隔离,居民不能进入绿地,无活动休息场地
42、。 组团绿地的布局形式: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组团绿地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广场的布置要与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及人流方向结合起来考虑;绿地内要有足够的铺装地面,以方便居民休息活动,也便于绿地的清洁卫生。同一小区内各组团绿地的布置从布局、内容、植物配置上应各具特色。,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专用绿地 绿化应能满足功能需要。 3、 住宅间及庭院绿化 宅旁绿化应注意的问题: a 、树种选择多样化,以丰富绿化面貌;不同住宅布置不同植物,便于识别。树种的选择应符合安全卫生的需要。 b、注意耐荫树种的配置,以适应建筑阴影,同时形成阴影部位良好的绿化效果; c、注意与住宅适当的距离,避免与
43、工程管线相互干扰; d、注意不要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 e、注意适当的尺度感,避免树种选择不当而造成拥挤、狭窄的不良心理感觉; f、使庭院、屋基、天井、阳台、室内的绿化结合起来,把室外自然环境通过植物的安排与室内环境联成一片,使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心理感,使人赏心悦目。,宅间绿化布置常见的方式: 树林型: 绿篱型: 围栏型: 花园型: 独院型: 住宅建筑旁的绿化: 住宅建筑旁的绿化应与庭院绿化、建筑格调相协调。 入口处的绿化: 墙基、角偶的绿化: 防西晒的绿化: 生活杂务用地的绿化: 垃圾池的绿化:,4、 道路绿化 居住区道路的绿化应不同于城市道路的绿化,树木的配置方式、树种的选择应不同于城
44、市街道,形成不同于市区街道的气氛。 居住区干道的绿化: 居住小区道路的绿化 住宅小路的绿化:,(五)、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以期达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速生树与慢生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 3、种植形式要多样,除道路两侧需成行栽植外,可多采用丛植、群植等手法,以打破成行成列住宅群的单调和呆板感,以植物布置的多种形式,丰富空间的变化,并结合道路的走向、建筑、门洞等形成对景、框
45、景、借景等,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4、种植的植物种类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5、宜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 6、多种攀缘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矮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缘植物遮蔽丑陋之物。 7、在幼儿园、儿童游戏场、道路旁忌用有毒、带刺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 8、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避免相互影响。,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内容 (1) 居住区整体环境的色彩(包括建筑的外部色彩); (2) 绿地的设计; (3) 道路与广场的铺设材料与方式; (4)各类场地和设施
46、的设计(儿童游戏场、老年活动休息健身场地、小汽车存车场等); (5) 竖向设计; (6) 室外照明设计; (7) 环境设施小品的布置和造型设计(或选用)。,环境设施小品包括: (1)建筑小品休息亭、廊、书报亭、售货亭、出入口、小桥等 (2)装饰小品雕塑、喷水池、叠石、壁画、花坛、花盆等 (3)公用设施小品标志牌、路名牌、门牌、公厕、邮筒、电话亭等 (4)游憩设施小品沙坑、座凳等 (5)工程设施小品斜坡、护坡、挡土墙、台地等 (6)铺地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小广场等。 (7)市政设施小品变电站、消防栓、水泵房、煤气调压站、灯柱、灯具等。,(二)居住区外部环境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整体性,
47、(2)生态性, (3)实用性, (4)艺术性, (5)趣味性, (6)地方性, (7)大量性, (8) 经济性,室外场地的规划布置 1、儿童游戏场地 2、成年和老年人休息、健身活动场地 3、晒衣场地 4、垃圾储运场地 5、小汽车停车场,第四节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包括: 用地分析、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及造价估算 一、用地平衡表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一)用地平衡表的作用、内容和用地计算 1、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1)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之一 (2)进行方案比较,检验设计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3)审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48、和依据之一,2、用地平衡表的内容,3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 根据1993年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的规定: (1)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与其他用地相邻时,以用地边界线为界,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相毗邻时,以障碍物地点边线为界;居住区内的非居住用地或居住区级以上的公共建筑用地应扣除。 (2)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线时,通常在住宅的长边以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的两侧一般按3
49、6m计算;与公共服务设施相邻的,以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边界为界;如公共服务设施无明确的界限时,则按住宅的要求进行计算。,(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范围的确定 有明确用地界线的公共服务设施按基地界线划定,无明确界限的公共服务设施,可按建筑物基底占用土地及建筑四周实际所需利用的土地划定界限。 (4)住宅底层为公共服务设施时用地范围的确定 当公共服务设施在住宅建筑底层时,将其建筑基底及建筑物周围用地按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各占该幢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并分别计人住宅用地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当公共服务设施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地与院落时,突出部分的建筑基底、因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及专用场地的
50、面积均应计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5)道路用地范围的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人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线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其中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人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人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均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人道路用地。 (6)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住宅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之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非居住区范围内的绿地。院落式组团绿地、开敞式组团绿地的用地界线的划定参照图94
51、1。,(二)技术经济指标,1、平均层数 住宅总建筑面积 住宅平均层数=(层) 住宅基底总面积 2、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 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用地面积,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住宅总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米2/公顷) 住宅用地面积 4、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住宅总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米2/公顷) 居住用地面积,5、人口净密度 规划总人口 人口净密度=(人/公顷) 住宅用地总面积 6、人口毛密度 规划总人口 人口毛密度=(人/公顷) 居住用地面积,7、住宅用地指标 住宅用地指标决定与四个因素: (1)住宅居住面积定额(米2/人) (2)住宅居住面积密度(米2/
52、公顷) (3)住宅建筑密度(%) (4)平均层数 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定额 平均每人住宅用地=(米2/人) 层数x住宅建筑密度x平面系数 每人居住面积定额x住宅用地面积 或=(米2/人) 住宅总居住面积,8、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密度)即总建筑面积(毛)密度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总用地面积,三、居住区总造价的估算 居住区的造价包括: 地价、建筑造价、室外市政设施、绿地工程和外部环境设施造价等。此外,勘察、设计、监理、营销策划、广告、利息以及各种相关的税费也都属于成本之内。 土地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商品可以买卖,因此有明显的价格,有些国家城市中心区的地价惊人地高昂,我国大陆地区虽然不存在土地买卖,但
53、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特别是实行城市土地对外批租政策以来,土地的应用价值也随之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第一块土地批租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实施以来,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城市土地的有限资源越来越显得紧张,因而价值陡增。地价对居住区建设的总成本,特别是对每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的综合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筑造价包括住宅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造价,住宅造价一般与住宅层数密切相关,如一般的不设电梯的多层住宅的造价只有高层住宅造价的12左右。必须提出,虽然高层住宅造价高于多层住宅,但高层住宅能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减少室外市政工程设施投资及征地拆迁等费用。 室外市政设施工程和外部环境设施费用是指居住区内的各种管线和设施,如给排水、供电、供暖、煤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贸易基本规则-上课件
-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验收(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五(含答案)
- 物之理-大学物理学(Ⅰ)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农业大学
- 个人工作总结
- 《中药材的炮制》课件
- 化学竞赛无机化学绝密课件氢和稀有气体
- 2024年导游资格考试常见问题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复习讲义及训练试卷
- 2024年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现在完成时态》课件
- 国开2023年秋《分析化学(本)》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小学音乐-《快乐的校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控制计划(中英文标准模板)
- 自主神经系统与麻醉及手术关系
-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沉管井施工方案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2023华为盘古大模型预训练白皮书
- 浙教版劳动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SMW工法型钢拔除专项施工方案
- 公益宣传片制作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